痛批蔣萬安二次傷害 基泰災民控訴:市府已變「都更失速列車」!

240502三立 痛批蔣萬安二次傷害 基泰災民控訴:市府已變「都更失速列車」!

基泰大直塌陷案有了新進度,基泰建設涉「違背建築術成規及偽造文書」等罪嫌,共5人遭起訴,然而,當初遭受鄰損的東、南側2個「公辦都更案」卻傳出變數,災民在不滿「房產價值低估」情況下,2案同意比例皆出現滑落,且已有住戶另尋建商自行談合建,公辦都更之路恐將破局。......↓

根據台北市政府2023年10月更新處資料,東側鄰地(儒林園+5%其它土地)共108戶,95戶繳交同意書,參與意願88%;坍塌戶南側鄰地共136戶,123戶有意參與公辦都更,意願比逾90%,兩側鄰地皆通過受理公辦都更75%門檻。

據了解,此次公辦都更採特殊專案,一般公辦都更會有三階段通關,住戶可三次表達意見,但此次僅採第一次意向書統計後,就一路通過,住戶來不及反應「換回比例」,故逐漸出現反對聲浪。

根據住都中心最新資料,截至4月29日,東側鄰地同意比例自8成多下跌至7成3,南側鄰地同意比例自9成下跌至6成9,2案不同意比皆明顯攀升,公辦都更之路,隱約有即將破局跡象。

不同意參加「公辦都更」的受災戶們也一一表達心聲如下:

林先生表示,2023年10月,受災戶們才受到倒塌、鄰損驚嚇,多數採「暫時同意」方式同意參與公辦都更,如今經過半年時間沉澱,加上後續才得知公辦都更條件,受災戶們進行二度表態意願,不同意比明顯攀升,主要還是對於公辦都更換回比例不信任。

李小姐則指出,「我們當初同意第一階段,是以為還會有第二、第三階段,誰知道這次的『專案』一次同意後就一路衝到底,完全沒有煞車規則,猶如失速列車,讓我們覺得私有財產沒有受到尊重,如同『被迫都更』。」

徐先生進一步說明,我們這次公辦都更的「實坪對換」條件之差令人訝異,一樓以上是室內坪1坪換不到0.7坪,一樓住戶所擁有的地下室,則是1坪換約0.1坪,整體地主分回比例僅約57.6%,創台灣都更史上新低。

談到氣憤處,他還直言,「市府目前計算方式,根本是利用或故意忽視程序漏洞,對我們這些受災戶進行第二次傷害與掠奪,不知道良心在哪裡。」

林先生也透露,「目前其實已經有『誠實建商』拿出真心與我們洽談合建事宜,給的條件明顯比市府條件優渥,如一樓以上,市府約是『權狀坪』1坪換1坪,該建商則是『室內坪』1坪換1坪,還送車位,且1樓住戶的地下室部分,還給予室內坪1坪換約0.22坪,整體條件明顯都比市府好,受災戶們參與公辦都更意願當然會持續下滑。」

聯勝房屋專任委託部經理陳泰源表示,如果不是地主戶們自己操作的「自辦都更」,估價師由建商或住都中心委請,「實際價值被明顯低估」相關情事時有所聞。

他進一步指出,以目前受災戶提到的「誠實建商」,明顯是在1坪換1坪條件下,仍有利潤,且願意給予住戶誠意;況且地下室空間雖然沒有土地持份,以市場還情來說,通常是市價的1/3或1/4,市府僅願以1坪換0.1坪試圖讓地主吞下,不同意還被某房產名嘴扣上貪婪、釘子戶的標籤,既沒同理心也不公允。

陳泰源說,目前已經出現了「誠實建商」,給予條件明顯優於市府,住戶們也明顯開始出現「不同意比例持續走升」現象,相信其他受災戶們,看到建商可給予的更優渥條件後,將持續倒戈,「強烈建議市長蔣萬安,如果無法給予災民們應有的公平對待,就請放過他們吧!」

面對受災戶諸多控訴,台北市更新處表示,本案係民眾表達高度意願,始啟動公辦都更程序,並透過權利變換公開透明方式進行,估價及程序皆依法行政,住戶意見將持續蒐集住戶意見積極溝通,並尊重多數人意見,作為協助招商的基礎。

