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流當品》封面~第31頁◎秦嗣林

【2024年07月份閱讀筆記:《人生流當品》封面~第31頁◎秦嗣林】
1.秦嗣林,1958年出生於基隆,國中時因父親期許而到台北念書,借住在父親友人開立的當鋪,因此開啟與典當交易的緣分。17歲那年父親生意失敗,家中遭逢變故的他,毅然決然踏進當鋪業,一做就是40年,從未轉行。直至今日,他致力顛覆世人對當鋪的負面形象,也積極參與推動當鋪法,與時俱進、求新求變,並以父親秦裕江的名字成立獎助學金。曾擔任台北市當鋪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現為大千典精品質借機(當鋪)構執行長。看盡人生百態的他,不只鑑定物品,也鑑定人生,走進他的當鋪,這裡不只有金錢物品的交易,也有人情冷暖的交織,以及再多金錢也買不到的人生啟發。......↓
2.在當鋪裡,每個星期都會清倉一次把逾期沒有取贖的質借品挑選出來,這一類的東西就叫做流當品。流當品有兩種特色,他可能是當鋪鑑定錯誤的物品,也就是贗品或價值不高的物品;另外一種可能是國寶級或極為稀有的高價精品,因為物主沒有能力取贖而淪為流當品。成為當鋪的流當品,便只有一種命運,就是低價拍賣,轉售給其他人。這些物品曾經被某些人看作是無價之寶,夢寐以求,也曾被精心設計,身列朱門,然而他們最終的命運是流落江湖。人生好像也是這樣,初出茅廬時,有人背景顯赫,有人才高八斗,有人初生之犢,有人氣勢薰天,經過一些挫折後,就成為人生流當品,不但價值打折,氣勢也降到谷底,這種人生的起伏,每天都在當鋪上演。
3.有些流當品有翻身的一日,主要是物品本身有不可抹滅的優點,儘管一時蒙塵,明珠終究會綻放光明。很多人在當鋪裡選寶,就是想在這些流當品找出遺珠。當然,雖有伯樂,但能不能成為千里馬,全憑實力。本書是由幾十張當票匯集而成,但凡提到「當票」兩字,恐怕很多人都持負面觀感,其實,當票是一張非常現實的考試卷,其中包含你過去的眼力、經歷、起伏,每張當票不見得都有取贖的機會。
4.如果人生成了流當品,你也不必太過自責,因為在歷史的洪流哩,很多公侯將相都曾是流當品。從本書中的案例,可以明顯判斷起始原因,隨著時光流轉,題目的答案一直在變。如何避免成為流當品?甚至成為流當品以後再成為炙手可熱的精品,是一個智慧的測驗。
5.人生沒有完美的,人性往往很負面,芸芸眾生能夠悟道解脫者,終究是少數。避免成為流當品,需要良好的訓練、堅貞的意志,大部分的人都很難具備,但是淪落為流當品還能翻身就比較容易一些,因為刻骨銘心的痛苦經驗以及深切反思的結果,能讓已經失去光澤的人生重新綻放光芒。重點是,你必須相信善良、慈悲、學習、奉獻是真理,才有機會扳回一城;如果你還是在價值、價格之間反覆地琢磨,流連難返,流當品最終會成為滯銷品,這就是一個當鋪老闆的忠告。
6.人的慾望經常無序發展,自我管理又不切實際,財務就會如同空中樓閣,所以鞭炮變核彈,很多人一下子就跌入了萬丈深淵。學會如何「花錢」,你才有動力去「賺錢」。幸福借款,是債務公司挖的陷阱。量入為出是貴人,不量入為出,就會變成求人的跪人。
7.有位客戶張小姐找我,原來是她弟弟跟當鋪借錢,還了三年卻沒還到本金。後來弟弟的財務狀況很不好,不接當鋪電話,電話便往她那裡打去,才知道弟弟借了8萬,每月利息8千多元。張小姐知道我當過當舖公會理事長,便來向我求援。我在間接了解情況後才知道,弟弟沒有典當任何物品,只押了身分證,簽了本票和借據,是屬於「無質借物典當」(信用借款)。我建議她,如果她有能力,先幫弟弟還清這筆錢,否則利息會一直滾,會很嚴重。後來,張小姐來我這裡典當手錶,拿到十萬結清這筆債務,據說過程不是很愉快。
8.這類事情屢見不鮮,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在銀行上班的年輕人,為了帶新婚妻子度蜜月,跟地下錢莊借了20萬,每月要還款3萬。他原本以為7個月就能還清,結果連本金都沒還到,就已經被逼得無路可走,家也不敢回,甚至想拿銀行客戶的錢還債。他的岳父是我朋友,便請我幫忙處理。了解之後才知道是他沒有按時繳息,高利加上滯納金(收費陷坑、罰金),10天算一期,金額越來越恐怖。岳父後來把車子賣了,連本帶利還了25萬。
