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6月份閱讀筆記:《也許你該找人聊聊》

2021年06月份閱讀筆記:《也許你該找人聊聊》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封面~第30頁】

1.美國作家與社運人士詹姆斯・鮑德溫:沒什麼事比脫離痛苦更讓人渴望,也沒什麼事比拋下柺杖更讓人惶恐。

2.知名瑞士精神病學家卡爾・榮格講過:只要不必正視自己的靈魂,人什麼事都願意做,不論事情有多荒謬。不過他也講過:凝視內在者終能醒悟。

3.這本書要問的問題是:我們怎麼改變?答案是:在與他人的關係裡改變。如果你在本書看見自己,那既屬巧合,也是我故意。......↓

4.人不可能既深深認識一個人,卻又對他毫無好感。我們應該把世上敵對的人湊在一起,讓他們待在房間分享彼此的人生、成長經驗、恐懼和掙扎,這樣一來,全世界的敵人馬上能好好相處。在我擔任心理師的過程中,我的確在每個人身上看到討人喜歡的部分,連殺人未遂犯都不例外。

5.改變和失去息息相關。人不可能既要改變又不失去,這說明為什麼經常有人口口聲聲說要改變,到頭來卻始終原地踏步。

6.心理師也跟每個人一樣,必須面對日常生活裡的各種挑戰,事實上,這個共通點是我們與陌生人建立連結的基礎,他們因為信任我們,才與我們分享自己最脆弱的故事和秘密。在我們努力累積的經驗背後,我們非常清楚做人多難。換句話說,我們還是得扎扎實實面對每一天。

7.螢火蟲也喜歡伸手不見五指的地方,黑暗裡也有美,但我們得願意注視才看得見。

8.心理師也會找心理師協助,事實上,受訓期間必須與心理師晤談一定時數,這是取得執照過程的一部分。我們從中學習如何接受回饋、忍耐不悅、找出盲點,以及發現我們的經歷和行為對自己和別人有什麼影響。拿到執照後,人們開始找我們諮商,然後,然後我們還是會自己去看心理師。

9.心理治療一個很重要的步驟,是協助病人為自己當前的困境負起責任。可是,人們經常抱緊一種信念,認為自己大多數的問題都是非戰之罪、形勢比人強,簡言之,都是外部因素造成的。如果困境都是其他人、其他事、其他原因導致,我們幹嘛還多費氣力改變自己呢?

10.心理師像是為病人捧著一面鏡子,但仔細想想,病人何嘗不也為心理師捧著一面鏡子?每一天,病人都為我們開啟我們必須為自己思考的問題。如果他們能透過我們的回饋更認識自己,我們當然也能藉由他們的想法更看清自己。

11.就診原因,故名思義就是病人尋求治療的關鍵。不論問題何在,他通常是因病人的人生發生轉折而起。該保持現狀還是走向未知?(溫馨提醒:心理治療一定會帶你走向未知,即使你選擇維持現狀。)

12.每個故事都有很多面向,人通常會略過不符自己視角的部分,病人告訴我的大多完全真實,從他們就診時的視角來看,完全真實。問熱戀中的人對另一伴的看法,你只能聽到半個故事;在他們分手之後再問,你還是只能聽到半個故事。

13.要是沉默聽得見的話,今晚的沉默聽起來不太對勁。如果你戀愛過,你一定知道我講的是哪種沉默:那種沉默的頻率,只有你的心上人感覺得出來。

14.「我不知道......」他怯怯地說,肩膀沒動,感覺起來卻像在聳肩,他整個人、整個身體都像是在聳肩。「這種事什麼時候提都怪怪的。」(我的心理師朋友聽到這部分時,馬上將他診斷為「逃避型人格」;我的非心理師朋友聽到這部分時,則馬上將他診斷為「混蛋」)。

15.我覺得自己像是從高處看這一幕,看著困惑版的我高速體驗赫赫有名的五階段: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沮喪→接受。噗嗤一笑是否認,那「你他媽的什麼時候才要講」就是憤怒,而我開始進入討價還價階段:那你倒是講講看,我們該怎麼解決這個問題?

16.「我以為你想跟我結婚。」我可憐兮兮擠出一句話。「我是想跟你結婚,」他說:「我只是不想再跟小孩住。」我想了一下,像是在解一塊拼圖。他的話有如人面獅身獸的謎語。

17.我想起那些憧憬完美劇本的病人。要不是他商學院不讀,去當什麼作家,他會是我的真命天子(於是我跟他分手,老是跟無聊得要死的避險基金經理人約會。)要不是那份工作在另一區,他簡直完美(於是我繼續幹現在這份前途無亮的工作,一再告訴你我多嫉妒我朋友的事業)。

18.每個人都有底線,達不到的話寧可整件事拉倒。可是,病人要是一再沉溺於這種精打細算,我有時會對他們說:「如果王后有蛋蛋,就能當國王了。」如果你的人生一直在東挑西揀,如果你就是不承認「#完美是美好的敵人」,你無異於剝奪自己的快樂。病人一開始會因為我話說得直而愣住,但這能幫他們省下好幾個月的治療時間。

19.申辯完畢,他感到非常抱歉。「你很抱歉?」我飆回去:「你知道嗎?你花這麼多力氣想怎麼不當爛人,結果是讓自己變成世上最爛的爛人!」他再次沉默,我突然懂了:他之前那詭異的沉默,就是他開啟這個話題的方式。雖然我們一談再談直到陽光從百葉窗溜進來,我們彼此其實打從骨子裡知道:沒什麼好談的了。

20.我有小孩,他要自由。小孩和自由排斥,以上,這就是我的就診原因。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第31頁~第50頁】

1.跟別人說你是心理師,對方常會擠出幾個尷尬問題,例如:「哇!心理師耶!我要不要跟妳說一下我小時候的事?」或「我跟我婆婆有點問題,這種事可以找你幫忙嗎?」或「你是不是在對我精神分析?」(順便回答一下,答案依序是:「拜託不要」、「可能可以」、還有「不要在這裡吧?如果我是婦產科醫生,你會問我要不要給你內診嗎?」)說穿了就是恐懼→你會看出我仔細掩飾的不安全感嗎?你會看穿我的弱點、謊言和自卑嗎?你會看見我的內心嗎?

2.他們一知道我是心理師,不是小心翼翼把話題轉往心理治療玩笑,就是拿添飲料當藉口盡快閃人,好像不這樣做,我就會盯著他們的靈魂打量似的。不過,有時候的確有人會問更多,例如:「來找你的都是哪一種人阿?」我總會說都是一些跟我們不一樣的人(意思就是:跟你一樣的人)。

3.有次認識一對好奇夫婦,跟他們說我幫不少伴侶做過治療,結果他們兩個講著講著一言不合,當著我的面吵了起來。丈夫想知道太太為什麼好像對伴侶治療很感興趣,畢竟他們可沒有這種問題(科科)。太太則想知道,丈夫為什麼對夫妻之間的情慾/趣/緒生活不感興趣,畢竟他們搞不好哪天需要幫忙(灑花)。

4.心理治療有時會帶出奇怪反應,因為它某種層面像色情刊物,都有「赤裸」的面向,都有刺激的潛質,也都有幾百萬名使用者,而且其中大多數都是秘密使用。雖然統計學家曾經試著量化接受心理治療的人數,但有人認為結果有偏誤,因為接受治療的人很多不願意承認。儘管統計結果有低估之嫌,數字還是很高。

