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份,看學習成長的影片

 2022年06月份,看學習成長的影片

【恰到好處的緊張,才會有最好的表現 | 書名《適度緊張,能力倍出》】
影片→https://youtu.be/cgLDj1gnofA

1.跟完全不緊張比較起來,適度緊張,反而能讓我們表現得更好。不要告訴自己「別緊張」,而是告訴自己並接受「我好緊張!緊張是好事!」容易緊張其實具有優勢的潛力與能量,容易緊張的人也是容易成功的人。不只是克服緊張,而是更精準地控制緊張。......↓

2.澄清你對緊張的誤解:每次都會緊張、緊張是理所當然、緊張是有必要的。對於一流運動員來說,緊張是正向而積極的,緊張不是敵人而是朋友。懲罰、壓力、緊張這些不舒服的因素,如果適度的施加卻有助於提升表現。

3.讓副交感神經來主導:緊張的三個原因→交感神經主導、血清素低下、去甲腎上腺素過高。副交感神經(夜間神經,睡覺時發揮主導的神經)與主交感神經(日間神經,較活耀)就像煞車跟油門的關係,合稱為自律神經。只要切換成會讓我們放鬆的副交感神經來主導。

4.要練習正確的深呼吸:讓能讓人放鬆的副交感神經主導,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深呼吸,只要放慢呼吸就可以,1分鐘3次的深呼吸,就能從過度緊張調整到適度緊張,用比較短的時間吸氣,用比較長的時間呼氣,呼氣時間是吸氣時間的兩倍以上,而且一定要將氣全部吐出,吐氣時會讓副交感神經變得活躍。深呼吸的重點在吐氣!

【想像自己成功的樣子,和付出努力一樣重要 | 書名《心像練習》】
影片→https://youtu.be/ds8E3KFawOQ

1.別讓妳的恐懼阻擋你的夢想,別讓你不能做的事打斷妳能做的事。最大的勝利就是戰勝自己。一場比賽有90%的勝負取決於一半的心理層面。鍛鍊心智能量正如鍛鍊身體肌肉,需要時間與努力,妳對心智的努力愈多,顯於外的成果就愈豐碩。

2.遇見成功,創造優勢:數十項科學研究顯示,心理的預演與想像的價值確實很有威力!請試著建立自己的心智修練所,盡可能讓妳的心像主動、清晰,想像自己得心應手,所有的自信都來自於「妳知道自己的精神與心智都已經做好萬全的準備。」

3.力求進步,不求完美:目標設定是要有挑戰性的,但也要根據現實,確定是有機會能實現的,要把目標設定在正確的水準,目標要夠高且務實,如果妳心中還藏有恐懼,這會更加阻礙妳發揮自我潛能。害怕失敗隱藏著過度完美的心理,過度追求完美當導致嚴重拖延。不在失敗中學習,就是在學習中失敗!害怕失敗就會助長失敗。

4.釐清動機,正向積極:問自己,是因為害怕失敗?還是為了追求成功?才這麼拼命?妳有熱情嗎?妳有使命嗎?想要的力量。身體素質、體能訓練、心智訓練、渴望或動機。相信自己能幫助你把自己放在勝利的位置上。對抗非理性信念的方法之一就是積極地肯定自己。如果你不是最棒的,就請假裝妳是最棒的。

【做好靈性的準備,邁向此生的終極旅程 | 書名《死後會發生什麼事?》】
影片→https://youtu.be/ItwCsZf7uX8

1.如果生前沒有完成來到人世間所要做的事,死後就無法去到最好的地方。死亡並不是生命、意識或靈魂的連續性終止,死亡也不是妳從此停止存在,死亡真正的意義是:妳不再擁有一具物質身體。當一個人面對死亡,也就是臨終的過渡轉換期,會有許多變數可以決定死亡後會發生什麼事。

2.為什麼要超渡亡魂?透過祈禱來招喚被菩薩或天使,將妳帶到較高的層級、靈界的靈修區繼續休息或學習,也就是,為重新誕生做準備。

3.靈魂如何離開身體?腦只是心智的工具而已,腦死後心智仍會持續運作,臨終時會做一次生命的回顧、業力回顧,看看自己的言行對他人造成什麼影響、結果,也就是我們的行為如何影響生命的每一個部分,期間,妳的高我並不會審判妳,但你會非常清楚自己哪裡成功、失敗。每個人都有存在的理由,妳需要把它找出來,我們是早於身體的靈魂,身體衰敗後仍會存在,我們會一直用到它壞掉為止。

4.死亡後會有的選項?深刻地覺察因果的本質,為了死後達到更高的靈性能量層級,生前必須培養心靈的聖火,點燃妳的靈性動能,聚焦在「給出愛」包含神聖與靈性的愛,既能滿足也能超越人類的需求,也就是慈悲。

