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3月份閱讀筆記:《真實的快樂》

2021年03月份閱讀筆記:《真實的快樂》

【《真實的快樂》封面~第31頁】

1.一切知識終極都是實用的,而一切實用的卻都是有限的。......↓

2.人生苦短幾十年,有必要每天找自己或對方的短處,使自己生活過不下去嗎?

3.心理學一向只注重在病態心理或變態行為上,就像父母的注意力都放在不聽話、學壞的孩子身上,殊不知,聽話守規矩的孩子也需要關愛,越忽略正常的孩子,越容易有壞的孩子產生。

4.快樂是自己選擇的,真實的快樂來自長處和美德的發揮,不完全是基因,也不是好運,它是來自於你智慧的選擇。

5.華人是個憂鬱的民族,我們不敢讓自己快樂,別人稱讚我們時,我們馬上指出自己的缺點,自己的謙虛還好,因為知道言不由衷,父母的謙虛往往讓孩子沮喪,以為自己在父母眼裡就是這個樣子。

6.找出你的長處,做你最想做的事,哪怕這件事不能帶來名利也沒關係,人只要健康,一身養一口,溫飽不成問題,把生活慾望壓低,你便有勇氣追尋你的理想,過你想過的生活。

7.別人的眼光與評語是不重要的,用別人的標準來衡量自己永遠是個遺憾,用自己的標準才能真正體會生命的美好。

8.過去五十年來,心理學只關注一件事:精神疾病,而且做得不錯。但這進步的代價很高,為了要使生命脫離痛苦的狀態,反而忽略生命的目的—找出生命的意義。

9.悲傷的人不會一直快樂下去,快樂的人也不會悲傷很久。不過,新的研究卻顯示快樂的效力可以有方法地持久。

10.真實的快樂來自找出並培養你最基本的長處,並且在每天的工作、休閒中用到它。

==不保證正確的google翻譯機==

科學證據顯示,你很難改變自己的快樂程度,每個人都有固定的快樂範圍。Scientific evidence shows that it is difficult for you to change your level of happiness, and everyone has a fixed range of happiness.

【《真實的快樂》第32頁~第64頁】

1.長處和美德會幫助我們抵擋不幸的心理疾病。

2.美好的生活超越愉悅的生活,有意義的生活超越美好的生活。科學證據顯示:快樂會長命,樂觀的人比悲觀的人長壽19%。

3.「美貌」跟婚姻是否美滿、生命是否滿足無關,一個真誠微笑的女人就是嫁得比較好、比較快樂。

4.心理學忽略了正向層面,在期刊中,每100篇有關憂鬱、悲傷的論文,才有1篇談到快樂。

5.生活的品質等於好的時候減去不好的時候。許多億萬富豪的心靈都很空虛,沒有意義的尋歡只會帶來更大的空虛、更多的虛偽,使你覺得沮喪,年老時才驚覺虛度一生。

6.正向的感覺來自於長處與美德,自己賺來的才是真正值得的快樂感覺。做好事比找樂子更容易得到快樂!做好事的行為能帶來滿足。

7.當你用到長處與美德時,良好的感覺會產生,生活會充滿了「真」。

8.樂觀的人偏向把眼前的困難解釋為暫時性的、自己有主控權;悲觀的人認為他的困難一輩子也逃不掉且無法操控。

9.快樂不是競爭,真實的快樂來自提升精神層次,而非與他人相比。

==不保證正確的google翻譯機==

10.美德的基本六項:1.智慧(好奇心、判斷力、原創力)和知識、2.勇氣、3.人道(仁慈、慷慨、教養)與愛(愛人與被愛的能力)、4.正義、5.修養、6.心靈的超越。The six basic virtues:1. Wisdom (curiosity, judgment, originality) and knowledge,2. Courage,3. Humanity (kindness, generosity, education) and love (the ability to love and be loved),4. Justice,5. Cultivation,6. Transcendence of the mind.

【《真實的快樂》第65頁~第93頁】

1.不幸事件發生時,悲觀的人比樂觀的人變成憂鬱症的機率多出八倍。健康、工作、人際關係皆如此。教導十歲的孩子樂觀思考,可以減低他們在青春期之後得到憂鬱症的機率一半以上。

2.基因主導著人的情緒生活,物競「天擇」會用到沒有情緒的人,冷漠情緒在生活中許多場合上是有利的:打牌、談判、開會。一個人即便沒有很高的正向情緒,也有可能得到幸福。

