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8月份閱讀筆記:《第一次工作就該懂》

2021年08月份閱讀筆記:《第一次工作就該懂》

【《第一次工作就該懂》封面~第28頁】

1.人生是永遠的測試版,組合被需要的優勢,培養盟友,每次轉換都加分。工作努力認真,不保證職涯順利。......↓

2.創業家的關鍵不在於創業,而是世界觀:在別人看到阻礙時,發現機會;在別人避險時,勇於冒險。每個人都需要放膽思考。

3.在這個瞬息萬變的年代,我們眼前看到的穩定,或是過去所認知的穩定,都有可能一夕改變。無論你想開公司創業或是當上班族,不要忘了你身上的創業基因。

4.我們面對的職場現實,已與父執輩完全不同,工業革命以來的職場升遷傳統已經失效,我們該向外延伸蒐集資訊的廣度與深度,讓自己處在更多可能性中。

5.行動帶來勇氣,恐懼是自己嚇自己。

6.穆罕默德•尤努斯:人人都是創業家。當人類還在洞穴生活時,我們都是自己覓食、自給自足,隨著文明來臨,我們壓抑這項能力成了「勞工」,因為被貼上「我是勞工」的標籤,於是忘記自己是創業家。

7.你天生就是創業家,但不表示你生來就懂如何開公司。人人都是創業家,並不是因為人人都該創業,而是在人類的基因裡,天生就有創造的意願。

8.無論你是律師、醫生、老師、工程師甚至是企業主,你需要把自己想成至少執掌一個新創事業的創業者,而這個新創事業就是你的職業生涯。

9.電扶梯式的職業生涯已不存在。如今,電扶梯上的每一階都卡滿了人,許多年輕人受過最高教育,卻卡在基層遭大材小用,甚至苦無就業機會。大家不再順利晉升,而是踩踏著別人。

10.無論是想學新的技能,或是想在工作上表現得更好,訓練與投資自己,現在都變成自己的責任。現代的公司普遍都不想再投資員工,因為你不大可能承諾待好幾年,你這一生可能會換好幾個不同的工作。以前雇主與員工有長期協議以終身雇用換取終身的忠誠,現在都以績效導向短期合約。

11.專業忠誠度是在你的人脈之間「平行」流動,而非「垂直」流向你的老闆。

12.遊戲規則已改變,「預備、瞄準、發射」已經被「瞄準、發射、瞄準、發射」取代,等到失業或對工作不滿意才找工作,已經被隨時關注、創造機會所取代。

13.無論你待的公司規模大小,你都必須像經營新創企業一樣思考和行動。因為創業通常是在資訊相對匱乏、時間緊迫、資源受限下做決定,毫無保障且須承擔風險,而且競爭對手不斷在變,市場也在改變。

14.成功新創企業所採用的商業策略,和成功個人所採用的職業策略非常相似。「每個人都是一個小事業」,用這個概念看待自己的職業生涯:把它當成新創企業來經營。即使你的下一步不是創立公司,還是要以創業家的方式來因應職業生涯。

15.擁有創業家精神的人不見得會開公司,但總是自立自強、機靈應變、充滿雄心壯志、懂得善用各方資源。

16.英特爾共同創辦人安迪•葛洛夫:「只有偏執狂才能生存。」延續成功不易,完美稍縱即逝,當你覺得成功理所當然時,就是競爭對手直撲上來之日。

17.昔日卓越的公司走向衰敗的例子比過去常見,衰敗速度也比過去快,根本原因通常都與成功衍生的傲慢、未能及時發現競爭採取因應行動、不願冒險把握機會或無法順應趨勢調整有關。

