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份閱讀筆記:《說話的品格》

2021年10月份閱讀筆記:《說話的品格》

【《說話的品格》封面~第49頁】

1.一杯咖啡的價格,因為你說話的溫度而改變:「咖啡。」......7歐元/「我要咖啡。」......4.25歐元/「您好,請給我一杯咖啡。」......1.4歐元。......↓

2.無心的一句話,會顯現出一個人的人品,我們每個人獨有的「味道」,也就是所謂的「人香」,都會從我們構思的話語中流露無遺。

3.人類就好比是各自獨立的小島,言語,正是連接這些名為人類的孤島橋梁。幸好有這樣的橋梁,我們才不孤單。

4.世上所有的力量都具有反作用力,對外釋出力量的同時,也會對內產生相同力道,言語的力量亦是如此。說出口的話語,必定會再回到自己身上。

5.人有人品,話有言品。話裡往往帶有一個人的心意,也就是所謂的「心聲」。我們所說的話會堆砌出一個人的人品,尤其是無心的一句話。

6.我們每一個人獨有的「味道」,也就是所謂的「人香」,都會從我們構思的話語中流露無遺。

7.其實閱讀一本書,不單只是在讀作者的想法,最終是在閱讀「自己」。

8.願你的一句話,在他人心田上開出鮮花。

9.聆聽得人心。智慧,往往來自傾聽;後悔,大多來自發言。為對方打開耳朵,並且,不找藉口。

10.以聽得心:善於聆聽能得到人心。德國哲學家黑格爾:打開心門的門把是朝內,而非朝外。活在這個世上,我們在人際關係中會面臨無數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一定要用適當的言語與行動來應對,而最根本的解決對策,其實就藏在對方的言談之中。

11.問題與解答之間,通常有一條隱形的透明線,就是要一步一步把線埋好、慢慢拉近,才能縮短問題與解答之間的距離。因此,要善言,先要善聽,儘管不認同對方的主張,也要先尊重對方發言的權利,並且用心聆聽,才能掌握開啟對方心門的關鍵之鑰。

12.傾聽與耐心。對方需要的是你的耳朵,而不是嘴巴。

13.孫武在《孫子兵法》<虛實>篇提及打勝戰的兩個關鍵原因,分別是「勝之形」和「制勝之形」。勝之形指的是武器、軍隊規模等;制勝之形指的是戰術、士氣、資訊、狀態。有時,「制勝之形」的影響力更甚於「勝之形」。

14.傾:頭部倚靠於人。聽:是由耳朵+國王+十+目+心所組成。傾聽:像國王一樣耐心用耳朵聆聽,睜開雪亮的眼睛,便能夠獲得民心。

15.傾聽,不僅止於解讀對方已經脫口而出的話語,還包含言語之間流露的情感,以及對方話到嘴邊卻尚未說出口的迫切心情,我們甚至可以稱之為「脈絡式聆聽」。

16.人類本身就是一個小宇宙,我們所說的話,會在這個小宇宙中重生。因此,你所聽到的未必是全貌,務必要從傳入耳裡的話中捕捉隱藏訊息,讀出它的本質才行。若想要感受對方發自內心深處所吐露的真言,就必須用心仔細聆聽,而非單純用耳朵聽取聲音。

17.共感與同理。你的痛,便是我的痛。共感:同理,自己也能對他人所承受的痛苦感同身受;同情:看著他人悲慘的處境,感到惋惜、產生憐憫之心。

18.覺得某人很可憐的心情,其實無形中也帶有自己的狀況優於對方的膚淺判斷。當你流露出的情感是同情而非共感(同理),不僅無法撫慰對方的傷痛,甚至還會變成是在對方傷口上撒鹽。

19.回應與附和。聆聽對方的需求,引導回應。

20.說一次、聽兩次、附和三次。適時添加「啊哈!」、「原來如此!」、「然後呢?」等感嘆詞和問句。

【《說話的品格》第50頁~第81頁】

1.掌握對方的回應,撫慰彼此的心靈。用心聆聽對方的發言,適時附和,引導對方做出回應,並且掌握對方的回應,探索、撫慰彼此的心靈。

2.在交談中回應彼此,形成親密感。我們常向他人傾訴內心的憂愁,或許也是基於想讓自己的心好好休息,不全然是為了解決煩惱。

3.比起千篇一律的安慰或鼓勵,先輕輕撥開我心中的帷幕,然後默默對我說:「類似的傷痛,我也曾經歷過。」後者的方式,會比前者更打動我。彷彿對方也從內心深處掏出了自己的傷痛,毫無保留地讓我觀看。