9.幾年前,我面試了一位員工,他不敢讓公司幫他投保健保,我進一步了解後才知道,他曾跟銀行用現金卡借了16萬。後來銀行把債權轉給債務管理公司,追加很多費用,連訴訟費用都列入,這使得他更還不起,只能打黑工過日子。我告訴他,公司不可能不幫員工辦健保,這樣是違法的,所以我無法錄用他。我給了他兩萬元,希望對他的生活有所貼補。
10.我常說,當財務有狀況,借錢應該是最後選擇,賺多少不重要,花多少才是重點,量入為出是貴人,不量入為出,就會變成跪人。在求助親友前,應該思考一下,是不是可以先從生活上樽節支出,真的挪不出錢來,才去求助他人,不要一邊想著解決財務問題,又一邊享受物質生活。萬一財務問題發生了,應該尋求正當管道解決,假如飢不擇食,向不好的對象借錢,就會變成飲鴆止渴。踩入陷阱的結果,不但越陷越深,還款的壓力也不是一般人可以承受的。
11.無求乃上品。如果人的一生可以無求於人,會過得比神仙還幸福。事實上,人總是要求人的,以財務管理方面來說,債務累積好比長堤上的裂縫,等到它快要潰提再去「提油救火」,這是很多人產生財務危機的劇本。想防止這類事情發生,首先是降低欲望,其次是管理,再來是走正常管道。如果你的慾望降低,求人的機會就會減少,加上管理,金錢有來有往,災害不大。走正常管道,意外也會很少。
12.花錢有意義,賺錢有動力。曾在一次演講中,一名高中生來找我,他說我看起來很有錢,我笑著說:「我是有一點錢,但跟郭台銘比,還差很多。」他想繼續問我如何賺錢,因為他的爸爸看起來很有錢,生活卻過得很拮据。其實,我是靠著不斷學習和累積專業知識賺錢,一路以來還算平順。每個人的命運不同,有些人即使用盡洪荒之力也沒辦法賺到錢。當然也有一些家世富裕,生來就有錢的人。所以問我如何賺錢不客觀,應該要問我「如何花錢」才是個好問題。
13.不管有錢或沒錢,都需要花錢,就算是流浪漢,身邊還是會放著一瓶啤酒吧!花錢可以控制,賺錢則無法照章而行,你無法掌握一家公司會不會突然倒閉,或是裁員,但是你絕對可以決定一餐要花多少錢。花錢真是一門學問,必須學會控制,一個月就算只存100元,一年也能攢下1200元,即便你賺很多,也要妥善規畫支出。我們公司舉辦的特賣會,便有不少客人先計畫存錢,按照個人步調購買物超所值的商品,比起有錢人撒大錢的購物方式務實多了,也比較有成就感。
14.避免對自己的賺錢能力過度樂觀,因為上天有時喜歡開玩笑,學會如何花錢,才能避免掉入缺錢的泥沼。隨著成就和財富提升,再慢慢調高預算,不要一下子就大手筆砸下去,花錢力道要適度升級。行有餘力時,再編列一些孝親費和公益費等等,這筆錢在我們有錢時經常忘記,沒錢時,想給卻給不起。娛樂費的規畫要按照自己的能力,有些人喜歡打腫臉充胖子,借錢出國玩三天,回來還錢卻要苦三年。
15.我有一個幫忙修車的客戶,突然被老闆解雇,他打電話向我哭訴日子過不下去,房東一直向他催繳,讓他很想尋短。我要他來我這裡拿錢,先度過難關再說,言明下不為例,不過我也好奇,他的錢都去哪裡了?原來,他把錢都拿去買公仔。唉!公仔這種東西會一直推陳出新,買不完的。大家應該先搞懂如何花錢,才不會變成我公司的典當常客,這個道理,也許對學生而言還不太能理解,畢竟也還沒出社會。然而,這樣的觀念必須先在他們心中埋下一棵種子,未來才會理解「花錢有意義,賺錢有動力」的道理。
16.運好不長久,命好多坎坷。在當鋪出入的,很多人的命都很好。他們為什麼會出入當鋪呢?我的理解是很多人把生活安穩當作一種習慣,沒有積榖防饑的概念,身上有100元,總要花上101元,像是把信用卡當成房卡使用。一個人的命再好,也不可能天天過年,如果你沒有理財的智慧,好命會被玩成歹命,何況運氣好也只是一時。想要命好,就要學習如何理財,理財的第一步,叫做「訓我」,管理學上最大的誤區就是「我」,若能把「我」訓好,理財就是一件輕鬆如意的事。
17.如果你跟不與你沾親帶故的人借錢,對方還願意借給你,只有一種可能,就是你要加倍返還。我有一位六十多歲的客戶,我稱呼他王大哥,他常來典當一些首飾。有次他問我:「我如果不典當東西,可以借多少錢?」我說我店裡,不當東西,一毛錢也借不到。王大哥怪我「好現實」,還說有間當鋪答應他,不用典當東西就能借他50萬,我聽了立刻問他,如此一來,風險誰擔?