18.為達卓越成就,要大膽而理性地承擔風險,另外要打造專業人脈,讓這些人脈為你提供情報、資源與具體行動來幫你,最後要懂得把握突破的機會。

19.Gmail在2004年推出,直到2009年有數百萬人使用後才脫離測試版(beta)。

20.亞馬遜網絡書店創辦人兼執行長傑夫•貝左斯在每年的股東信最後,都會像1997年的第一封芯那樣提醒大家,現在仍是網路和亞馬遜的「第一天」:我們很樂觀,但必須隨時保持警覺心和迫切感。換句話說,亞馬遜永遠沒有完成的一天,永遠都是在第一天。對創業家來說,「完成」是個禁忌字眼,他們知道卓越公司始終在進化。

【《第一次工作就該懂》第29頁~第58頁】

1.每個人都應該把「完成」當成禁忌字眼,每天都是機會,讓我們在生活與職涯中學習、投入、成長更多。讓職業生涯永遠處於測試階段,迫使承認自己仍有缺陷,仍需要進步。

2.你要不是忙著生活,就是忙著浪費生命。不進則退。

3.第一步,要能自信說出:「公司錄用我,而不是其他人,是因為......」。你如何成為「最早、唯一、較快、較好或比較便宜」的人選。你能提供什麼難以取代的價值。

4.如果你想樣樣做到最好,如果你認為成功是樣樣拿第一,那你「樣樣」都會做不好,也無法贏過任何人。

5.資產就是你現在擁有的東西,在夢想未來、著手規劃以前,你得像創業家那樣,清楚說出你已經擁有哪些本錢。軟性資產包括資訊、知識、人脈、技能與專長、聲譽和個人品牌。硬性資產包括現金、股票、實體資產(房地產)。

6.緊急預備金的重要性:轉換跑道時,相較只能撐1~2個月沒收入的人而言,能忍受6~12個月沒收入的人能有很多不同的選擇,這是很大的優勢。

7.抱負和價值觀是職業生涯競爭優勢非常重要的一環,因為當你在做自己在乎的事情時,不但會更努力,也能做得更好、持續得更久。

8.你的遠見會塑造你的作為,但遠見本身也是由你的行動和經驗塑造出來的,在你不斷成長及世界不斷改變的同時,你也在改造自己,你的身分不是找到的,而是自己出現的。

9.你必須接受不確定性,而且要趁早。無論你的價值觀和抱負是什麼,要知道它們都會隨著時間改變。

10.顧客不想要或不需要的產品無法賺錢。除非它滿足付費市場的需求,否則都無法為你帶來任何優勢。「市場」並非抽象名詞,而是由一群人組成,他們的決定可以影響你,他們的需求需要你來滿足,這群人包括你的老闆、同事、客戶。

11.創業家投入大量精力探究顧客願意花錢買什麼?因為所有事業的成敗最後都是看顧客是否願意買單。同樣的,所有專業人士的成敗,就看雇主、顧客、合夥人願不願意買你的時間。

12.創投家馬克•安德森:不存在的市場,才不在乎你有多聰明。你多努力或對某個抱負多有熱情都不重要,如果沒人肯在就業市場上付錢買你的服務,那只是一條艱辛的漫漫長路,你什麼也得不到。

13.你培養的重要技能不一定能提供你競爭優勢,你擅長某項很熱衷的事,不見得有人願意付錢請你做。萬一別人降價競爭且做得比你好?萬一市場對你的技能毫無需求。熱情不見得能使職業生涯蓬勃發展,萬一你有熱情卻能力不如人怎麼辦?

14.屈就市場並非長久之計,如果醫院鬧護士荒,不表示你該改行當護士。無論需求是什麼,除非你對那件事有熱情又很擅長,否則都不會有競爭優勢。

15.寧為雞首不為牛後:鎖定你既有的資產,投入比競爭對手表現更優異的市場也一樣有效。舉例,無法打美國職籃的大學選手,通常會加入歐洲球隊。與其改變、學習新技能,選擇改變所在的環境,知道自己在素質較差的市場中有競爭優勢。