3.人逢喜事精神爽,當人們處在正向情緒時,別人比較喜歡我們,也能增加容忍度和創造力,心情好時也能有比較新的想法和經驗。

4.憂鬱的人比較悲傷但比較正確,憂鬱的人比較實際,比較能夠正確判斷自己有多少才能。憂鬱的人評估成功與失敗都很公平,不會大小眼。

5.快樂的人都認為他們開車技術比較好,縱使他們出過車禍,他們記得快樂的事比較多,甚至比實際發生的還多。成功時會認為是自己的能力證明,失敗了也會覺得是暫時性,以後一定會成功。

6.快樂的人看起來比較沒有腦筋,但憂鬱的人是否能真實的對待成功與失敗已有了爭議。快樂的人會依賴正向經驗來判斷事情,不快樂的人通常對事情抱持懷疑的態度(疑心病較重)。

7.在一間沒有窗戶、灰暗無生氣的空間開會時,人們的臉色都是凝重的,冷漠情緒使我們不滿、嚴苛、批評,這會激發一種戰鬥的思考模式:集中注意挑毛病。正向情緒則富創造力、想像力。因此,你可以「選擇」你的方式、「設計」你的情緒以適合手邊的工作。

8.快樂的人跟憂鬱的人相較,死亡率減半、殘障率減半,也不容易蒼老,有比較好的健康習慣,比較低的血壓,比較強的免疫系統。快樂會延長壽命並促進健康。

9.究竟是,高的工作滿意度使人快樂?還是快樂使人對他的工作滿意?但快樂的人確實對工作滿意度較高。研究發現,快樂可以使人的收入、生產力增加。快樂的人比較容易找到工作、薪水也較高,也比較能忍受痛苦。

10.最快樂的人獨處時間最短,也是花最多時間在交際上的人,極少單身,多數有伴,但錢不多(囧)。快樂的人有利他行為的特徵,比較有同理心,比較願意捐錢,快樂時,我們比較不會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身上。比較喜歡別人,比較願意與陌生人分享好運,反之亦然。

==不保證正確的google翻譯機==

研究顯示,情緒(個性)是個人的人格特質,具有遺傳性。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emotions (personality) are personal traits and are inherited.

【《真實的快樂》第94頁~第115頁】

1.正向情緒是重要的,不只是它本身能帶給你快樂,還可以使你和外界的交往更成功。

2.本書「唯一」的公式:H=S+C+V。H是你維持快樂的長度,S是你快樂的範圍廣度,C是你的生活環境,V是你自己可以控制的因素。

3.H:快樂的長度。快樂有分暫時與持久。暫時包括吃美食、按摩、做愛、讚美、購物。這很簡單,你自己非常清楚,困難在於如何延長快樂的持久時間。

4.研究指出:50%的人格特質是基因決定的,但不代表不可改變。性傾向和體重是基因無法改變,但悲觀和恐懼是可以改變的。

5.有個研究追蹤22名中樂透大獎的人,發現結果,他們開心沒多久後又降回原來的快樂指數附近,贏得大獎並無法獲得持久的快樂,好消息是,假如有不幸的事情發生,它也會將你從低潮中拉出,回到你原來設定的範圍。

6.另一個使你不能提升快樂層次的是「快樂跑步機」,它使你很快適應好的事情,認為理所當然,心中不再感激,你必須要的更多,才能再覺得快樂,但是一旦達到那個層次,很快你又適應了,如此循環下去。

7.研究發現,一般老百姓其實比達官貴人更快樂,幸運和高成就,無法帶來持久的快樂。富有的人只比貧窮的人快樂一點點而已。但健康跟快樂的相關卻有顯著性。

8.在落後國家,當貧窮威脅到生存時,有錢絕對可以帶來幸福,可一旦一個人可以溫飽後,增加金錢只能增加一點甚至不能增加快樂了。越看重錢的人對他的收入越不滿意,也對他的生活不滿意。

9.婚姻和快樂的關係非常強,快樂的人比較容易找到對象結婚,因為沮喪的人比較退縮、易怒、自我。快樂的人有豐富的社交生活,通常少獨處,人際關係良好。

10.研究發現,隨著年紀增長,生活的滿意度有些微上升,愉悅情緒則會稍微下降,負面情緒則沒有改變。當我們老時,改變的是我們的情緒強度,極端的快樂或絕望,到老的時候都比較少發生。

==不保證正確的google翻譯機==

快樂是有範圍的。
Happiness has scope.