18.他說他會還錢,所以貸方沒風險,而且對方先徵信,針對年齡、性別、職業、戶籍地址、家庭狀況做調整,他的級別是50萬,聽說級別最高可以借到200萬。王大哥這番話,連我聽完都忍不住想試試,看「秦老闆」三個字可借多少?後來,我問他利息怎麼算,王大哥坦承利率有點高,但至少不用翻箱倒櫃找典當物,只需要記得還款,感覺比典當簡單多了。我又問:「對方利息是多少呢?」王大哥回答月息九分,又說他其實不需要借太多錢,只需要10至20萬而已,所以利息加起來感覺不多吧?我說:「是嗎?月息是將近借款的十分之一!是不是你也覺得利息太高?」王大哥聽完訕訕一笑,沒有再接話。
19.事實上,這種借款方式行之已久,有段時間在中國的網路借貸平台上很盛行,許多人痛陳自身的悲慘經驗,怨聲載道。使用這種高利借款,一旦財務管理沒有做好,後果將不堪設想。自古以來,借錢都和還款能力有直接關係,現在這麼多網路借貸、小額信用借款等管道,都脫離不了一個定律,就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因為風險大,收費自然高,這是必然的,天底下沒有不勞而獲的事情。
20.我年輕時有個外號是「借錢大王」,因我非常會借錢,提出的條件比銀行、郵局都還好,因此有不少金主,從借我三萬、五萬,到後來願意借出上百萬。所以,別人願意借款是源於我給的利率高,而且信用良好。你值多少錢?簡單說,就是個人誠信加還款能力,但是「誠信」不是自認有,別人就一定買單,要取得別人信任相當不容易。目前市面上的現金借貸很多,誘惑不少,所以借錢要特別小心,千萬不要賠上自己的前途。
21.你要錢,他要命。很多人在走投無路的時候病急亂投醫,看到報紙廣告或網路訊息就展開了借錢的美夢,但是他們可能沒有想到會發生兩種意外,得不償失。第一,原本計畫的收入如夢幻泡影;第二,原來還款的計劃如空中樓閣。在錢莊出入的朋友們,很多是活在這樣的噩夢之中,因為,百分百肯定的進項,可能一夜之間就沒有了,每個月的還款也許連本金都沒還到,有非常多的朋友在這個陷阱裡掙扎,反觀初衷,只是為了一片瓦,結果還了一棟樓。慎思!
22.消費者越貪,商人越賺。現在網路上有許多農場文章,常見於LINE、臉書、微信等社群平台上,內容通常很煽情、譁眾取寵,多數人都不喜歡。有次朋友轉發一篇文章給我,說是中國寧波市動物園裡的一起意外。有人為了省門票錢,翻牆進入動物園,結果誤入老虎園區,被活活咬死。內容大致上在講中國人愛貪小便宜、講特權的習性。我看完文章後轉發到群組,本來想再貼上心得。沒想到來不及貼心得文,群組裡就有朋友回覆:「請你不要貼農場文章,很無聊。」我回他:「其實後面還有我的心得文,請不要直接評論。」
23.我想,人性也許表面看起來很美好,然而作為生意人,我該如何善用人性,來完成我的雄心壯志?我思考的是,逃票的人是想貪小便宜,不是真的沒錢。有貪小便宜習性的人,容易養成習慣,看看菜市場,買菜送蔥的攤位總是買氣最旺。老闆看似虧了,其實是賺錢,因他懂得利用消費者的貪念行銷,所以業績至少比別攤好兩成。我們公司舉辦行銷活動時,也會利用,就像過年很多人去百貨公司排隊買福袋,花上三百、五百元便可以換到價值上千元的商品。有一年,我去考察百貨公司舉辦的新春開賣活動,現場詢問一位徹夜排隊的人,想知道他的福袋有些什麼寶貝。結果我一看,大多是比較過氣的商品,基本上是廠商的存貨或滯銷的產品,當然也有些比較類似「小確幸」的商品。因為消費者買得開心,廠商便順勢把存貨銷出,百貨公司則賺到人潮。
24.「講特權」也是人性之一,別人要排隊,你卻不必;別人花費上千元,你只要花百元。百貨公司發行的聯名卡、VIP卡都是讓消費者享受特權,這都是讓消費者願意更進一步花錢的行銷工具。有次,我辦愛馬仕包特賣會。一開始我要求客戶不能靠近包包也不能觸摸,連靠著玻璃櫃都不行。後來有位女士自稱是愛馬仕的VIP,她說很喜歡現場的包包,想聞一下包包的味道,也想試拿一下感受手感,我聽了覺得有道理,就決定在監督之下只讓她一人帶著手套試聞和試拿。隔天特賣會上,這位女士抵擋不住想買包的慾望,喊價喊到她先生不斷阻止,這就是享有特權的魅力。