4.對話就像流水,會依照你的回應決定談話的走向。然而,只要在談話中放入真心,對方察覺時,內心深處的傷痛自然就會被撫平。

5.讓雙方都得利的心理打擊點。所謂的談判,不是找出對方的缺點或盲點緊咬著不放,猛烈攻擊,而是將彼此的優點與利益極大化,找出不爭吵、卻能讓雙方都得利的一場對決。

6.中庸並非零和遊戲,只要一方得利,令一方就一定會有損失;中庸比較接近正和遊戲,當事人都能得到實質的利益。

7.中庸,其實就是柔軟的身段。中庸不是單純坐在中央,而是視情況和條件站在「合理」的位置上。

8.要對一個和自己想法不一樣的人說出「我能理解你」,在現實生活中確實是很難的。但在面對糾紛和爭吵時,要是能夠承認並接納「彼此可能不理解對方」的事實,且不採用蔑視的態度來看待這件事,那麼就比較有可能減少誤會。

9.共餐與共鳴,人際關係的潤滑劑。化解矛盾,從同桌共餐開始。

10.共餐,比知識更有力量。聚餐有時比展現知識來得更有影響力。共餐,便是打開關係之門的關鍵鑰匙,透過同桌用餐並為對方夾菜、邀請對方享用等行為,不僅可以直接感受到對方的親切與溫暖,也可以分享日常生活的酸甜苦辣,更能夠自然卸下對彼此的心防。

11.溝通專家說:「傳遞訊息者本身便是訊息。」也就是說,儘管沒有傳遞特殊訊息給對方,只要傳遞訊息者的態度與方法得宜,便是有價值的訊息。

12.場所,也是溝通的關鍵因素。展現訊息的空間與時空背景,和訊息本身同樣重要,都是左右訊息傳達與說服力的因素。用飯局製造與他人共鳴的機會。

13.高語境傳播:意指東方社會是透過比較微妙的方式來傳遞訊息,東方社會的溝通,並不完全仰賴清楚明確的文字或語言。

14.飯局是公領域與私領域的交會點,人生的重大事件也多半都是在餐桌上促成的。飯局,正是複雜人際關係的潤滑劑,這種特殊場合往往能夠製造與他人產生共鳴的機會。

15.少說少煩惱。人類最深層的情感,往往埋藏在沉默之中。

16.宗教學家馮•許格勒:「在偉大的事物面前要選擇沉默,並在沉默的內層培養話語,光靠言語所進行的討論,只會帶來偏頗。」朝鮮時代的文人畫家金逌根:「不發一語也能傳達其意,所以選擇沉默豈會造成問題。我回首過去,發現沉默能在人間免於禍患」。

17.沉默之中蘊含著許多難以言表的意義與價值,有時甚至比說一百句話的重量還重,也是減少說錯話的不二法門。言語是盛裝想法與情感的容器,要是不經思考直接端上談話桌,勢必會引起事端。

18.言多必失,容易招來煩惱;反之,寡言無患,減少失言,煩惱自然也比較少。西方經典名言:雄辯是銀,沉默是金。

19.同樣的,在我們言談之間,也需要停頓,講得口沫橫飛、喋喋不休並沒有什麼了不起;講得是否精采、妙語如珠也不是重點。懂得適度停頓、真情流露才是最重要的。

20.與其說出不成熟的話語,不如選擇沉默。人類最深層的情感大多來自沉默,而非話語。

【《說話的品格》第82頁~第101頁】

1.簡潔與言力(言語的力量)。真心話往往藏在簡潔的表達裡。

2.「好懂」與「創意」的說話原則,不多話,「言力」反而加倍。

3.有些人只要一拿到麥克風,就會迫不及待發揮專業精神,想要從頭到尾一次說個清楚;他們說話無法收尾,不斷迷失在自己的發言裡,徘徊在交談的邊界,端出各種修辭與理論,一而再、再而三地重複類似的言論,似乎找不到結束話題的出口,因為他們相信,話要說得夠多、夠長,對自己才有利,也可稱為「多多益善語法」。然而,態度輕佻的發言和繁雜瑣碎的叨唸,反而容易引來反效果。

4.人類的專注力是有限的,有些語言學家主張,一般成人的專注力最長只有十八分鐘,也就是說,如果持續超過十八分鐘都是單方面在傳遞訊息,那麼,不論內容多麼精良,也不會有人願意耐著性子聽完。