16.多數頂尖人才都想站在人前表現,很少人能把參謀的角色扮演好,換句話說,當個得力助手是個競爭較少的絕佳機會。

17.沒有最佳規劃,只有不斷應變。

18.開始找工作以前,你應該先決定自己想找「什麼」。無論是熱情也好,人生目標也好,使命也好,先了解你的熱情何在,再來找工作。

19.以終為始:你應該鎖定一項個人使命,全力以赴。每個人在這個世界上,都有一個上帝賜予的目的。聆聽你的心,找出自己真正的目標,一旦心裡有了使命,就應該規劃一套長期計畫加以實現,了解自己是誰,10年後想變成什麼樣子,然後回頭規劃一張穩步向前的路線圖。

20.想知道自己是否擅長、喜歡某件事,需要投入一段時間才能確定。

【《第一次工作就該懂》第59頁~第97頁】

1.職業生涯是永遠的測試版:皮克斯從銷售製作電腦動畫的特殊電腦起家,過了一段時間才跨入電影製作業;星巴克原本只賣咖啡豆和咖啡設備,沒打算銷售現煮咖啡。

2.英國前首相布萊爾在踏入政壇前,曾當了一年的搖滾音樂推廣人。傑瑞•史平格在成為電視名主持人以前曾當過辛辛那提的市長;安德烈•波伽利在成為聞名全球的歌手以前學的是法律。

3.人們總認為多數成功人士很早就知道志向,並精心規劃職業生涯,堅持實現自己的夢想。事實並不然。不要固守單一職業路徑,而是在新機會出現時進行評估,把自身不斷累積的智慧與經歷等資產納入考量,針對新的專業軌道應變,桑德柏格表示:「我之所以沒有計畫,是因為計畫會把我侷限在現有選項中。」

4.你該邊做邊學習。不確定能否進製藥業?到大藥廠實習6個月、拓展人脈,看看會發生什麼事情。不確定行銷或產品開發是否比現在的工作更適合你嗎?如果公司正好有那些部門,你可以主動表示你願意免費幫忙。無論處於什麼情境,行動都能帶給你啟示。

5.高薪或高職位的工作機會一出現就馬上接受,或許能帶來立即的滿足,卻不見得能創造有意義的職業生涯。管理大師克雷頓•克里斯汀生:「研究商業危機的根本原因,你將一再發現,災難之所以發生,通常是因為大家傾向挑選能帶來立即滿足的選項。」

6.「提前思考」+「規劃」,讓選擇帶來更多選擇。

7.打造帶得走的獨立身分。你應該建立一個獨立於雇主、城市、產業以外的身分。舉例:不要把個人檔案的標題設為某某公司的副總裁特定職稱,而是設成個人品牌或資產導向的稱謂,如創業家、產品策略家、投資者等。

8.開一個部落格,開始培養公信力,累積與特定雇主無關的工作成果。如此一來,你在轉換工作時,就有一個帶著走的專業身分。

9.有些工作需要先有經驗,但一開始要如何得到經驗?我的解決方法是,先免費兼做那方面的工作。

10.科技業帶給我們的啟示是:在大改變來臨之前就行動,比在其後行動來得好。但改變的最佳時機,確實是門藝術,也是科學。

11.你不可能確切知道轉折點會在何時打亂你的職業生涯,你對未來唯一知道的是,那天會比你想的要來得快,也會比你想的還奇怪,所以,與其預測轉折點何時會來威脅你,不如未雨綢繆。

12.當你在思考B計畫時,最好選擇能夠一腳站穩在原領域,另一腳跨足新領域的選項,除非你需要立即採取行動,否則你可以透過兼職方式投入B計畫。

13.3M、google等公司都讓員工在上班時挪出部分時間實驗次要專案,何不把這種做法也納入個人職業生涯呢?每週、每月騰出一天,做點屬於B計劃的事。新的商業點子、新技能,都可以。

