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7月份閱讀筆記:《象與騎象人》

2021年07月份閱讀筆記:《象與騎象人》

【《象與騎象人》封面~第26頁】

1.佛學禪宗以「狂象」、「醉象」比喻妄心;莎士比亞以「騎者」、「騎士」比喻有意識的理智。學貫中西的心理學學者海德則以《象與騎象人》為正向心理學時代貢獻出一本重要的作品。......↓

2.佛洛伊德:「生命中唯一重要的事情就是愛情和工作。」托爾斯泰:「只要一個人知道如何工作,如何愛人,就可以擁有精采的人生。」海德補充:「大部分人對工作有三種態度:差事、職業、事業。不過,這種劃分和工作本身沒有必然的關係」。你認為工作是什麼,它就是什麼。

3.孔子和耶穌都強調互惠的力量,並以此幫助人們好好地生活下去。孟子和莎士比亞都美好地刻畫情感的力量,並以此激勵我們的思考與道德。

4.三種生活:愉悅的生活(充滿了積極經驗)、美好的生活(利用個人優勢與他人建立聯繫)、有意義的生活(利用個人優勢投身於比自我更宏大、更持久的事情)。

5.正向情緒(快樂和愉悅)、全心投入(忘我的福樂境界)、正向人際關係(他人的重要性)、追求意義(更大更高的目的)、正向成就(挑戰有價值的事)。

6.我們的「心」是頭放任的大象;我們的「智」是具備掌控能力的騎象人。心與智往往意見相左,各行其是。

7.人生取決於自己如何看待,一切都是思想在作祟。只有在我們了解自我是分裂而非一體的,了解人有負面情緒傾向及不同情感類型後,才能幫助自己面對人生。

8.逆境之所以是人類追求完善人生發展不可或缺的要素,是因為逆境迫使我們停下腳步,讓我們有機會思考真正想要的人生終點。人在飽受創傷之後,會被迫努力振作起來,借助更高的人生價值,做為統整自己生命的力量。

9.人需要愛與工作、全心投入,人能從群體之中感受到超越自我的意義感,只有這樣才能擁有有意義的人生。

10.人是通過心理濾鏡來看這個世界的,所以我們會出現某些情緒,會對事件有反應,且出現某些心理疾病。正如莎士比亞所言:「事情沒有好壞,是人的思想在作祟。」如同佛陀說的:「諸法意先導,意主意造作。」已能解釋為何大部分人面對威脅時都懷有偏見。

11.人的心理分成若干部分,有時彼此還會互相衝突。一部分就像一個騎在大象背上的騎象人,能進行自覺的、推理性的思考,但是無法完全控制大象(情緒感性)的行為。

12.人天生就是「道德虛偽」,這就是為什麼人們很難忠實地遵照為人準則行事的原因。研究已發現人的心理有一種機制,會讓我們一眼就能看到鄰人眼中的刺,卻看不到自己眼中的梁木。如果你知道自己的心理愛好,也了解自己為何會透過扭曲的鏡片來看世界的善惡,你就不會再那麼自以為是,你跟同樣也很自以為的人發生衝突的概率,會大大地降低。

13.假設一:幸福來自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但我們都知道(研究也證實),這種幸福維持不了多久。假設二:幸福來自人的內心,所以強求世界符合自己內心的想法,是不可能得到幸福的。

14.印度佛陀和古希臘及羅馬時代的哲學家,無不奉勸大家:斷除自己對外在的人和事的情感依戀。因為外在的人事變幻莫測難以掌控,還不如自己學會接受現實。

15.面對挫折,改變自己的內心確實要比改變外在世界來得容易。

16.「凡殺不死我的,必使我更強大」這個說法恐怕有過度簡化的危險。很多事情雖然打不倒我們,卻會對我們造成一輩子的傷害。

17.人類需要比喻來幫助思考。一般來說,我們很難用空泛的角度思考人生,但如果用「人生有如一段旅程」這樣的比喻,我們就能得出一些結論。(了解地形、選好方向、找旅伴)。同樣的,我們也很難思考何謂「心理」,適當的比喻會讓我們豁然開朗。例如:佛陀便將人的「心理」比喻為野生大象。

18.柏拉圖把自我「心靈」比喻成一輛馬車,而由「心理」的冷靜、理性的那一面來駕馭「兩匹馬」的馬車。人的某些情緒及熱情是好的(比如榮譽感),因為它們可以將自我導向正途;有些情緒卻是有害的(比如貪念)。柏拉圖式的教育目標旨在幫助馬夫(理性),讓他(理性)得以完全馴服這兩匹馬(心理/感性)。

19.佛洛伊德指出,人格分成三個部分:自我(意識、理性)、超我(道德良心,有時過於拘泥社會規範)、本我(各種及時行樂的慾望)。精神分析的目的就是透過強化「自我」能更好地控制「本我」。

20.為什麼人還是會控制不了自己,老是做出自知會對自己不利的事呢?罪惡感、貪欲或恐懼通常會戰勝理智。情慾及理性各自朝不同的方向拉扯著我。我很清楚哪一條是正確的路,心裡也很認同,而我卻踏上錯誤的路。

【《象與騎象人》第27頁~第61頁】

1.只有在大象(感性)沒有自己的慾望時,我(理性)才指揮得了大象。一旦大象(感性)真的想做什麼,我(理性)根本鬥不過牠。

2.人的心理的區分有四種方式:心靈和身體、左腦和右腦、理性和感性、控制化和自動化。

3.法國哲學家蒙田指出,身體每個部位都有自己的情緒及主張。陰莖的獨立性最讓他迷惑:「那話兒」有多麼放肆、不聽指揮,我們不要它勃起,它就自顧自地勃起;但最需要它表現時,卻又時機不當地讓我們洩氣。它根本就是氣焰高漲地在和我們的意志爭奪主控權。

4.我們的毛髮豎起、心跳加速;腸和肛門括約肌的擴張或收縮,都不受我們控制,甚至還會唱反調。現在瞭解,某些生理反應是由自律神經系統引起,完全自主,不受意志控制。

5.右腦與左腦成鏡像對比,左腦接收來自人體右半邊的資訊,右腦接收來自人體左側的資訊,並控制左側身體的動作。左腦專司語言處理及分析,也比較善於觀察細微之處。右腦比較善於處理立體圓形,包括臉。所以,藝術家屬於右腦發達者,科學家屬於左腦發達者。

6.人的心理是由各自獨立運作的模組聯合而成,有時候,意見相左、各行其是。

7.我們的理性其實非常依賴複雜的情感,因為只有當充滿情緒的大腦運作順暢時,理性才得以運轉。只有理性與情感攜手合作,人才會表現出聰慧的行為,但是情緒(大象)仍負責絕大部分的工作,直到大腦出現新的大腦皮質,騎象人(理性)才開始活躍起來,大象(情感)也因此變得更加聰明。

8.騎象人(理性)扮演顧問的角色,也是應該是大象(感性)的僕人,不是國王、總裁。大象包含內心的感覺、本能反應、情緒和直覺。大象和騎象人各自擁有聰明才智,只要配合良好,便可造就出傑出的人類。

9.騎象人(理智)可以幫助大象(感性)做出更好的選擇。騎象人看得遠也想得遠,但是,騎象人無法在違背大象本身意願的情況下命令大象。蘇格蘭哲學家大衛・休姆:理性,應該只是激情的奴隸,除了服從之外,沒有其它可能。

10.四歲時能克服刺激性控制,把滿足感往後多拖延幾秒鐘的孩子,到青少年時期也更能抵擋得住誘惑,把注意力擺在功課上。當事情不如意時,也更能控制得住自己。

11.表現優異的孩子懂得擺脫誘惑的控制,或想出其他好玩的活動。這種思考技巧是種情緒智商。一個情商高的人,其內心的騎象人必然技巧高超,懂得在不跟大象的意志直接起衝突的情況下,能富有技巧的分散大象的注意力,把大象安撫的服服貼貼。

12.我們越想擺脫某個令人不快的念頭,這個念頭就越會陰魂不散地纏繞著我們不放。

13.道德判斷跟審美判斷一樣,當我們看到一幅畫時,通常馬上就知道自己喜不喜歡,如果有人要我們解釋為什麼喜歡,我們亂編說辭,其實我們並不完全了解自己為什麼會覺得這幅畫很漂亮。道德判斷也是,兩個人對某事意見相左時,其實是感覺在先,再編理由反駁對方。而就算辯贏對方,對方也不會接受你的論調,因為對方也是先有了立場之後才臨時編出來的。