5.小說家馬克•吐溫:說教超過二十分鐘,連罪人都會選擇放棄被救贖。

6.廢話缺乏密度,左耳進右耳出,無法植入人心。更大的問題是,當你自顧滔滔不絕時,很容易不小心說出不該說的話,甚至惹禍上身。

7.唐朝宰相馮道在《舌詩》中就寫到:「口是禍之門,舌是斬身刀。」因此,要懂得閉口藏舌。這也是為何馮道能侍奉過十一位皇帝,不論怎麼改朝換代,都能身居高位。

8.話語貴精不貴多,人活到一定年紀會發現,人們的真心與內在話往往夾雜在簡潔的表達裡,只要把想法和感受井然有序地說出來,就不必在意話語的多寡。

9.話語往往會呼應現實,話語反映了信念。

10.我只是流浪漢(homeless),還不是個沒希望的人(hopeless)。

11.氣場會以種子的型態,藏在言語之中。有時,我們會因為某人的一句肯定(正向表述),使你嘴角上揚,心情愉悅。我相信,話語中一定帶有某種氣場,那股氣場會先以種子的型態藏在言語之中,有朝一日便會成長茁壯,結出屬於自己的果實。

12.我們說出口的話語宛如一塊磁鐵,會依照話中的氛圍,招來相對應的事物。沒有人能輕易脫離自己的話語磁場。雖然你說的每一句話不一定都會變成現實,但絕對會與現實相呼應。

13.倘若你的語氣裡總是充滿憂慮,就必定會招來意外之災;若你的言談總是詼諧幽默,便自然受人矚目。甚至言談中若充滿夢想,各種機會也會自動找上門;要是充滿著愛意,有朝一日也一定會讓你遇見真命天子。

14.經常使用肯定句的人,親和力高的人,共存指數較高,這與智商高低無關;反之,經常說負面話語的悲觀論者和厭世主義者,也容易使自己不知不覺陷入孤立無援的人際關係中。

15.《論語》<子路>篇,葉公是一名軍事家、政治家,好不容易見到孔子,向他請教治國方針。葉公問政。子曰:「近者悅,遠者來。」意思是「使近處的人高興,遠處的人自然歸附。」

16.嘴脣,會記憶說過地話語痕跡。人類的嘴脣會記憶他最後所說過的單字嘴型,嘴唇上會殘留我所說過的話語痕跡。

17.我們都需要經常按住胸口,捫心自問,那些脫口而出的每一句話、寫出的每個句子是否恰當,是否清楚,直率和無禮之間的界限,以及是否運用「說話」這個樂器演奏出美妙的音樂,還是只將它當成銳利的武器,用來攻擊他人。

18.不受他人話語影響,堅持自己的信念。鈍感力,讓人活下去的動力。

19.「被刀砍傷的傷口很快會癒合,然而,被話語砍傷的傷口,一輩子都難以痊癒。」當尖銳無比的話語瞄準我們的時候,究竟該敏銳以對,還是對外在刺激保持鈍感、無動於衷?我不是要你活得遲鈍,而是要對自己是否過度敏感有自覺,並適當以鈍感來應對。鈍感不是少根筋,而是比較接近復原力。

20.清末民初思想家李宗吾在《厚黑學》寫到:「平定亂世的英雄都有『厚』和『黑』。」厚是指臉皮厚,才不會被人察覺內心,黑則是指城府要深,才不會被人摸透。但近年來,研究這門學問的學者認為,這是某種「帶有遲鈍情感的力量」或「不過度敏銳、能策畫大事的力量。」

【《說話的品格》第102頁~第140頁】

1.不因他人的話語輕易影響自己的心情,不因他人的輕言斥責而倍感挫折,親身實踐自己的信念與人生哲學,這種看待人生的世界觀與力量,便是鈍感力。

2.說話保持鈍感力,保有自我又不傷人。堅持適度的自我主張,說話卻又比別人來得委婉,不主動採取攻擊姿態,舒服地與人暢談,這種人所說的話就像是流水,潺潺地流動著,提供乾涸的對話一些水分,也能讓沸騰的情緒冷卻下來。

3.劍要收在劍鞘內才最威嚴,輕易拔出的刀劍反而沒什麼威力,因為劍的大小與銳利度早已攤在陽光下,被人看得一清二楚。同樣的,說話也是一樣,唯有保持適度的鈍感力的基礎下,游刃有餘地應對,說出口的話語才具備品格,言力也會加倍。

4.站在對方的立場,考慮對方的需求。易地思之,《孟子》<離婁>篇的「易地則皆然」,也就是「要是我和你處在同樣的處境,我也會那麼做。」

5.轉換觀點,看見過去從未發現的風景。若要設身處地為人著想,就必須暫時跳脫自己的立場,試著走進對方所處的時空背景,拋開既有觀點,嘗試「觀點轉換」。

6.說出口的話,必定會再回來。攻擊別人,是因為渴望被讚美。當一個人想盡辦法找出對方的缺點時,其實也佐證了自己內心的匱乏。

7.不懂得讚美他人卻渴望被讚美,不懂得體貼他人卻渴望獲得尊重,不懂得愛人卻渴望被愛,何其哀傷?

