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9月份閱讀筆記:《愈成熟,愈天真》

2021年09月份閱讀筆記:《愈成熟,愈天真》

【2021年09月份閱讀筆記:《愈成熟,愈天真》封面~第12頁】

1.我和自己隔著時間的長河,遙遙相望。與其同情,不如疼惜。我們都沒有哭,並非刻意逞強,一同用半生流浪,回到為愛出發的地方。......↓

2.在內心中,總會有一個某個年歲的自己,陪伴我們走過繁華落盡,卻依然繽紛的世界。日後,可能會失去愛他的權利,但我想他會知道,我連想念也如此用力。

3.正因為貼近人心,才能釋放不燙傷的溫暖。

4.學會成熟,懂得珍惜所有的情深義重;永保天真,一切愛恨在轉身之後,便雲淡風輕。

5.步入青少年,嚐遍成長的挫折與煎熬,身處沉灰的歲月裡,依然有著不畏艱苦的勇敢,閃亮在傷痕累累的路上。

6.所有未能修成正果的愛情,都是一場無法抵達對方港口的流浪。

7.關於愛的種種遺憾,都在教我們學會原諒。

8.別無所求,才是最純粹的擁有。

9.願意接受當下,就可以真正放下。

10.成熟後的天真,十分珍貴。它讓我在心生委屈與憤怒之後,因為原諒對方而學會去愛;讓我在遭遇挫折與傷害之後,因為懂得疼惜自己而決定放下。

11.當人生的滄桑已盡,所有的孤獨,只會讓旅人的心,更透明澄淨。

12.最可貴的相遇,與自己久別重逢,別因害怕辜負期待,而未能盡全力去眺望天空。

13.留在沙灘上的年少勇敢,赤腳踩在灘上,可以疏通能量,潔淨自己。

14.沉默裡的千言萬語,沉默的力量,必須由愛與信任為基底才會強大。

15.幸好那段日子,有你有我,陪伴,需要全心全意。

16.與你共度最後的時光,懂得珍惜,能堅持到最後的,終將成為生命中的最好。

17.照顧者的覺知,心甘情願的付出,讓情味多於疲憊。

18.那些遺憾都與自己有關,停止無謂的喟嘆,並且付諸行動,便不再有錯過。

19.活在當下,真正做自己,要先接納現實,夢想才具有意義。

20.大人的勇氣,是無畏,也是無所謂。

21.真正的自信是減法,無論是獨處或共處,要擁有完全接納現狀的能力。

【《愈成熟,愈天真》第13頁~第17頁】

1.把時間花在值得的地方,懂得取捨,才有平衡。

2.積極地歸咎自己,擺脫受害者心態,掌握人生的主控權。

3.喜歡做出選擇後的那個自己,最該斷捨離的,不是物件,而是執念。

4.練習好好說再見,有時候悄悄地離開,是難以跟你告別。

5.善良,不是優點!禮讓,都應該來自本能的當仁不讓,義無反顧的成全。

6.「勝任」是個危機!抱持謙卑,重新學習,才有可能化危機為轉機。

7.放下,沒有想像中容易,當我們不再抗拒,臣服因果,所有的委屈都不需要平反。

8.委屈自己反而踐踏關係,主動營造互相尊重的溝通環境,彼此才能自在相處。

9.有些解釋是多餘的,任對方因為誤解的憤怒,有釋放的機會。

10.戒除應酬話,寧願不太會說話,也不要學會說應酬話。

11.勇敢接納最真實的自己,與其偽裝虛矯的粉飾太平,不如誠實面對。

12.有一種努力,叫做不要太努力,成熟的人生,必須善待自己,且要有讓自己放鬆的豁達。

13.如影隨行的黑歷史,問題不在過去發生什麼事,而是你如何看待過去。

14.青春,一抹學習的時光,自信,不是覺得自己有多好,而是相信自己能做到。

15.戀愛,從來就不自由。用溫柔撫平過往的遺憾,在僅存的餘生好好疼惜自己。

16.我們之間,還有「我」嗎?愛對方,也不能委屈自己。

17.「盡力而為」很矯情,不吃力的付出,才能心甘情願。

18.我把青春浪擲在你身上,純粹的甘願,是在付出的過程中,不計較得失。

19.耽溺的背後是孤寂,所有的沉迷,都是一種逃避。

20.最高明的報復,憤怒不平時,更要安放內心害怕被叛離的自己。

21.愛情是無盡的旅程,愛過未必幸福,但不付出就難有成長。

22.該甩不甩,最後被甩。時間無法解決任何事情,而是自己能否設停損點。

23.習慣一個人,是享受單身嗎?還是防衛心?

24.第二名的人生,可以退讓、可以成全,卻不能讓自己覺得不勇敢。

25.打賞心理學,越是能敞開心胸對人付出,就能獲得滿盈的回饋。

26.平衡靈性中的金錢議題。戒斷匱乏心態,才能創造安全感。

27.能承擔的,也能承讓。貴人是需要培植的。

28.退休,不只要規劃金錢。匱乏會招引匱乏,唯有富足心靈才能豐盈人生。

29.為愛漂逐生命的遠方,用初心將自己帶回為愛出發的地方。

【《愈成熟,愈天真》第18頁~第44頁】

1.別因為害怕辜負他人的期待,而未能盡全力去眺望自己的天空。

2.或許,我們都曾經辜負過別人的期待;但是,我們從未辜負過所有來自別人付出的愛。因為,我們也曾經真正對別人付出過,所以知道那些心甘情願地付出裡,其實根本沒有任何的期待。真正的愛,原來是無條件的給予。

3.那些錯過的遺憾,只會在每一次對別人付出愛的時候回補。尤其是在沒有期待的付出裡,像農曆十五的月光般圓滿,別無所求,只是綻放。

4.每一次流浪,都是為了證明自己,還有勇氣眺望遠方。

5.留在沙灘上的年少勇敢,赤腳踩在沙灘上,可以疏通能量,潔淨自己。

6.是不是許多男孩都一樣?成長過程中的資源匱乏,終將影響一生內在的豐盈。於是,長大後就變成所有大叔共同的模樣-缺乏自信,渴望被愛,卻又故作鎮定?或許,有些大叔已經徹底療癒了自己。內心過往曾有的洶湧,都化成遠方的海天一線,看起來平靜而穩定。

7.再壞、再墮落的孩子,也會有人關心、有人愛,那我又何苦隨著世俗的眼光,不斷地、無情地批評與貶抑自己?