【擺脫我執,消除恐懼| 書名《僧人心態》】
影片→https://youtu.be/W_Otxu7wLvE

1.抽離讓我們有機會可以客觀地成為頭腦裡那些雜音的觀察者,並且已重新架構的想法,對自己慈悲,活在當下。僧人心態:時時刻刻活在當下。放下恐懼,重新成長,付諸分享。讓你可以擺脫我執、忌妒、情慾、焦慮、憤怒、悲苦和所有包袱重擔的生活。

2.放下對恐懼的恐懼:恐懼不是壞事而是一種警示,透過你的心智不斷告訴你情況不妙,但恐懼並非真正的問題,我們恐懼的對象錯了,真正該害怕的是「錯失恐懼提供給你的成長機會」。一旦能看見對恐懼的價值,就能改變對恐懼的回應方式。

3.抽離是恐懼的解藥:恐懼往往與執著息息相關,當我們接受所有事物都是短暫而無常的,就可以心懷感恩。退出情境,讓自己變成客觀的觀察者,不帶有情緒反應,只有抽哩,才能讓我們真正控制自己的心智。

4.謙卑可以去除我執:自我的執念常常自卑又自大,謙卑讓我們了解自己的弱點,進而想加以改善,要記住兩件事:我們對他人做過的壞事,別人對我們做過的好事,這會迫使我執記住自己的不完美並有所懺悔,也會讓我們以謙卑之心面對自己需要別人的事時,並且對收到的禮物心懷感恩。也要忘記兩件事:我們做的好事,以及他人對我們做的壞事。念念不忘自己的善行會讓我執增長,也不意味著必須與傷害自己的人成為朋友。抽離就是解脫,也將明白所有的成就都是在別人的幫助下完成。

【質疑自己的念頭,接收靈性的解答 | 書名《我需要你的愛。這是真的嗎?》】
影片→https://youtu.be/5exiY_aE8Iw

1.不是你在掌控念頭,是念頭掌控了你,除非你開始質疑你的念頭,你才能重獲自由。

2.這是真的嗎?→他不在乎我,這是真的嗎?

3.我能百分百肯定這是真的嗎?你能百分百確定他的這些言行就代表他真的不在乎你嗎?這個念頭跟你內心深處感受到的事實有引起共鳴嗎?

4.當我抱持這個念頭時,有何反應?相信「他不在乎我」這個念頭時的反應是?是否會造成彼此更疏離?是否會批判自己?

5.如果沒有這個念頭,我又會如何?少了「他不在乎我」的這個念頭時,會不會你看到的就只是一個專心玩手機的男人而已。

6.請你將這個想法反轉過來:改成「我不在乎他」、「我不在乎我」、「他的確在乎我」,反向思考可以讓你從某個念頭中解脫,就能轉念成功,除了誤會他,也包含他確實是個渣男。

7.愈是追求認可,反倒讓我們失去安全感。一味的追求愛與認可,必定會讓我們更無法覺察到我們要的愛與認可。愛是本身,為何還要尋找?那是因為我們相信了念頭,而且念頭都不是真的,所以你要質疑念頭。花點時間往內走,如果感覺會說話,它會說些什麼?「我需要你的愛」這是真的嗎?頭腦就像鏡子,可以把事情反向導正,可以把念頭反過來比較是不是同樣真實或更加真實?

【揭開自己的內在陰影,活出表裡如一的新人生 | 書名《人性18法則》】
影片→https://youtu.be/_C94L5lCaPA

1.與其當一個處處配合別人的濫好人,不如有意識地展現出自己的陰影,勇敢面對人性的黑暗面,活出一個整合的自己,和真正表裡如一的人生。心裡的陰影是在人生的早期被創造出來,埋藏在內心深處,遇到壓力過大、心理的創傷復發或者是不安全感被點燃時,陰影就會受到驚擾而突然快速地啟動爆發。尤其到了人生的中後期,會對人生的各種面具感到厭煩,陰影被啟動的反應頻率就會變高。也要學著看懂自己陰影的人格特徵,可以讓自己黑暗面發作之前就能避免擴散。

2.我們都暗自裡追悼一去不復返的童年,小時候的我們是那麼率真,一點小事就能感動半天那時候的心是敞開的。

3.看見陰影:陰影是我們長期否認、一直壓抑的東西,要確定告訴自己:若不把自己的黑暗面挖出來,那你永遠不會是個完整的人。踏出第一步就是觀察、抓取「間接訊息」,例如某一種發言的角度會讓你特別敏感?