8.閒話就像寶特瓶,無法回收、難以消滅。閒話會不斷複製、擴充。

9.世上所有力量都有反作用力,對外釋出力量的同時,也會對內產生相同的力道。言語的力量也一樣,要是沒有拿捏好說話或遣詞用字的分寸,一夕之間斷送前程或墜入萬丈深淵的例子比比皆是。

10.你說過的每一句話,都會回到你身上。就像逆游而上的鮭魚,潛意識會想要回到出生地。

11.你的話就代表你的人品,人有人品,話也有品格。

12.言語即心聲。一個人散發的特有氣息,是來自他的談吐。無心的一句話,會顯出一個人的人品。

13.缺乏內在修養的人,其言辭多而雜亂,於內心無主的人,其言辭粗躁荒蕪。你說的每一句話,都代表你的人品。言語即品性。

14.我們所說的話,會堆砌出一個人的人品,我們每一個人獨有的「味道」,也就是代表人品的「人香」,都會從我們構思的話語中流露。

15.如果不想因說錯話而吃虧,那麼,當「心底」的那些難聽話在醞釀沸騰時,記得一定要緊閉嘴巴,審慎決定是否真要說出口。

16.人要遵守自己說過的話,才能獲得信賴。說話懇切簡潔,言行一致。言行一致,才會產生溫度,在對方心中發酵。

17.行為是證明言語的手段,話語則要呼應行為,才會產生溫度。唯有在言行一致時,人的言行才會獲得強韌的生命力,更廣泛且深層地在對方心中發酵。

18.言行是無法切割的,在《論語》<為政>篇寫道:「先行其言,而後從之。」意思就是,先將要說的事情做出來,然後再說。強調言行之間不能有差距。

19.言行一致是普遍的價值觀,言行一致的人往往會受到推崇。要是言與行兩者之間差距過大,在生活和人際關係裡都會很不利。

20.把真心放入話語之中。無論怎麼掩蓋,本質總有一天會顯露。口吃也掩藏不了真心(誠懇)。

【《說話的品格》第141頁~第183頁】

1.只要能對一位朋友誠懇地訴說這段內容,用同樣的心態,一定也能把真心傳遞給數千萬民眾。

2.只要把意思說清楚就好。《論語》的<衛靈公>篇:「辭達而已矣。」意思是,只要把意思說得暢達就好。

3.把真心放入話中,一定會獲得更高的評價。光靠話術,是無法完全展露真心的。

4.修煉自己的言品,找出適合自己的說話方式。說話其實沒什麼秘訣,只能用再平凡不過的方法勤加練習。把對重要的人說的話,重新沉穩地說一遍,不斷檢視自己的言談所走過的軌跡,才是唯一正解。

5.說話使用修辭,表示認真活在當下。活用各種修辭法來說話,也意味著充實過生活,甚至代表認真活在當下。唯有在不放棄活下去的意志、以樂觀態度看待人生時,才能用正面積極的方式講述空虛的日常,並轉個彎用其他事物來描述。

6.主導談話的人,多半懂得運用修辭。它會使平凡無奇的談話變得豐富多彩。

7.修辭法是一把沒有劍柄的雙刃劍。誤用修辭法使自己陷入困境,日戰時期的高官就曾以「要讓國民不痛不癢彷彿在拔鵝毛般地徵收稅金。」來說明稅改的正當性。他其實是偷了法國路易十四財務長柯爾貝爾說過的話:「徵稅的藝術就像從鵝身上拔毛。」

8.禍從口出,你說話的方式,決定了聽者的反應。同樣一句話,表達方式不同,便會展現出截然不同的溫度與重量。

9.關係不是靠製造,而是靠累積。溝通單靠一個人是行不通的。溝通的英文,源自拉丁語,有交換、分享的意思。

10.你可以自言自語,但若要溝通,單靠一個人是行不通的。溝通一定要與他人一起進行,並且在說話者與聆聽者彼此都有情感交流的時候,才算是正式啟動。

11.人際關係需要耐心累積。人生和人際關係,都不是靠製造,而是靠累積出來的。

12.傷人的話語,充其量只是噪音。

13.開玩笑不能失分寸,玩笑話最容易過猶不及,脫離雙脣地戲弄言語要是以犧牲某人或者使某人感到不悅為前提,那麼總有一天,那份戲弄也會像飛鏢一樣回到自己身上。

14.不顧別人感受的幽默,只是低級玩笑。德國社會學家諾貝特•埃利亞斯:「人類出於善意的言行,若缺乏禮儀風度,便會讓對方覺得是『不文明的行為』,禮儀風度就是文明化。」