【《真實的快樂》第116頁~第131頁】

1.研究發現,客觀的健康情況與快樂的相關性較低,主觀的健康(自以為健康)跟快樂比較有關。身體有些不好並不會不快樂,嚴重的疾病才會。此外,教育、氣候、種族和性別,也都不太會影響快樂。

2.有信仰的人比較少嗑藥、犯罪、離婚或自殺,也比較健康,活得比較久,也比較不會得憂鬱症。

3.宗教和健康、社交、樂觀有因果關係並不奇怪,許多宗教都禁止嗑藥、犯罪、私通、都贊成助人,宗教帶給信徒希望,因為對未來有希望,使現在的生活有意義。研究發現,越是基本教義派的信徒越樂觀。

4.如果你希望維持持久的快樂,你應該:住在富有且民主的社會(有強烈關係)、組織家庭(有關係,但未必是因果關係)、避免負面事件和情緒(只有一點效應)、掌握富足的社交網(有強烈效應,但未必有因果關係)、取得宗教信仰。

5.就快樂和生活滿意度而言,你不需要去做下列的事:賺更多錢(物質欲越高的人越不快樂)、保持健康(主觀/自以為健康才有用,客觀健康無用)、接受教育(無效)、遷徙居住環境(沒用)。

6.對過去滿意,感激會放大好處,寬恕會解除壞事抓住你的力量,甚至可以將壞記憶轉變成好的。

7.未來的正向情緒包括-樂觀、希望、信心、信任;現在的-歡樂、狂歡、熱情、流暢(最重要);過去的-滿意、滿足、充實、驕傲、真誠。

8.學習如何反駁悲觀的解釋,跟服用抗憂鬱藥物一樣有效,而且還比較不容易復發。情緒是思想的動力,思想啟動情緒,所有「過去的情緒」都是「現在的思想」所啟動的。

9.你的過去會主導你的未來,童年不只是一個形式,它已決定成人的人格。童年的創傷雖然不是我們的錯,但卻是使我們長大成人後諸事不順的原因,只有找到童年的創傷,才能從被害人的狀態中恢復。→→→其實這個論點,並沒有任何實驗/證據支持,或許有些影響,但也僅只少數不易察覺的部分,童年的不幸,不能決定長大後會有什麼樣的問題,「選擇」相信童年事件會影響成人性格的「自以為受害者」,也太被動了。

10.研究發現,基因對成人的人格有很大程度的影響,但童年事件的效果卻是微乎其微。

==不保證正確的google翻譯機==

思想內容由情緒互為影響,「現在」沮喪,就會想起「過去」的悲傷記憶。
The content of thoughts is influenced by each other's emotions, and when you are depressed "now", you will think of sad memories of "past".

【《真實的快樂》第132頁~第160頁】

1.美國人認為把憤怒發洩出來是健康的,因為他們相信佛洛伊德的理論,認為假如不發洩出來,破壞力更大,但這個理論是錯的,事實正好相反,發洩憤怒情緒反而會製造出更多的心臟病及更多的憤怒。

2.易怒的人得心臟病的機率是不易怒的人的5倍。不耐煩的人容易得心臟病。把憤怒壓抑下去時,血壓其實是下降的,以友善的方式處理侵犯行為時,血壓反而下降。

3.對好事不感恩、不滿足,放大壞事、逢人必說,這樣的行為使我們不平靜、不滿足。所以,請進入滿足和滿意的境界,感激會放大好處,寬恕會解除壞事情抓住你的力量。感恩能增加生活滿意度,就是因為它將過去的好記憶放大了。

4.一個國家的領導人如果不斷提醒他的國民過去的歷史仇恨,不論是真是假,這個國家會變成復仇、暴力的國家。製造民族仇恨,對政客短期有利,長期卻是在分裂這個國家。

5.人類大腦的演化讓我們將負面情緒戰勝正面情緒,以確保我們在惡劣的環境中得以生存下去。因此,你必須要重寫大腦過去的歷史,用寬恕和遺忘來壓抑不好的記憶。目前沒有很好的方法可以忘記,所以只有寬恕可以在不改變記憶的情況下,去除甚至轉換傷痛與仇恨。

6.寬恕可以將苦恨轉換成中性,甚至是正向情緒,使得生活滿意度增高。寬恕者的身體比較健康,尤其是心臟血管方面。

7.如何寬恕加害者?

首先:回憶,盡量以客觀的方式回憶這個傷痛,不要把對方妖魔化。

然後:用同理心,從加害者的觀點來看為什麼他要傷害你?(他感到生存被威脅所以才會傷害無辜的人、情境使他加害於人而不是他的人格本質、人在傷害別人時通常是沒有經過思考的,他們就是動手做了。)