8.所有的害怕,其實都是在累積脫困的勇敢。

9.長成大人的我,已不再期待任何人為我點一盞燭光,只期盼自己能因為愛而閃亮。

10.每一片翻騰而來的海浪,都是記憶與現實的交疊。過往的憂傷,只有活在當下,才能被撫平。猶如浪花碎落成為泡沫,依然可以悄悄淹沒歲月的足印。

11.沉默裡的千言萬語,沉默的力量,必須由愛與信任為基底才會強大。我從不覺得「沉默是金」,因為,它既過度美化沉默的意義,也太簡化了沉默的意涵。

12.我始終覺得沉默的男人,有無敵的魅力,它代表深思熟慮、用心傾聽、體貼包容、以對方的意見為優先。但,並非所有的沉默都是如此溫暖無害的,尤其,有些沉默不分性別,都具有共同的殺傷力,是刻意以「冷暴力」的方式,試圖主張或捍衛自己的權利,或出自於強烈抗議自己未受尊重的委屈,才用看似輕鬆簡單、卻極其用力的無言,不惜一切,殘酷地攻擊對方。

13.原來,所有的無聲勝有聲,之所以有巨大的力量,是必須基於無限的愛與信任。是因為這份體諒、這份包容,才能真正做到欲「辯」已忘言。

14.在我的觀察裡,就算是從事銷售工作,口若懸河固然是個優點,安靜內斂有時候也可能博得信任。說完該交代的重點之後,沉默下來,讓顧客思考如何做決定,會比咄咄逼人的態勢,更具有說服力。

15.沉默,不是金,沉默,可以是「不言而喻」,也可以是「不可理喻」。一個人之所以習慣性地表現沉默的態度,有時候是他刻意操作的策略,有時候是他有很多不得已,有時候是他基於愛與信任而認為你一定會懂。人生,有時候很複雜。習慣表現沉默的人,或許同時應用了這三種可能,自己未必知道。

16.人生,也可以很簡單。若你看到對方總是沉默以對,除了千方百計去解讀他未說出口的千言萬語,也可以選擇無條件地接受他的沉默。不再猜測、不再逼問,撐起小船,共同浮盪時光的河流。當「輕舟已過萬重山」之後,誰還會真正在意「兩岸猿聲啼不住」?世間紛擾,只是過程。終歸平靜,是共同的追求。就算有一天,彼此方向已經不同,都能在沉默中給對方最大的祝福。

17.幸好那段日子,有你有我。陪伴,需要全心全意。即使不是全職的家庭照顧者,也能做好陪伴這件事。陪伴,不一定需要具備最完整的專業技術,而是需要一段完整的時間,無論多長、或多短,必須全心投入才行。

18.年邁父母會開口要求的也不多,反而是心裡很想要子女陪伴,卻體恤大家公務與家務兩頭奔忙,嘴巴上都會說:「你忙,不用過來看我!」或子女才進門沒多久,就馬上催促著他們快走。

19.利用陪伴的空檔處理私人細瑣,可以說是照顧者「時間管理」的必要技能,但長期下來也漸漸累積了很多美中不足的遺憾。其一是讓被照顧者覺得自己是負擔。其二是讓被照顧者覺得沒受到尊重。其三是照顧者會漸漸變得彈性疲乏。

20.你無法專心投入陪伴,讓他更容易貶抑自己,覺得他在拖累你,這絕對不是照顧者希望存在於彼此之間的陪伴氛圍。就算你覺得自己可以一心二用,假裝以「嗯」回應,他都能察覺到你的心不在焉,而你的心不在焉,給對方的感受,就不只是失落而已,更容易因此覺得自己沒有受到應有的尊重。

【《愈成熟,愈天真》第45頁~第70頁】

1.陪伴時長期的一心二用,除了無法專心把自己的事情處理好,還有一個負面的影響,就是會讓自己變得彈性疲乏,連專注力都因此而慢慢變差。甚至有更嚴重的副作用,做什麼事都提不起勁。長期下來絕對會累積遺憾,而且陪伴的品質不佳。不但彼此都有怨言,也會有很多的情緒磨擦。

2.無論對象是老人或小孩,說陪伴是「重質不重量」,這句話確實自欺欺人。因為,被照顧者內心渴望的陪伴時間,很可能是愈長愈好;但如果照顧者無法負擔這麼長的時間,寧可來回關注於自己能專心到什麼程度,以陪伴的品質為重,對彼此都是比較好的選擇。

3.與你共度最後的時光,懂得珍惜,能堅持到最後的,終將成為生命中的最好。

4.二十幾年來,陪著母親歷經兩次中風與罹癌。我們共度的時光,不是激烈地和病體征戰,就是與自己和解。即使在痛苦煎熬中顯得歲月悠長,回顧時依然因為懂得珍惜而感覺短暫。

5.生命無常,誰都無法預測:餘生,還會有多長?所謂最後的時光,要從哪裡開始算起?活在當下,可能是最好的答案。

6.只要在每一刻都真心對待彼此,無論相愛的時光多長、或多短,都可以沒有遺憾。拉長生命的歷程來看,每一刻都是生死輪迴的一環。於是,我們還在一起的日子,都是在與你共度,最後的時光。因為懂得珍惜彼此的相處到最後,也讓所有的時光成為記憶中的最好!

7.照顧者的覺知,心甘情願的付出,讓情味多於疲憊。

8.照顧者分兩種,安於其中,以及埋怨萬分。這其中關鍵的界限是:心甘情願。該如何做到?唯一解答就是:保持清明的覺知。而且隨時隨地再確認一次—成為照顧者,是自己主動的選擇。尤其是快要陷入負面情緒、或感覺孤單無援的時刻。

9.照顧者這個角色,是沒有人可以強迫,也不該是基於對父母的同情悲憫,或是在家人情緒勒索之下,不得不而為之。只要開始的時候,有一點點不甘願,接下來必是悔恨交加的人生。你會因此而氣憤自己、也會憎惡他人。

10.能夠承擔所有情緒壓力、經濟負擔、體力負荷的照顧者,都是因為內心明白:這是自己的選擇。即使命運使然,家中沒有其他親人願意或可以承擔,只要你沒有逃之夭夭的本事,就讓自己發揮主動承擔的膽識吧!百分之百的臣服,是一種巨大的力量。它幫助你看清事實,而且變得更有勇氣與智慧。

11.人生的每一個決定,都是有捨有得。既然是自己做的決定,就要為這個決定負責。直到哪一天感覺真正後悔了,還是可以重新選擇,儘管可能要付出一些代價,但至少一切都還操之在我。

12.最不好的狀況,並不是做錯決定;而是不論做什麼決定,都要抱怨當下的現況。最常見的是取捨之後,頻頻回首於捨棄的東西,而沒有珍惜手上的擁有。

13.不是「抱怨,有用嗎?」而是「因為這是我的選擇。」抱怨,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甚至連對抒發負面情緒與解除壓力,都沒有任何幫助,只會讓自己的無助感越陷越深,甚至把貴人都嚇跑了。

14.那些遺憾都與自己有關,停止無謂的喟嘆,並且付出行動,便不再有錯過。

15.錯過,在多情人的內心深處,往往是美麗的遺憾。但殘酷的現實卻是:除了已經確實盡力而為,但因緣未具足的個案之外,大多數的錯過,都是因為努力不夠,而不是緣分淺薄。