5.不論哪一年,美國都有大約三千萬人坐進諮商室的沙發,而美國甚至不是心理治療風氣最盛的國家(趣味事實:人均心理師最盛的國家依序是阿根廷、奧地利、澳洲、法國、加拿大、瑞士、冰島,再來才是美國)。

6.在傷痛剛剛開始湧現時,人通常不是攻擊別人就是攻擊自己,讓怒意向外爆或向裡衝。

7.羅伯・佛洛斯特詩作的俗話說:「唯一的出路是走過。」抵達隧道另一端的唯一辦法是走過,不是繞著它打轉。但,我現在連入口都找不到。

8.痛苦時有人陪伴十分可貴,這也是諮商室那種受呵護的空間能提供的經驗之一。可是出了諮商室外,這種經驗很難給,也很難得。

9.「現在只能走一步算一步」。這是會對被憂鬱壓垮的病人說的話。什麼叫「被憂鬱壓垮」呢?有點像:那裡是浴室,五呎遠左右,我看到了,但我過不去。這時候就得走一步是一步。絕對不要一下看五呎,只跨出一步就好,再跨出一步,最後你會勾到蓮蓬頭,然後你能撐到明天,也能走到明年,一步就好。

10.病人沒法想像自己的憂鬱能很快變好,但他們不需要這樣想,先做一件能鼓勵你走下去的事,用好的循環代替壞的循環。大多數重大轉變都出自成千上百、幾乎感受不到的微小步伐,一步一步、日積月累,一步的空間能發生很多事。

11.我自己坐上沙發,看著空蕩的心理師座位,感受從這個角落看到的景象,舒服得出奇,我繼續坐著,直到門邊的小綠燈亮起,告訴我第一個病人到了。我準備好了,我對自己說,先一步,再一步,我會好的。......才怪。

12.我一直很愛聽故事,而且我感興趣的不只是故事的內容,還有說過故事的方式。病人來晤談時,我不只會聽他們敘述,也會留意敘述內容的彈性多大。他們認為自己講的是唯一「正確」的版本嗎?還是他們知道自己的說法只是一面之詞,事情經過還有很多敘述方式?他們有意識到自己保留或省略一些細節嗎?知不知道分享私事的動機也會影響別人聽的方式?

13.如果唯一能讓你撐完一整天的事,就是知道自己晚餐後能打看電視,那麼,你恐怕真的很低潮。某天中午,我跟一個無敵漂亮的經紀人在一間無敵氣派的餐廳吃飯,聽她講她無敵完美的新提案,我發現自己腦子裡一直飄過四個字:我沒興趣。不管她講什麼,這四個字不斷繞著我轉,結帳時沒停,開車回辦公室的路上也沒停。它們在我眼前狂奔到隔天,又繼續竄了幾個星期、幾個月,直到我終於承認它們不會消失。我・沒・興・趣。

14.佛洛伊德說過:「醫生應該要像一面鏡子,只反映眼前看到的情況,不能被病人看穿。」然而無可避免的是,該跟病人分享什麼是滿微妙的問題。例如我的同事選擇跟病人分享類似的遭遇,這大幅加深了他們的關係;我的另一個同事,他父親是自殺過世的,但他選擇不向一個父親自殺的病人講這件事。

15.每種情況都有很多因素需要考量,而我們用來權衡自我揭露的價值的主觀石蕊試紙是:讓病人得知這份資訊對治療有幫助嗎?自我揭露運用得當,能拉近與病人的距離,讓他們知道自己的經驗有人懂、並不孤單。但要是病人覺得心理師的揭露不恰當或自我耽溺,病人會感到不自在,開始不願多談,甚至從此不見人影。

16.不論在人生或是在治療過程中,就算你什麼都做對了,還是可能抽到那根爛籤。而當你抽到了,你唯一能掌控的就是怎麼面對它。用你自己的辦法,而不是別人告訴你該怎麼辦。

17.如果你請人推薦心理師,而那個人沒在看心理師,他可能因為你居然以為他有看心理師而不爽;同樣地,如果他有在看心理師,他也可能因為你居然看得出來而不高興。

18.不管你是怎麼找到心理師的,你可能都得談過幾個才會碰上對的那個,因為與心理師對盤跟找其他醫生不一樣。找對心理師跟找心臟科名醫不一樣,心臟科醫生可能一年只看你兩次。

19.研究一再指出:心理治療成功與否,最重要的因素是你跟心理師的關係。你覺不覺得對方「懂」你,這比心理師受的訓練、用的治療方式、你面對的是什麼樣的問題,都來得重要。

20.心理師有一些獨特的限制,避免違反「雙重關係」的倫理原則。我不能治療我生活圈裡的任何人,也不能接受他們的治療。我兒子班上同學的家長不行、我同事的姊姊不行、我朋友的媽媽不行、我鄰居也不行。諮商室裡的關係必須獨立出來,自成世界。你可以跟任何醫生打網球或組讀書會,可是心理師不行。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第51頁~第73頁】

1.心理治療工作者有四分之三是女性。

2.「高功能」是心理師對「好病人」的講法,大多數心理師都愛接這種病人。高功能指的是:能建立關係、擔起成年人的責任、有自省能力、不會對你奪命連環call、不會三天兩頭打來緊急預約。研究顯示、常識也是如此:心理師大多喜歡跟善敘述、動機強、心態開放、有責任感的病人合作。

3.心理師很少接辦公室電話,因為病人要是正難過時打來,你卻只能講幾分鐘話,很容易讓病人覺得你不近人情,拒人於千里之外。

4.嗶聲之後,我簡短留言,講了心理師需要的資訊:姓名,一句話說明來電原因,還有回電的電話。本來表現得滿好,直到我想多補充一件事也許會讓他更快見我→我說我也是心理師。結果我講到「心理師」時嗓子啞掉,丟臉得要死,我匆匆咳一聲帶過,趕忙掛掉電話。

5.病人經常約好第一次晤談就感受到希望,即使腳都還沒踏進諮商室也是如此。

6.跟新病人第一次晤談時,我通常會先講一兩句起頭,例如:「要不要聊聊今天為什麼想過來?」可是溫德爾什麼也不說,只看著我,一雙碧眼露出詢問的目光。他一身開襟衫配卡其褲,像是用心理師模子印出來的。「嗨。」我說。「嗨。」他答,然後停下來等我說。

7.我想辦法鎮定下來,把男友的事好好講一遍。老實說,分手後我一天糟過一天,因為生活裡到處迸出刺眼的空虛。我跟男友前幾年天天黏在一起,每晚互道晚安。他現在在做什麼呢?他今天過得怎樣?他工作順利嗎?他有想到我嗎?還是他總算為說出實話而鬆了口氣,現在可以去找沒孩的伴?我體內每個細胞都感受到他缺席了,所以我早上踏進溫德爾諮詢室簡直像行屍走肉,但我不想給他留下這樣的第一印象。坦白講,我希望他對我的第二印象也不是如此,最好第一百個印象也不是。

8.心理治療過程有個耐人尋味的矛盾:為了達成任務,心理師會試著看出病人真正的樣子,換句話說,他們會特別留意病人的脆弱、掙扎和行為模式。病人呢?病人當然希望心理師幫忙,可是他們也想受到喜愛和敬佩,換句話說,他們會隱藏自己的脆弱、掙扎和行為模式。

9.我抽了一把,擤擤鼻子。面紙跑來這裡似乎拉近我和溫德爾的距離,像是他拋給我救生索一樣。我這幾年遞面紙給病人無數次,但我忘了這簡單的舉動多令人暖心。我想起研究所第一次聽到的話:「心理治療是行動,不是言詞。」