接下來:利他思維,也就是寬恕,回想自己以前曾侵犯過別人的權益,而對方原諒了你。我們原諒加害者是為了他好,告訴自己,你可以超越痛苦和報復。

再來:允諾,在大庭廣眾下原諒對方,或者簽下寬恕證書、寫封信告訴加害者你原諒他、或者告訴一個可信賴的朋友。

最後:保持,保持寬恕的心很困難,因為寬恕並不會把記憶洗掉,告訴自己,有記憶,不代表不原諒。

或許你會覺得很難做到而且很假掰,但研究證明,能做到的,通常比較健康。

8.「過去的事決定你的未來」這句話是錯的,這個說法沒有任何實驗證據,哲學上也不合邏輯,它只會讓你更被動的選擇宿命論。

9.找到好事情的永久性和普遍性的原因,和對不幸事情的暫時性和特定性做出解釋,是「希望」的兩個臺柱。假如你把不幸的事情想成「永遠、從來、總是」,那麼你是屬於悲觀型的人。假如你把它想成「有的時候、最近」把它當成偶發事件,你是個樂觀的人。

10.認為好運是永久性原因造成的人,他們會在成功後更努力,認為成功是暫時性原因的人,即使成功了也會放棄,因為它們認為是僥倖,懂得利用成功更加乘勝追擊的人才是樂觀的人。

==不保證正確的google翻譯機==

你不原諒加害者並不能傷害到他,但是寬恕卻可以使你自由。
You can't hurt him if you don't forgive the perpetrator, but forgiveness can set you free.

【《真實的快樂》第161頁~第195頁】

1.樂觀的人認為好事會更加強他所做的每一件事,而悲觀的人認為好事只是特定因素引起的。例如公司召回被解雇的人,樂觀的人認為「公司終於瞭解到沒有我不行了。」,悲觀的人認為「公司大概是真的缺人手才會回頭找我。」

2.建立樂觀的解釋型態:對壞事情的解釋是暫時性的、特定性的,遇到挫折時可以很快反彈回來。指認出自己悲觀的念頭,並且反駁它。反駁就是去檢查你反射反應的念頭是否正確。當你確定它是悲觀的念頭時,學習與自己爭辯。

3.一般我們對不愉快事情的悲觀反應通常都太過頭,你要扮演警察的角色問自己:反駁這個負面念頭的證據在哪裡?習得的樂觀是正確的引用證據,反駁扭曲的解釋,而不是催眠自己「我很好」的空泛,受過教育、批判性思考的人是沒辦法接受「我越來越好」的吹牛。

4.事實並不一定站在你這邊,真相可能對你不利,你腦中的負面念頭可能是對的,這時,要用的方法是「簡化災難法」,告訴自己:最壞的情況不過如此,我已有心理準備能接受了。

5.練習一下,想想今天發生哪些事情?當你聽到負面的想法時,反駁它,把它趕盡殺絕,然後記錄下來並持續至少一週。

6.把愉悅和滿足區分清楚,愉悅很容易找到,滿足需要動用到個人長處,找出自己的長處並發展它,成為對抗憂鬱症的一個有效方法。愉悅有很強的觀感和情緒,也是哲學家說的「原始的感覺」,滿足則是做了我們最喜歡做的事之後帶給我們的感覺,只要我們的能力符合挑戰,做來得心應手,都會有滿足感。滿足感的能量來自於長處和美德。

7.愉悅帶來的快感是暫時性的,而且會習慣/上癮,之後只會越來越倚賴更多的刺激,否則會麻痺。快速的重複原來的刺激並不能帶給你連續性的快樂。而且快樂會迅速消失,有些甚至還造成負面影響,屆時不是為了快樂,而是為了渴望,無法停止渴望是負面的事。

8.心情放鬆時比較容易用心注意現在發生的事。東方的禪坐有很多不同的形式,但不論哪一種,都能使你的心靈放慢下來,研究指出也都可以抒解焦慮。

9.把快樂的情境用心記下來以後慢慢回味,用心沉浸在氣氛中、感恩、驚喜和豐饒,你會將快樂放大很多。

10.滿足感和愉悅,是兩種不同等級的快樂,吃美食、按摩、性愛是愉悅,做喜歡的事、做善事、看到無家可歸餓肚子的遊民反思自己所擁有的,由然而生的快樂,是滿足。

==不保證正確的google翻譯機==

反駁一個負面念頭最有利的方法就是提出證據,證明這個念頭是不對的。
The most advantageous way to refute negative ideas is to provide evidence, prove that this idea is wrong.