16.比較可惜的是,終其一生,都不明白,真正錯過的,並不是一個緣分不具足的對象,而是一個可能透過努力而改變命運的自己。

17.人生,有很多種錯過,都是一去不復返的。「如果人生可以重新選擇,你會怎麼做?」這永遠是一個假命題,因為人生根本不會再重來一次。唯有停止遺憾,懂得慚愧,並付出行動,改變自己,期待面對下一次的人生情境,會做出沒有遺憾的選擇。

18.活在當下,真正做自己,要先接納現實,夢想才具有意義。

19.唯有真正活在當下,也就是接納眼前所有遭遇的一切,才可以從困境中解脫。接納現實,就是真正做自己。至少,它是一個最基本的出發點。假若不肯接納身處的現實,只是癡心妄想著一個完全不同狀況的自己,說穿了,只是逃避現實而已。

20.接納現實,就是真正做自己。為逃避困難或渴望解脫的「許願」,只是與現實脫節的理想。如果,總想著做另一個與現實脫節的自己,就無法真正地活在當下。因為,那只是幻相中的理想狀態,與真實經歷完全背道而馳。

【《愈成熟,愈天真》第71頁~第90頁】

1.真正的做自己,並不是一種目標、也不是一種追求,更不需要在「我」和「我們」之間做出任何的取捨,而是完全接納當下所有的各種狀態,包括你所認為的好與不好、自由與不自由。

2.安分、守己,就是活在當下,也就是真正在持續進行中地-做自己。安分、守己,並不如你想像中的保守,而是把握當下的積極。因為,不肯面對此刻的現實,才是生命中最浪費青春的逃避。你必須學會,用現在的每一刻認真的自己,去堆疊並連結未來的軌跡。

3.大人的勇氣,是無畏,也是無所謂。

4.年少的勇氣,常是一時衝動,有勇無謀;大人的勇氣除了要靠經驗與智慧,這時候還要有一種「無畏」的精神,也有可能是純然的「無謂」,當你對失敗或別人的眼光皆無所謂,就會發現自己變得很勇敢。

5.年少時,因為閱歷不足,做事常只能憑藉一時衝動,若能幸運有所成就,即為年少得志的榜樣,如果不幸失敗,就淪為有勇無謀。但無論是成是敗,青春是那個階段最寶貴的資產,隨時可以捲土重來。

6.反倒是在熟齡之後,眼看著很快就要進入人生下半場,一切都開始倒數,而從內心油然升起「既然所剩無幾,我也沒什麼好怕失去的」這種感悟,對於自己人生往後所想要的、所能夠追求的夢想,不再投鼠忌器。這,才是最踏實的勇氣。

7.要有一種「無畏」的精神,也有可能是純然的「無謂」,當你對失敗或別人的眼光皆無所謂,就會發現自己變得很勇敢!

8.真正的自信是減法。無論是獨處或共處,要擁有完全接納現狀的能力。

9.等到我們經歷足夠豐富的人生,才漸漸體會到:美麗的外貌容易如花凋零、高分的成績未必等於可以貢獻的能力、勝利的獎盃已經鋪滿灰塵、極佳的人緣讓自己淪為討好而委屈、浪漫的戀情不敵生活的實際、亮眼的財力換不到健康的身體......當那些靠外在表現加分,而得到的自信,並不能夠在時光的旅程中,持續支持自己向內學習時,它們就開始逐漸在歲月中崩解,並減淡年少時透過加分累積而來的光彩。

10.反而是那些一直覺得自己不特別怎麼樣的人,有可能一步一腳印在日常平實的過程中,接納了不夠完美的自己,也隨順了不夠亮眼的際遇。人近中年之後,有了一種釋懷的自在,不再積極與他人強行競爭、也不再像從前那般老愛嫌棄自己,姿態始終柔軟,神情維持雅適,呈現出另一種大人的自信,讓別人覺得舒服,自己也覺得好相處-無論是獨處或共處。

11.年少的自信是加法;大人的自信是減法!

12.活到成熟的年紀,就會知道:真正的自信,並非多麼優秀、傑出、富有,而是完全接納現狀的能力。

13.所謂的「泰然自若」,看似簡簡單單,卻是從「加法」過渡到「減法」的人生哲學。從此,不再追求世俗標準的完美,而是接納眼前遭遇的完整。我們終於學會:若真的想要與世界和解,就不要繼續和自己為敵。

14.把時間花在值得的地方,懂得取捨,才有平衡。

15.老實說,我從來沒有覺得自己真正辛苦過。即使在很多非常艱難的階段,我甚至每天睡不到五小時,所有繁雜事務都如行雲流水般,一個片刻接著另一個片刻。其中很重要的關鍵是:我對一切付出,都心甘情願,而且感恩惜福。

16.我從未覺得人生需要世俗所見那樣5:5的平衡,甚至覺得這種齊頭式的平衡,根本不可能也不應該存在。我認為真正的實情是:人生,因為階段不同,要把心力放在不同的目標上。如果是正值為大考準備衝刺的學生,把九成或全部的氣力用在準備考試上,這是很正常的比重。

17.你需要的,是一個支點,也就是能支持這個價值系統的信念。這個信念,是你自己深信不疑的選擇。不但別人無法隨意動搖,你更要無條件地支持自己。

18.我們都很難評論別人的人生,值不值得?每個人個性不同、價值觀不同,命運也就不同。活著的時候,究竟怎樣抉擇?唯有自己最清楚。只要是心甘情願的選擇,把時間與心力,花在自己看重的地方,一切都值得。

19.你說的美食,我從沒吃過;你到的景點,我之前沒去過。過去,我確實都忙碌於家庭與工作,幾乎沒有個人休閒生活。但我在艱難中嚐遍的人生滋味,在困頓中看盡了世間風景,也會讓我覺得自己沒有白活。

20.積極地歸咎自己,擺脫受害者心態,掌握人生的主控權。

【《愈成熟,愈天真》第91頁~第114頁】

1.身為一個成熟的大人,真正有意義的自我究責,不只是態度上的積極,還要有行動上的方法。內心所願意承擔的,不是過去已經發生的錯誤,而是現在就可以讓事情有所改變的責任。

2.積極地歸咎自己,目的也不是逼誰認錯,而是下次不要再犯就好。

3.喜歡做出選擇後的那個自己。最該斷捨離的,不是物件,而是執念。

4.其實我很懂人到了中年之後,對於「斷捨離」的艱難,人生旅途,走得夠久、活得夠深,就可能累積更多的回憶與家當。表面上我們捨不得丟的是物件,但真正難以割捨的是情感。

5.原來,我們真正要斷捨離的,不只是那些用不到的物件、留不住的情感,而是自己內心深處因為過度依戀而產生的執念。如果丟掉了物品,卻放不下執念,所有的斷捨離都未竟其功,只是徒具形式而已。