14.當有人為了道德問題而爭執不休時,不妨仔細聽雙方的說法,你會聽見:其實是大象(情商)在控制韁繩,引導騎象人(智商),是大象在決定何者對何者錯。這時,騎象人不只是大象的顧問,他會搖身一變,成為法庭上雄辯滔滔的律師。

15.人類行為問題專家菲爾博士:沒有事實,只有感受。

16.哲學女神:惡運比好運對人更有好處,因為人有了好運就會貪得無厭,但惡運則會讓人更堅強。功名利祿讓人焦慮不安、貪得無厭,而非平安喜樂。

17.佛陀:除非你覺得悲慘,否則沒有什麼是悲慘的;除非你知足常樂,否則沒有什麼事能讓你快樂。

18.如果你的人生曾有過那靈光一閃的片刻,並下定決心改變自己的人生方向與展望,那麼你可能會發現,三個月後,你又回到原點。頓悟可以改變人生,但大部分只是鏡花水月,只有幾天或幾星期的熱度。

19.僅僅下定改變的決心,騎象人(智商)無法命令大象(情商)朝新的目標大步向前。改變要持久,唯一的辦法就是要重新訓練大象,但這非常困難。

20.我們偏好與名字聽起來跟自己相像的人結婚。斐漢的研究告訴我們,人生的三大決定:做什麼工作、住什麼地方、跟誰結婚,居然都受名字的發聲這種如此細微之事的影響。

【《象與騎象人》第62頁~第84頁】

1.大多數人身上的大象(情商)看壞的事情太多,看好的事情又實在太少。這也是為何心理治療的需求增加的原因。這種現象完全合理,就好比魚類若不小心忽略掠食者靠近的訊號,那這條魚很可能就一命嗚呼了,所以魚類通常很神經質。

2.「物種設計原理」其中一個就是,對壞事的反應要強於對好事的反應。動物對威脅及討厭事物的反應,要比對機會及喜好事物的反應更快、更強烈、更難以控制。

3.負面傾向充分顯現於人類所有心理層面。一句批評的話或一個破壞性行為造成的傷害,起碼要有五個善意或建設性的行為才能彌補過來。賭博也是一樣,就算輸贏的金額一樣,贏錢的快樂總比不上輸錢的痛苦。

4.人類的心理就是會主動去搜尋並回應威脅、侵犯及挫敗,我們沒有辦法強迫自己從好的角度看事情。富蘭克林所言:一點點病痛,我們就感覺得到,而健康的活蹦亂跳,我們卻毫無知覺。

5.是你的負面情緒讓你自認為這世上沒有一件好事。

6.關於「個性特質」(喜好、習慣)的研究顯示:同卵雙胞胎(遺傳基因相同)之間的相似度遠高於異卵雙胞胎。每一項個性特質,基因起碼都有一定的貢獻,無論是智商、內外向、膽怯勇敢、信仰程度、政治傾向,音樂或味覺食物的偏好。

7.「快樂」其實是人的個性中最受遺傳影響的特質。個人平時的心情愉悅程度(情感型態)有50%~80%可歸咎於基因,而非生活經驗。

8.你可以改變自己的情感型態,但單靠個人意志是辦不到的,你必須採取一些行動來改變自己原有的想法。最有效的三個秘訣:靜坐、認知療法、百憂解。

9.靜坐:減輕焦慮感、對生活更滿意、提高自尊心、更有同情心、更能信任別人、提升記憶力。靜坐就是有意識地去控制自己的想法,專注凝神,頭腦放空,不去在乎人生起落的唯一方法就是靜坐,馴服不安的內心,你放棄贏的快樂的同時,也放棄了輸的痛苦,而後者絕對高於前者。

10.靜坐是典型東方式的人生問題解決之道,中國的老子說:智慧之道,在安靜無為,無欲等待。典型西方式的解決方法則是,拿出工具箱,把破掉的東西修一修。

11.佛洛伊德式的訓練:認為少年時代決定一個人的未來,即你現在的心理問題都是孩童時期發生的事件所致。想要改變,唯一的方法就是喚起深埋心中、壓抑多年的記憶,診斷出事件的前因後果,從而解開。但,根據文獻即臨床實驗,發現沒什麼效果,因為,越讓病人進行自我批判、自我反省,情況反而每況愈下。

12.認知療法:詰問病人為何會有如此不理性、自我貶抑的想法。認知療法是醫治沮喪、焦慮等心理問題最有效的療法之一。

13.我們之所以說理,而是想找道理由來支持我們直覺所認定的想法(即大象所認定的想法)。沮喪憂鬱的人思考時會扭曲事實,進而產生負面情緒,而負面情緒又讓扭曲的思考更為嚴重,於是惡性循環,永無寧日。

14.認知療法:訓練病人掌握自己的想法,把自己的想法寫下來,指出扭曲之處,之後找出替代方案及更正確的思考方式。幾個星期後,病人的思考會越來越貼近真實,使焦慮、沮喪跟著消融大半。

15.認知療法之所以成功,是因為它教導騎象人(智商)如何訓練大象(情商),而不是直接跟大象說理,把大象打敗。治療的第一天,騎象人還不知道是大象在控制他,是大象的恐懼在左右騎象人的想法。

16.認知療法的心理技巧:質疑原本自動化思考的過程。每天練習,每次的再詮釋,每一個小小練習的完成,病人都會覺得自己受到獎勵,內心就會感到一點點放鬆或快樂。

17.服用抗憂鬱症藥百可舒(類似百憂解),頭幾個星期的副作用:噁心、睡不好、腦部覺得乾燥,五個星期後,整個世界變了顏色,心情愉快、接受自己的錯誤,不再耽溺其中。但致命的副作用是,記憶力大幅衰退,記不住事情及姓名(熟人也是)。

18.服用百憂解,腦部某些神經突觸的血清素會比較高,所以相連的神經元的反應就會比較頻繁。服用一天之內,腦中的血清素便會增加,但效用不會超過四到六個星期。

19.百憂解有兩大爭議,一是走捷徑,免除心理治療,二是會發生改變病人的個性(心理美容精神藥物)。

20.人生取決於我們自己如何看待,而我們的人生就是自己心理創造出來的產物。只有在我們了解自我是分裂而非一體的(象與騎象人),了解人有負面情緒傾向及不同情感型態後,才能幫助我們面對人生。

【《象與騎象人》第85頁~第110頁】

1.愛與互惠講的是同樣的東西,它們都是一股將我們跟別人連結在一起的力量。

2.人跟人之間彼此互惠,是一種深埋在我們心中的本能,也是群體生活的基本往來之道。

3.「犧牲自我以利家族」的行為,只能解釋以幾十隻頂多一百隻動物為一群的動物可以彼此合作、過群居生活。若在「千隻」以上微單位群居生活的動物中,只有非常低百分比的成員,值得動物冒著自己的生命危險為對方拼命。

4.以達爾文的觀點來看,其他無共同基因的動物都是自己的生存競爭對手。

5.人類為了擴大「犧牲自我以利家族」的精神,幫跟自己沒有血緣關係的人虛構出家族稱謂,比如,我們會要孩子稱呼自己的朋友叫叔叔或阿姨。家族關係對人類是很有吸引力的,當然也有其限度。

6.互惠是種本能。有一位心理學家隨機將聖誕卡片寄給不認識的人,藉此研究收件人心理,結果,大多數收到卡片的陌生人都回寄了聖誕卡片。

7.報復與感恩是隱藏在「以牙還牙」行為背後的道德情緒。這種互動模式可讓不同個體建立起合作關係,走出零和遊戲的困境,讓彼此獲利。「品性不好」的成員雖能一時得逞,但會因樹敵過多而嘗到苦果。相反的,慷慨大方的成員則會結交到朋友,得到更多好處。

8.「你討厭的事,就不要施加在別人身上。」這句話是《摩西五經》的核心精神。子貢問:「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也。」《論語》

9.正因為人類有「知恩圖報」及「有仇必報」這兩種心理,才得以形成群居性超強的社會。在別人背後說長道短,是人類得以建立超群居社會的另一關鍵因素。

10.人的腦袋只佔身體的2%,卻得消耗掉身體20%的能量。

11.鄧巴認為,人類之所以會進化語言,是因為人要靠語言來說長道短,不管溝通方式有多原始,消息靈通的人總是比較有優勢,所有人無不使出渾身解數來操控別人,破壞別人的關係,或保護自己的名聲,凡此,皆要有超強腦力才能辦得到。

12.我們也會講別人做了什麼好事,但好人好事的故事大概只有傷風敗俗流言的10%,因為當你說出一則內容相當有料的八卦時,你會覺得自己更有力量,更能評論事情的對錯,同時還會拉近一起聊八卦對象間的距離。