14.如果你是獨自一人完成,還是會功虧一簣,頂尖的專業人士會建構人脈網絡來縱橫世界,無論你的想法或策略有多了不起,單打獨鬥永遠會輸給一個團隊。

15.創投家對人才的投資不亞於對概念的投資,投資人通常比較願意支持有普通點子的優秀創辦人,更勝於有好點子的普通創辦人,因為善於應變的聰明人,會設法發展出行得通的東西。

16.昇陽共同創辦人兼矽谷投資人維諾德•柯斯拉:你打造的團隊,就是你打造的公司。如果你想加速職業生涯的發展,你需要幫助與支持別人。

17.你不是招募一群員工來對你負責,也不需要向一群董事報告,你所做的、也是你該做的,是逐漸培養一群多元的盟友和顧問。

18.史丹佛大學組織行為學教授夫瑞•菲佛證實,如過你想要升遷,深厚的人脈、與老闆打好關係比你的能力還重要。即使能力稍差一點,只要能和人相處融洽、在團隊裡有貢獻,那還是比能力強卻無法團隊合作的人對公司更有益。

19.你身邊的人會塑造你的為人、影響你的樣子,行為和理念是有感染力的,你很容易「感染」到朋友的情緒、模仿他們的行為。改變自己最快的方法,就是和那些已經達到你目標的人相處。

20.只要深入研究名人的生活,會發現主角都獲得廣泛的支持與協助。雖然我們都想相信自己是個人成就裡的唯一英雄,但我們都置身於城市、公司、社團、家庭、社會裡。

【《第一次工作就該懂》第98頁~第135頁】

1.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研究顯示,在商業界裡,一個團隊的表現通常接近團隊裡最糟成員的程度。你個人的天分和努力是成功的必要條件,不是充分條件。

2.個人和團隊都很重要,在「我」和「我們」之間抉擇是錯的,兩個都很重要。

3.真誠培養關係的人會先幫助別人,不計較人情,他們知道好心有好報,但不會念念不忘。真誠培養關係的人,會以優質的關係為重,重質不重量。

4.想和人培養真誠的關係,第一點,從對方的觀點看世界,而不是只想到自己。創業家的成功來自做出大家願意付錢購買,這表示他必須了解顧客在想什麼。當你設身處地站在別人的立場思考時,才會開始培養真誠的關係。

5.思考如何幫助對方、和對方合作,而不是想著能從他身上得到什麼。當你接觸成功人士時,很自然會馬上想到:「這個人能為我做什麼?」有機會與總統碰面,當然不能怪你一心只想和他合照,和超級富豪碰面,自然會想說服他捐助或投資你......先把這些想法擱在一邊,先想想如何幫助對方。

6.頂尖協商高手會花比較多時間,思考讓對方真正受惠的方法,而非自利。小說家強納生•法蘭岑:「不真誠的人老是執迷於真誠,除非合作與幫助其他人是你真正想做的事,否則合作的思維無法成立,關係終究難以培養。」

7.當你能看出某人刻意地展現誠意,就容易興趣缺缺。就像你和某人對話時,對方刻意省去你的姓氏,老是直呼你小名一樣,一聽就知道它肯定讀過卡內基的書。

8.當你和朋友見面及認識新朋友時,不要再自然而然地想:這對「我」有什麼好處?而是自問:這對「我們」有什麼好處。一切自會水到渠成。

9.培養關係應該是一件樂事,不是建議你變得外向,或是過著派對生活,也不是教你如何交際,或冒昧拜訪其他人,而是妳可以去欣賞他人的生活經驗,培養關係是一種令人興奮又微妙的探詢過程,讓你了解其他人,也讓對方了解你。

10.認識新朋友最好的方法,是透過你已經認識的人。根據調查,70%的美國人是透過認識的人遇到另一半。所以,如果你想培養深厚的人脈來推動職業生涯,就先檢閱既有人脈。