6.真正的斷捨離,看似藉由淨化空間而豐盛心靈,但最大的收穫並非丟棄物件的勇氣,而是真實面對如何做出選擇的自己。

7.能割捨心愛的物件,真的很不容易。做出決定後,不再牽掛,則更難得。每一次的斷捨離,都是自我價值的考驗,在選擇留下什麼、捨棄什麼之間,會愈來愈清楚,自己究竟是誰?真正在意的是什麼?這可能是我們窮盡此生,必須去弄清楚、搞明白的答案,在一次又一次的斷捨離當中,漸漸浮現出來。

8.儘管大家都會說:「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問題的重點是:還活著時候,我們追求過什麼、擁有過哪些?最後又是主動、或被動地捨棄?而真能無怨無悔的,是自己最終也能輕輕抹去,所有深深愛過的痕跡。

9.練習好好說再見,有時候悄悄地離開,是難以跟你告別。

10.或許正因為告別的任務是這樣的艱鉅,才會讓想要離開的人感到如此為難。這未必牽涉到不負責任,而是有時候把必須分開的理由說得太實在,對彼此而言,都會是傷害,也幻滅了之前曾經有過的浪漫。

11.學齡前,我搬過幾次家。即使不記得過程的全貌,對於離開一個熟悉地方的傷感,卻是記憶裡一枚永不退色的刺青。

12.每一次在台北車站的月台邊,火車緩緩進站的時刻,小小年紀的我,敏感地察覺到陣陣心酸。再多「不久之後就會重聚」的憧憬,也無法沖淡「此刻明明就要分開」的感傷。因為必須表現懂事,而不哭不鬧。所有未能表達的離愁與沒有流出的淚水,都隨著一片一片窗外的風景,紛飛於不堪回首的歲月。

13.關於不告而別,很多時候,並非討厭到無法忍受的程度,才選擇用這樣的方式離開,有可能是另一種極端,或許是真正的實情-原來,是我永遠不想告別。

14.誠如人生的每一段關係、每一次相聚,都會有告別的時刻。我知道,我是因為不想要有任何遺憾,才會這麼努力珍惜相聚,並學習好好說再見;我也知道,無論怎麼努力珍惜相聚,如何重視好好說再見,當有一天不能再見時,還是難免會有遺憾。而所有的努力,只是讓相聚地時光多一點把握,離開的時候少一點遺憾。

15.如果,真正走到了好好說過再見,就再也不見的時刻,無論生離、或是死別,就放手祝福彼此吧。告別,真的很難。但因為我們努力過,練習好好說再見,讓告別後的人生,變得比較簡單。

16.不告而別,是因為不知道如何面對離別。

17.善良,不是優點。禮讓,都應該來自本能的當仁不讓,義無反顧的成全。

18.如果把「願意對別人付出而不求回報」,當作是一種善良;而且,是在對自己的資源或能力有足夠的自信,充裕到不會因為對別人付出,而自己有所減損的程度,因此願意選擇做一個善良的人。這種善良,是有條件的。

19.我寧願對方想利用的是我的能力,而不是我的善良。能力,可以被利用;但是,善良就不許被利用。

20.我所以為的善良,是一種個性,無須透過理智去做出選擇。所有看起來有點世故的禮讓,其實都應該來自本能的當仁不讓,也就是義無反顧的成全。因此,如果已經意識到自己正在選擇善良,就已經不是真正的善良。那些刻意為了討好對方而為之的付出,就離善良更遠了。

【《愈成熟,愈天真》第115頁~第131頁】

1.若你除了善良的本性之外,還擁有足夠自信的能力,就不會被對方視如敝屣,也不會在付出的時候,覺得委屈。因為對方是看重你的能力,才想利用你;你會讓他懂得如何尊重你,即使他未必以對價關係交換你的付出,你無條件地協助對方,彼此之間會因為相互尊重,讓這次的利用變得正向肯定,而且充滿善意。

2.「勝任」是個危機!保持謙卑、重新學習,才有可能化危機為轉機。

3.一個很殘酷的事實,而且通常都會被忽略:我們真正有心要追求的目標,都是不勝任的。邏輯很簡單,若是完全勝任,就不用追求了啊!

4.愈有挑戰的目標,都是愈不容易勝任的,我們真正要追求或在意的,並不是「勝任」這件事,而是如何發現自己不夠勝任的地方,並且付諸實際的努力行動,去克服「不勝任」,並且在這個過程中,發現自己的勇氣與努力。

5.商業管理名著《彼得原理》提到:每個人最終都會被晉升到「不勝任」的職務裡。舉例來說,業績冠軍的基層銷售員,若很快被晉升到經理,便容易敗在人事與行政等內部經驗不足,因為他只是很會賣產品,不見得會帶領人。好比一對熱戀男女閃婚後,未必能勝任夫妻的角色。

6.無論是工作或感情,若達到自己感覺「勝任愉快」的程度時,就一定要覺察到這將會是一個警訊,來自以下三個可能:一是自我感覺良好、二是壓縮進步空間、三是別人未必認同。

7.終極的解決之道是:不要把「勝任」當成某一個階段、或某一個職務的目標。勝任,只能是一種動態的努力,而不可以是一個靜態的目標。

8.我們真正要追求或在意的,並不是「勝任」這件事,而是如何發現自己不夠勝任的地方,並且付諸實際的努力行動。

9.即使在能力上已經「過度勝任」,也要轉向內在心靈的成長,謙卑地懺悔,真心地承認,自己在浩瀚的宇宙中,還是有些力有未逮的努力空間,才不會在觸碰到世俗發展的天花板時,因為驕傲自大而使靈性成長受阻。覺察自己的不勝任,是一種勉勵、也是一種祝福。

10.放下,沒有想像中容易。當我們不再抗拒,臣服因果,所有的委屈都不需要平反。

11.對於覺得自己受盡委屈的人說,公道絕非自在人心啊,而是你要親自還我公道,我才甘心。

12.當我們被辜負了半輩子,但對方一點歉意都沒有,要原諒他真的太艱難了,勢必是無法放下的。直到有一天,我們知道再也無法討回公道,若再糾結下去,徒然無功,眼看人生即將走到盡頭,於是在適當機緣下,有可能開啟慧根,才終於懂得要原諒自己。這時候,放下變得比較容易。與自己和解,也變得夠有意義。

13.回到現實人生,如果你始終沒有討回公道,那個辜負你的人還在逍遙,你又何必勉強自己放下呢?心中有恨,是自然的;不肯原諒,是正常的。你完全不需要故作大方,也無須為此而否定自己。

14.有一本暢銷書的書封文案寫著:真正的放下,是不介意再提起!但對於很多無法、也無須再提起的人與事而言,真正的放下,會是什麼呢?刪除「再提起」這三個字之後,是不是只剩下「不介意」?而現實生活中,究竟要怎樣才能做到「不介意」?在我個人的靈性學習中,至少在這個階段,我覺得,真正的放下是:全然的接納,已經發生過的事情。

15.即使事情完全未如己意,當我們不再否認、抗拒,願意臣服於因果,所有的委屈,都不需要平反。我們不需要對方的道歉,不需要向他討回公道,不需要得到他的補償。無論我們是否應該對已經發生過的那件事情負責,但至少一定要對當下的自己負責。