13.流言是一項很重要的道德武器,具有維持社會秩序與教化的功能,一旦沒有流言,我們的世界就會陷入混亂及無知之中。

14.但是,研究發現,雖然大家都喜歡說長道短,但大部分人對流言及愛說閒話的人其實都沒什麼好感。

15.席爾迪尼指出,業務員有六大推銷技巧,其中最基本的就是互惠之道,那些想從我們身上得到東西的人會先給我們一點甜頭嘗嘗,最常見的就是免費試用品。因此,下次有推銷員給你免費禮物時,或做出什麼讓步時,記得趕快躲開,不要讓對方啟動你的互惠本能反應。

16.你一讓步,對方就會跟著讓步。在金融交涉中,那些先提出極端苛刻的條件然後再往後退讓一步的人,會比那些一開始就提出合理條件之後便不再讓步的人,更容易完成交易。

17.健康的關係來自平衡的施與受,適當地互送禮物、互相幫忙、互相關心,都是培養關係的重要技巧。

18.互惠之道使用得當,會對人際關係產生強化效果。部分原因是我們心中的大象(情商)就是一個模仿高手,當我們跟喜歡的人相處時,會不自覺地想模仿對方的言行。我們不只會模仿喜歡的人,也會喜歡模仿我們的人。模仿是人際關係的黏合劑,一種表達「我們是同一夥」的方式。

19.我們喜歡把醜聞當娛樂,是因為醜聞會讓我們心生輕視別人之感,這種道德情緒也會讓我們產生道德優越感。最棒的是,大家可以一起輕視別人。

20.古今中外最具普世真理的箴言就是:我們每個人都很虛偽,當我們蔑視別人虛偽之時,更顯得自己加倍虛偽。

【《象與騎象人》第111頁~第129頁】

1.在真實人生中,我們並不是針對別人的行為來作出反應,而是依據「自己心中認為的」別人的行為來做出反應。而真實行為及個人認知兩者間的落差就要靠「印象管理」的技巧來彌平了。如果生命是「你認為它是什麼,它就是什麼。」那麼何不把時間精力拿來打理自己的外表,讓別人相信自己是個有德行又值得信任的人呢?

2.權謀大師馬基維利在五百年前寫道:「大部分人都非常滿足於外表建構的假象,樂於把假象當成真實,事物的表象比真相更具影響力。」馬基維利式的以牙還牙策略就是,不管真相為何,重點就是要竭盡所能,為自己博得可靠又謹慎的名聲。

3.自認道德感特別強的人確實更可能「做出正確決定」去丟硬幣(比正反面,任誰的獲利的機率皆50%),但如果丟硬幣的結果不如自己的意,而對方不知情,他們就會當作沒這回事,改做出對自己有利的決定。巴特森把這種重視道德表象勝過真相的做法稱作「道德虛偽」。

4.實驗證實,只有一再對受試者強調公平的重要性後,才會影響到受試者的決定,人們只有在被迫思考何謂公平,且發現自己正在作弊的情況下,才會放棄自利的行為。

5.當我們向外看時,很容易就能發現騙子,但自我內省時,卻很難發現自己欺瞞的行為。日本俗諺:我們看得到別人身上的七個缺點,卻看不到自己身上有十個缺點。奈及利亞俗諺:公羊不知自己臭。人性本自私,只要知道自己不會被發現,人有時候就是會騙人。

6.不管是在高速公路上超車的飆車族,還是設置集中營來殺人的納粹,大部分人都認為自己是好人,且自己的所作所為都是出於善良動機。大家只重外表,不求真實,明明惡事做盡,卻又對外宣稱自己做了多少好事。人類一講到道德就頭頭是道,但可悲的是人自己總是誤用道德,最慘的是,誤用道德後還渾然不知。

7.大家之所以會看不起律師,有一個理由是,律師只為客戶的利益辯護,不管事實真相為何。律師會把不利於客戶的事實掩蓋起來,編出一套可信的說辭來取信法官及陪審團,而這套說辭有時候連律師自己都知道是虛構的。我們自己內心的辯護律師也是如此,不同的是,我們真的相信這套說辭。

8.當我們問律師,某項做法合不合法時,律師的回答周詳與否,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客戶的態度:客戶是真的想聽律師的意見?還是只想知道律師贊不贊成他這麼做。

9.大部分人對自己的立場都提不出真實的證據,也不會費力去找不符合自己立場的證據。一般人都採用「先選定自己的立場,再來找支持自己立場的證據」的思考方式,也容易產生自己是一個公正客觀的人的假象。

10.我不想把所有過錯都怪到律師頭上,畢竟,律師(也就是我們心中的騎象人)其實就是我們心中有意識、會思考推理的「自我」,他不過是接收大象(我們心中自動化及無意識的自我)發出的指令。

11.要想在人生競賽中打勝仗,就必須把自己最好的一面表現出來,以昭世人,我們必須表現得很有美德(不管自己是不是真的很有美德),不過因為每個人都在玩一樣的把戲,所以你也得提防別人。

12.我們在拿自己跟別人比時,要嘛就是膨脹自己的價值,要嘛就是貶低別人的價值。研究發現,我們對別人的評估其實相當精確,而自我評價卻常常失真,因為我們往往透過玫瑰色的眼鏡在觀察自己。

13.我們會依據對方的行為來做判斷,但是卻認為自己「裡外如一」,我們很容易為自己的自私行徑找到開脫的理由,一味沉溺在「自己高人一等」的幻想中。

14.對自我秉持積極幻想的人,會比缺乏幻想的人更幸福、心理更健康、更受人喜愛。不過,這會讓你覺得自己理應比別人獲得更多,而容易與他人引發紛爭。

15.受試者讀過有關「自私的偏見」等文章後,研究人員要求受試者針對自己的缺失寫一篇文章,受試者自以為是的態度開始鬆動,變得相當公平公正,但別太樂觀,如果你想勸誘別人去看自己不願面對的事,他們的抗拒只會更為激烈。

16.善惡之戰,是許多宗教自創立以來最困惑的問題,如果上帝是全善全能的,那麼這世上之所以存在著惡,是因為上帝允許其存在(表示上帝並非全「善」),抑或上帝也在對抗邪惡(表示上帝並非全「能」),不過,宗教一般會以三個答案/說法來解決這個矛盾。

17.第一個答案是二元論:世上有善惡兩股力量,彼此抗衡,人類是善惡戰場上的一部分,所以我們必須決定自己要站在善還是惡的一方。發源於波斯及巴比倫的宗教,如拜火教,這種論調也影響了基督教中的摩尼教的教義。

18第二個答案是一元論:主張世上只有一個上帝,上帝依世界所需創造這個世界,邪惡是一種幻象,唯有打破幻象,人的內心才能清明。發源於印度的宗教。

19.第三種答案是基督教的論調,把二元論與一元論混合折衷的說法,上帝的全善及全能與撒旦共存。主張上帝及撒旦在打一場永遠的戰爭。

20.從心理學的觀點,摩尼教的說法最有道理,正如佛陀所言:我們的人生是心理創造出的產物。

【《象與騎象人》第130頁~第145頁】

1.我們會做出自私、短視的行為,但我們的內心的辯護律師(智商/騎象人)會確保自己不會把過錯責怪到自己身上。

2.從被害人及加害人的角度檢視邪惡的面貌,從加害人角度來看時,這些十惡不赦的壞蛋,很少有人承認自己做錯事,他們幾乎都認為自己只是合理地回應別人的攻擊及挑釁,他們常覺得自己才是被害者。

3.所有文獻中發現一個事實:被害人通常也得為整個事件負部分責任。

4.大部分謀殺案都是挑釁及報復不斷迴圈升級後而導致的慘劇,而且最後死的也很可能是出手殺人的人。在所有家庭糾紛中,有一半的案件雙方都使用過暴力。

5.執行大規模殺戮的劊子手,不是認為自己正在創造一個烏托邦,就是認為自己正在保家衛國。理想主義之所以危險,是因為理想主義總是認為目的可以合理化手段。如果你是為了善或上帝而戰,那麼重要的是結果,不是過程。一旦道德使命與法律相牴觸,我們通常會站在道德使命這一邊。

6.世界是一種假象,人類是一種懸浮在自己所編織的意義之網中的動物。也就是說,我們生存的世界並不是真的由岩石樹木等實物建造而成,而是由辱罵、機會、身分象徵、叛徒、聖人及罪人構築的世界,這都是人類的心理創造出來的。