10.我發現溫德爾用一個奇特的眼神看我,我不習慣別人這樣看我。他的眼睛像磁鐵,好像瞥向哪裡都跟著我。他的表情既專注又柔和,像智慧老人和動物玩偶的綜合體。他散發出一則訊息:在這個房間裡,是我要看出你,而你會想躲。但我會仔細看,看出你的時候,就是情況好轉的時候。......可是我不是來這裡孵這個的。

11.溫德爾展現體貼姿態仰身向後:「那多讓我知道一點這段關係的事。」他這是在建立「治療同盟」,沒有信任,什麼事也做不了。在幾次晤談時,讓病人覺得被傾聽和被理解,比讓他們有所領悟或改變更重要。

12.每個心理師都知道的事:就診原因常常只是更大的問題的其中一個面向,雖然病人是為它而來,但它往往只是煙霧彈。溫德爾知道大多數人擅長過濾自己不想看的東西,精於利用分心或防衛機制來遏抑受威脅的感覺。防衛機制恰如其名,是有作用的。它能保護人不受傷......直到人不再需要它為止。

13.約翰上星期開始在晤談時間回訊息,我跟他說他這樣做讓我覺得自己像空氣。心理治療重視當下,而當下指的是諮商室裡正在進行的事,不是病人在外面的事。基本上,病人怎麼對心理師,就會怎麼對別人,我希望約翰開始察覺自己對別人的影響。

14.「白痴慈悲」用心呵護別人的感受,甚至在對方需要當頭棒喝時,也不給他一棒。這種慈悲比坦誠指出問題有害得多,但我們常對青少年、伴侶和成癮者這樣做,甚至對自己這樣做。與「白痴慈悲」相反的是「智慧慈悲」,這種慈悲在付出關心的同時,也不吝於在必要時扔下一顆愛的真相炸彈。

15.晤談時間其實不只是他的。每一次晤談既屬於病人,也屬於心理師,更屬於兩者的互動。

16.有種神話說心理師受的訓練就是保持中立,但我們怎麼可能中立?我們也是有血有淚的人,不是機器人。我們努力的其實不是中立,而是察覺自己並不中立的感受、偏見和觀點(我們稱之為「反移情」),這樣才能後退一步,思考該為病人做什麼事。在治療過程裡,我們會運用、而非壓抑自己的感受,並藉此引導治療方向。

17.我放低音量,讓他不得不傾身聽我說:「有寵物的人多半很關心寵物。」神經科學家發現:人有一種成為「鏡像神經元」的腦細胞,讓人模仿別人。當人情緒升高時,輕柔和緩的聲音能讓他們的神經系統冷靜下來,幫助他們回到當下。

18.大家常常誤以為麻木是空虛,但麻木其實不是沒有感受,而是被太多感受吞沒的反應。

19.來心理治療的人就像遞上自己的快照,讓心理師從中抽絲剝繭。病人進諮商室時,你看到的即使不是他們最糟的模樣,但也絕對不是他們最好的狀態。他們可能絕望、困惑、混亂或防衛心重,情緒通常極為低落。於是他們坐上沙發,用期待的眼神看著你,希望你能好好了解他們,最後(最好是馬上)開出解方。

20.心理師不可能馬上治好病人,因為我們對病人完全陌生,我們得花時間熟悉他們的希望、夢想、感受、行為模式,有時甚至要了解比他們自己還深。如果造成他們困擾的問題是經年累月累積的,那麼,想達到他們期望的緩和,花幾節五十分鐘晤談時間應該也很合理。

==不保證正確的google翻譯機==

人在絕境難免渴求速效,病人希望我們有耐心,但自己未必有多少耐心。
When people are desperate,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y desire quick and effective solutions. Patients want us to be patient, but they may not be patient.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第74頁~第111頁】

1.通往平靜的路是與自己和解。你一定會痛,人都有痛的時候,可是你不一定得那麼苦。要多痛選不了,要多苦選得了。

2.真相不會隨我們承受它的能力而改變。

3.正視你的感受,不要認為自己應該如何如何而去調整你的感受。這些感受無論如何都會在那裡,不妨迎接它們,因為它們有重要線索。不要評判你的感受,注意它們就好。用它們(感受)當你的地圖,別怕真相。

4.人最不想面對的事,往往就是他們最需要面對的事。

5.如果我們不接受過去不能重來,不承認無法改變多年前發生的事,我們會繼續被過去困住。改變我們與過去的關係,是心理治療的主要部分。心理師很少談到我們與未來的關係也會影響現在,我們對未來的看法也會阻礙改變,威力不下於我們對過去的看法。

6.我們以為未來是以後的事,但我們其實每天都在心裡創造未來,所以當現在崩壞,我們與這個現在相關的未來也跟著瓦解。如果我想活在現在,就一定得接受自己失去了原本的未來。

7.她問我:「你覺得我是壞人嗎?」而我會向她保證:每個來心理治療的人,都會擔心自己的想法或感受或許「不正常」或「不好」。可是,想釐清自己充滿曖昧和複雜的人生,就必須對自己誠實,壓抑這些念頭可能讓你表現「不好」,承認它們則讓你成長。

8.大多數人的人生沒有完全照著計畫走,就算你幸運到了你想到的地方,你還是可能遇上班機取消或爛天氣。也可能興高彩烈地去慶祝結婚週年,十分鐘後,你的另一伴卻在淋浴時心臟病發驟世。

9.我們以為列心願清單是為了避免遺憾,其實,它也讓我們迴避死亡。畢竟清單越長,我們就以為自己還有越多時間慢慢完成。相反的,刪減清單能微微撼動我們的否認系統,逼自己承認嚴肅的事實:生命的死亡率是100%。

10.如果他們有從人生中學到什麼,那就是生命的本質就是不確定。如果因為擔心癌症復發成了驚弓之鳥,造成太太戒慎恐懼不生孩子,結果癌症沒有復發,豈不抱憾終生?先生向太太保證:不論太太的健康發生什麼變化,他都會做個稱職的父親,他一定會把孩子照顧好。

11.進解剖教室前,教授給我們兩道指示:敬大體如祖父母(可是正常人會切自己的爺爺奶奶嗎?)、解剖人體是衝擊極大的過程,留意自己的情緒。

12.我們完全不知道大體的資訊:姓名、年齡、病因,全不透露。不提供姓名是基於隱私,隱瞞其他部分是為了讓我們自行「破案」。重點不是「兇手是誰?」而是「他為什麼死了?」是因為抽菸?愛吃紅肉?還是因為糖尿病?