16.勇於擺脫受害者的角色,就會恍然明白:唯有放下,才是真正的解脫。必須放手,才能重獲自由。直到有一天,我們知道再也無法討回公道,才終於懂得要原諒自己。

17.委屈自己反而踐踏關係,主動營造互相尊重的溝通環境,彼此才能自在相處。

18.之所以不斷碰到惡人,除了孽緣、命運之外,恐怕還有一個很值得留意的因素:個性使然。當一個人「自許」為善良的好人,以「忍耐」做為不變應萬變的策略。若被別人踩到痛點,既不叫出聲音、也不要求對方賠罪或補償。久而久之,別人就以為這沒什麼!你的忍氣吞聲,很容易換來他的得寸進尺。

19.當一個人刻意抱持「討好」的策略,就會把所有跟他交手過的人,都培養成爛人。有的時候,對方一開始並沒有真正那麼壞,但很容易在食髓知味之後,變本加厲地成為爛人。

20.正本清源之道,是回來檢視自己刻意做好人的動機。無論是「爛好人」或「假好人」,只要對待別人的動機,牽涉到「討好」,這就跟「偽善」沒有兩樣了。

【《愈成熟,愈天真》第132頁~第157頁】
1.請恕我把話說得如此直接,或許當你覺得難聽,就是有被羞辱到了,這份不舒服的感受,可以是一個期許自己做出大幅改變的開始。和任何人相處時,都要設定出清楚的界限,表達自己神聖不可侵犯的原則與權利。當你懂得尊重別人,就有權利要求對方尊重你。

2.這世界,或許並不公平,但也不會糟糕到你要處處對每一個人都委曲求全。

3.你也不必過度解釋「被討厭的勇氣」,沒有人要你變得很白目,到處得罪人。但是,你一定要有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真誠:表達自己真正的想法。

4.有些解釋是多餘的,在放手時,保持沉默。此刻的無聲,是一種友善的回應。任對方因為誤解的憤怒,有釋放的機會。他氣憤像孩童時;你更要穩健如大人。

5.當某一個人、或全世界都誤解的時候,至少還可以擁有自己。如果此刻說什麼都是多餘,那就留給自己不解釋的權利。

6.真正的朋友,是可以互相理解與諒解的。無論任何大大小小的事情,根本不需要過多的解釋、說明,彼此連互望一眼都不必,就能選擇信任。

7.直到經歷過很多痛苦的離別,尤其是至親的病老衰亡之後,漸漸明白自己所渴望的關係,是怎樣的一種清楚明白,又是怎樣的簡單篤定。

8.那些猜疑的、忌妒的、見不得對方好的、無法彼此成全的,都是超過能力所及的負累。所以,因緣已盡時,對方不念舊情,不再信任,就不用解釋,不必說明,盡所有可能,把遺憾化為祝福,獻給對方,這已經是我們所能付出的,最大的成全。

9.戒除應酬話,寧願不太會說話,也不要學會說應酬話。

10.頻繁地說應酬話,很容易毀壞個人信用。輕則讓別人對你留下「油嘴滑舌」的印象;重則讓你講的每一句話,都變成毫無價值的廢話,沒有人會當真。

11.究竟是真心話或應酬話地關鍵,在於這三個重點:一是說這些話的動機。二是後來有沒有如實做到。三是若沒有做到,是不是有所彌補。

12.充斥太多應酬話的公司,表示企業文化浮誇虛矯,從上到下做事都不踏實,長期以往,管理和效能都會出現大問題。

13.寧願不太會說話,也不要學會說應酬話。尤其是讓別人乍聽之下,以為你很認真的話,如果還沒想清楚、或是沒把握,就不要隨意說出口。

14.如果你正在學習研讀究竟是真心話或應酬話,不妨用心觀察、等待時間,不久之後,真相就會水落石出。當發現對方一開始講的就是應酬話,你依然可以保持認真,但不要當真。保持認真,你會繼續誠懇;不要當真,你就能免於受傷。

15.勇敢接納最真實的自己,與其偽裝虛矯地粉飾太平,不如誠實面對。

16.你可以因為討厭一個人而離開他,卻無法因為不喜歡自己而揮手遠去。你所喜歡的、和不喜歡的自己,都會如影隨形地跟著你,一天一天地老去。

17.每個人都在追尋自己,想要更了解自己,但不一定有足夠的勇氣面對真正的自己。而且,不論優缺點都一樣。既無法安然接受稱讚,也難以面對批評。

18.倘若對方還沒有準備好,始終無法放下對別人的防衛,我就要把這份理解收斂下來,以免對方無地自容,而改用微笑面對他的自我保護。儘管,我覺得對彼此而言,比起誠實面對,偽裝虛矯是更殘忍的事情。

19.要認清並接納自己,或許有點殘忍,但不妨就用這一時的殘忍,勇於面對個性或經驗中美好的或醜陋的一面,不再繼續逃避,以換取對自己永久的仁慈。

20.問問幾位你最在意的家人或朋友,在他們眼中,你是一個怎樣的人?或許,為了保護你,他們能說的真話並不多,但只要你表現得夠勇敢而誠懇,最後總會聽到幾句跟實情相符的忠告。很可能就是這幾句難能可貴的真心話,讓你有機會從別人眼中,重新認識不夠完美的自己,並發現他們長期以來對你的仁慈與厚道,無論完美或不完美,你都因為完全地接納,而能夠做真正的自己。

【《愈成熟,愈天真》第158頁~第183頁】

1.有一種努力,叫做不要太努力,成熟的人生,必須善待自己,且要有讓自己放鬆的豁達。

2.世界上有一種努力,叫做:不要太努力!特別適用於已經過度認真的人。這些人積極的態度背後,有一種不安全感,也就是擔心不夠努力就失去自我價值的恐懼。

3.我一直往前衝,不肯讓自己徹底地休息。我對工作踏實努力,卻對身體投機取巧。身體對我何其寬容,只用小小微恙提醒,而非棘手到難以痊癒大病示警。我不知道現在回頭是否來得及,但如果不做出改變,就注定錯失良機。

4.成熟的人生,需要一種能讓自己放鬆的豁達。可以繼續努力,但不要帶著血氣方剛的拚勁,那只會和自己過不去。一個大人的從容與圓融,來自深層的自信,不是因為自己做得多好、多成功,而是即使沒有什麼把握,還能不怕輸、不怕失去。

5.問題不在過去發生什麼事,而是你如何看待過去。

6.問題的癥結,都不是出在黑歷史,而是我們怎麼看待過去。如果真心相信現在的自已已經徹底改變,或許可以比較有面對過去的勇氣。這時候,只需要接納這一段黑歷史,確認它重如泰山地發生過,自己也付出極大的代價,別人的評論就可以輕如鴻毛。相對地,假使自己都還不確定,是不是改頭換面,又如何能在別人街談巷議的口沫橫飛中洗白過去。

