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紅利》第241頁至第272頁◎艾爾文

【2024年08月份閱讀筆記:《習慣紅利》第241頁至第272頁◎艾爾文】
1.休息過後,工作績效其實更好。另一個需要學習說不的原因,是讓大腦確實切換工作與休息的模式。在工業時代,人需要到現場操作機具才能工作,上班與下班的界線輕易區分。但在知識經濟時代,人腦就是工作主要的機具,等於隨時都能思考工作的事情,有些人因此終日處在「開機」的工作模式,導致工作效率愈來愈低;然而,如果下班時間還在想工作,那下班是為了什麼呢?......↓
2.休息過後的工作效率會比休息前好。員工在休假後的表現與對工作的滿意度,明顯比休假前還好,完整休息也有助於減緩工作焦慮、提升免疫系統。平時就養足自己的精力,養成吃好、睡好、定期運動的習慣,讓自己有充沛的精力工作,在每天穩定累積工作進度,而不是在某幾天趕工彌補進度。
3.對別人說「好」,就是對自己說「不」。在演化生物學中有個名詞是「交互利他行為」,今日你幫我,他日我幫你;今天不幫我,他日我以牙還牙;在交互利他的行為背後,代表如果不跟著做就會受到群體的排擠。我們人類並沒有因為演化而拋棄這個習性,也留下拒絕別人會產生愧疚感的遺毒,當有人先幫你做了一件事,下次人家要求你幫忙時,自然會覺得一定要回報對方什麼,避免被說三道四。
4.然而,人類比其他動物進一步演化了,在群體中出現更擅長利用他人的人,知道有些人不懂得拒絕,就利用對方的好心來完成自己分內的事。你要練習拒絕不屬於自身責任範圍內的工作,否則因為幫了別人導致自己分內工作延宕,你反而阻礙到自己的發展,後果也是未來的你在承擔。就算你是抱著學習的心態接下別人的請託,自身責任範圍內的工作還是要優先做好。不懂得回絕是因小失大,包括失去你自己。
5.職場是應該互相幫忙,但不是要讓自己變得更忙,當我們對原本應該拒絕的事說「好」時,等於對自己的事說了「不」。反之,當你「拒絕」別人時,你其實是在「接受」自己,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麼,也願意付出心力維護。人際關係不該是單方面維持,如果對方因你拒絕而怨懟,你反而因此認清對方真實的那一面。
6.拒絕要和悅,解釋要合理。我相信只要拒絕時告知對方原因,被拒絕的一方多少都能理解。但畢竟是回絕,語氣和緩點成功機率還是比較高,關鍵是回絕時要給出合理的原因,而不是隨便塘塞一個理由就想打發掉別人。總之,要培養何時該說不的習慣,不能當個什麼都好的人;什麼都好的人,其實對自己最不好,因為沒有重視自己的需求,久了之後怨懟人生的人反而是自己。
7.工作的意義,來自你知道自己想做什麼。傳統退休VS現代退休。我要過的是自己想要的退休生活,而不是別人定義的退休生活。我希望不管在任何時間退休,手邊依然有工作可做,差別在於有沒有收入而已:隨著年紀愈大,我為錢做事的成分就愈少,我可以選擇自己想要的時間工作,選擇想要的內容工作,選擇跟誰一起工作;跟自己一起工作的人很重要,職場的問題總是離不開人的問題。
8.所謂的退休,也不過是近來兩百年的事而已。十八世紀之前人們並沒有退休的觀念,當時的人真的是「做到死」;不是做到沒命,而是沒命可做,撒手人寰,血條歸零。那個時代,人類平均壽明約莫40歲,只有少數人可以活到鬢髮如銀。如今,我們因為有可能到了七八十歲還健在,所以不得不考慮沒體力工作的退休生活。然而,隨著人類進展到知識經濟時代,工作中使用腦力的機會遠比勞力還多,體力似乎不再是決定能否工作的關鍵,體力跟工作產值的關係逐漸脫鉤,退休跟工作年齡的界限也逐漸模糊。
9.現代對於上班跟下班的差別,工作跟休息的切換,是不是也正在模糊化?撇開下班時間主管是否有權傳訊息給部屬的正當性問題,只要你的腦袋還沒進入休眠狀態,你隨時都可以想公事,隨時都可以上線工作。言下之意,倘若只能在某個年齡之前工作,某個年齡之後完全不工作,如此劃清界線才算是退休,那其實跟每天限定白天8到10個小時只許工作,中間不能休息,下班完全不能想公事是類似的概念,差別在於時間觀是一天或一年而已。
10.所以,什麼才是退休?我自己是如此定義:你有某種程度的自由,可以選擇工作或不工作。這句話我要寫清楚點,是有自由可以選擇工作或「不」工作,如果你在某個歲數以上被迫退休,之後的生活也是無事可做,那一樣是不自由的退休。而不自由的退休,其實對健康有害。