13.每節課從拉開屍袋、取出大體開始。全班先靜默一分鐘,向容許我們支解他們身體的故人致敬。我們從頸部以下開始,蒙住大體頭部表達敬意;進行到臉部時先蓋住眼瞼,一方面仍是出於敬意,另一方面,是讓他們看起來比較不像真實的人。

14.課程最後一天是典禮,我們一起向大體致敬,我們全部讀了自己寫的卡片,並演奏音樂,向他們獻上祝福,願他們即使身體支離破碎,關於他們願意交出自己,任我們宰割,承受千刀萬剮,化為無數組織樣本,一毫米、一毫米地被放在顯微鏡下檢視。但真正脆弱的是我們,不願意承認脆弱,更顯出我們多脆弱,一群不曉得自己有沒有本事行醫的一年級學生;一群近距離凝視死亡的年輕人、一群時不時在意想不到的時刻掉下眼淚、不知如何是好的學生。

15.史丹佛很重視待病人如人,而非案例。然而在此同時,教授們也坦承這越來越難,因為行醫方式正在改變。長期建立關係和仔細問診的老派作風不再,取而代之的是新潮的「管理式照護」:每個病人看十五分鐘、工廠式的治療過程、限制醫生能為每個病人做多少處置。

16.我會記得多少病人的名字?還能了解他們的人生嗎?我跟很多專科醫生見習,刪掉了與病人互動最少的科別(急診醫學科:很刺激,但你不太有機會再看到你的病人。放射科:你看的是片子,不是人。麻醉科:你看的病人都在睡眠狀態。外科:同上。)我喜歡內科和小兒科,但我的醫生警告我環境在變,醫病之間的人際連結越來越淡,為了不陷入財務窘境,他們每天得趕著看三十個病人。

17.詢問一個人父母的事,不是為了責備、評判或批評他們。事實上,這跟他們的父母一點關係也沒有,只是要了解早年經驗如何塑造成年後的他們,藉此幫助他們分開過去和現在,脫下不再合身的心理外衣。

18.大多數人的父母都盡力做到最好,雖然有的人的「最好」是甲下,有的人是丁上。雖然每個人都有侷限,但少有父母打從心底不希望子女有好的生活。這不代表我們對父母的侷限不能有情緒,只是要想出如何應對。

19.有句話說得好:「診斷一個人有憂鬱症之前,先確認他們沒被混蛋圍繞」。他常抱怨妻子鬱鬱寡歡、小孩不孝順、同事浪費他的時間,而且每個人都對他要求太多。

20.對防衛心很重的病人,窺知他們過往的其中一招是問:「不要用想的,對你的媽媽(或爸爸)的個性,馬上在你心裡冒出的三個形容詞是什麼?」這種不假思索的答案總能帶給我和我的病人啟發。

==不保證正確的google翻譯機==

俗話說得好:沒有人能活著離開世界。
As the saying goes: No one can leave the world alive.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第112頁~第161頁】

1.我之所以對約翰的童年好奇,是因為他明顯自戀。他自以為是、防衛心強、輕蔑他人、總想主導談話,還有態度趾高氣昂。簡單說,他超機車,這些全符合「自戀型人格違常」的診斷標準。

2.心理治療需要自省和悟性,自戀型人格因為很難認清自己和別人,治療過程往往充滿挑戰。

3.有人格違常的跡象未必代表達到正式診斷標準。每個人都不時會出現輕微的人格違常(可能那天正好特別倒楣,或是剛好被戳到痛處),因為每個人都有自我保護、受到接納、保持安全感,十分合乎人性的需求。

4.要求多、愛批評、常生氣的人往往強烈感到孤獨;有這些表現的人既想獲得關注,又怕受到關注。

5.很多病人暗自希望自己是心理師唯一的病人,至少要是最喜歡的一個、最特別的、最有趣的,最重要的是:最受關愛的。

6.隨著四十歲大關逐漸逼近,我想要小孩想得要死,但還沒想到甘願隨便找個人嫁了的程度。這讓我陷入極其尷尬的處境:我很想成家,但也很挑。就在那個時候,我朋友建議我把順序反過來:先有孩子再找伴。有天晚上,她寄了好幾個精子捐贈者網站給我。我之前從沒聽說過這種事,剛開始有點不知所措,但仔細考慮後,我決定跨出這一步。

7.我想到自己看到自我苛責的病人時常有的想法:你如果需要找人談談自己,千萬別找現在的自己。我們追求的是自我同理(我也是人),而非自我評價(我是好人還是壞人?)

8.傷慟排除條款:當一個人在至親好友去世後兩個月內出現憂鬱症狀,應診斷為傷慟;但這些症狀要是持續超過兩個月,就該診斷為憂鬱症。但這個條款已經刪除,因為時間拿捏有疑義:人真的能在兩個月內弭平悲傷嗎?悲傷難道不會持續半年、一年,或是以某種形式持續一生?

9.誠實的藥效更勝同情,後者帶來安慰,但常有所隱瞞。

10.我們每次會在晤談時播下好奇的種子,因為心理諮商幫不了對自己不好奇的人。我甚至會在某些時刻點病人一下(「我在想喔,我怎麼好像比你對你自己更好奇?」之類的)。大多數人會開始對我的問題感興趣。

11.一般而言,心理師和病人間的問題,也會發生在病人和其他人之間。當然,在心理師對病人產生反移情的時候,和病人怎麼相處都不對勁。跡象之一是:你開始對病人產生負面感受。

12.心理師會用三種資訊評估病人:病人說了什麼?病人做了什麼?還有我們跟病人互動的感覺。病人有時就像脖子上掛個牌子:我讓你想到你媽!我受訓時有督導講過:「你們跟病人第一次晤談後的感覺是真實的,好好運用。」

13.心理治療並不容易,而且辛苦的不只是心理師而已,因為病人也必須為改變負起責任。要是你以為心理師跟你談一小時只會應和你,你錯了。心理師當然支持你,但我們支持的是你的成長,不是你對另一伴的低評價。我們的角色是了解你的看法,但未必會為它背書。我們不會拉著病人執導問題核心,我們只會輕輕推著他們靠自己走到那裡,因為最有力的真相,是他們自己一點一滴領悟的真相。心理治療契約隱含的是病人願意忍受不自在,因為有些不自在是心理治療發揮作用所無法避免的。

14.心理治療之所以有挑戰性,在於它要求病人以平常不願意的方式看待自己。雖然心理師會盡可能以同理心捧著鏡子,但願不願意好好照鏡子還是要看病人自己。他們得自己決定要轉頭不看,還是要盯住鏡子,說:「哇!怎麼會這樣!接下來該怎麼辦。」

15.很多病人會想:我的人生這麼乏味,心理師會不會聽得無聊?不,這種並人才不無聊,真正無聊的病人是不願分享人生,晤談從頭到尾只注意微笑,每次講的東西都不著邊際,或一再重複。要談無聊,最無聊的莫過於拒你於千里之外的病人。

16.我們經常夢見自己的恐懼,而我們的恐懼很多。有些時候,我們得花點時間才能承認自己的恐懼,對自己承認尤其如此。我注意到夢可能是自白的徵兆,埋藏的東西開始浮上表層,但沒露出全貌。

17.人的「不同的部分」想要的事物常常不同,如果硬要讓「自己無法接受的部分」噤聲,它們可能會以其他方式要求被聽見。我們很多自毀行為都源於情感空虛,而這片空虛總是召喚別的事物填補。

18.雖然我願意在某些情況下根病人用Skype談,但是我覺得約翰不適合,因為幫助他的很多主意都依賴面對面互動。不論科技能帶來多少便利,但用我同業的話說,螢幕互動就像「戴套治療」。

19.在面對面晤談時,心理師不只是聽病人說的話和觀察他們的動作(抖動的腳、微微的表情扭曲、顫抖的下唇,因憤怒而瞇起的眼睛等等)。除了聽和看之外,還有一個較不具體、但同樣重要的線索:你們一起在諮商室裡營造的氣場。

20.不與病人共處於同一個物理空間,就感受不到這無以言喻的面向。

==不保證正確的google翻譯機==

快樂等於現實減掉期望。
Happiness equals reality minus expectations.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第162頁~第196頁】

1.家庭系統裡只要有人開始改變,即使是朝健康、正向的方向改變,系統裡的其他成員往往會盡一切努力維護原狀恢復恆定狀態。舉例:當酗酒的人開始戒酒,其他家人常常會在不知不覺間破壞他的復原。人有時候甚至排斥朋友的正向改變:幹嘛那麼常去健身房?待晚一點點啦!你哪需要睡那麼多!為了升官這麼拼命何苦呢?