【《真實的快樂》第196頁~第212頁】

1.滿足感無法從肉體的愉悅中得到,只有在高貴無私的行為做完後才會自然產生。

2.例如:做需要有挑戰性或技術性的事、需要專心的事、有明顯目標的事、深深的投入作業中、對一切有自我控制感、感到自我消失、時間停止。請注意,上面並無列出正面情緒,正向情緒是在事後回憶時才會跑出來,當時/下你並沒有感覺到。福樂最中心的一點就是沒有情緒、沒有意識,當你做的是件完美的工作時,你不需要意識和情緒的校正。

3.當我們在做愉悅的事情時,很可能是在消費,也無法建構未來;相反的,當我們沉浸在福樂時,我們在建構未來的心理資本。

4.高福樂的孩子比較敬業投入,表現也比較好,除了一項,高福樂的人認為低福樂的人的生活比較有趣,他們也希望下課就去買吃喝或回家看電視而不要做功課。雖然高福樂的人認為眼前所做的並非享受,但是將來會享受到現在辛苦的代價。福樂意識就是在建構未來。

5.越是有錢的國家,憂鬱症情況越嚴重。很低的自我價值觀、強調受害者心態的風氣、過度的個人主義、過度仰賴暫時性的快樂,都是憂鬱的因素。每個富有國家都在創造通往快樂的捷徑:電視、毒品、血拼、性愛、美食。在一切都是捷徑、無須靠自己的生活裡,長處和美德會枯萎,便沒有機會去追求滿足。
6.憂鬱症有明顯自我沉浸的特徵,不理會別的人事物,只想著自己的感覺、拼命地想,只是,心情低潮並不是生活的事實。他只是看到某一點感到悲傷時,會在心中反覆咀嚼這個情緒、放大悲傷。

7.「滿足」與「接觸自己的感覺」完全相反,滿足並不包括感覺,因為滿足沒有自我意識,而是全心投入,滿足排除了自我沉溺,想辦法增加滿足感,減少對愉悅的追求。愉悅只要花錢就有,滿足感則要靠自己的長處和努力,得來不易,在追求滿足的過程中也可能給你失敗的挫折感。

8.愉悅無法帶來改變,享受滿足卻不一定是愉悅的,它可能伴隨著壓力、精疲力竭,卻樂在其中。動物沒有快樂的捷徑,必須透過獵食,胃口才會大開,關在籠子裡餵養的動物往往沒有透過能力掙來食物,反而日漸消瘦、甚至食不下嚥。這也是往往得到意外之財的人容易憂鬱的原因。因為食物/錢財不是靠自己努力爭來的這種捷徑,大腦不會釋放快樂感。

9.滿足和寬恕可以增加過去的正向情緒,從反駁中增加未來的正向情緒,學習希望與樂觀、鑑賞與靜心來增加現在的快樂。

10.長處和美德是正向的人格特質,它帶來好的感覺和滿足。而美德包括6種:智慧、勇氣、人道、正義、修養與心靈的超越。

==不保證正確的google翻譯機==

愉悅是生理上的飽和,而滿足是心理上的成長。
Pleasure is physical saturation, and satisfaction is psychological growth.

【《真實的快樂》第213頁~第247頁】

1.人有本性,行為是人格的外顯,壞的行為來自壞的生活條件是很明顯的。一個人的壞行為,不是來自個性品德,而是外在環境。類似飢寒起「盜」心、官逼民「反」。

2.人類是道德的動物,世上所有的宗教與哲學家都支持六種美德,但是,智慧、勇氣、人道、正義、修養與心靈的超越都太抽象難以測量了,如何達到這六種美德呢?

3.建構長處與美德並非學習、訓練或制約,而是發現、創造和擁有。思考一下哪些長處是你已有的,又該如何在每天的生活中使用到它。長處與才華不同,才華面臨的選擇是發揮或隱藏,例如:這個人很有「才華」,但卻「選擇」自暴自棄。但如果是「他很仁慈,卻浪費了他的仁慈」這句話就說不通了,你無法浪費自己的長處。長處面臨的是什麼時候使用它,以及你要不要加強它。

4.品德使我們快樂。舉例:當我們告訴收銀員他少收50元,或是多找了50元給我時,為什麼我會自我感覺良好?因為品德戰勝貪心,雖然是困難的,但我們選擇誠實,當然也包括同理/心疼收銀員可能要獨自承擔吸收50元的虧損,所以我們覺得快樂。如果誠實不需經過掙扎拉扯,我們也不覺得驕傲了。

5.用意志力去做好一件好事時,會覺得快樂,美德是需要意志力(非本性)與選擇性(自己願意做)。建構自己的長處與美德,並且應用到每天的生活上其實就是一個選擇。思考哪些長處是你已有的,又該如何在每天的生活中應用它?你將驚訝地發現自己的創意,而你對過著美好生活的渴望也會從這裡自行開展出來。

6.一個人長處的展現並不會減低身旁其他人展現的機會,別人反而會被這個美德行為激勵而振奮,羨慕但不是嫉妒的感覺充滿心胸。

7.智慧與知識→

A好奇心:好奇心的人不會容忍模稜兩可的情境,他們會去追求真相,好奇心是主動的追隨新奇的事物,而非被動接收資訊。

B熱愛學習:有沒有哪個領域你是專家?你的專長被個人社交圈中的人敬佩嗎?你對這個領域仍有興趣嗎?仍願意繼續學習嗎?