7.古印度人的啟示:把人生當作一場遊戲,別太認真,人生是一場「生老病死輪迴」的遊戲。在這遊戲中每個人都要完成自己的角色,碰到好事就快樂,碰到壞事就生氣或悲傷,直到死亡後等轉世投胎重新來到人間,再輪迴生老病死,你無法完全離開這場人生的遊戲。

8.佛陀也主張對人生的高低起伏不用在意,但祂要我們離開這場人生遊戲,佛教就是在教我們如何脫離生老病死的輪迴以及無止境的轉世投胎。

9.佛教強調人應訓練自己的內心,如此心才會停止做判斷。將「不做判斷」的主張作為人追求「完滿之道」的先決條件。

10.「強作判斷」是內心的毛病,大象(情商)一直在評估,不斷地說著「我喜歡」或「我討厭」。騎象人(智商)可以慢慢學會馴服大象(情商),靜心就是一個好方法。靜心可以讓我們不那麼執著於人生的起伏與不順,讓自己學會從哲學的角度面對自己的人生。

11.如何用認知療法處理憤怒的情緒?這個跟用來對抗沮喪的方法幾乎一模一樣:先把自己的想法寫下來,找出自己想法的扭曲之處,再做合情合理的思考。我們常出現「應該如何」的思考,這世界「應該」如何運作,人們「應該」用什麼態度對待我們,一旦有人侵犯我們心裡的這種「應該如何」的想法時,我們就會憤怒。面對衝突,要有同理心,從對方的觀點來看事情,你才能理解對方並非無理取鬧。

12.一旦雙方開始動怒,要彼此產生同理心,瞭解對方立場,有點緣木求魚,因此,耶穌的話比較實際: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研究發現,受試者一旦被迫審視自己,原有的偏見就會消失。

13.回想最近你跟某個自己在意的人起衝突的情景,找出自己的行為不當之處,例如冒犯對方(就算有權如此)、傷害對方(即便出於好意)或言行不符(就算找得到理由)。在你發現自己的過錯後,你會聽到心裡的辯護律師(騎象人/智商)拼命幫自己找理由開脫,把過錯怪到別人頭上,這時,不要聽他的。你現在的任務是找出一件自己所做的錯事。把梁木移走的那一刻真的很痛,但一下子就不痛了,接下來你會覺得放鬆,甚至愉快。

14.如果你能承認自己的過錯,反而會因此感覺到一股混合著驕傲的愉快感。這就是一個人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後感覺到的快樂,這就是榮譽感。

15.虛偽及亂下判斷是重創人際關係的兩大殺手,找出自己的過錯,也是克服這兩項惡習的關鍵所在。當你發現自己也是造成雙方衝突的元兇時,你心中的怒氣就會降下來,或許怒氣不會完全消失,但起碼可以恢復一點理智承認對方也有對的地方。

16.佛陀及斯多噶學派教誨我們:追求身外之物,或強求世事如己所願,最後只是一場空。幸福只能內求諸心,斷除對身外之物的執著,對一切採取接受的態度。

17.佛教徒及斯多噶學派可以有感情關係,也可以工作或擁有金銀財寶,但是對這些身外之物不得有執念,以免因失去而憤恨煩憂。不過從心理學的角度,這些論調可能有過度引申之嫌,因為,有些身外之物仍然值得我們追求,而且幸福有一部分是可外求的。

18.事實:成功會讓人失望。得到自己想要的固然讓人幸福,但通常很短暫,你可能會有一小時或一天的時間處於興奮愉悅的狀態,心裡感覺鬆了一口氣,但第一個想法很少是「萬歲!太棒了!」,而是「好了,現在/接下來我該怎麼辦?」。

19.人有許多人生目標,所以快樂的來源也就各式各樣。強化作用:行為剛發生的頭幾秒鐘(不是分鐘或小時),才是效果最強的時候。例如:訓練狗去撿東西,如果你每次都在牠把東西咬回來十分鐘後才給牠一大塊牛排,就行不通。心裡的大象(情商)也是,每當大象(情商)做對一件事,大象就會有快樂的感覺,但如果行為是周一做的,成功則是在週五才實現/兌現,大象(情商)就沒辦法把兩者連結在一起。

20.追求目標時真正重要的是過程,不是結果。因此,先為自己設定目標,每朝著目標前進一步,我們都會感覺到朝著目標前進的幸福與滿足。

【《象與騎象人》第146頁~第162頁】

1.進展原則:朝著目標前進比達成目標要幸福。成功來臨時的那一刹那,我們心裡的感覺是如釋重負,而不是欣喜若狂。這時我們不禁要問:難道就這樣?於是我們會忍不住去貶低自己的成就。莎士比亞說:成功之時,一切已結束;努力的過程是最幸福的。

2.最幸運的事:中樂透;最倒楣的事:全身癱瘓。其實這個想法不對。當然,中樂透絕對比癱瘓要好,但兩者的差距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大。因為,不管發生什麼事情,我們終究會慢慢適應。

3.中樂透會買房子、開名車、吃好料,跟以前的生活比有天壤之別,不過,幾個月過去後,這樣的對比開始變得模糊,原有的快樂也會淡去,因為,高消費的生活品質已經變成基準線了。而當財富不可能再增加,金錢也破壞了原有的人際關係,親友、騙子、陌生人全都跑來糾纏不放,飽受騷擾。

4.至於癱瘓的人,心中哀傷不已,但敏感度會降低,幾個月過去後開始適應新的情況,也設定比較平實的人生目標,然後每天只要進步「一點點」,就能感受到進展原則帶來的幸福感。霍金受訪時曾說:二十一歲時,我對人生的期盼降到零,從此,所有事情在我眼中都是額外的恩賜。

5.適應原則:人對現況的判斷,是以比自己現已適應的更好或更壞為基準。適應,是神經元的一種特性。我們會為自己制定各種目標,設定希望及期望,之後再隨著情況演變而時喜時悲。

6.除了「適應」原理,又發現人的平均快樂程度是跟遺傳基因有很大的關係時,就得面對一個事實:長遠看,人生際遇如何其實不重要,不管好運、壞運,最後都會回歸自己的幸福起始點,即大腦系統預設的快樂程度,這是由自己的基因決定的。

7.你可以累積大筆財富,但你最多也只能如此,因為你無法改變自己的「平常的自然平靜狀態」,你的財富只會讓你對金錢有更高的渴望,但你不會比有錢之前還要幸福。

8.幸福來自我們的內在,佛陀教誨我們執著是苦,古希臘斯多噶學派則教育我們,把注意力放在自己可以完全控制之物上,也就是想法及反應。其他諸如命運的賞賜或詛咒都是外物。

9.佛陀及斯多噶學派都在教導大家如何在一個充滿背叛及變動的世界中找到平靜及幸福,兩派的教義都是以經驗法則為基礎,主張外在的物質及目標並不能為人帶來永遠的幸福,唯有修煉內在才能找到快樂。

10.良好的婚姻是影響人生及幸福最重要且持續的因素之一,幸福造就婚姻,幸福的人比較早婚,因為幸福的人在婚前約會時就比較有吸引力,婚後也比較好相處。

11.平均而言,有宗教信仰的人比較快樂。因為宗教團體會形成社會網路連結,自己還會有一種與神聖之物產生連結的提升感。

12.年輕人對未來的期許比老年人要光明燦爛,但是,生活的滿意度確實是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上升。

13.擁有起碼收入的人確實可以用錢買到幸福,為三餐煩惱的人的確容易不感到幸福,不過,一旦基本需求滿足了以後,財富與幸福之間的關係就沒那麼明顯了。

14.基因對一個人的個性影響相當深遠,相形之下,童年遭遇與家庭環境的影響便顯得無足輕重。

15.影響一個人幸福與否的外在因素基本上可分成兩大類,個人本身的生活條件(種族、性別、年齡、殘障、財富、婚姻狀況、居住地),以及個人選擇的自發性活動(靜心、運動、放假、學習)。自發性的活動能帶給個人更多幸福,不像外在生活條件會因為「適應原則」隨著時間降低幸福感。

16.噪音:研究顯示,人類無法完全適應噪音的干擾,而且會導致認知功能受損,干擾注意力、增加壓力。

17.通勤:很多人為了住大一點的房子,寧願住到離公司較遠的地方,不過,人很快就適應居住大空間,卻無法適應長時間通勤的痛苦。尤其塞車的時候,壓力指數還會提升。

18.自我掌控感:噪音跟通勤有個共通點,這兩項之所以讓人惱火,是因為我們無法控制它們。改變組織/單位/公司的環境來增強成員的掌控趕,有助於提升該組織的員工、學生的參與度、活力及快樂。