4.擁抱陰影:你必須徹底接受陰影的存在,你也要有意願將你的陰影整合進你的人格裡,例如林肯也有兩種人格,其中一種是野心勃勃近乎殘酷,另一個他會因為敏感纖細而陷於憂鬱。透過與自己黑暗面的擁抱與整合,林肯的公眾形象給人一種表裡如一。

5.探索陰影:想辦法從創作中表達出來,例如寫日記,只要你能成功將自身黑暗面外部化,驚人的創作能量就會在你身上展現開來。

6.顯露陰影:出社會愈久,會愈習慣當一個膽小、沒有自信、無法決斷的人,但這時往往陰影會無意識地現身,並在無法掌握的脾氣當中發作,各領域的佼佼者其實都不是那麼在乎別人的看法,必要時會公開驕傲地挑戰傳統,為此沒吃虧還滿載而歸。例如:賈伯斯。他的難相處、剛愎自用與他的創作跟才幹,是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份。

【沒有放不下的情緒,只有不肯放下的你 | 書名《讓自己快樂》】
影片→https://youtu.be/l7V0HOsHX0k

1.你要學會無條件地自我接納,這個世界已經充滿夠多的坑洞了,萬一你不小心掉進去,千萬不要再對自己落井下石。把檢討改進放進行為本身,而不是全面否定自我,就能從內在產生改變,並建立自信。不管我的行為如何,都沒有什麼事會讓我成為糟糕的人。我不一定要有很高的成就或特別討人喜歡,真的不需要這樣才以為是不錯的人。避免嚴厲駁斥自我挫敗,刪除非理性的信念。如果你願意承認那些困擾是自己創造和延續出來的,就表示你自己可以停止這些困擾。

2.我一定可以停止困擾我自己:因為我大多數時候都是自尋煩惱,不好的經驗只是會助長你的困擾,但絕不會是造成你痛苦跟煩惱的原因,你,才是造成自己煩惱的根源。幾乎所有人都會編造出推託的方式,因此要學會控制情緒。

3.我一定可以減少非理性思考:告訴自己,我不喜歡這個狀況,看看我能否改變它或去除它,我會優雅地接受改變不了的事實,之後再看看是否真的無法改善,鼓勵自己接受責任。

4.我能做不同的思考、感受和行為:即使你生來有很糟糕的抱怨傾向,從現在開始,你必須相信自己會表現良好,相信別人會友善公平對待你,相信你不喜歡的狀況都完全不應該存在,不管過去發生什麼事,困繞你的,都是現在、此刻的非理性信念。所以請轉念,你是有選擇的,請你做選擇吧!

5.我能觀察改變思考、感受和行動:

6.我需要不斷堅持努力和投入:靠著大量的努力和實踐,我們都一樣,生來就愛自尋煩惱,受到文化制約,容易困擾自己,這些都增強你的毀滅行為。一起面對現實,沒有魔法,你永遠都有機會做到自我改變。

【正念靜觀,透過自省,讓直覺更精準 | 書名《為什麼聰明人會做蠢事》】
影片→https://youtu.be/VC9FNn66vzA

1.透過自省,可以讓我們的直覺更加精準,改善記憶正確度、提高社交敏感度,更能有效達成協商,並啟發創造力。我們大部分時候並非智力不足,而是被情緒干擾,如果能透過自省操縱情緒羅盤,很快就能撥雲見日。情緒與直覺也是珍貴的資訊來源,遇到困難的決策時,可以透過有自覺的深思引領自己思考。

2.內感,生理會有強烈感覺:直覺本能,根本還沒有能夠解釋背後的原因就先感覺到那個是正確的選擇,內感準確度會影響社會技能。

3.區分,避免情緒誤入歧途:如果希望直覺更準確,一定要練習覺察情緒,把覺察力全部轉向內在。

4.管控,善用自省做好管控:拖著疲累的身體繼續前進,並沒有真正達到度假放鬆的目的,只為了已經到半途之中不想浪費時間,硬著頭皮持續做不太對勁的決定,如果能敏銳感知情緒,就能細膩區分感覺還能平衡與管控情緒,這樣就能讓直覺不受干擾,幫助自己做出更正確的決定。

5.正念靜觀:可以訓練自己聆聽身體的感覺,不批判的角度,思考那些感覺,落實正念,能讓身心更健康,要在決策時去除偏見,利用直覺幫助自己,正念會是最快速簡單的方法。

【啟動意識能量,獲得靈魂救贖,書名:《臣服之享》】
影片→https://youtu.be/vNQTQ1hFh5w

1.臣服,意味著對任何事物都不帶有強烈情緒,有也好,沒有也無妨。當我們不再執著,就能重新獲得自由。困惑,是我們獲得救贖的一線生機,還知道困惑的人,就還有希望。當你找到「高我」就能明白道理,因為真理不證自明。