11.盟友:你經常徵詢意見的人,你相信他的判斷,你們會主動積極分享機會,也會一起把握機會,你會關注盟友的利益,你會在其他朋友面前說盟友的好話,幫他宣傳,當盟友陷入衝突時,你會為他辯護,捍衛他的聲譽。好萊塢導演朗•霍華:「在如此瘋狂的產業裡,知道有人真的很聰明,跟你志同道合,往同個方向邁進,而且你又很在乎他,那是極大的價值。」這就是盟友。

12.弱連結,約16%受訪者表示他們的工作是由經常見面的人介紹的,其他則是透過偶爾碰面(55%)或鮮少碰面(27%)的人介紹的。不太熟的朋友反而會介紹你很棒的工作。

13.弱連結通常是在小圈圈之外,所以更有可能接觸到新資訊或新的工作機會。弱連結不是特別寶貴,真正寶貴的是你人脈圈的廣度和可觸及的範圍。

14.每個人能維繫的關係數量的確有個上限,鄧巴計算人類能維繫的關係頂多是150人,無論是部落,還是許多企業和軍事團體的分組也大約是150人。

15.六度分隔理論:世界比我們認為的還要小,也更密切相連。根據實驗,你和陌生人之間有共同的朋友,無論你想認識誰,透過朋友的朋友的朋友的朋友.....最多六次,必能相連,換句話說,人和人之間的相隔,最多不會超過6個人。

16.六度分隔理論在學術上是正確的,但在實務的專業上,能幫助你的,最多只有距離三度分隔的人,也就是朋友的朋友,所謂的「介紹的力量」是因為至少在介紹人之中,有一個本來就認識你。當你透過共同的朋友認識某人時,便能長驅直入,互動有了信任。

17.幫助別人也是在肯定你自己有能力提供協助,並推翻「權力較低、財力較少或經驗不足就無法提供他人好處」的錯誤觀念。

18.從了解對方開始,你需要了解朋友的價值和優先考量,這樣你提供的幫助才能貼近需要。什麼事讓他睡不著?他有什麼天分?他的興趣是什麼?......剛認識某人就問「我能怎麼幫你?」未免太猴急,先從了解對方開始。

19.贈送別出心裁的小禮,對你來說幾乎不花什麼錢,但是對他來說卻是很有價值的東西,即使是無形的也可以。送大禮會有反效果,有賄賂感,不貴但有心的禮物是最好的。你知道哪些事情是對方不知道的,贈送小禮物(資訊)的關鍵在於,那是只有你能提供的。

20.富蘭克林:「想交朋友,就先給人機會幫助你。」不要多疑別人對你的幫助,通常不需要。你該欣然接受,並表達應有的感謝之意,每個人都因此開心,你也更可以接近那個人。

21.當橋樑,介紹他們認識原本沒機會接觸的人和經驗;換句話說,就是銜接不同社群,幫朋友牽線。

【《第一次工作就該懂》第136頁~第174頁】

1.習慣保持聯繫,沒有什麼比「收到三年來完全沒聯絡的人突然來信」還要糟糕的了。只會讓人覺得「你只有再需要幫忙時才會找上我」。

2.習慣保持聯繫,只要有心,再加一點積極主動,就能和人保持聯繫。若你怕對方覺得你很煩,感到不勝其擾。第一次提出邀約,對方沒回應,一週後再提一次,還是沒回應,這樣還要再聯絡一次嗎?視情況而定,但通常不要。不過,在你聽到「否定」的回應前,都不算遭到拒絕。

3.想聯繫一位多年不見的高中同學感覺很怪嗎?妳可以用「呼朋引伴法」客套問:「我想跟高中老同學重新聯絡,你們好嗎?」這樣便可減輕尷尬。

4.善加利用社群媒體,很多人對於文章或動態不會表示意見,但其實都在默默關注。

5.設立人脈存摺、交友基金來維持人脈,讓自己主動些。把收入的某個比例自動撥入這筆基金,用來請客,培養你想認識的人的交情。

6.邀約時,應該以地位較高者的方便為重,也就是說,時間和地點要以對方為重。和地位較高的人通信時,應該提議在「您的辦公室或附近地點」見面。

7.你和對方約好見面卻遲到,這是典型的權力舉動,說明「我的時間比你的寶貴,所以讓你等我沒關係。」雖然有時遲到是不可控的,但試想,你與總統有約,你會遲到嗎?