C判斷性思考與開放心胸:判斷是客觀、理性的篩選資訊,你是否願意做出利己也利他人的判斷?

D原創力與智慧:你是否不滿足於用跟大家都用同樣的方法?你是否瞭解別人的動機和感覺,並且對它做出很好的回應?人家是不是付錢讓你做你拿手的事?

E觀點見解:用你的經驗幫助他人解決問題,你看問題的方式使這個問題有解。

8.勇氣→在不利的環境下還能為了達到理想的目標勇往前進?

F勇敢和英武:一個勇敢的人可以將恐懼和行為分開,抗拒要逃跑的行為反應,不理會主觀和生理反應所帶來的不適,例如勇敢挑戰不公義、泰然面對自己的逆境或病情。

G毅力與勤勞:有始有終,再困難的任務你也會承擔並把它完成,並非追求不切實際的目標,勤勉的人是有彈性且務實的。

H正直、真誠與誠實:誠實的人,不但實話實說,日子也是勤儉地過,不只是不說謊的虛偽,還包括真誠地對待自己與他人,說話做事都是誠懇的,如果你對自己真誠,就不可能對別人虛偽。

9.人道與愛→

I仁慈與慷慨:你是否對別人仁慈與慷慨,別人找你幫忙時,你會去盡力協助?你是否喜歡幫助別人,即使不太熟甚至是陌生人。凡事替人著想、你有替別人承擔過責任嗎?

J愛與被愛:你非常在意自己與別人的親密關係,別人是否也是這樣的回報你?一般來說,男性比較能愛人而不能被愛。

10.正義→

K公民精神/責任/團隊精神/忠誠:你會努力把本分做好使團體成功。你在團體中舉足輕重嗎?當團體的想法和你不同時,你還是會尊重團體嗎?不是盲從而是尊重。

L公平與公正:你不讓私人的情感影響自己的決定,你給每個人同等的機會。你是否將別人的權利看的與你自己的一般,即使你不認識他?你可以撇開偏見秉公處理嗎?

M領導能力:對所有事無惡意、對所有事堅持,除了有效率還要有人道的美德。例如,人道國家領袖會原諒他的敵人,甚至將他們視為自己人。勇於認錯、承擔犯錯的責任和後果、愛好和平。

==不保證正確的google翻譯機==

做一件你認為對的事情常會產生真正的正向情緒:驕傲、滿足、歡樂、充實或和諧感。
Doing something you think is right often produces a real positive emotion: pride, satisfaction, joy, fulfillment, or harmony.

【《真實的快樂》第248頁~第280頁】

1.修養→

N自我控制:你清楚知道在某些情況下應該控制自己的情緒、慾望、需求和衝動。你能自我修復將負面情緒變成中立的嗎?

O謹慎/小心:你不做會後悔的事、三思而後行,可以為了將來抵抗眼前的誘惑。謙虛:你不喜歡出風頭,寧願讓你的成就替你說話,你不認為自己很了不起,別人敬重你的謙虛。

2.心靈上的超越→

P對美和卓越的欣賞:你欣賞所有領域美好卓越的東西。

Q感恩:你感受到發生在身上的好運,你都會向別人表達你的感謝,即使是很小的事情。

R希望/樂觀/對未來充滿期望:你期待未來,所以努力工作,你期待好事會發生,相信只要努力,好事便會實現,對未來有憧憬使你生活有目標。

S心靈上/有目標的/信仰/宗教的:你對人生的意義有堅定的信仰,你知道你的人生是有目的的。

T寬恕與慈悲:你原諒那些對不起你的人,你永遠會給別人第二次機會,你處世的原則是慈悲而非復仇。

U幽默與好玩:你自己歡笑,也喜歡看到別人歡笑,你喜歡玩嗎?你滑稽嗎?

V熱忱/熱情/熱衷:你是充滿熱情的人並且全心全意投入工作,你每天早上睜開眼時,是否迫不急待的想開始一天的工作?你的熱情是否會傳給別人?你覺得自己是否容易被激勵?

