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份閱讀筆記:《出走,朝聖的最初》第177頁~第208頁

【2022年06月份閱讀筆記:《出走,朝聖的最初》第177頁~第208頁】

1.我知道要放下長年的被照顧者,實屬不易,這個「我出去一下」的決定,看似要放下自己的女兒,實際上是希望在這條朝聖之路,撿拾自己遺落的內在女孩。在Portomarin遇見胖大嬸,謝謝她用自己的方式「補位」台灣尚未成熟的長照系統。她用自己的人生成就生命。......↓

2.妳說,妳原本期望的自我對話似乎沒發生,一路上好像都在「放空」。你知道嗎?當妳在家作一個主要照顧者時,妳的心理歷程早就已經擠滿了自我對話。沒有預期與期待地走完這條朝聖之路,相信美好的療癒已經發生,放空也許就是。

3.小王子陪我遊歷世界,如果你仍不習慣自言自語,帶著你喜愛的公仔,便可以練習與自己最親密的內在對話。

4.白衣藍帶的聖母瑪利亞向聖女伯爾納德顯現十八次,在死後一百四十三年的聖體,無人工防腐仍然不朽,被視為奇蹟。

5.相傳露爾德聖水能治癒罹病之人,吸引世界各地的信徒前來。

6.一八七六年,因為她的原因而興起的露爾德教堂落成時,伯爾納德謙卑地沒有出席這盛會。這讓我想到德雷莎修女,在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時,也是如常地在加爾各答繼續照顧病人,並未出席頒獎典禮。

7.相傳抹大拉瑪利亞人生最後的三十年,在聖伯姆的石窟教堂默默傳遞福音。穿越聖伯姆森林,抹大拉瑪利亞的石窟教堂,便是興建在一千多公尺高的山壁上。

8.讓光進來,能夠看清楚陰影的輪廓,全相的視野讓生命的呈現更趨完整。

9.石窟教堂的彩繪玻璃上,抹大拉瑪利亞拿著香膏正用自己的頭髮擦拭並親吻耶穌的腳,淚流滿面地懺悔,而耶穌也當場免去了她的罪行。這顯然是一個象徵故事,臣服,意味著接納全然的自己。

10.教會的詮釋中,有的稱她為妓女,有的稱她是惡魔纏身的女人,也有人認為她是秘教女巫,當然,也有人認為或許她正是耶穌的女人。無論如何,抹大拉瑪利亞被指稱的都是當時社會所不容的身分。

11.一個女性追隨者,抹大拉瑪利亞終其一生跟隨耶穌,甚至在最後唯一見證了耶穌復活升天,這是一般使徒也辦不到的,她所承受的異樣眼光、內心的孤獨以及對耶穌的愛,著實令人感動。終於在二〇一六年羅馬天主教會宣布,她與其他男性門徒一樣擁有使徒的地位,甚至稱她為「使徒中的使徒」,無獨有偶,聖伯姆森林在二〇一七年被劃定為國家公園,二〇一八年關於她的電影在全球上映,彷彿是身分平反的能量解封。

12.在普羅旺斯有個結局是,抹大拉瑪利亞來到洞穴教堂修行,去世後上帝派了四位天使接其升天了。我想,如果聖母瑪利亞的無染是「勝義諦」,有著慈悲的能量;那麼堅忍的抹大拉瑪利亞一定就是「世俗諦」。

13.十三世紀由佩納聖殿騎士所支持的醫院,如今是少數供奉抹大拉瑪利亞為名的教堂。

14.聖米歇爾山是凱爾特人的聖山,凱爾特人深信萬物有靈論,紀念品店的櫥窗內,可以看見各式天使、精靈、惡魔等雕像。

15.天主教在聖米歇爾山的歷史可追溯到公元七〇八年,當時主教奧貝夢見大天使聖米歇爾,希望他建造一座教堂以彰顯其偉大。大天使連續兩次託夢,奧貝主教都沒有在意,直到在電閃雷鳴中第三次託夢,他用手指在奧貝腦門點了一下,醒來的奧貝摸到腦門的凹痕驚覺不對,於是聖米歇爾山上才有了第一座教堂。

16.天主教興建教堂的起源,不一定是耶穌或聖母瑪利亞的顯現,有時是聖人、天使或一個奇蹟,有時可能是聖團騎士的一場戰役,便能興起一座教堂。

17.聖米歇爾山頂的教堂,屬於本篤教派,參加他們的彌撒有一種獨特的神秘氛圍。這裡與耶路撒冷及梵諦岡被稱為天主教的三大朝聖地。聖米歇爾山從一九七九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後,便是法國接待最多訪客的景點,近年甚至每年超過三百萬人到訪。

18.辨別善惡的大天使說:「二元對立是為了更容易看見守護的能量品質」,就像是此刻窗戶灑進來的光。

19.在聖米歇爾山教堂的頂端,有一座巨型鍍金,八百多公斤,他手持利劍展翅而飛。這個大天使就是米歇爾又稱米迦勒,是少數在《聖經》中有名字稱謂的天使。上帝要他守護伊甸園,當時也是他把亞當、夏娃趕出伊甸園,《啟示錄》中記載他守護天堂而與惡龍爭鬥,他也能秤量人類的靈魂,區分善惡。

20.遙望聖米歇爾山時,我們一眼便能看見大天使腳踩惡龍的善惡二元;當我們攀登時,感受一層層並存的能量,便融入成為多元的一部分。如同我們經常在愛人與被愛之間,惦量著感受。但如果自身就成為愛本身呢?我想,這便是聖米歇爾山的啟示。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