8.別主動告訴同事他哪裡還可以更好。雖然你是出於好意,但也暗指你看得出來它看不到的缺陷,而且他應該要樂於接受你的意見。如果對方跟你是同輩,可能他不覺得你有資格告訴他如何改進。

9.不是要你拍馬屁,盲目的肯定並不會讓人印象深刻,反而覺得虛偽。藐視他人、擺出一副大人物姿態,只會讓人反感。

10.讓不重要的關係自然轉淡。持續維繫老友誼,就沒時間或精力培養新友誼,就像數位相機的記憶卡已經沒空間了,不過,不用積極「刪除」你不想聯繫的朋友,而是讓那些友誼自然而然地轉淡。友情鮮少有全面斷交的理由,即使大家往不同方向發展,友誼慢慢轉淡,信賴還是可以長存。

11.檢視過去半年的行事曆,找出花最多時間互動的5個人,問自己,你喜歡這5個人對你的影響嗎?

12.聯繫10個你信賴的人,問自己,如果今天遭到解雇,你會找哪10個人求救或徵詢下一步?趕緊趁現在還不需要有求於人時聯繫他們吧!

13.機遇要自己養,不斷鍛鍊對機會的本能反應。某人爆紅只是運氣好抓對天時地利人和嗎?或許有,所以你也要培養行為與思維的習慣,增加你碰到天時地利人和的機會。即使你還不知道機會是什麼?機會在哪裡?但你還是可以提升機會的質與量。中彩券是靠運氣,機遇則是需要注意潛在的機會並積極把握。

14.保持好奇,有一種特質和心態必須隨時處於「啟動」狀態,才能驅動所有尋找機會的行為,就是好奇心。創業家都充滿好奇心,在大家看到問題的地方發現機會。

15.創業家精神是從客戶的不滿意中產生的好奇心,也讓你對機會特別敏感。好奇心可以幫助你從困境中看出隱藏的機會。好奇心可以鍛鍊你對機會的本能反應,愈能加強你對機會的直覺判斷。

16.增加機遇,你可以在參加會議時主動接近陌生人,但更好的做法是,在會議中找出你認識且有趣的人,然後主動去接觸那些與這位有趣人物相談甚歡的人。但要做自己,做你覺得對自己有益的事,參加的派對如果不喜歡,就不要勉強自己參加。創業家波•皮巴迪:「讓好事發生的最好方法,就是讓很多事情發生。」

17.要找機會,先找人。如過你在找/評估機會,其實是在找/評估人。如果你想網羅資源以便追求機會,你其實是在爭取其他人的支持和參與。公司不會給你工作,是人給你工作。

18.大家對富蘭克林的印象通常是充滿幹勁、自學成材、創意無限,但其實,他最像創業家的一點,不是個人才華與特質,而是他善於運用其他人的才華。法國作家亞歷西斯•德•托克維爾:「美國最特別的地方,在於人民容易基於興趣、理念與價值成立社團。」

19.芝加哥律師保羅•哈里斯,為了幫自己的法律事業吸引更多的客戶,他號召一群對「彼此」事業有幫助的、也喜歡聚在一起的組成「扶輪社」,每週聚會輪流在各個成員的家中舉行,後來規模日益壯大,為了維持不拘禮數,他們不准成員呼叫彼此時冠上姓氏、職稱或「先生/小姐」,違者罰款。如今全球有3萬個扶輪社團,超過120萬名積極參與的會員。