3.愉悅生活(喝香檳開名車)小於美好生活(用長處得到真實的快樂),美好生活小於有意義的生活(把個人特長應用到你自身更大的目標),能夠擁有三種生活,才算活出完整生命,

4.假如你能在工作上施展個人長處,你會發現工作慢慢變成一個志業。重新安排你的工作,使你的長處得到展現,這會使你喜歡工作,當你心中願意去工作時,它就能為你帶來很大的滿足,因為你獲得的不只是工作的金錢,還有意義。

5.金錢逐漸喪失快樂的力量,在過去30年裡,美國人平均收入增加16%,但自認為快樂的人從36%降到29%,金錢真的買不到快樂。

6.你如何定位你的工作與自己後半輩子的關係?工作有三種層次:職業、事業、志業。職業表示你是為了薪水做這份工作,事業表示你對這份工作有更深的個人投資、透過升遷表示成功。志業是為了這個工作本身而投入熱忱,認為這份工作對社會有貢獻、很像宗教的奉獻,本身就能帶來滿足感,當金錢和升遷停止時,你仍然進行著工作。

7.假如你可以找到一個方式,常常在你的工作上施展個人長處,你會發現工作慢慢變成一個志業,心靈的充實會將工作的負擔轉化成滿足感,工作時感到自在,好像在家一樣的舒適。

8.很多時候,工作的要求與你的才華或長處旗鼓相當,所以人們通常會在工作上比在家中投入更多的精神心力。你可以說我這一生中每一分鐘都在工作,如果你認為我是工作狂,那你就錯了,這其實是最高的精神狀態,當挑戰與你的能力旗鼓相當時,福樂就會產生。

9.找出個人長處、選擇可以每天讓你使用到這些長處的工作、轉換你目前的工作,使你的長處更可以發揮出來。

10.為什麼律師都不快樂?根據調查,52%的律師對生活不滿意,律師名列第一有顯著憂鬱症危險,得憂鬱症的比例是常人的3.6倍,也是酗酒吸毒的高危險群,女性律師的離婚率也頗高,不管怎麼測量,律師都是金錢非萬能的最好例子。

==不保證正確的google翻譯機==

一個人的志業,一定要用個人長處才行,除了熱忱投入外,還要能對他人有貢獻。
A person’s ambition must use his personal strengths. In addition to enthusiasm, he must be able to contribute to others.

【《真實的快樂》第281頁~第298頁】

1.正向心理學看到律師不快樂的主因有三:悲觀,律師比較容易把負面事件看成永久或普遍性。通常悲觀的人在職場上表現比較差,但唯獨律師例外,悲觀是律師的優點,所以處世總是小心謹慎、預期所有可能會發生的問題,就能幫當事人準備更充分,成功率就會高。不幸的是,這份職業所需的人格特質恰巧使你成為一個不快樂的人。律師在離開辦公室後無法關掉他人格謹慎的特質,所以比較容易得憂鬱症,面對挑戰時,他們的謹慎小心成為習慣後放不開,無法享受生命。

2.律師不快樂的第二個心理學上的理由是有責無權,工作上允許你選擇的很低(至少你自己這樣認為),而情境的壓力卻很大。高工作要求配上低決策幅度對身心健康最不好。護士、秘書、大律師事務所的小律師,都在這份名單中。

3.律師不快樂的第三個原因是,是美國的法律已經慢慢變成非贏即輸、你死我活的賭博了。美國法律也從公平正義走向唯利是圖。如果職業能與內在崇高的目標相配合便能創造雙贏。

4.如何對抗律師的不快樂?只要在私人生活上多運用樂觀,而在職業上保持悲觀的態度。

5.愛:正向心理學不是談如何修補快要瓦解的婚姻,而是如何使一個穩固的婚姻更好,兩個原則→注意力和不可取代性。

6.人做承諾時其實蠻不理性的。

7.矛盾:你超樂意借郭台銘錢,偏偏他不需要借錢;窮人急需要借錢,你卻不敢借他。這也是為何正向情緒的人多半擁有穩固的婚姻,因為你會記得結婚時的承諾:不論好壞、貧富、健康或生病,我都會愛你,至死不渝。結婚的人當中,40%說他們非常快樂。結婚的人最少得憂鬱症,婚姻可以幫助人們抵抗不幸的打擊。

8.愛有三種:第一種給我們安全、信心(孩子愛父母)。第二種是我們愛那些會倚賴我們為生的人(父母愛子女)。第三種是浪漫的愛,把對方理想化、將他長處放大、缺點縮小。

9.有固定性關係的婦女排卵比較正常,更年期來得比較晚,父母婚姻穩定之下長大的孩子,性方面成熟較快,對外來伴侶有比較正向的態度,對維持長期關係也比較有興趣。

10.大部分小偷的童年都很不幸,他們多半長期與母親分離,導致他們無法愛別人,容易憤怒和反社會。

==不保證正確的google翻譯機==

愛是對銀行家矛盾的回答,愛顯示人類承諾的能力可以超越功利的交換。
Love is the answer to the banker’s contradiction. "Love" shows that human beings' ability to commit can transcend the exchange of benefits.