11.工作太拼命有危險,沒事可做也不健康。愈來愈多研究指出,人在退休後要小心憂鬱找上門,罹患憂鬱症的機率會增加40%,悠哉日子過幾天就會感到不對勁,雖然長期累積的疲累感漸漸消失,但心裡好像也有什麼事情跟著消失,日子過得不踏實。以前回家雖然累,不時也有工作怨氣,但很少有空虛感,下班回家總是特別開心,但這些都在離開職場後消失了。漫畫不再像之前沒時間看時那樣好看,隨時可睡也代表睡眠時間沒以前珍貴,吃的呢?開始覺得可以充飢就好。沒事可做,生活好像少了些什麼,結果閒到發慌,甚至心情悶悶的,直到上班日才恢復精神。
12.有事可做,其實是幸福的。如果你的工作讓你做起來開心,生活有充實感,怎麼還會想讓它從生命中消失?希望有一天退休再也不必做?也難怪,不少人抱著想早點退休不工作的想法,因為目前從事的是不開心的工作。這沒什麼問題,因為討厭的工作有時能提供更好的經濟條件;問題在於,有一天你終於可以離開那份工作,你該做什麼?整天在家閒閒沒事反而會出事,那並不是舒服的日子。所以我始終認為,工作的意義不能只是收入多寡而已,如果能找到自己喜歡做的事,退不退休都沒差別了,畢竟能做著自己喜愛的工作是一件幸運的事,更是幸福的事,而幸福,無法簡單就得到,更需要用心去追尋。
13.換位思考的習慣:如何突破職涯發展的瓶頸?我的電腦資料夾裡存有一張圖片,圖中左右兩個人分別指著地上的符號爭論,兩個人都堅持自己才是對的。有趣的是,身為旁觀者的我們確實知道他們都是對的,因為那個圖案是阿拉伯數字的6跟9:要有換位思考的能力,要有從不同角度看問題的習慣。
14.三種思維角度,換個方式解決問題。換位思考,比較被人提倡的說法是能夠增進溝通的效率,避免個人陷入「本位主義」。然而,換位思考對自身的幫助也很大,因為有時我們會被一個問題卡住,就是因為陷在自身的思考角度。總的來說,思考一份工作是否有繼續做下去的價值,可以從三個角度的換位思維來檢視,這三個思維都代表一個身分,分別是上位者、協助者、投資者。
15.思維一:上位者思維。人都有一個盲點,會覺得自身某個能力或條件優於其他人的水平。但有個矛盾,如果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更好,那到底誰才不好?「烏比岡湖效應」:不是沒見過世面,就是不肯正視自己。人身上多少都有「過度看好自己」的盲點,若是自己愈常做的事,愈容易覺得自己比別人厲害得多。持續膨脹下去,有些人會在工作中認為別人都是笨蛋,自己比較聰明,從此不再學習。要突破這個思維盲點,人必須換成上位者思考,提醒自己,或許身上還有一些工作能力不足的盲點需要突破,才有機會承擔更大的責任。
16.思維二:協助者思考。能夠把主管所交代的事情做好的人,算是個好部屬,但能夠把主管沒有交代的事情也做好的人,才是個不可或缺的部屬。「畫布策略」:你要先幫上頭的人清出一條道路,最終你就會擁有自己的路。先從前人手中接過他們不想做,又必須要有人做的事。也許是前人做起來沒有成就感了,或是繁忙的工作中有其他更重要的事必須由他們親自去做。
17.貝利奇克之所以有默默做、不邀功的觀念,是來自擔任過足球助理教練的父親。他父親曾說,假如你要給隊上的教練回饋或建議,一定要在私下而且用謙卑的方式告訴他們。這道理讓他學到如何在不威脅其他人的情況下立定腳跟,一步一步成為明星級教練。在還沒有自己的舞台之前,唯一能獲取舞台經驗的方法,就是去幫助一個已經站上舞台的人。在幫別人搭建舞台的同時,自己也已經在舞台上,時機到了就換自己站上去。
18.要成為厲害的人,最快的方法是在厲害的人身邊蹲著。當你能夠把對方的事都處理得更好,有一天對方也就不能沒有你。最終能夠幫人清出道路的人,也等於掌握了別人該走的方向。就像一塊畫布,油畫樣貌確實是由作畫的人決定,但最終是畫布本身在決定,一幅作品的尺寸大小。當你的能力真的超出主管預期,那就不只是你依賴主管,主管也依賴你,兩人成為共生的關係,你也有更多機會,建立起辦事牢靠的名聲,讓主管知道你有能力承擔更大的責任。就算你真的有志難伸,也不會被認為是在無病呻吟,離開時一定有更大的舞台在等著你。
19.思維三:投資者思維。若你在盡力後仍不受青睞,甚至滿腹委屈,不妨轉職挑戰同類型工作的新創公司。新創公司最大的好處就是機會多、挑戰多、工作面向多,你可能才做個半年,就接觸到別人要花三年才接觸到的職務。當然,風險高,能提供的薪水也可能少,所以才需要投資者思維,要把焦點放對,是用投資的角度去看待有挑戰的工作,投入的時間雖然無法對應到同等的薪水,換取的卻是能力上快速地發展,也更有成就感。公司若是上軌道,自己的身價也跟著水漲船高。