20.優質人才、有共通點、分享與合作的精神、集中在一個區域和產業裡,這些特質促使大量機會流通。任何人脈圈和協會如果有同樣的特質,都值得你參與。

21.另外一個比加入團體更好的做法,就是自創團體,邀請一群有抱負的朋友來腦力激盪,思考改變世界的方法,定期聚會,一邊用餐,一邊談論本業。

【《第一次工作就該懂》第175頁~第217頁】

1.機會偏好人脈亨通的人。

2.創業家永遠都在限制下運作,他們是積極奮起的最佳範例。明顯的負面限制(缺資金、缺人脈、缺員工),反而提升創造絕佳機會的能力。當你除了奮戰下去別無選擇的時候,你會更加努力奮鬥。新創企業通常比大企業更善於創新突破。

3.如果你想知道自己機靈應變的程度,你可以縮減預算,把截止日提前,看你如何應付,這可以讓你在碰到免不了的困境時,更不屈不撓。

4.機靈應變、愈挫愈勇、放膽去做,這都是創業家在困境中為自己創造機會的方法,也是可以激發出來的特質,你愈是積極奮起,久而久之就會變成習慣。

5.千載難逢的機會很少剛好和你的時間表吻合。機會出現時,你往往卡在別的計畫中。而且機會可能看起來還很模糊,充滿不確定,通常你無法清楚看出它確實比其他機會還好而猶豫,記得,「再看看其他選擇」通常比致力投入行動計劃的風險還大。

6.許多失敗都是猶豫不決造成的。做決定減少了短期機會,但增加了長期機會,儘管你對特定機會仍有疑慮,時機上也不太方便,你還是必須致力投入。

7.騰出一天空,用來追尋機遇巧合。讀一本你可能不會挑的書,或是找某位同事共進午餐,或參加不同但相關領域的演講或研討會。請最有好奇心的朋友吃飯,努力感染他們的好奇心。

8.別怕風險,沒有不確定就不是好機會。風險並非敵人,人生始終都有風險,積極明智地承擔風險,是把握突破性機會的先決條件。好的機會一定有人競爭,若你能理性地承擔風險,你就會發現別人錯過的機會。別人覺得該迴避的地方,你反而可以試試看。

9.如果你不需要認真思考工作牽涉到的風險,那可能不是你要找的突破機會。不該覺得承認走下坡是一種怯懦的表現。

10.多數人會高估風險,人性設計就是趨吉避凶。神經心理學家瑞克•韓森:「祖先為了生存,讓大腦演化容易犯下三個錯誤,高估威脅、低估機會以及低估用來處理威脅與機會的資源。」負面偏誤:處罰比獎勵更容易引起我們的注意。

11.試問自己能否容忍最糟的情況,並同時保留反悔的選項。也不該等到獲得全部的資訊後才行動,否則你永遠等下去。最大和最好的機會,往往有最多的問號,別讓不確定誘使你高估了風險。

12.年輕人做一些「高風險」職業選擇,是因為負面風險較低。如果某件值得做的事5年後風險比現在高,現在更該積極投入,年齡越高,你的風險容忍度也會降低。

13.巴菲特:「在別人貪婪時恐懼,在別人恐懼時貪婪。」追求別人誤認為風險的機會。承擔與眾人看法不同卻正確的風險。

14.挑風險比同儕想得低,但報酬仍高的機會。通常是:薪水少但學習機會多的工作、比正職不穩定的兼差或約聘工作、經驗不多但學習迅速又比較便宜的人才、眾所皆知有風險的機會。

15.經驗豐富的創業家知道,在不景氣時創業的風險其實比大家所想的還低,因為其他人都被風險嚇跑了,比較少人跟你搶人才、顧客的荷包。

16.亞洲或歐洲經濟不好時,美國經濟也跟著走弱,中東發生政治動盪時,油價飆漲。脆弱是我們為這個高度相連的世界(地球村)所付出的代價。

17.房仲不知道下一筆收入何時進帳,隨時處於動盪中,需要累積人脈並跟上市場變化,收入起伏不穩。公務員有穩定的收入,每隔幾年就自動升遷,直到退休金破產、政府縮編裁撤部門......接下來完了,他們會餓死,因為他們不像房仲,不知如何因應人生的低谷。穩定的雜誌編輯工作與自由接案的撰稿寫手,亦是如此。