25.「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商人的行銷手法無時無刻都在推陳出新,永遠不變的是獲利空間。所以,消費者要買到喜歡的東西又不會當冤大頭,也就是能買到喜歡又物美價廉的,還是需要非常理性的。「送你小禮物,捧你當公主。」這是千古以來商家的銷售金牌,幾乎沒有人可以逃脫這種行銷手法,秦老闆在無數次鑑定、鑑價的經驗裡,深深理解這種非理性購物的後果。非常多客戶買回來的寶物,是他們在促銷、展覽、周年慶活動中購買的,這些物品真的有相對應的價值嗎?我常告訴客戶的一句話,也是我的經驗:「買東西一定要做功課,切勿以耳代目。」耳朵聽到的,往往都是渲染之詞,它跟事實的距離就是你與智慧的距離。
26.典當做公益?行善也有分寸。來當鋪的人幾乎都是為了張羅金錢、處理個人或公司的財務問題,態度明確。但曾有一位客戶,每次來當鋪我們都很「害怕」,因為他來典當是為了做公益。他會翻本子告訴我們,哪一間育幼院現在正缺錢,或那裡有病重的孤兒需要幫忙,還會要求我們也一起捐錢。我們怕他不是因為怕捐錢,而是對於捐錢這件事,每個人有各自的規劃,在有限的能力下,會有一定程度的金額和捐助對象,不像這位顧客看到別人很可憐,就不管自身狀況拼命捐錢。
27.我實在對這客戶好奇,怎會有人捐錢捐進當鋪呢?照理講,應該是有一元捐五毛,他卻是有一元硬要捐兩元,不夠的一元就跑來當鋪典當,我們收他的利息都覺得慚愧。我建議他以後固定向認同的救助單位捐款一定金額就好,但是他說他沒辦法控制自己,只要看到可憐人需要錢就會把手邊的錢都捐出去。我想起自己年輕時常遇到的事,有的客戶連吃飯的錢都沒有,拿著破打火機、收音機上門典當,我於心不忍,乾脆直直接給出幾百元現金,也不要他們還。結果,這扇門一打開,越來越多人找上門來,我才驚覺行善事需要管理的。
28.一開始我限定行善金額,但在捐款完之後,還有人需要錢該怎麼辦?後來我發現每年年終的遊民宴立意很好,不會看到遊民就給錢,而是集中一次讓遊民吃飽過好年,定時定向地做一件公益。例如,有位議員每年會辦一次清寒園遊會,我就會捐款十萬支持這樣的活動。
29.一開始提到的那位客戶,在做公益時肯定也疏忽了家人,否則不會跑到當鋪來借錢。我建議他必須做公益管理,把台灣行善團體列出來,看哪一個最適合,每年依據自己的能力按月撥錢做公益。如果真的看到很可憐的案例,可以問看看受款單位能否伸出援手。做公益要發「大心」,而非「小心」,每年有預算並且經年累月地做,才是真公益。公益管理的心法是「問心無愧、自得其樂」,無論有錢沒錢都能做公益,前提是必須考慮自身能力,不然就會像這位客戶,行為令人佩服,卻無法長遠執行。
30.慈悲心需要緣分。慈悲的心,每個人生來都有,見人溺水而伸出援手,就是天生的慈悲心。然而,社會上需要慈悲的地方實在太多了,以我們家來說,每個月有兩個慈善單位固定來收善款。我覺得收善款的人非常辛苦,於是建議對方給我帳號,讓我們直接匯錢過去。後來,兩個單位的慈善人員異口同聲拒絕,我覺得很詫異,問了之後才知道用電匯繳善款,無法「統計」善心,在慈善機構就會失去業績。我聽了啼笑皆非,心想,原來功德也必須量化成業績。社會上有非常多的義工,為了幫助他人默默耕耘;也有些義工,斤斤計較善行是否被登錄。有些人還把捐款的收據裝訂成冊,不時拿來當作話題。所以,當有人亟需援助時,你可以量力為之,如果是用跑當鋪借錢的方式做公益,恐怕帶有很大的功利主義。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