7.時光走得再遠,都送不走歷史。能真正終結它的,是自己要變得不一樣的決心。然後,笑罵由人。有時候,最重要的不是妳後來做了什麼新的改變,而是你不再重複那些舊的惡習。

8.告別黑歷史,不是仰賴別人幫你洗白,而是得靠自己完全的接納。不再刻意掩飾,勇於承認那是過去的錯誤,現在才能得到一個對的自己。

9.就算現在再風光,也無法洗白那段黑歷史。不過,因為它真的夠黑而且還黑得發亮,才能讓翻轉過後的人生光澤,有不凡的意義。

10.青春,一抹學習的時光。成熟的自信,不是覺得自己有多好,而是相信自己能做到。即使,不是今天,而是未來的某一天。不斷鼓舞自己,繼續嘗試各種可能。就算到最後沒有如願;也在過程中享受美好。

11.所謂的「青春」,並非特定的年紀,而是一顆願意重新學習的心、和隨時都可以接受挫折的勇氣。在未知中,不特別覺得恐懼。隨時隨地,都能以好玩的動機去嘗試,鼓勵自己說:「我可以!」

12.或許,在年齡上每個人都無法長期霸占著「青春」的位置;但是,真正可以讓自己充滿活力的,是永不評論自己做不到的好奇心。

13.原來,真正的青春,不是稚嫩的肉身,而是無時無刻都想成長的渴望,並且將它付諸實行。

14.戀愛,從來就不自由。用溫柔撫平過往的遺憾,在僅存的餘生好好疼惜自己。

15.無論哪個年紀、什麼階段,我們常如飛蛾撲火般愛著對方,但可曾真正在那個義無反顧的過程中,好好地愛過自己?又或者,我們彷彿是不計一切後果地愛上對方,其實真正想追求的是內在那個不夠完整的自己?

16.我們一直來到中年後,還是很難調適好已然失去青春的自己,因為記憶是一條可愛、又可恨的線索,緊緊地將眼前的現實與青春的盼望聯繫,彷彿瞬間就能往返於兩端,但其實清楚地知道-這一切都已經回不去了。

17.直到經歷所有挫折與哀傷,才慢慢了解:戀愛,從來就不自由!如果你想真正自由,不妨考慮單身就好。戀愛除了我們所在意的,別人的眼光;還有,我們所忽略的,內在的禁忌。

18.如果,一段感情必須獲得允許。決定權,不是別人可以給你的。而是你給自己的允諾。其他,都只是藉口而已。而弔詭的是,這個給自己的允諾,還包括:「戀愛,從來就不自由!」這個既殘酷、又真實的條件。

19.唯有在感覺外在有限制、內心也不自由的愛,才能讓你所有為愛的付出,顯得高尚。因為,未經思考而為所欲為的愛,通常的結果都是兩敗俱傷。唯有能夠做到有所不為的愛,才能真正天長地久。

20.屬於青春的愛戀,絕對不會是成全,而是徹底佔有對方。直到彼此有所共識,願意犧牲雙方各自的一些自由,換取兩個人相處時的自在,也才能真正完勝於世俗的眼光。

【《愈成熟,愈天真》第184頁~第210頁】

1.我們之間,還有「我」嗎?愛對方,也不能委屈自己。

2.菩薩,對凡人是別無所求的。而凡人對所愛的對象,是會有所期待的。當你傾盡所有地為對方付出,而他卻讓你期待落空,也就是你成全他盡情做自己,而他卻讓你失去自己,這是愛情裡的一齣悲劇。當兩個人的幸福,藏著一個人的淒涼,感情這條路,走得不只辛苦,還很空虛。

3.在一段關係中,委屈是不能求全的。除非,被成全的另一方,因為懂得珍惜,而學會重新回頭看待彼此,並且在這段關係裡付出相對的責任,而不是只顧著維護之前單身時自己享樂的權益。

4.很多社交平台,對自己感情狀態的標示有不同的選項,包括:單身、穩定交往中、已婚、一言難盡。既然你選擇某個狀態,代表那是你對自己生命的詮釋,就讓自己盡情活在這個狀態中,否則請趕快離開。只要是出自於自己的選擇,就是你的自由,不必再為此而感到委屈。

5.「盡力而為」很矯情,不吃力的付出,才能心甘情願。

6.無論是情侶或夫妻,為對方付出的時候,要量力而為,不要盡力而為。感情關係中的盡力而為,是很危險的付出方式,一不小心就是兩敗俱傷。

7.唯有讓自己覺得不吃力的付出,自己才會真正的甘願;也唯有適合對方接受程度的付出,才不會讓對方不領情、或是把你的付出視為理所當然。

8.說「盡力而為」這句話的時候,往往自己覺得瀟灑,並沒有真正去評估自己的實力,也沒有去斟酌對方內心的期待、以及實際的需要。頂多,只是說的當下,彼此都覺得安心或感動而已。

9.「盡力而為」只是一句空泛的話。就算對方一言九鼎,不容置疑,你事後也從他身上獲得幫助,但你真正懂得「盡力而為」對他的意義嗎?他的「盡力而為」,究竟是盡了「九牛二虎」之力、或是「九牛一毛」之力呢?

10.我把青春浪擲在你身上,存粹的甘願,是在付出的過程中不計較得失。

11.感情的世界裡,不只是等著看好戲的外人,其實連當事人都是以成敗論英雄的。正因為把「被分手」視為一種「失敗」,於是有被貶抑的感受,最後是全盤否定了自己。

12.唯有當自己全心付出,而不以對方的反應或回饋,作為衡量自己價值的標準時,我們才能在付出中體會到自己的成長與收穫。即使是最深刻的痛苦裡,都藏著最寶貴的禮物。等自己拿出最大的智慧,一一去拆解。

13.沒有說出「我把青春都浪擲在你身上了!」這句話,不是因為你值得,而是我值得!不要把自己的付出,歸因於對方值得我這麼做,而是回到對自我價值有所珍惜雨看重;才不會因為對方在接受付出時的表現,不如自己預期時,就開始貶抑自我的價值。

14.不必引頸期待盡頭的光亮,而是全程摸黑著走,在伸手不見五指的當下,卻清清楚楚看見自己的軟弱與勇敢。

15.耽溺的背後是孤寂,所有的沉迷,都是一種逃避。

16.無論長期沉迷於約砲、多P、甚至性愛成癮,是哪一種壓力所致,當事人的內心世界,都是很孤寂的。

17.你的「不被愛」,只起因於他的無法控制自己;而他的「不被愛」,卻是成長過程完全不受理智管控的身心糾結,並且可能終其一生都難以療癒,除非他自己願意。

18.你的震驚、憤怒、報復、毀滅,給了彼此一次驚醒的機會。你因為覺察到自己此刻「不被愛」的創傷,而有機會回來好好愛自己。但願對方也能因此檢視自己多年來「不被愛」的黑洞,然後發現再多的性愛刺激,都填不滿這個缺口,願意主動尋找心理或靈性專家,好好面對這個問題。