18.迴避了眼前的風險,反而可能錯失改變一生的機會。也會讓你進入脆弱的人生狀態,未來更容易受到巨大的衝擊。對人生創業家來說,面對風險時,唯一的長期之道就是靈機應變。不主動追尋風險,風險就會找上你。

19.找出你可以接受但其他人迴避的風險,並勇於承擔,例如:薪水較低但學習機會較多的工作、拋棄穩定長期工作改作約聘職或自由接案。

20.當你面臨抉擇時,想從人脈圈獲得資訊時,一般原則是先問領域專家,接著找私交比較深厚的人談談,如果你還是不滿意,或是想要其他觀點,再找絕頂聰明的圈外人問問。

【《第一次工作就該懂》第218頁~封底】

1.夏琳•貝格利:你必須盡可能快速學習,而秘訣就是-你需要問很多問題。

2.交談,而非審問。如果你是和前輩或地位高於你的人說話,連續問幾個問題可能恰當,因為對方也預期你會這麼做。如果是和盟友、同儕交談,提出自己的想法可以促進真實的交流。

3.陳述或引導問題的方式會影響回答的結果。想獲得最優質的情報,你應該以多種方式陳述同一個問題。先問:「你做了哪三件你覺得最正確的事?」再問:「哪三件事是你想做卻沒機會做的?」

4.追問,只問一個問題時,鮮少能獲得最好的情報。如果對方說:「在微軟工作真的風險很大。」妳可以接著問:「有什麼風險?」如果對方說:「工作不太有保障。」你再接著問:「不太有」是什麼意思?有些人不太好意思追問太多,擔心顯得無知,其實不會,反而像是個好奇的聰明人,渴望獲得寶貴的資訊。

5.只要動起來,開始做事情,就會出現機遇巧合。偶然的人脈情報也是在你和人交流時以類似的方式出現。當你保持聯繫,常在某人的心頭時,他可能會因為想到你,而把相關的訊息轉寄給你。

6.無論你徵信調查的對象是老闆、組織、同事,有一種資訊的來源勝過一切,那就是周圍其他人的看法。別人可以對「你想徵查的對象」的能力和性格做出誠實、細膩的分析,提供網路搜尋所沒有的資訊。

7.確認你在臉書是否關注了應該關注的對象,檢查關注名單,必要時就增添或移除關注對象。

8.讓自己成為別人遇到特定議題時會想要諮詢的人。別人詢問你時,你也同時從對方身上取得情報。

9.你先天就是創業家,但不代表你活得像創業家,本能需要培養,潛力需要發揮,你可以掌控人生,把創業技巧運用到任何事情上。

10.擁有全球競爭力的專業人士都是在厚實的人脈圈裡運作,盟友可以幫你培養競爭優勢,追求突破的機遇,聰明承擔好風險並善用人脈情報。

11.環境很重要,巴菲特:「如果你把我丟到孟加拉、祕魯或別處,你會發現,身在錯誤的環境裡,我很難一展長才。」所以,仔細想想你要選擇在哪裡生活和工作,然後致力改善你生活的社群。

12.談創業的書籍、演講、文章都宣稱在傳授最佳準則。諷刺的是,卓越的創業家通常會質疑準則,不太理會所謂的「專家」,有自己的原則與經驗法則。畢竟想要在市場上與眾不同,就是「別做」其他人在做的事。

13.開始規劃與眾不同的生涯計畫,並隨著調適型的人生調整原則,當人生是永遠的測試版,成功的秘訣就在於不停地重新開始。

14.當你認識新朋友時,別再問「這對『我』有何好處」,而該問「這對『我們』有何好處」。

15.組合出被需要的優勢、做好不斷應變的計畫、培養專業盟友網絡、機遇要自己養、沒有風險恐怕不是好機會、情報提問力定高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