2.心理師都學過的事:在我們對某件事反應複雜、需要更多時間思考時,什麼也別做,在當下什麼也別做。

3.抱怨也可能是沒有明說的稱讚。例如:太太對先生說「我知道你做了很多,我很感激,但即使你在家,我還是想你,我真的需要你好好聽我講話。」她的表達方式也許不理想,但她要說的是她愛你、她想你,她希望你更貼近她,可是你沒做到,這讓她難過。這種抱怨的確是稱讚。

4.男性在成長過程中對內心世界認識不深,社會也不太能接受男性談論自己的感受。文化壓力對女性的要求是言行得體,對男性的要求則是情感得體。女性通常會像朋友或家人吐露心事,可是當男性在晤談時告訴我他們的感受,心理師總是第一個聽他們講出口的人。難怪中年男性藥物濫用和自殺率持續上升。

5.不先變得脆弱就不可能成長。

6.憤怒是大多數人有的感受,因為它是外向的,怒氣沖沖責怪別人可以讓人自感優越。然而憤怒常常是冰山一角,只要看透表層,你會發現還有很多感受浸在水裡:恐懼、無助、嫉妒、寂寞、不安全感等等。可能你沒察覺到,也可能是你不想顯露出來。但你若能容忍這些較深的感受,直到能夠了解它們、能夠傾聽它們想告訴你的事,你就不只能以更建設性的方式處理你的憤怒,也不會那麼容易生氣。當然,憤怒還有另一個功能:把人推開,不讓他們靠近你、了解你。

7.平靜不代表沒噪音、沒困擾、沒難題,而是指身處這些干擾之中,心依然安靜。

8.心理治療是認識真正的自己,不過,認識自己的一部分是除去對自己的認識。不再受你告訴自己的、關於你是什麼樣的人的故事所束縛,讓你活出自己的人生,不被你告訴自己的、關於你的人生的故事困住。

9.愛因斯坦:沒有哪個問題能由製造它的同一意識層次解決。

10.我們有時會以自我懲罰的敘事禁錮自己,當我們可以從兩套敘事中選擇一套相信(例如「我值得被愛」和「我不值得被愛」),而兩套都有證據支持,我們往往會選擇讓自己感覺不好的那個。

11.自由需要負責,而大多數人心裡多少害怕責任。

12.「洞見是心理治療的安慰獎」,指的是你就算聽過世上所有洞見,要是你回到現實世界不做改變,洞見(和心理治療)就一點用也沒有。洞見能讓你自問:這種事,是我運氣不好碰上呢?還是我自找的?答案會給你選擇,但怎麼選擇還是由你決定。

13.心理師常告訴病人:跟著嫉妒走,它會讓你看見你渴求的東西。

14.雖然自殺念頭(正式名稱叫「自殺意念」)在憂鬱症裡很常見,但大多數人經過治療可以緩和,事實上,自殺風險是在病人開始好轉時提高。這個階段危險地混合了殘存的憂傷和新得的精力。只要憂鬱緩和、自殺念頭消失,一扇新窗就在眼前打開,人到這時將能做出改變,顯而長期地改善人生。

15.有人擔心談到自殺會「灌輸」病人自殺念頭,其實不會。男性自殺率是女性的三倍。人談起自殺往往不是因為想死,而是想結束痛苦。只要能找到解除痛苦的辦法,他們很可能願意繼續活著。

16.心理師應該要承載希望才對,在憂鬱的人還無力抱持希望時,幫他們留住希望。我通常能看見病人的其他可能性,因為他們多少有支撐自己走下去的東西。可能是工作責任(即使不愛那份工作)、可能是朋友支持(只要有1~2個能談心的就好),可能是親人陪伴(即使親人也有自己的問題,只要能適時地出現就好)。家裡有孩子、寵物或自身有宗教信仰,也能防止自殺。

17.年輕的憂鬱症患者,可塑性比較大,還有時間扭轉乾坤,創造新的未來。但年事已高較難處理,比較孤獨缺乏目標、滿腔遺憾。老化過程伴隨著很多失去:健康、家庭、朋友、工作和目標。

18.動作有氣無力,比方說,她走到沙發像用慢動作播放,這是憂鬱症的跡象之一,叫「心理動作性遲緩」。憂鬱的反面不是快樂,而是活力。

19.後悔的兩種結果:一種是將你束縛在過去,另一種是推動你做改變。

20.記者訪問一對結婚超過一甲子的夫婦,問他們幸福的秘訣,老調重彈完溝通和讓步的重要之後,老先生補充:口交是他們的性生活選項。不令人意外,這篇報導在網路瘋傳,大多數的留言是「矮額」之類的。看看公眾對老人身體的直覺反應,無怪乎老年人不常被撫摸。但,撫摸是人類深層需求,很多文獻指出:從生到死,撫摸對人的幸福都很重要。撫摸能降低血壓、減輕壓力、促進心情愉悅、提升免疫系統。幼兒可能因為缺少撫摸而死,成人也一樣(常被撫摸的人壽命較長)。甚至還有專有名詞:皮膚飢餓。

==不保證正確的google翻譯機==
批評和抱怨不同,前者帶有評判,後者帶有請求。
Criticism is different from complaining. The former carries judgment and the latter carries requests.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第197頁~第265頁】

1.心理師的潛規則:為了保護病人隱私,我如果在辦公室外看到病人,除非他們先對我打招呼,否則我會裝作不認得,心理師主動打招呼可能給對方帶來困擾,因為他們身邊的人要是問他們我是誰,他們就得傷腦筋要含糊帶過還是坦承以告。

2.就算病人先跟我打招呼,我也不會把他們介紹給跟我在一起的人,如果跟我在一起的人問我們怎麼認識的,除非我說謊,否則我就違背了保密原則。

3.身為心理師,有些事你不能在公開場合做:在餐廳向朋友哭訴、跟另一半吵架、把電梯按鈕當嗎啡幫浦不停猛按、就算你趕著上班也絕對不能對慢吞吞擋住停車場入口的車按喇叭,免得被病人看到。當病人看到我們常人的一面,往往選擇離我們而去。

4.我要是在諮商室外面遇到病人,通常會在下一次晤談時問問他們的感覺,第一次遇到時尤其會問,有些心理師是等病人主動提再談,但刻意迴避常常讓小事顯得像大事,坦率談開反而比較輕鬆。

5.網路既是慰藉也是毒品,它可以在阻擋痛苦(安慰)的同時製造痛苦(成癮)。網路藥效消退之後,你會覺得更糟,而非更好。病人經常以為自己想多了解心理師,但查到資料之後,他們往往希望自己沒有找過,因為得知這些可能污染彼此關係,讓病人在有意無意間扭曲心理師在晤談時說的話。

6.我們口中的「型」指的多半是吸引力,可能是外貌上的也可能是個性上的,讓我們傾心的「型」的背後其實是熟悉感。父母脾氣大的人往往選擇脾氣大的伴侶,父母酗酒的人常常受愛喝酒的人吸引,這些都不是巧合。因為「家」的感覺會形塑一個人的偏好,成年後的渴求很難與童年時的經驗分開。