19.最高明的報復,憤怒不平時,更要安放內心害怕被叛離的自己。

20.關於報復,有時候一個足以療癒身心的儀式,會比真正付諸具有破壞力的行動,更重要、也更有效。所以,千萬不要在氣急敗壞中,情緒淹沒理智,做出傷己害人的事。

【《愈成熟,愈天真》第211頁~第236頁】

1.表面上我們為了表達對朋友的情義相挺,都急著替天行道;在這個過程中,往往忽略了內心裡,隱藏著一個同樣害怕被辜負、被叛離的自己。於是,用挺身而出的復仇計劃,去伸張正義,試圖消弭內在的恐懼。我們之所以樂見復仇,是藉此告誡其他人:「小心啊,看到沒有,你若膽敢欺負我,下場也就是這樣!」

2.報復對方的意義與價值,究竟是什麼呢?仔細想想,會不會就只是抒發那一口怨氣而已?或再度省思,可能是為了解除下一次自己會繼續受害的恐懼。

3.「原諒,是最好的報復!」「把自己過得更好,是最好的報復!」,類似的話,在經歷過更多真實人生事件後,會覺得這些安慰的話語確實有它的勵志效果,也是真理,但對於正處於煎熬中地受害者來說,並不足以立刻消除內心的憤怒與恐懼。

4.我們會想要報復,是因為自己真的過不去。甚至,怨恨自己為什麼這麼沒用,被一個爛人所傷。除非,我們可以試著脫離自己是唯一受害者的角色,去想想其他比自己更需要幫助的人,可能是加害者本身、也包括接下來其他可能的受害者。這是切斷惡性循環鏈結的唯一截點,也是翻轉復仇意念,變成正向行動的解方。

5.到現在我依然堅持有仇必報,但在復仇的方式上,顯然可以有更智慧的選擇。與其急著替天行道,不如盡力安頓好內在不安的自己,再請上天為你主持公道吧。

6.愛情是無盡的旅程。愛過未必幸福,但不付出就難有成長。

7.大多數的伴侶,在有情人終成眷屬的不久之後,能夠不反目、不惡言、不怨懟,在千瘡百孔的的婚姻生活中,忍辱負重過完這一生,就已經夠了。能夠一秉初衷,如膠似漆,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多半靠的不是個人的努力,而是彼此的際遇。

8.結婚,不是戀愛的目標。頂多,只是拿到兩個人有意願共度人生的門票。從戀愛到結婚,不能像是登山攻頂,以「我來了!」、「我看到了!」、「我征服了!」為榮耀。

9.愛情在婚姻裡無以為繼的原因:一是誤以傳統的「目標導向」結婚,卻忘了愛情是一場無盡的旅程。二是熱戀的時間太短,而需要煎熬的歲月太長。三是聚焦於向外看的物質,完全忽視內在心靈的可能。

10.學習如何經營感情,未必能帶來質量更好的關係,但可以保證的是:絕對會幫助你個人成長,以便於有一天你帶領自己回到靈性的道路上,有足夠的眼光、能力與智慧,辨識出那個命中注定要陪你一起修行此生課業的人,不會再錯身而過。

11.該甩不甩,最後被甩。時間無法解決任何事情,而是自己能否設停損點。

12.無論面對的是討厭的工作、對象、關係,之所以離不開,卻又無所作為,並非真正無所謂,而是「大人童話症」-明明已經看遍世態炎涼,卻又因為不願面對現實,而刻意讓自己彷彿停留在幼稚無知的狀態,然後假想自己還在等待童話中的奇蹟出現,渴望最後王子與公主終於幸福度過下半生。

13.對一個已經孤單很久的人來說,一旦陷入熱戀,就很不想再回去過從前那種一個人孤單的生活。而且,過程中的虐心,是會激發潛能的。愈是痛苦,愈覺得愛很偉大。於是下場就是:只能被動地等待緣盡情滅。

14.我們都是大人了,別不負責任地說:等時間來解決。其實你我都深深知道,時間沒有辦法幫我們解決任何問題。那只是推托之詞而已。時間,甚至沒有辦法幫我們淡忘任何傷痛的回憶。那些因為傷心而刻印在心底的人與事,只會像年輪般隨著歲月增長而更堅實強壯。除非自己願意主動做出改變。

15.習慣一個人。是享受單身嗎?還是防衛心?

16.無論你是單身、或有伴侶,會妨礙你幸福的,並不是你已經「習慣一個人」,而是你過度堅持「一個人的習慣」。

17.我常勸勉身邊跟我一樣單身的朋友、也在午夜夢迴時深深告誡自己:單身,只是目前的一個暫時的、或可能會繼續下去的狀態。它未必是一個理想、更不要是一種願望。

18.單身比較好的狀態是,讓自己處於:要活得很有彈性,對於「擁有一份親密關係」盡可能維持「進可攻、退可守」的自我優勢。沒人陪伴時,可以自處;有人相伴時,也可以好好與他共處。

19.當你漸漸習慣一個人之後,會不會過度堅持一個人的習慣?如果會,你將很難脫單。除非,你在渴望脫單的途中,也得慢慢一件一件脫掉那些「一個人的習慣」。

20.請保持彈性,讓自己「樂於獨處;也善於相處」。

【《愈成熟,愈天真》第237頁~第268頁】

1.一個人,不簡單;兩個人,更難!認清這個事實,你會對自己長期留在單身,而感到公平,也會對別人的成雙,有些禮敬。

2.如果,在兩個人的關係裡,你活得愈自在,他就愛得愈失落,這樣的陪伴,很難維持。反之,亦然。以這個邏輯類推,單身最大的艱難,將會是:一直無法「習慣一個人」,卻累積了很多「一個人的習慣」,於是欲渴望脫單,就愈是加倍困難。

3.如果你正處於單身,請保持彈性,讓自己「樂於獨處;也善於相處」;假使你已經有伴侶,就請你在脫單之後,也漸漸捨去太多「一個人的習慣」。否則你的另一半對你的成全,不是讓他漸漸罹患憂鬱症,就是成為他此生最偉大的修行。

4.第二名的人生。可以退讓,可以成全,卻不能讓自己覺得不勇敢。

5.如果很認分、也很安心,永遠窩在第二名地舒適圈裡,並沒有什麼不好。可以盡情享用退而求其次的人生,不必因為爭強好勝而逞兇鬥狠、不必因為出人頭地而得失心重。證明自己已經努力過了就好,名次並不重要。

6.人生,總有某些角落裡、某個領域中、甚至在某個人心底,你就是最獨特的第一名!