20.另一個投資者思維的角度,就是乾脆為自己工作。為自己做事,你可以自由安排工作時間,嘗試公司不看好的創意,迎接新的挑戰。既然沒有舞台,那就自己搭建舞台。建議,為自己工作勢必要承擔風險,經濟上的壓力更是免不了,所以如果你渴望為自己做事,務必要先儲存足夠的資本,再有計畫地進行,包括維持生活費的存款。
21.經由摸索邁向更好的職涯。透過上位者思維,可以從更高的角度去發現自己的盲點;透過協助者思維,可以累積足夠的籌碼再去爭取更多的資源,也學習帶著走的能力;透過投資者思維,投入時間精力到更自由的環境,挑戰自己的潛能。摸索走過還是比摸魚度過好,成長總是會帶你到更好的地方。
22.換工作前,如何確定自己做好準備?「為自己工作、成為自己的CEO」這番說法聽起來相當吸引人。但背後有許多不容易克服的問題。當你的收入來源忽然從每月穩定的薪資,轉為不定期收入甚至零收入的模式,那感受真是不好。生活還是要過,日子依舊向前,但收入尚未進來,壓力早已尾隨。所以,「願意改變很好,但你是否想好離職後接踵而來的問題?」一切的問題。
23.離職前沒準備,離職後心更累。假設你已經想清楚要離職,我不會勸你要堅持下去,因為在現代換工作天經地義,但前提是你要做好準備,這個準備不是跟你目前的工作有關,而是跟下一份工作有關。
24.當我們面臨改變的選擇時,應該用精實創業的態度,用最低的代價預想可能的後果會是什麼,再回頭看自己可以怎麼應對。這在認知改變中是一種「心智對比」的技巧,先設想好途中可能遇到的困難,最後成功實現的機率比較高。離開前你還是要藉機為自己著想,目前的職位中都沒有東西可以學了嗎?你想要的新能力是什麼?你要藉由這些問題引導自己找對下一份工作,確保換了之後真的可以學到你想要的東西。
25.離職前最需要準備的兩件事。如果一時之間不知道該怎麼辦,目前工作又接應不暇,我會建議起碼有兩件事你要先做好準備:預留存款,以及預留時間。存款,關係到的是生活費,還有在家待業期間的信心,別因離職後因為沒有收入而失去安全感,才能給予自己空間去探索新的工作。至於預留時間,是為了:你計畫多久之後離職?以及離職後你打算多久時間找到工作?如同設定期限標竿,有明確的時間截止日,是為了驅動自己採取具體的計劃跟行動。
26.若要求實驗對象思考「明天」就要搬家,他們就會以分類、打包、裝箱等明確詞彙來形容搬家,若思考的是之後「一段時間」才要搬家,實驗對象就會以抽象的方式來形容,用類似「開啟新生活」、「轉換心情」等詞彙來描述搬家。對比之下,有明確的時間點更容易帶動具體行為。
27.當你思考清楚預留時間的兩個問題時,因為心裡有了具體的目標,原先無止境的痛苦似乎被標上了截止日期,懸浮的心也會有個地方安置。一旦有了篤定感,你會重新看待目前做的工作,事情做起來會感到更有意義。工作內容依然沒換,相處的人依然不變,待的是同樣一個環境,卻有了不同的心境。人在有目標的情況下,生活滿意度會提升,這是心理學中非常可信的結果。你會更清楚為什麼要做這一件事,也更快樂地做那件事。
28.為了解決問題而離職,別為逃避問題而離職,否則問題會跟著你到下一份工作。喜歡的工作不好找,任何工作都有需要克服的地方,沒有什麼工作不折磨人,何況喜歡只是一種情緒,你可以因為愛慕一個人而樂於做討厭的工作,也可能因為討厭的工作而不喜歡共事的人。世上沒有零缺點的工作,我們總是要用心走過一段路之後,才有能力分辨那段路的美好與崎嶇,也才有資格說那份工作的好與不好。要為了挑戰而離職,不是為了逃避而離職。
29.金錢的習慣,打造穩固的財務基礎,持續累積投資收入。最重要的金錢習慣:先支付你自己。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理查費曼曾說過一個概念:如果今天人類文明即將滅亡,現存的科學知識都將隨之消弭,而你有10秒的時間可以留一句話給後人,接下來這句話將讓你挽救人類文明。「所有的物質都是由原子組成。」這句話雖然簡短,包含的資訊量卻浩瀚無垠。同樣,如果我只能分享一個理財觀念給你,那就是這個金錢習慣:凡事都先支付你自己。
30.先支付你自己,言下之意就是當你領到任何收入時,都要先把該存的錢保留起來,其餘的才支付給自己以外的事物,好比生活各種帳單、貸款、額外娛樂費用等。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