7.所以弔詭的是:曾經被父母以某種方式傷害的人,有時特別容易迷上與自己的父母有同樣特質的人。這些人並不是想再次受到傷害,而是希望能控制童年時無能控制的情境。也就是佛落伊德稱的「強迫性重複」,他們在潛意識裡想:跟相似、但不一樣的人交往,也許能回去治好很久以前的那道傷。

8.唯一的問題是,選擇相似的伴侶不但很難達成這個目標,而且結果往往正好相反,他們再次撕開那道傷,甚至更加相信自己不值得被愛。長期積習是「我們內化的原生家庭」。

9.每個心理師都會遇到跟自己非常像的病人,很多人以為這樣處理起來比較容易,因為你憑直覺就能了解對方,可是,這種相像反而會讓事情更為棘手。因為我在晤談時得格外留意,確定自己把病人當成獨立個體,而不是我能藉機修正的年輕的我。

10.病人的「抗拒」是心理師的朋友,別跟它鬥,跟著它走。換句話說,我們要設法推想病人為什麼會抗拒。

11.我看過的病人幾乎都會講到性事,一般認為性生活反映出兩個人的關係,但不盡然。有人在關係上問題重重,但性生活非常美滿;也有人深愛彼此,可是到了床上就不合拍。

12.被情緒壓得喘不過氣的病人有時會逕自離開,在伴侶諮商時尤其常見。心理師打通電話過去有時能讓病人好過一點,如果他們之所以爆發是因為感到被誤解或被傷害,主動關心的效果尤其顯著。

13.有些時候,病人會用缺席來懲罰心理師,藉此送出一個訊息:你惹得我不高興。還有時候,病人爽約不只是為了逃避心理師,也是為了逃避自己,逃避面對自知非談不可的羞恥、痛苦或真相。出席情形也是一種溝通,不論是匆匆趕到、遲到、前一小時取消預約,或是根本不見人影。

14.你一定聽過:人在網路上呈現的是生活中較好的一面。如果你想看看證據,來當心理師,上網搜尋你的病人吧!

15.在醫學院時,我們醫學生多半會得「醫學生症」,這是有文獻可考的真實現象,醫學生在學校學到什麼病症,就以為自己也得了那個病症。

16.轉化症:人的焦慮被轉化為神經症狀,例如癱瘓、失平衡、失禁、失明、失聰、顫抖或癲癇。往往是暫時性的,源頭通常是心理壓力。例如目睹兇殺案或配偶跟別人上床,病人可能失明;無法接受對妻子的怒意,他想像中會毆打妻子的那隻手可能麻痺。

17.轉化症跟佯病症不一樣,佯病症的病人需要別人把自己看成病人,會刻意表現出症狀。轉化症病人則是真的經驗到症狀,只是找不出足茲驗證的醫學解釋。女人被診斷轉化症的機率極高,這些症狀曾被認為是子宮上下移動而起,被統稱為「子宮遊蕩」。

18.公元前五世紀一直到十三世紀初,歇斯底里症被認為是女性接觸魔鬼所致。

19.心理師「習於對超出自身知識或能力的事誇誇其談或亂給建議」。這是我對自己的提醒:身為心理治療師,我可以了解病人,幫助他們想清楚自己想做什麼,但不能為他們做人生決定。有時我覺得自己好像必須提有益的(或我認為有益的)建議,但我發現:人其實並不喜歡別人告訴自己該做什麼。人們也許會一而再、再而三地求你給建議,但你講了之後,就算他們一開始感到鬆一口氣,後來還是會心生怨懟,即使問題順利解決也是一樣。因為說到頭來,人還是想為自己的人生作主。

20.病人有時以為心理師有答案,只是不告訴他們或瞞著他們而已,可是我們並沒有吊人胃口,我們之所以不太願意給答案,一來是因為病人未必真的想聽,二來是他們經常把聽到的話詮釋成另一種意思(我從來沒建議你對你媽講那個!)最重要的是,我們希望能支持病人獨立自主。

==不保證正確的google翻譯機==

讓人快樂的不是精神科醫師,處方才是。
It is not the psychiatrist who makes people happy, but the prescription.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第266頁~第321頁】

1.臨去爆料:有些病人整節晤談都在東拉西扯,直到最後十秒才講出重要的事,這種情況不算少見,這樣做的理由五花八門,有人覺得尷尬講不出口,有人是不想給你回話的機會,有人是想讓你跟他們一樣不安,也有人是要傳達:好好把我放在心上。

2.順其自然,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心理治療,你用你的心理治療,我用我的辦法。

3.這就是悲痛:笑,哭,重複。有時候,唯一能做的事就是喊:「幹!」

4.嫉妒另一伴的心情很常見,連日常生活裡都有,可是講出口卻是禁忌。我們不是該為對方的幸福高興嗎?愛不就該這樣?例如,太太得到她夢寐以求的工作的同一天,先生失去他一直熱愛的工作,於是每晚餐桌上的氣氛變得極其尷尬。太太該怎麼分享白天發生的事,又不在無意間傷到丈夫?丈夫又該怎麼克制他的嫉妒,不掃太太的興?

5.耐心的定義是「忍受挑釁、打擾、不幸或痛苦而不埋怨、發怒、暴躁等等」。我們或許能說耐心是忍受這些困難久到能克服它們。感受自己的悲傷和焦慮,有助於你認識自己和世界的核心層面。

6.注視內在的功課並不輕鬆,相較之下,吃藥當然簡單多,也快多了,我不反對病人讓自己好過一點,相反的,我其實很相信藥物用對時機效果極佳。可是,心理治療不是沒用,只是對現在的病人來說,它的效果不夠快(病人顯然不是無緣無故被稱作「消費者」的)。這整個現象充滿說不出的諷刺,人希望能迅速解決自己的問題,可是,如果他們的情緒困擾是因為生活步調太快而起,再求速戰速決豈非飲鴆止渴?

7.難以與人相處的人也會寂寞,我發現,他們通常是空檔時感到孤獨。離開諮詢室時、等紅燈時、排隊結帳時、搭電梯時,他們常拿出電子設備排遣寂寞,一直處在分心狀態,彷彿失去與別人相處的能力,也不懂怎麼跟自己共處。

8.詭異的是,偏執不時能串起真相。

9.逃避幾乎總是跟恐懼有關,逃避去想父母逐漸變老,逃避兒子正在長大的事實。逃避是以不處理來處理問題。

10.人一旦看過真相,就不可能再回到無知。但在此同時,為了讓自己不會因為知道真相而受苦,她只好說服自己不會再遭到攻擊。

11.心理治療是了解自我的存在主義式體驗,所以心理師是依照人而非問題調整治療方向。也許兩個病人的問題一模一樣,但我們的治療方式會因人而異。心理治療過程是極其個人化的,因為助人最深層的存在恐懼:終極關懷。不可能套用同一種方式。

12.四個終極關懷:死亡、孤獨、自由和無意義。死亡是我們經常壓抑的本能恐懼,而這種恐懼往往會隨年齡增長而提高。我們恐懼的不只是字面意義的死亡,更是灰飛煙滅、蕩然無存,喪失最核心的身分認同,失去年輕又有活力的自己。怎麼對抗這種恐懼呢?我們有時是拒絕長大,有時是故意自毀,有時是直截了當否認死亡將臨。

13.孤獨,單獨囚禁能把犯人逼瘋不是沒道理的。獨囚犯人會產生幻覺、恐慌發作、出現強迫行為,變得偏執、絕望、難以專注,並產生自殺念頭。獲釋之後,他們經常出現社交萎縮的後遺症,無法與人互動。其實,求快的生活方式已讓我們要的越來越多,卻越來越寂寞。更生人的社交萎縮難題,或許只是現代社會通病的加強版而已。