19.羞愧:為何動過整形手術的人會減少精神病症?因為它反映自己每天都意識到身材與相貌的缺陷。一旦卸下這個心理負擔(動整形手術),當事人就會更自信快樂。

20.人際關係:幸福與否的外在因素中,人際關係最為重要!良好的人際關係讓人快樂,快樂讓人有更好的人際關係,反之,有個討厭的同事或配偶,長期下來肯定讓人不幸福。

【《象與騎象人》第163頁~第182頁】

1.英國小說家夏綠蒂•勃朗特要大家放棄佛陀的正道,全心全意放手去做:人類是該對平靜感到滿足,不過是徒然,人必須有所行動。如果找不到平靜,就得自己去追求。

2.全力追求名利、外貌者,往往比不以物質慾望為人生目標者更不幸福,健康狀況也比較差。

3.人對食、色/性的需求很容易因飽足而生厭,一旦超過一定程度,就會讓人覺得噁心。

4.研究發現,有一種狀態比做愛還要令人沉醉,那就是全心全意地沉浸在一份極具挑戰性、與自己能力相當的工作中。這就是「境界之內」,也是「心流體驗」。例如:大合唱、跳舞、獨自創造性活動的繪畫、寫作或攝影。

5.愉悅與滿足不同,愉悅有感官和情緒成分,例如食物、性愛、抓背;滿足則是全心投入、發揮所長達到忘我境界。

6.求新求變是適應的天敵,單一食物超大份量會將適應效果最大化,古希臘的感官享樂哲學家伊比鳩魯說「智者食不重量但重質」,剛好為法國人的飲食之道(仔細品嘗、小份量多道菜)做出最好的詮釋。

7.人都有一種想發揮潛力、磨練技巧、展現優勢的「渴望」,賽利格曼認為,掌握自身優勢是人們能否找到滿足感的一大關鍵。

8.研究發現:對人表達善意及感激、幫助朋友可以改變人的心情,通常一整天心情都會很好,甚至第二天心情還是很好,其效果比感官享樂更為持久,吃冰淇淋不可能開心一整天吧?

9.演化讓我們學會在某些時候做出「策略上不理性」,但最終卻對自己有好處的行為。人常常費心追求許多與自身幸福相衝突的人生目標。法蘭克說:基本需求一旦滿足,金錢就無法為人們買到更多幸福,而金錢無法買到幸福的人,是因為不知如何花錢所致。

10人只要多休假,多花時間跟家人、朋友相處就會更幸福、更健康,但美國人卻反其道而行。另外,只要縮短交通時間,就算住的房子小一點,我們也會過得比較幸福。但美國人寧可住大房子,將更多時間浪費在交通上。

11.炫耀性消費指的是別人看得到的,被人們拿來當作個人身分地位象徵的消費品,讓商品變成武器競賽,其價值並非客觀資產,而是來自別人對該商品的評價。炫耀性消費是一種零和遊戲,是一種藉由自己地位的提升來貶低別人。

12.經驗之所以比實物更能讓人幸福,部分原因是經驗帶有較高的社會價值。活動能讓我們與別人建立連結,物質卻會加大我們與別人之間的距離。

13.心中的大象(情商)在意的是名,快不快樂不重要,大象行事的目標總是定在別人的目光上。就算做別的事可以更幸福,大象還是受進化本能的驅使而追求名聲。追求奢侈品是一種幸福陷阱,它是一條死巷。但人們卻以為這樣的行為能為自己帶來幸福。

14.古羅馬哲學家,愛比克泰德:不求事如已願,但求凡事順乎自然,如此人生就會順遂自得。

15.有了選擇,反而讓我們不快樂,但我們卻很重視選擇。選項越多,反而做不出決定,就算選了也不容易滿足,選擇越多,期待越高,越不可能挑到最好的,甚至會覺得自己可能選錯東西而心生後悔、焦慮沮喪。

16.「任何一個有頭腦的人當他知道自己總有死去的一天時,怎麼會沒注意到自己就要大難臨頭?」後來,王子如預言所說,離開妻子、嬪妃、放棄王位,走進森林開始覺悟之旅,開悟之後成了佛陀,並傳教:人生是苦,只有斷除自己苦苦追求的享樂、成就、名聲等執念,才能脫離苦海。

17.所羅門質疑「放下執著」這種哲理,認為這根本污辱人性,希臘及羅馬時代的哲學家主張的內省與淡漠,以及佛陀提出的冷靜淡然,不費力追求的人生態度,基本上都是為了避開激情,但是,沒有激情的人生根本不是人過的生活。執著會帶給我們痛苦,但是執著也帶給我們人生最大的幸福。

18.美國詩人梭羅:我們只能活四分之一的人生,所以何不宣洩出來,打開大門,啟動人生,有耳者聽其所能聽,把所有感覺都通通用上。

19.佛洛伊德認為,嬰兒的性衝動最早為乳房所滿足,因此嬰兒最早依戀的是乳房(心理需求)。長大後,會逐漸把這種慾望轉到有雙峰的女人身上。

20.佛洛伊德信徒與行為主義者都認為,充滿愛的照顧會寵壞孩子,因此科學化的原則可提升孩子的教養。

【《象與騎象人》第183頁~第216頁】

1.擁抱和被擁抱的需求是天生的。也就是所謂的「接觸性安慰」,即年幼的哺乳類動物想跟自己的母親有身體接觸的需求。當親媽不在時,年幼的哺乳動物會設法尋找感覺最像母親的東西。

2.兒童的行為受「安全」與「探索」所引導,這兩個需求常互相對立,在安全達一定程度時,兒童會嬉戲玩耍、四處探索;一旦安全感大幅滑落,兒童就停止玩耍(探索)跑去找媽媽,若找不到媽媽就會哭鬧,而且哭得越來越兇。

3.如果兒童長期與依戀對象分開,很快就會變被動絕望,一旦兒童無法擁有一種穩定持久的依戀關係(例如不斷變換不同的養父母或改請護士來照顧),他們就很有可能一輩子都因此痛苦不安。不是變得冷漠孤獨,就是無可救藥的黏人精。

4.新約聖經:愛裡沒有懼怕,完全的愛可以驅除懼怕。

5.在烏干達,所有孩童的照顧都是由婦女們共同負責,一起組成一個大家庭,但即使在這樣的文化中,每個小孩跟母親之間有一種特殊關係,對孩童來說,自己的母親所扮演的安全堡壘角色,絕對比其他婦女重要。

6.知道自己有母親可以依靠的小孩最勇敢,也最有自信。個性冷漠、不太回應孩子的母親則較有可能培養出逃避型依戀的兒童,因為他們知道不要太期望自己的母親會幫助或安慰自己。行為反覆的母親則可能培養出衝突型依戀的兒童,他們知道自己尋求安慰的努力有時候會有回應,有時則是白費力氣。

7.在8~14歲這個階段,安全的避風港從父母擴展到夥伴,因為青少年會開始向朋友尋求情感上的支持。大約15~17歲,依戀關係才會由一位夥伴滿足,也就是伴侶。

8.愛侶跟父母一樣,也是人們依戀的對象,成人跟依戀對象分開,一樣會焦慮恐慌,然後了無生氣、沮喪憂鬱,求助於親近的朋友無法減緩痛苦,反倒是回去找父母還比較有效。

9.催產素也是一種女性的壓力荷爾蒙,當女性處於壓力之下,大腦會分泌催產素,引起女性想與自己所愛之人接觸的渴望。當兩人發生肌膚之親,催產素充滿大腦,就會發揮撫慰和鎮定的效果。

10.一個想跟某個女子在一起,守護她的忠貞,努力撫養兩個小孩的男人,與那些父性較差的競爭者相比,更能養育出聰明的小孩。

11.極度愉悅的感覺會刺激腦中多巴胺的分泌,毒品就是以人為的方式提升腦中多巴胺的濃度,可能讓人上癮。但沒有一種毒品可以讓人一直保持亢奮狀態,大腦會對多巴胺的長期累積產生抗多巴胺神經化學反應,讓大腦恢復平衡,一旦沒有吸食毒品,大腦就會失去平衡,開始痛苦絕望。

12.激情不斷地歡愉,它終有耗竭的一天,愛侶中總有人會先察覺到這樣的變化,就像有一天你從夢中醒來,恢復神智的那一刻,你將發現自己過去沒有看見愛侶身上的缺點,至愛不再令人崇拜。