15.倘若輕率膚淺的言語要從口中衝出,就得盡快安撫自己的心理,讓那句話好好待在口中。一旦口出惡言,將招來他人詆毀與橫禍,豈能不謹言慎行。

16.完全不顧及對方感受的話語,這樣的發言,只會淪為噪音,而非說話聲。

17.輸過才知道怎麼贏。帥氣地認輸吧!懂得道歉,才真正懂得負責。

18.道歉是一種解決方案,充滿勇氣的真誠覺悟,才是打動對方的唯一解決對策,也是排解糾紛與不信任最有力的溝通工具。道歉會在糾紛與衝突中注入潤滑劑,並作為關係修復的一種機制。

19.有時,我們也要懂得風光認輸,才不會把自己逼上絕路,認輸並不代表向對方低頭,而是認可對方。

20.指正與批評。出自溫暖的冷言冷語。

【《說話的品格》第183頁~封底】

1.偏見的牢籠越高,就越想對別人下指導棋,或者矯正對方的思想。

2.善意的批評,是溫如人心的。如果想要說出善意的批評,提出建設性的指正,必須具備某種程度的內功:不僅要對事情有充分的知識與觀察,還要把關心對方、愛惜對方之心靈蘊含在言語之中。

3.「批」字是由「手」和「比」所組成,也就是將事物放於掌心,從各種不同的角度觀看,綜合評估、評斷的意思。

4.指正,是唯有不輕易指正他人的人才能做的事。

5.善於交涉的人,似乎都有讀心術。現實生活中,能夠洞悉對方的意圖,也是過人的競爭力。

6.司馬遷《史記》:「反聽之謂聰,內視之謂明。」意思是,能聽之於耳,慮之於心,叫做聰明;能自我反省,叫做明智。若要理解一個人、猜到對方的意圖,就必須記住對方說過的話,聰明地聆聽,睜大心眼,觀看對方的內心。

7.人受到尊重,自然會說出內心的真實想法。提問,而非命令。如果說「命令」是會將一邊的想法推向另一邊的「傾斜語言」,那麼「提問」就會是感染想法的「染色語言」。

8.提問形式的對話,會使聽者感受到自己被尊重,有時還能引導聽眾自發性地參與對話。教育,不是灌輸,而是引導。

9.過去與未來是共生共存的。以後我們還是會記得那段過去,也可能永遠謹記在心,但是我們不應該再任由過去搞砸未來,未來也不能被過去羈絆,這才是我們留給下一代最偉大的禮物。

10.不會留戀過去,也不會把「想當初我可是」這種話整天掛在嘴邊,反而是將觸角延伸到即將到來的明日,提出良好的未來展望與目標。

11.在「過去」的巢穴中孵出「未來」之卵。《明心寶鑒》裡:「欲知未來,先察已然。」意思是「如過想要知道未來,就要先回顧過去。」文明社會的要件即是省思過去。過去,可以是一道牆,也可以是一條路。

12.連結與包容。致力追求彼此的共同點。越過偏見,知人善任。聽敵人的話語,伸出友誼之手。「包容」或許是人際關係中,人類能夠到達的最高境界。

13.與人交談,能夠找到與對方的共通點並不是什麼特殊能力。交談時需要的並不是技/話術,而是態度。

14.硬思考(邏輯分析)與軟思考(觀點)。面對「貓咪與冰箱有何共通點?」硬思考會反問:「家電與動物會有共通點嗎?」軟思考則可能這樣回答:「兩者都有很多種顏色,一樣喜歡廚房,都有類似尾巴的東西。」若能想到這樣的答案,都要歸功於看待現象與世界的態度極其柔軟所致。

15.貼近民眾的日常用語,跨越藩籬,從二分法觀點中脫離。

16.《論語》<為政>:「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意思是「君子團結但不勾結,但是小人勾結卻不團結。」也就是不結黨營私,不向特定勢力靠攏的姿態/品德。

17.開放包容的態度。教宗方濟各:「關於離婚與墮胎,教會的立場從未改變,但是從今以後,治癒、撫慰這些人的傷痛,將是教會要扮演的角色。」他與一名無神論者通話時,也以「神的慈悲無限,儘管不信神,只要遵循自己的良心即可。」來包容對方。也就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18.回歸說話的初心,鍛鍊說話的品格。尊重就是傾聽,真心就是不找藉口。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