14.自由帶給我們一切存在難題。年紀越大,人生幾乎定型,所以不時渴望年輕的自由。年紀太小同樣自由受限,小朋友一舉一動都得照著父母的規矩,他們只在一個面向上真正自由:情緒上。小孩子至少有一段時間能想哭就哭、想笑就笑,想發脾氣就發脾氣,也可以擁有遙不可及的夢想,可以毫不掩飾地表達慾望,但我呢?我跟很多同齡人一樣,並不覺得自由,因為我們已經不再熟悉情緒自由。我來接受心理治療的目的之一,就是讓自己在情緒上重拾自由。

15.我開始領悟:不確定代表的其實不是失去希望,而是可能性。我不知道未來會如何,那人生不就潛力無窮、充滿驚喜?不論我有沒有生病、找不找得到伴侶,時光都會流逝,所以我得好好想出怎麼運用我的生命。

16.淹沒狀態:也就是神經系統超載,在病人被情緒淹沒的時候,最好先等一等。伴侶治療時,如果其中一方被憤怒或傷痛淹沒,我們心理師會先停下幾分鐘,讓他們的神經系統重置,恢復接收訊息的能力。

17.得不到答案對每個人來說都是煎熬,不知道你的男友為什麼離開,不知道你的身體出了什麼問題,不知道你本來是不是救得了你兒子。在人生某個時刻,我們都得接受自己找不出答案,或是有些事本來就沒有答案。有時候,我們永遠無法得知原因何在。

18.如果說心理治療的目的是引導病人,讓他們從現在的樣子變成他們希望成為的樣子,我們就必須隨時反思人是怎麼改變的。改變往往不像NIKE說的那麼單純(just do it),改變需要一連串階段:前思考>思考>準備>行動>維持。

19.心理師不是說客,我們無法說服厭食症的人吃東西,也無法說服酗酒的人不酗酒。當一個人只懂得用自毀逃避問題,我們也無法說服他停止自毀。我們能做的是試著協助他們更了解自己,讓他們懂得問對問題。這樣,在他們的內心或外在環境起變化時,他們才能自己說服自己。

20.即使改變是正面的亦然,改變會失去舊的,而迎接新事物往往伴隨焦慮,所以思考期的人經常舉棋不定。

==不保證正確的google翻譯機==

察覺死亡能讓我們活得更完整,而且焦慮不但不會增加,還可以減少。
Being aware of death can make us live more complete, and not only will anxiety not increase, but it will decrease.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第322頁~第370頁】

1.有成癮問題的人常會跟其他成癮者混在一起,不論他們上癮的是藥物、是激烈手段、是消極萎靡,還是自我挫敗。

2.佛洛伊德相信人的動力來自於趨樂避苦,法蘭克則認為人最主要的動力不是追求快樂,而是發現自身生命的意義。法蘭克說:人的一切都能被奪走,除了一樣→人最終的自由,在任何處境中選擇自身態度的自由。

3.刺激和回應之間有空間,空間裡是我們選擇回應方式的權利,回應方式裡有我們的成長和自由。

4.佛洛伊德的焦點是「本我」,劃分的是心理發展階段;艾瑞克森關切的是社會脈絡裡的人格發展。(例如嬰兒如何對他人發展出信任感),區分的是社會心理階段。佛洛伊德的性心理發展階段結束在青春期,艾瑞克森的社會心理階段則延續整個人生。

5.艾瑞克森認為:人在晚年如果相信自己的人生過得有意義,便能經驗到整全感,整全感帶來一種圓滿的感覺,讓人更容易接受即將到來的死亡。相反的,要是我們對過去有未能化解的遺憾,要是我們認為自己以前做錯決定,或是沒有完成重要目標,我們會感到沮喪、失落,從而走向絕望。

6.快樂恐懼症:像不沾鍋,黏不住喜悅(可是他們對痛苦卻黏得死緊)受過創傷的人經常如此,以為災禍隨時可能降臨。他們遇到好事反而會過度警覺,總是在等壞事發生。 總認為好事不值得喜悅,因為它是痛苦的前兆。

7.有的媽媽出生貧寒,後來每次買新鞋或新玩具給孩子時,都不忘教訓他們:「你不知道自己多幸運啊?」這種禮物等於用批判包著。父母這樣做常常是因為嫉妒孩子的童年:嫉妒他們有這麼多機會,嫉妒他們超越自己,嫉妒他們擁有自己已經失去的青春。父母固然會努力給孩子自己沒能擁有的東西,但孩子的幸福有時會讓父母心理不平衡,只是父母未必察覺得到。

8.道歉是為了讓自己釋懷,還是為了讓對方好過一點?你是因為自己做錯事而道歉,還是你覺得自己的行為完全合理,只是因為對方認為你應該道歉,所以你用道歉來安撫他?

9.心理治療有個詞叫「被迫原諒」,不論造成傷害的,是性侵他們的父母、搶劫他們的匪徒、殺了他們兒子的黑幫,為了放下創傷,自己必須原諒對方。原諒也許是強而有力的釋放,原諒做錯事的人,讓自己能繼續走下去。可是,常見得多的情形卻是:我們感到有原諒對方的壓力,甚至以為自己要是無法原諒,一定是出了什麼問題,可能自己不夠有智慧、不夠堅強,或是不夠有同情心。我的想法是:「我們可以同情對方,但不原諒。」因為,繼續往前走的方法很多,而假裝特定方法對自己有效並不管用。

10.有些人走不出來是因為覺得,痛苦可以是自我保護,停在憂鬱狀態也可以是某種形式的逃避,安全躲在痛苦的殼裡,就什麼也不必面對,也不必進入可能讓自己再次受傷的世界。

11.即使我是心理師,我對這種情結也無法免疫。我跟大多數病人一樣,也希望自己的心理師尊重我、喜歡有我陪伴,更重要的是,我希望我(病人)對他(心理師)是重要的。

12.當事人中心治療法:這種療法的核心原則是「無條件正向關懷」,以「當事人」取代「病人」,心理師與當事人建立正向關係不只是手段而已,不過,無條件正向關懷並不代表心理師必須喜歡當事人,只是說心理師應該和顏悅色、不做批判,最重要的是:真心相信當事人若能受到鼓勵、獲得接納,一定有能力成長。目的是尊重並珍惜人的「自主決定權」,即使當事人的選擇與你不同也應如此。

13.「要堅強、都是神的安排定有祂的旨意、保持樂觀、境隨心轉、別給自己太大壓力、流產就再懷一個就好了、牠很長壽了再養一隻就好了。」的確,他們是想講幾句話讓你好過一點,可是在此同時,這其實也是為了自我保護,隔絕你帶給他們的不自在,諸如此類的陳腔濫調往往適得其反,他們讓說的人能比較輕鬆地看待悲劇,卻也讓身處其中的人更加憤怒和孤獨。

14.相反的,說「這實在讓我難過、有沒有我幫得上忙的地方、或許我幫不上忙,可是我關心你、我不知道現在該說什麼」聽的人反而輕鬆多了。

15.人要是欺騙自己有無窮無盡的時間,會變得懶惰。

16.病人在既不深陷危機、又沒急迫問題的時候來做諮商,往往最能得到啟發,給自己的心一些遊蕩的餘裕,它能帶我們到最意想不到也最有趣的地方。

17.溜向康復:病人在不知不覺中忍受不了處理問題所帶來的焦慮,於是說服自己問題已突然解決。病人和心理師不在一起時特別容易「溜向康復」,因為病人無意識的防衛機制會趁這段空檔啟動。「我進步好多,我不必繼續治療了」然後過一陣子又回來了。