13.一旦激情被點燃,熱戀中的情侶滿腦想的都是跟對方結婚,一頭栽進婚姻,這樣的決定往往是錯的。當一個人處於激情亢奮中,頭腦是不可能清醒思考的。因此許多新人在步入結婚禮堂時,心中其實滿是疑問,而最後以離婚收場。不過,有時分手並非良策,如果戀人能堅持下去,讓彼此有機會培養出「友愛」,他們可能就會找到真愛。

14.我相信世上有真愛,但它不是永不熄的激情。真愛,是兩人之間堅定共許的強烈友愛輔一些激情,這是一種能支撐起堅實婚姻的愛情。激情是一時的,友愛卻能持續一生。

15.如果你身陷激情,你應該閱讀詩歌;如果你的激情已歸於平靜,想一探愛情關係如何演變,你該讀心理學;如果你剛結束一段愛情,想讓自己相信沒有愛情反而可以過得更好,你該去讀哲學。

16.愛情會讓一個人的快樂掌握在另一個人手上,但我們無法完全控制另一個人。甚至以追求快樂為其核心的伊比鳩魯學派都重視友誼,反對浪漫的愛情。

17.古羅馬政治、哲學家塞內卡:一個人只關心自己,凡事都問是否合乎自己利益者,是不可能獲得幸福的,如果你要為自己而活,就必須為你的鄰居而活。

18.基督教的愛向來把重心放在兩個關鍵上:博愛及無私之愛。博愛是強烈的善行及善心。無私之愛是不帶性慾的神聖之愛,不依戀任何人。固然美好,卻與世人需要的那種愛無關,雖然我希望活在人人願意行善的世界,但我卻更願意活在一個至少有一個人特別愛我、而我也會以愛回報的世界。

19.世上確實有無私之愛,但時間通常很短,它能改變我們的人生,豐富我們的生活經驗,卻不能取代建立在依戀關係上的愛。

20.浪漫的愛情之所以惡名昭彰,是因為它讓年輕人蔑視社會規範、習俗、階級制、家族世仇。因此,古聖賢才會一直苦口婆心地把愛解釋成神聖、有利社會的感情,但其實就像父母的道德教誨,這些父母年輕時自己風流不斷,但現在卻告訴自己的女兒,該為婚姻保留自己的忠貞。

【《象與騎象人》第217頁~第237頁】

1.所有證據都顯示:社會規範、聯繫、義務越少的人,越可能自殺。清心寡慾的新教徒自殺率高,密集社會網絡及宗教義務的猶太人自殺率低,獨居的自殺率高,結婚的自殺率低,結婚有小孩的自殺率更低。

2.擁有強大社會人際關係可以強化個人的免疫系統、延長壽命,並降低憂鬱、焦慮的風險。

3.關於「給予」的研究顯示,關心他人者要比接受幫助者獲益更大。

4.亞里斯托芬:我們的生命需要有別人才完整。

5.尼采:那些殺不死我的,必使我更強大。人只有遭遇逆境、碰到挫敗,甚至身心受創,才能把個人的力量、潛力整個發揮出來。這段話並非金科玉律,也不是完全適用每個人,許多曾經親身面對生命威脅,或親眼目睹他人慘遭暴力致死的人,後來遍出現「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6.逆境何時對人有用,何時對人有害?我的答案不只是「有限度的逆境考驗」,而是更有意思的解答:善用逆境,讓自己從中獲益。

7.大部分的精神異常者其實並非暴力分子,儘管大多數連續殺人犯及連續強暴犯都是精神異常者,但精神異常者並不全是暴力分子。

8.逆境中獲益的三大類,之一:一旦你能挺身面對人生的挑戰,便可激發自己原本的潛力,這能力會改變我們原本秉持的觀念,沒有人知道自己的能耐。我們其實比自己以為的更堅強,吃苦受難可砥礪心志。

9.保羅在《聖經》「羅馬書」中所言:在患難中也是歡歡喜喜的,因為知道患難生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達賴喇嘛說:吃過苦受過難的人,一旦面對問題,要比沒受過苦難的人,更能忍受逆境的煎熬。從這個角度來看,吃點苦對人生而言,並非壞事。

10.第二種好處是在人際關係,患難見真情,有的好友會積極相助,有些則避之不及。逆境可以讓我們分辨誰是真朋友,誰是酒肉朋友,這可以強化人際關係。

11.逆境的第三個好處是,只有有趣的題材才能使人寫出好故事。沒有這些人生無常、悲歡離合,我們是編不出精采的人生故事的。

12.吃苦受難並非百害而無一利,能從中發現的好處者,其實是找到了人生的珍寶。莎士比亞在《皆大歡喜》一劇中所言:逆境也有好處,就像又醜又毒的蟾蜍,頭上卻戴著珍貴的珠寶一樣。

13.逆境是人類追求完善人生發展所不可或缺的要素。因為逆境迫使我們停下腳步,讓我們有機會注意到其他歧路,思考我們真正想要的人生終點。

14.幸福陷阱與炫耀性消費,人類因社會進化的影響轉而追求成功,放棄對幸福的追尋,拼命追求名利的人最後一定會陷入零和遊戲的競爭,就算拚死拚活地成功了,當下感覺很爽,但這種幸福也並不持久,反而成為我們未來追求成功的障礙。

15.悲劇剛發生時,我們的人生會出現一個機會之窗,因為在這段時間,我們比較願意接受新事物。此時,功成名就的念頭不復往昔那麼誘人,有時我們甚至會懷疑功成名就有何意義?如果這時我們把注意力轉移:家庭、宗教或助人,轉移「非炫耀性消費」上,我們在其中會變得比較快樂。但財富會跟著縮水(平均而言)

16.心理健康快樂的人,其不同層次間的人生目標較為一致。其高層次(長期)人生目標與低層次(近期)人生目標彼此互相契合,所以在追求其短期目標的同時也促進期長期目標的達成。

17.人飽受創傷後,原有的信仰體系會受到動搖,自身界定事物意義的能力也會被剝奪,但這過程會迫使人振作,往往借助上帝或其他人生價值觀做為統整自己生命的力量,讓人生散發出順境時不可能有的光彩。當人們說他在面對逆境後成長許多,他們可能想說的是,其內在不同人格層次間已變得更連貫、更一致。

18.發現悲劇事件的意義並從中獲益,是個人能否達成創傷後成長的關鍵。

19.如果你是悲觀的人,你現在可能正陷於愁雲慘霧中,千萬別絕望!逆境後能否成長,關鍵不在於樂觀心態本身,而在於樂觀的人很容易能找出事件的意義。如果你能找出一套方法來詮釋逆境對你個人的意義,並從中汲取積極的體驗,你就能從中獲益。

20.跟朋友或心理醫生談心,不僅可以治療心理的創傷,還能解除身體的壓力。

【《象與騎象人》第238頁~第253頁】

1.如果你是屬於悲觀型的人,可用沉思、認知療法或試試百憂解,讓你擺脫消極思考的鉗制,改用積極正面的思考,找出逆境中的意義,從中成長。然後建立自己的社會支援網絡,只要有1~2種良好的親近關係就能幫助面對人生的威脅與挑戰,還有宗教信仰與儀式也能幫助成長,宗教能強化我們的社會支持。

2.一旦生活出了問題,試著寫下自己的感受,雜亂無章沒關係,並反覆問自己:這件事為什麼會發生?我能從中汲取什麼好的教訓。

3.如果孩子覺得自己生活在安全又可控制的環境,那他就會發展出比較積極的感情態度。如果孩子的生活態度每天危機四伏(有人掠奪他的東西、被欺負、飽受暴力威脅),長大後會變得不太容易相信別人,對人充滿戒心。

4.孩子需要規範,才能學會自制,也須經歷無數次的挫折才會領悟:要成功,必須持續不懈地努力,孩子應該受到保護,而不是被溺愛。

5.記憶隆起:當你要求30歲以上的成人去回想一生中最重要或印象最鮮明的事件時,大部分人的答案都集中在15~25歲時發生的事件。因為那是人生的黃金歲月:初戀、上大學、知性的成長、開始獨立生活或旅行。

6.如果年輕人在17~20初頭歲碰到逆境的洗禮,且最後完全克服逆境的磨難,重新站起來,那麼他便能從逆境中獲得最大的益處。

7.不論是經濟大蕭條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事件本身並沒有意義,其意義來自當事人與他人、團體及經驗本身的互動。