【公辦都更瀕破局?條件差還被講貪婪,傳住戶不滿已與其它建商簽約?】

基泰大直損鄰戶、儒林園社區的不同意戶們,前陣子在新聞輿論上被嘴「貪婪、噁心、哀哀叫幾點鐘」之後,因深感委屈且猶如啞巴吃黃蓮,於是找上了我,希望能協助發聲,於是有了以下的採訪文章,與大眾分享。……↓

近日基泰大直東側以及南側兩塊公辦都更案件,在這次「原定截止日期」為4月23號的「模擬選配程序」,傳出因部分住戶不滿自家房產價值被刻意低估而放棄參與導致「有意願比率」大幅下降,使得住都中心至今仍未宣布「正式截止」日期。

根據住都中心最新資料,截至4月29日,東側鄰地同意比例自8成8下跌至7成3,南側鄰地同意比例自9成下跌至6成9,兩案「不同意比」皆明顯攀升,公辦都更之路,隱約有破局跡象。

由於住都中心延長模擬選配的截止日期,導致統計仍不是最終正確數據,但仍可從這些統計的變化看出意願趨勢確實往下掉。許多住戶在去年10月驚慌失措的情況下選擇「暫時同意」參與公辦都更,在經過將近半年的時間沉澱思考後,如今做出二度表態,可以說是打臉公辦都更機制。

「大直專案」猶如強迫住戶參與公辦都更。當時住戶們是在「茫然又不具專業知識的前提下」同意第一階段,原本也以為會跟其它一般的公辦都更一樣,會有「第二跟第三階段同意門檻須達90%以上」的煞車規則,沒想到大直專案竟然沒有退場機制,一開始簽了「意願書」之後就好像得一路同意到底,讓部分住戶覺得私有財產沒有受到尊重,這不叫做「被迫都更」什麼才叫做「被迫都更」?

在一個預估「未來非現在預售價、N年更新後」房屋單價為130萬元的大直地區,如此低的換坪比實在不符市場行情。公辦都更其中最大問題之一就是地下室的換坪比僅0.1,將心比心,誰會答應這樣的條件?就連二樓以上換坪比也從當初意願調查時的0.8大幅下修至剩0.7甚至更少,創台北市都更地主分回比僅約57.6%(建商分回至少42.4%),堪稱業界新低!這還不包括萬一未來預售價格倘若賣至150萬元,其中單坪20萬元的價差統統被建商免費賺走,這難道不是利用程序漏洞、資訊不對稱來掠奪人民財產嗎?

長年以來,一樓住戶往往排斥都更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一樓的與二樓以上的「實務上價值」是截然不同,都更的「權利變換之價值估算」的遊戲規則,是由「建商或公辦都更的住都中心」委請的估價師,並非來自地主方,因此明顯低估地主的土地價值,再利用「多數暴力」話術來欺壓「相對少數、但也應當受到保障及尊重的不同意戶」總是時有所聞。

這種「只單看土地持份」來計算地主戶可分配權值的計算公式確實有其修正必要,畢竟每戶的價值確實會因為樓層、景觀等種種因素而影響「房屋價值」;以《大直儒林園》案舉例,房仲銷售有地下室的房產時,「實務上」會依據「建坪而非土地登記」或「實際使用空間」並以「市價」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來計算,可是此次公辦都更的住都中心卻「完全排除」地下室在現況的應有價值,竟以1坪換0.1坪的條件試圖逼迫地主戶吞下,若不同意就被扣上貪婪、釘子戶的標籤,既沒同理心也不公允。

目前傳出部分住戶已與其他建商簽約,且分回權值「確定高於」公辦都更的低估條件。公辦都更聲稱拿了100%的容積獎勵,但地主分回卻與市場行情相差甚遠顯不合理,不同意戶們已成立自救群組另尋建商簽屬「協議合建」且分配條件甚優,為了讓自己財產效益極大化,此舉恐讓其他原本參與公辦都更的同意戶紛紛轉向。

三大技師公會曾出示報告證明《儒林園》建築物無安全疑慮,近期也安然挺過403大地震,說明住戶的房產並無立即迫切都更的必要,既然公辦都更不能給予住戶符合市場行情的分配,如今模擬選配也沒有達到應有的90%同意,整體意願不升反降又差距頗大,過去反映過那麼多不公不義仍置之不理,那就懇請市長蔣萬安放過他們吧!

三立新聞→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1462173

記者陳韋帆/台北報導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