18.人尤其容易迷上心理師,心理師會專心傾聽你的人生、完全接受你、全力支持你、了解你的內在深處,這種互動所產生的親密感,很容易跟愛情或性的親密感混淆。

19.反省和沉溺不一樣,人要是隔絕感受,什麼事都只從表面輕輕帶過,不但不會得到寧靜或喜悅,反而會變成槁木死灰。

20.心理師遲到時,很多病人會非常緊張,雖然我們總是盡可能準時,但我認識的心理師幾乎都讓病人等過。心理師遲到可能勾起病人被背叛或拋棄的回憶,掀起他們各種情緒,從困惑到憤怒都有。

==不保證正確的google翻譯機==

病人總是想知道心理師對自己的感覺。
Patients always want to know how the psychologist feels about themselves.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第371頁~第415頁】

1.心理治療是面對自己的羞愧最安全的方式之一。結果是,羞愧感讓他們想隱瞞問題、自欺欺人;心理治療則鼓勵他們面對問題,於是他們選擇兩個都逃避,當然,這樣什麼問題也沒解決。

2.父母養育孩子是為了讓他們單飛,心理師的任務是讓病人走出去,而不是留住他們。

3.很多人以為心理治療就是與心理師談往事,孰不知心理師的主要任務是回應當下,幫助病人覺察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感受與思考。我們設法看出端倪、提供建議,並鼓勵病人在實際生活中運用這些建議。心理治療像練習射籃,這是必須的,可是真正要做的是實際上場。

4.痛苦就是痛苦,沒有等級之分,貶低自己的煩惱,無異於貶低自己,人無法藉著貶低痛苦來克服痛苦。想克服痛苦,就要接受它,想出處理它的辦法。你無法改變你否認或貶低的事,而當然,看似瑣碎細微的擔憂,常常反應出更深層的憂慮。

5.愛得深的代價是感覺也深,但感覺也是贈禮,活著的贈禮,如果我們不再有感覺,就該為自己成了行屍走肉而悲傷。很多人來心理諮商是為了結束,請讓我不要有感覺。可是他們最後會發現:人沒有辦法只關掉一種情緒。想關掉痛苦嗎?你也會關掉快樂。

6.人不論是受到艱難的考驗(離婚、疾病),還是遭到災難級事件打擊(變殘障、失去摯愛),在回應人生挑戰時,我們往往表現得比自己預期中更好。我們以為自己再也不可能笑,有一天卻笑了;我們以為自己再也不可能愛,某一天卻再次付出愛。

7.無常。在傷心的時候,我們難免以為痛苦是永久的。但其實,這一分鐘、這一天覺得難過,並不代表接下來的十分鐘、一星期也會難過。

8.你想聽建議還是做心理諮商?兩者之間的差異在於:你是想聽心理師的看法(徵詢建議),還是想了解自己(心理諮商)。

9.掃除情緒地雷最好的辦法,就是攤開來說。

10.心理師有時會「以毒攻毒」,比方說有年輕人拖著不找工作,心理師可能要他不找工作;有女性無法主動求歡,心理師可能要她不主動求歡。這種策略叫「矛盾意向法」,就是心理師叫病人別去做他們本來就不做的事。這種策略需要考量倫理面向,心理師必須受過完善的訓練,才能拿捏好該在什麼時機給予指示。它背後的概念是:如果病人相信自己無法控制某種行為或症狀,那麼,藉著把它們變成病人可以選擇做或不做的事,就有可能撼動他們「我控制不了」的想法。

11.大難不死的人是「活在借來的時間」。

12.心理諮商是從做中學的專業,而且不只是學著當心理師,也要學著當病人。為人諮商和被人諮詢是一體兩面,所以有個說法是:心理師自己的內在生命成熟到什麼程度,就能帶病人到同樣的程度。雖然這個說法有爭論,但無可否認就的是,當我的內心得到療癒,我也會變得更能療癒別人。

13.人會用心理防衛機制應對焦慮、挫折或是自己無法接受的衝動。有趣的是:我們當下不會察覺自己在用防衛機制。否定是常見的防衛機制,癮君子認為自己呼吸急促不是因為抽菸而是天氣熱。

14.人也常用合理化作用保住面子,比方說應徵工作失敗就說自己其實本來就對它沒啥興趣。

15.反向作用,表現自己無法接受的感情或衝動,例如明明討厭鄰居卻跑去跟他交朋友;也有福音派男性基督徒喜歡的是男人,卻激烈發表反同言論。

16.移轉作用:用比較安全的方式抒發對某人的情緒。例如被老闆罵很不爽可又不能罵回去,只好回家罵自己的狗;或者跟父母講電話憋了一肚子氣就把氣發在兒子身上。

17.換崗:邁入中年後,人往往會從責怪父母轉而為人生負起全責。年輕時尋求心理諮商,常是想知道父母為什麼不順自己的意,年長以後明白人各有志,接受諮商的目的也變成學習調適,尊重彼此原本的樣子。

18.生命的本質是變,而人天生抗拒改變。我們每一個人的功課:生命中有太多沒有答案的事,我必須學會接受無法掌握自己的未來,學會排遣煩惱,學會活在當下。

19.越能坦然面對自己的脆弱,就越不容易害怕。愛人與被愛不可能不冒失去的風險,而認清這點和為此恐懼是不一樣的。

20.年輕時,我們常以為事情是開始、中途,然後得到某種解決。可是在人生路上走到某個時候,也許就是走到中途的時候吧,我們會發現:每個人都有無可奈何的事,我們能做的是找出它們的意義,與它們共處。例如時間流逝,或生病讓自己更清楚什麼才是重要的。

==不保證正確的google翻譯機==

感覺其實像天氣,一會兒晴,一會兒雨。
It actually feels like the weather, sunny for a while and rain for a while.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第416頁~封底】

1.不論你多愛一個人,有時候你就是會傷到對方,不是因為你想傷人,而是因為你是人,你無可避免會傷到伴侶、父母、子女或摯友,而他們也會傷到你,因為追求親密就是會受傷。

2.如果你的父母懂得承認錯誤、為錯誤負責,也從小教你承認錯誤並從中學習,那麼在你成年之後,你不會覺得人際摩擦是天崩地裂的事。

3.往事留給我們的不是限制,而是見識。

4.失敗是做人的一部分。

5.心理師對病人看得深,但不夠廣;我們熟悉的是描述,而不是畫面。

6.做下去才會懂,你有時候必須放膽一試,在確知一件事的意義之前先去經驗它。

7.心理諮商它是圍繞著結束來安排的,心理師和病人一開始就知道彼此相處的時間有限,而「成功」代表的是病人達成目標,離開諮商。

8.心理諮商療程結束時的道別,當病人向你道謝,心理師應該要讓病人知道他們自己功勞很大,我們通常會說:「都是靠你自己,我只是從旁引導而已」。

9.心理師談過成千上萬個小時後,才能真正領悟,人是在與他人的連結裡成長的。每一個人都必須聽進別人對著你說:我相信你,我看得見你可能還沒看見的可能性,我認為不一樣的事會以某種形式出現。

10.在心理諮商裡我們是這樣說的:我們來修訂你的故事。

==不保證正確的google翻譯機==

每一個活人,講的話:不論兩個人關係多好,有時候你就是會受傷。
What every living person says: No matter how goo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wo people is, sometimes you will get hurt.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