【《真實的快樂》第299頁~第343頁】

1.即使是最強烈的愛情,十年後也會逐漸下坡,那些當初吸引我們的長處,久了變成理所當然;那些令人羨慕的人格特質,久了變成繁瑣的習慣,如果兩人相處不好,這些更成了蔑視的目標,穩重與忠貞,結了婚就變成了不解風情、頑固、無趣,外向風趣變成了嘮叨,正直變成固執,毅力變成死腦筋,仁慈變婦人之仁。滿意的配偶在對方身上看到的是美德;相反的,便是缺點的放大。

2.你必須要盡力的讓配偶認為你有在聽,話題越嚴重,你洗耳恭聽的姿態要越嚴肅,心裡的不同意,請留到輪你說話時再說,因為配偶覺得他說話你沒有在聽會更生氣,你一定要對你所愛的人施以注意力。

3.心情好時,我們對說話者的意思會從好的方面去解釋,心情不好時,你的同情心消失了,挑人家毛病的能力會增強。

4.有人認為小貓小狗看起來很可愛,因為從演化上來說,可愛的東西會引起大人的憐愛,可以幫助孩子的生存。

5.為何小孩在放滿玩具的毛毯上時一開始會非常小心甚至不敢動?一旦確定安全後才會過去開始玩玩具。有安全感的孩子比沒有的早開始探索和主控環境。孩子會用有限的資源去尋求安全,不會冒險。

6.人在快樂時,思想有創造力,視野變寬,行為有探索性,面對挑戰時贏的機率變大。

7.做父母最快樂的應該是建構孩子的正向情緒和人格特質,而不是去化解他的負面。方法有8:跟你的嬰兒睡覺、同步遊戲、是和不、讚美與懲罰、兄弟鬩牆、睡前遊戲、達成協議、新年新希望。

8.遊戲帶來滿足和忘我的愉悅,無論任何年紀的孩子,當他們全神貫注在遊戲時,不要打斷。孩子需要失敗、悲傷、焦慮和憤怒,當我們努力的保護孩子免於失敗時,我們是剝奪了他學習失敗技術的機會。

9.當孩子不論做什麼都能得到獎勵時,會有危險:他會被動,也會區分不出來真正的成功和你真心讚美他時的喜悅。如果無條件的讚美,他以後可能無法從自己的失敗和成功中學習。讚美孩子的程度也要有所不同,你要留著到真正的最高成就時才表達讚美。

10.當你懲罰孩子時,一定要確定他知道哪一個行為引起現在的懲罰,而且不要做人身攻擊、指責他的品德。你懲罰的是他的某個行為,而不是人格。有條件的讚美,會增加孩子正向的情緒及人生觀。

==不保證正確的google翻譯機==

最快樂的夫妻只注意對方的長處,忽略對方的短處。
The happiest couples only focus on each other’s strengths and ignore each other’s weaknesses.

【《真實的快樂》第344頁~封底】

1.很多科學的文獻在談夢和情緒,夢跟憂鬱症很有關係,沮喪的人作的夢都充滿失敗、失落、拒絕,有趣的是,治療憂鬱症的藥物也阻擋了作夢。

2.當小孩發現自己在做某些事情時特別受到稱讚時,就會刻意去做這方面的事,不久後,每個孩子都把它的長處一再地展現出來了。

3.正向情緒有三種,分別來自過去現在與未來。過去的正向情緒可以用感恩、寬恕把自己從不好的意念中釋放出來。未來的正向情緒可以用樂觀、反駁自動出現的背觀念頭來增加;現在的正向情緒有兩種,一種是短暫的愉悅,一種是持久的滿足,你可以用專注、投入和福樂(發揮長處與美德)獲得滿足。

4.美好的生活來自每一天應用到你的個人長處,有意義的生活還要加上一個條件:將這些長處用除增加知識、力量和善良上,能這樣做得生活是孕育著意義的生活,假如神是生命的終點,那麼這種生活是神聖的。

5.正向情緒開展我們的心智視野,增加我們的耐忍度和創造力。要對未來擁有正向情緒:信心、信任、自信、希望和樂觀。

6.對抗憂鬱症的良藥:請找出自己的長處並發展它。

7.建構長處和美德並不是學習、訓練或制約,而是發現、創造和擁有。

8.愉悅的生活來自成功追求與放大正向感覺的技術,美好的生活則靠有效應用個人長處得到真實的快樂,有意義的生活要能將長處實現到比個人更大的目標。同時擁有這三種生活,才算活出完整生命。

9.睡前的最後一個思緒或念頭往往跟夢境相關。

==不保證正確的google翻譯機==

記得,任何長處一出現時就給予鼓勵、明確獎賞,可以幫助孩子把長處精益求精。
Remember, giving encouragement and clear rewards as soon as any strengths appear can help children to improve their strengths.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