7.打賞心理學。越是能敞開心胸對人付出,就越能獲得滿盈的回饋。

8.有些人是因為認為本身經濟條件不佳,總覺得自己付不起、承擔不起,而投射出一種匱乏的價值觀,常在真實的人生中形成惡性循環。愈不願意對別人付出;自己就愈不容易得到。

9.經常願意「付費打賞」的人,未必是最富裕的;但他們比較重視公平性與對價關係,願意以自身微薄的力量,去支持一件自己有熱情參與的事情。即使現階段的人生未必事事如意,卻總能夠對未來抱著美好的想像與希望。

10.平衡靈性中的金錢議題。戒斷匱乏心態,才能創造安全感。

11.靈性中的金錢議題,常以「匱乏」的樣貌出現在現實生活裡。但他真正欠缺的未必是金錢,而是對未來沒有足夠的安全感。

12.工作除了賺錢之外,還有自我成就與利他的深層意義。工作的真實意義,絕對不會只是賺錢而已,還有個人在工作過程中的學習成長,通過種種挑戰後獲得自我肯定與成就感,也可能因此而產生利他的因緣等。

13.有很多年輕朋友即使年過三十,都還陷在「因為找不到真正興趣,而無法熱愛工作」的五里霧之中。於是,開始陷入惡性循環-愈找不到興趣,就愈不能投入工作,薪資待遇就愈低。

14.能承擔的,也能承讓。貴人是需要培植的。

15.你一定要把自己先打理好,至少讓自己看起來很積極、很正向、很勇敢、很熱血,而且有備而來。人生很長,千萬不要把貴人用後即丟,否則最後受傷的會是自己。

16.「凡事都要靠自己」的想法並沒有錯,也是一個人在追求成功時,很重要的基礎,但是也很容易因此忽略,經營人際關係所可能帶來的好處,也就是透過別人的協助,更輕鬆愉快地拿到自己想要的成果。

17.退休,不只要規劃金錢。匱乏會招引匱乏,唯有富足心靈才能豐盈人生。

18.每個人的日子,無論好壞,都是自己在過的,也只有自己心知肚明。與其瞎操心這些,別人退休後如何的事情,既幫不上對方的忙,也未必對自己有任何幫助。不如借題發揮,問問自己:該如何定義自己的退休生活?

19.「替自己創造被動收入!」聽來固然可喜;問題是:難道努力靠自己主動付出,而等比例帶來該有的酬勞,踏實努力地,活到老、做到老,就會是傻瓜?

20.以「匱乏」開始的動機,很容易吸引「匱乏」。與其從三十幾歲開始,就在擔心將來到中年以後沒錢花、老之將至沒人照顧,不如先建立富足而自主的信心,再開始構想如何投資理財。

【《愈成熟,愈天真》第269頁~封底】

1.退休規劃,不能只是聚焦在跟金錢有關的數字上,這是不合邏輯的演算法;如果你想預估具體的養老金,必須從建立穩健的生活風格開始。

2.你必須先確定自己:在逐漸成熟的路上,每個不同的階段,想要過怎樣的生活?逐漸老化之後,身心可以維持到怎樣自主的程度?以及,是否可以培養出,面對任何人生的無常,都可以處變不驚的態度?才能建構出一個虛擬貨幣,除了足以撫慰內心的不安,還必須真能符合日常所需。

3.大部分的人,都會因為不喜歡現在的工作,而低估自己還能繼續付出能力的歲數,希望愈早退休愈好;另一方面,卻又高估了退休之後必須要的生活花費。

4.難道你退休之後,就真的只想遊山玩水不工作嗎?你在職場上培養的專長、經驗與能力,在退休後就毫無用武之地嗎?如果是的話,你會不會想要轉換跑道,學習一些新的技能,讓退休後的餘生,在不需要為錢而賣命的前提下,過得既有趣味、又有價值,還更有成就感呢?

5.在做退休規劃時,絕對不能只想到錢,那是逃避對自己人生負責的做法。當你只聚焦在金錢上,就很容易忽略其他的潛力與才華。因為你會用「錢不夠用」這個藉口,輕易地阻擋自己繼續學習,以及對別人付出。

6.唯有透過繼續學習,以及對別人付出,才是真正可以為自己創造生命價值的做法。當你的生命有價值時,根本就不愁吃、不愁穿,不只金錢財富會不請自來的自動找上你,心靈富盈也會滿溢於你的胸臆之間。

7.我熱愛我的工作,目前都沒去想,要做到幾歲才要退休。最好可以有體力,繼續做我喜歡的事,永遠都不要退休。但是,如果用不同的標準來定義退休,當你覺得自己不需要只是為錢而工作的那天開始,其實你就已經從傳統的的職場觀念裡退休了。你不再是被動地聽命於主管或公司,你是為創造自己的價值,並為天下眾生,貢獻自己的才華。

8.為愛漂逐生命的遠方。用初心將自己帶回愛出發的地方。

9.青少年時期的遠行,往往和自己的叛逆有關。無論是失學、求學、遊學、留學。表面上啟程的原因都是為了學業,而真正不想(或無法)繼續待在家裡的原因,都是想逃離原生家庭中,很多無能為力的沮喪。

10.這種沮喪,有時候會以包裝成「夢想」的方式出現,但無論逐夢成功或失敗,都必須等一路顛沛流離到懂得想家、有了鄉愁,才會開始重新看待這一趟遠行的意義。

11.無法抵達對方的心,才是人生中最遠的天涯!日日夜夜的擺渡,即使是五百年前有過同船的緣分,今生的距離竟就是如此遙遠。

12.我們身處在紅塵俗世中,慶幸以肉身重逢,卻遺憾於心靈無法靠岸。那才是真正的千里奔波,無功卻不能返。為愛徹徹底底的流浪,回頭竟是彼此都已百年身的枉然,連寄情於來世都是奢望。

13.人生至此,回不去的青春,更是到不了的遠方。我和自己隔著時間的長河,遙遙相望。與其同情,不如疼惜。我們都沒有哭,並非刻意逞強,而是在漫天風沙中,看到那無愧於初心的曲終人散。

14.走到熟年,對情愛的渴望,再怎麼奢求,也只剩簡單。月下攜手一段路,輕觸指尖的電流,像一條隱形的帶狀霓虹,在墨色的夜色中,提醒著彼此曾經溫柔地相待過。我渴望著跟你的天長地久,如果此生緣分不能強求,至少各自兩頭之後,讓我知道你會平安健康。

15.洶湧澎湃,只是一時的際遇;歸於平靜,更能體驗生命無常之後的空無與圓滿。

16.半生流浪,漂逐過無數的遠方,永遠別忘記:用初心把自己帶回,當時為愛出發的地方。原來,當我們不再渴求、停止欲望,當下就能抵達,生命的遠方。

17.長成大人的我,已不再期待任何人為我點一盞燭光,只期盼自己能因為愛而閃亮。

18.生命中,有許多課題,是任憑逃到天涯海角,最終還是要回到內心深處,好好面對處理的。活在當下,可能會是最好的答案。

19.那些錯過的遺憾,會在每一次對別人付出愛的時候回補。歷經成長的煎熬,依然有著不畏艱苦的勇敢,閃亮在傷痕累累的路上。

20.在委屈與憤怒之後,願意原諒對方;在傷害與挫折之後,懂得疼惜自己。用已經修復成長的創傷,學會如何真正去愛,轉身,便是雲淡風輕。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