8.經歷過窮困的孩子,長大後通常有相當的成就,但有賴於家庭及個人的社會支持,身處強固社會團體的支援及網絡者通常經得起逆境的考驗。

9.尼采:只要不被逆境打倒,我們就會更堅強。

10.人在第一次碰到逆境的時間點很重要,一般人到28歲左右就開始定型。逆境在17~20出頭時出現,對當事人的益處最大。

11.難道沒有不需要付出代價就能從人生逆境中獲益的方法嗎?一個世人皆知的道理:人生最重要的道理,是無法直接用「教」就學得會的。普魯斯特:智慧不是別人給的,一定得靠自己去發現,無人可依靠,只有自己的智慧才是最後我們認識這個世界的唯一觀點。

12.知識可分兩種:外顯知識及內隱知識。外顯知識指的是我們所知的、學校教的,由騎象人(智商)所蒐集→整理→歸檔,以備來日推理用。內隱知識來自智慧,跟個人價值觀有關,存在於大象(情商)之中,它是大象自人生經驗中日積月累磨煉出來的。

13.有智慧的人能平衡地採用三種回應方式:自我調適(改變自己以適應環境)、塑造環境(改變環境)、以及選擇(選擇新的環境)。

14.父母無法把智慧直接傳授給孩子,父母的最佳因應之道,就是給孩子豐富的生活體驗。吃苦會讓人更有同情心,也讓人在自我與他人之間找到平衡點,吃苦會讓人積極面對,「創傷後成長」通常也伴隨著智慧的成長。

15.富蘭克林的人生秘訣就是美德,但不是現代人認為的那種敵視享樂、清教徒式的美德。而是一種可追溯到古希臘,具有更寬鬆含義的美德。

16.美好的人生可讓我們發揮自己的長處和發展潛能,成為一個符合自己本性的人。亞里斯多德雖然不認為世界上的一切皆為神明所設計,但他相信宇宙間所有事物皆有其目的。

17.不是每個美德都能實踐,富蘭克林就承認自己完全做不到謙遜。馬基維利式的做法:不管我們自己的真正品格如何,只要能表現出很有美德的樣子,我們就會成功、幸福。

18.阿曼尼摩比諄諄教誨人們,如何待他人、自我克制並從中找到成功與滿足,不厭其煩地要大家誠實:只要認真耕耘,就會找到自己需要的東西,你會從脫粒後的麥田,收到香濃的麵包,上帝賜給我們一蒲式耳,勝過偷搶拐騙得到的五千蒲式耳;寧可快活地啃著麵包,也不要坐擁寶山卻心苦煩惱。

19.古老文本都強調格言與好榜樣,而非邏輯與證明,格言大多字字珠璣,務求讓人讀後靈光一閃,點頭稱是。好榜樣則可激發我們的欽佩與敬畏之情。當道德教誨訴諸情緒,其談話便同時包括「自我」及「心理」。孔夫子與佛陀的智慧最後變成一句句亙古永存的格言警語,即便今人讀之大多出於閱讀樂趣,但亦叫人心有戚戚焉,稱其為眾人心中「放諸四海皆準的人生法則」。

20.亞里斯多德:想要成為蓋房子的工匠,就要多蓋房子;想要成為豎琴家,就要多彈豎琴。同理,只有行公義,才能成為正義之士;只有多自制,才能學會自制;只有行事勇敢,才能成為勇者。

【《象與騎象人》第254頁~第303頁】

1.德國哲學家康德,跟柏拉圖一樣,相信人類有雙重天性:獸性跟理性。獸性沒道德可言,理性則能遵守行為規範。

2.重複出現的六種美德:智慧、勇氣、仁愛、正義、節制、精神卓越。

3.培養美德聽起來是份苦差事,但其實只要運用自己「原有的」人格優勢,就可以培養出各種卓越能力,當你全心投入將自己的優勢發揮出來,沉浸其中,就會達到渾然忘我的境界。

4.難題簡答:美德本身就是一種回報。

5.正義遍在觀:正義本就存在於行為之中。就算是無心之過,也一定會碰上壞事,就算沒人知道自己犯錯,也還是會倒楣。尤其在解釋自己為何生病或倒楣時,常會出現這種觀念。這種想法是因為我們執著於因果論。

6.我們身上的基因就像是操縱木偶的主人,基因會讓我們做出有時對它有益,但對我們卻有害的事,比如外遇,或付出不快樂的代價去追求個人聲望。

7.聖保羅曾引用耶穌在《聖經》中說的話:施比受更有福。助人常因助人而樂。從事義務工作(志工)的人通常比較幸福健康。不過反向思考,喜歡助人的人是不是因為天性使然,而非為了助人為樂?根據實驗,快樂的人對人的態度比較和藹,也比較樂於助人。

8.研究顯示,當一個人將「志工」當作生活的一部分,投入久了,一段時間後,身心快樂和安康的程度便會變高。當志工對老人的幫助更大,可以改善健康、延年益壽。具有「回饋社會」作用的利他行為與老年階段的人生非常合拍,能讓人得到滿意的人生句點。

9.伊比鳩魯:人只要活得快樂,就一定有明智、高貴、公正的人生。同理,人只要活得明智、高貴、公正,就一定有快樂的人生。

10.人生是心理的產物。我們常用比喻來訴說人生,也往往用已知的事物來詮釋新的體驗。比如:人生是一段旅程、雙方吵得像是在打仗一樣。不用比喻就想了解人生,根本就是瞎子摸象(但要比喻得當)。

11.我們很自然地可以看出人際關係的親疏遠近,例如,稱呼親近的人為「你」,稱呼不熟的人則用「您」。遇到不熟或地位比我們高的人,我們會稱呼姓氏或職位(例如陳先生、劉法官),遇到熟悉或地位階級比我們低的人就會直呼其名。

12.我是個無神論的猶太人,但我在研究人類的道德情操時得出結論:不管上帝是否存在,人心很自然便會感受到神性及神聖。人類無法抗拒神聖。

13.從厭惡感(噁心)之中發現人的神性,大部分的文化對食物、性、月經及屍體都抱著戒慎恐懼的態度。為何這麼多文化都禁止月經期間或產後幾星期內的婦女進入廟宇或觸摸法器。這是性別歧視者控制女性的一種手段。

14.噁心即為人類篩選食物的重要本能。例如看到老鼠、蛆、蟑螂、腐肉、排泄物等令人作噁的物質,馬上食欲全消,且想洗得一乾二淨的衝動。噁心是進食的防衛機制,也擴散至其他層面,包含審美觀,缺腎切肺你沒差,外表有缺陷你就會在意。

15.《摩奴法典》認為,我們心中出現神聖經文時,我們的身體不得接觸任何令人噁心的污染源,神性必須與噁心隔開,兩者永遠無法相容。

16.我們可以成神,也可成魔,完全取決於你。純淨不單單只是身體,更涉及靈魂,如果人「意識到」自己內在有神性,他外在的行為也會表現出來,我們會善待他人,把自己的身體當作一座聖殿。愛默生也說過:行善者,立顯貴,行惡者,顯狹卑,去雜污,求純淨,公正存心,即為上帝。

17.跟印度人相比,美國大學校園文化並不強調等級(學生常直接稱呼教授的名字)。美國人習慣穿同一雙鞋從戶外到住家室內,甚至臥室走來走去,對此我開始感到噁心。所以我學印度,進門前先把鞋子脫在門口,如此,我的公寓感覺像聖所一般。我還發現大家常用「更崇高」及「更低級」這樣的字眼談論道德問題時,看到有人做出低級、丟臉的行為,我不只不贊同,還隱隱覺得自己也跟著「墮落」。

18.伊利亞德論點:人類無法抗拒神聖,因為它不斷以「隱蔽的宗教形式」出現在現代俗世生活中。

19.提升感,大部分人說那是一種放開自己、很溫暖或發光發亮的感覺。有人說是一種想見賢思齊,讓自己更好的感覺。

20.一般人認為高尚的人不該在戲劇和小說上浪費時間,但傑佛遜卻反其道而行,還說閱讀偉大文學作品所激發的感覺效果跟真實事件的影響一樣強烈。提升感這種情緒是被引發出來的(看到某人行善或知恩圖報或其他美德),使身體產生變化(情緒湧上、雞皮疙瘩、感動流淚),動機(欲見賢思齊),還有一種特別的感覺(那就是提升感)。這是一種跟噁心完全相反的情緒。

【《象與騎象人》第304頁~第339頁】

1.研究證實,美德會讓人的情緒產生變化,會讓人胸口產生溫暖或愉悅,並讓人自覺地想去幫助他人,或讓自己變得更好。

2.研究發現,對特殊才華的讚歎感,總感到一股涼意或皮膚有刺痛感,有種大受激勵也想仿效一番的感覺。相較,提升感比較平靜安寧,生理上也不算有激動。

3.人們心中產生提升感時,體內會分泌催產素,讓人產生親密感,但不會讓人做出利他行為。提升感會讓人心中充滿愛及信任並讓人打開心胸,讓自己更願意接受新的關係,但,還是不太願意幫助陌生人。

4.基督教之所以分裂成左派和右派,部分原因是有些人認為容忍與接受異己是一種高貴情操;但有些人卻認為調整社會規範使其符合神性的道德,甚至不惜將自己的信仰強迫他人接受,這才是榮耀上帝的正道。

5.新英格蘭先驗論運動,就是以「上帝存在每個人身上,存在大自然中」為觀念而發起的一項運動。先驗論者認為,在樹林中獨處,就是一種了解上帝、敬拜上帝之道。大自然的壯闊與美景讓人覺得渺小,這種讓自己覺得渺小的感覺,就是一種精神上的體驗。

6.當人類因面對這種龐然巨物而使整個認知被卡住不動時,人類就會覺得自己渺小,使不上力,不得不接受事實,這時,我們往往覺得恐懼、愛慕、產生提升感,甚至是美感。「敬畏」打開我們的心門,創造改變契機,這也是為何「敬畏」會在人們皈依宗教時扮演一個重要角色的原因。

7.詹姆斯認為,人類是以分裂的自我在體驗人生,往往被互相衝突的欲望搞得支離破碎,不管信不信上帝,「宗教體驗」其實很真實也很普遍,且常常讓人產生完整、平和之感。

8.馬斯洛指出,科學確實讓這個世界去神聖化,但科學旨在求真,並不涉及善與美的價值判斷。

9.會長時間思考自我問題的動物,非人類莫屬。只有具備語言能力的生物,才有足夠的心理機制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長遠的規劃能力、決策及自制、了解別人觀點的能力,讓人類得以進行大規模計畫。然而,我們每個人的內心世界卻常充斥著假裝、比較心,「自我」同時也在折磨著我們每個人。

10.穆罕默德:上帝創造天使時,賦予他理智,卻無感性;上帝創造野獸時,賦予它感性,卻少了理智;只有創造人類時,使其兼具理智與感性。所以,人的理智一旦凌駕感性,他便超凡入聖,更勝天使;反之,人一旦感性凌駕理智,便禽獸不如。

11.「自我」是人類追求精神提升的一大障礙。一是日常瑣事接續不斷,讓我們困於物質的世俗世界動彈不得,因而無法感受到神聖及神性。這就是為什麼東方宗教會這麼強調沉思冥想的原因。

12.追尋精神層面的提升與成長是一條漫長的路,需要花多年時間不斷沉思靜心、祈禱、自制,有時還要否定「自我」,「自我」不喜歡被否定。

13.幽默可以幫助我們面對逆境。

14.《十誡》可以貼在學校及法院的布告欄嗎?美國人在宣誓效忠時一定要講「在上帝底下」嗎?自由派一向主張將宗教排除於公共生活之外,以避免民眾被迫參與宗教活動。但保守派則希望學校及法院恢復神聖化,他們希望孩子能活在某個三維的世界,如果學校無法提供這樣的功能,有時他們會選擇在家自學。

15.自由主義與自主權是抵抗社會不公不義的重要力量,讓神性道德規範來管理多元現代民主社會是非常危險的,不過我也相信,如果完全忽視神性道德規範,我們的生活就會變得醜陋,內心永遠無法滿足。

16.信教就跟性或語言一樣,有其深刻、有趣、重要的一面。如果有教徒認為宗教是他們最重要的快樂泉源,那麼,不管我們信不信上帝,或許可以從他們身上學習如何追求快樂,找尋人生的意義。

17.人就像植物,只要沒有完全死絕,給予足夠的陽光、水及養分,就會起死回生。植物出了問題,需要的不是修理,而是給予需要的,再給它一些時間,植物自己就會活得好好的。

18.第一個條件是愛,沒有人是孤島,沒有朋友,沒有安全感的依戀,我們不可能快樂起來,第二個條件是擁有且追尋正確的目標,讓自己體驗到投入的感覺。

19.佛洛伊德被問到「一個正常人應該怎麼做才能活得好」時,他的回答是「愛與工作」。如果心理治療師能讓一個人學會如何好好愛人及工作,那麼這個治療就算成功。我們要為自己所愛的人工作,也要熱愛自己的工作。莎士比亞說:「做中樂,樂無窮」。

20.從事低複雜度、高重複單調性工作的人,對工作產生的疏離感最高,會有無力、不滿足,覺得自己跟工作是分離的。

【《象與騎象人》第340頁~封底】

1.如果你把工作視為一份「差事」,你可能有自己的嗜好,而這份嗜好遠比你的工作更能滿足你心中的需求。如果你把工作當成一份「職業」,有時你不禁會想,為什麼要工作這麼辛苦?好像在圈子裡的老鼠一樣,為了競爭而競爭。

2.如果你把工作當成「事業」,你就會覺得是在實現自己的抱負!你將不會總是期待「下班的解放時刻」。哪天你有錢了,或許沒有酬勞你也不在意而且還一直不停地工作。

3.正向心理學研究得出一個樂觀結論:大部分的人都能從自己的工作中得到更多滿足。要先掌握自己的優勢,選一份讓自己每天都能發揮優勢的工作。讓自己每天都能片刻享受到心流。

4.正如詩人紀伯倫所言:「工作是愛的具體展現」。愛及工作影響人類的幸福,只要我們能掌握愛及工作,我們就能充分展現自己,與別人連結起來,讓自己超越原有水準,人才可能幸福。

5.很多任職於媒體帝國的新聞從業人員,都承認自己常有被迫出賣靈魂、違反自己道德標準的感覺。為了取得市場佔有率,不惜一切代價,以至於新聞從業人員無法全心投入這種不光彩的工作。

6.一個有四千年歷史的印度教,有著許多故事,主要是教導大家何謂純淨,何謂污染,印度教通過種姓制度來規範社會空間,而種姓制度則是依據不同職業的純淨與污染程度來建立。

7.印度教還會訂出純淨及污染的空間分野,以常保寺廟、廚房及右手之純淨。印度教還會教導你一種宇宙觀:個人依其神性的高低來決定其轉世投胎的階級。

8.道德及宗教兩者皆依某種形式而產生,都與價值、認同及日常生活文化交織在一起,如果你想了解人性的所有層次,想知道人類如何找尋自己生命的目的及意義,你就一定得深入了解道德及宗教。

9.如果進化之道是「適者生存」,為何人還會互相幫助?為何人會慈善對人?冒著生命危險拯救陌生人,甚至自願上戰場?對此,達爾文提出一個簡單的答案:「無私」為的是「團體」。利他可視為某種特別的自私行為。

10.宗教向來有協調、調整人們對他人及隊群體所做行為的功能,有時候其目的是為了與其他群體競爭。

11.人性是複雜的組合,從極端自私到極端利他都涵蓋在人性範疇內。我們會表現出哪一面要看自身文化及所處的時空背景。反對進化論的人不能接受「人類不僅僅只是黑猩猩」這種說法,他們說的沒錯,人類特性有一部分像蜜蜂。

12.很多宗教都教誨世人要愛人、要有同情心、要追求美德,但有時候宗教卻是造成戰爭、怨恨即恐怖主義的罪魁禍首。尤其是針對團體以外的成員、變節者及叛徒。

13.人類歷史自有記載以來,便已開始運用同步動作使團體成員間形成和諧及凝聚力,有時是為了激起抗敵的鬥志,同步動作及吟誦可能是進化所產生的機制,目的是啟動利他的動機。讓我融入我們,從我的變成我們的,個人生死不再重要。

14.英國詩人威廉•布萊克:沒有對立,就沒有進步。吸引與厭惡,理智與衝動,愛與恨,都是人類生存必需。

15.東方及西方對人生所採取的態度也是完全相反:東方強調接受現實,以集體為重;西方則是鼓勵大家不斷奮鬥,強調個人。

16.幾乎所有人的行事,背後都有其道德動機。個人在做決定時,往往出於自私的動機,但如果是一群人持續不懈地想改變這個世界,那他們大多為了追求某種道德、正義或願景。

17.文化心理學名言:沒有任何一個文化能兼顧所有人類生存的層面。自由派擅長思考犧牲、平等、自主及個人權利;保守派則擅長思考忠於團體、尊敬權威及傳統、神聖等議題。

18.以中庸之道(平衡),找尋人生的智慧,不管古與今、東方與西方、保守與自由,中庸之道都可讓我們選擇正確的人生方向,找到人生的滿足、幸福及意義。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