2.允許感受,忽略念頭:試著共處,不要勉強改變或處置,單純讓感受存在,讓感受的能量釋放出來,對於感受,不要抗拒、發洩、譴責、說教、恐懼,徹底放下評斷,明白那只是一種感受,臣服技巧就是與任何的感受同在,不用妄想用任何方式或努力去調整感受,因為,正是抗拒,才會讓感受一直盤旋不去。不再抗拒,感受,將會自動轉化為,下一種感受、進而自然消散。別管念頭在說什麼,因為念頭一起就會沒完沒了甚至強化。那些感受,不是你,真正的你,只是那些感受的見證者。持續放下、臣服,就可能長久活在自由的狀態。

3.放下欲望,清除障礙:欲望是一個很大的障礙,它阻擋我們實現目標,導致無法如願以償。因為當你出現某個欲望時,真正的意思是:「我沒有」。因此,欲望會成為消耗能量的障礙,不是要你放下努力,而是透過臣服,放下欲望伴隨而來的焦慮,進而發現自己內心壯大的力量。

4.重拾勇氣,克服恐懼:擁有勇氣,你將可以:直接正視自己的感受、不必害怕自己的感受、我有能力處理、我可以負起責任、我願意承擔風險、放下舊有見解,案所新觀點、我願意快樂起來與別人分享我的經驗、我體驗到自己是有意願也有能力的。願意正視並處理自己的感受,就能增強自尊;相對的,驕傲的人時刻都在防備,因為自負與否認都不堪一擊,反之,謙虛的人不會覺得受辱,放下驕傲就能對脆弱免疫。

【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在逆境中成長。書名→《象與騎象人》】
影片→https://youtu.be/LAtW5vLPMiw

1.逆境並非全然有益,吃苦並不等於吃補,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在逆境中成長。如果要逆境讓人產生最大的益處,逆境發生的時機一定要對,必須要是剛成年時,對象也要對,必須具備足夠的社會及心理資源,遭受逆境的程度也要恰到好處,否則可能被逆境擊垮。

2.「吃的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這句話並不是永遠都說得通。儘管尼采說過「那些殺不死我的,俾使我更強大!」許多人面對重大威脅或親眼目睹他人遭遇暴力致死,就會出現「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使得個性和行為發生一段重大的改變。殘酷的事實是:壓力會對人造成不好的影響,緊張憂鬱產生心臟疾病等。

3.逆境可能帶來的好處:因為知道自己比想像中更堅強,這種認知,會為自己帶來很大的信心,在人生低潮中,也可以看出誰是可以患難與共的好友,就會強化這段人際關係,也能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4.悲觀也能從逆境獲益:面對危機處理,一般三種反應......↓
A.積極面對,直接採取行動解決問題。
B.重新評估,先釐清想法再採取行動。
C.選擇逃避,否定事實並且壓抑情緒。
悲觀的人會將重心放在糾結內心的痛苦,而不是去解決外在的問題上,不用強迫自己假裝樂觀,但可以在逆境中試著找出它的意義,找出逆境的意義。

5.遭遇逆境的最佳時機:兒童時期特別容易遭受逆境傷害,大腦發育容易受到影響,變得不太容易相信別人,15-25歲的青少年黃金歲月,可能體驗到初戀、上大學、知性成長、開始獨立生活或旅行,這是許多年輕人可以做出重大選擇的階段,年輕人如果在20歲上下受到逆境的洗禮、並且克服磨難,就能從逆境中獲得最大益處。

【要走出重大創傷,別只靠自己。書名→《讓心裡的傷不倒帶》】
影片→https://youtu.be/HFvLB5URMog

1.遭遇重大創傷之後,所產生的壓力會影響生命的核心,干擾我們去愛、去創造,也對工作能力產生巨大的影響。

2.揭開創傷的真相:創傷後壓力症是一種記憶失調,導致夢魘、情緒再現與過度驚嚇反應,並滋生出易怒、敏感,讓患者永遠處於退縮遁世、疏離愛他們的人,讓自己處於邊緣狀態,而患者的家人有更高的風險會發展出憂鬱、焦慮。

3.逃避是正常機制:親友常常把「別一直想這些事、忘了這些事情吧!」當作安慰勸勉的方式,受到創傷後選擇逃避是人類的內建機制,避免再想到傷心或悲劇事件以便逃避強烈的情緒。但這種因應策略延續太久反而會有問題,逃避變成創傷後壓力症的次級症狀,逃避,損害了彼此感受情緒與展現愛意的能力。逃避的最極致就是否認,他將創傷深埋在內心的心底,當作一切都沒有發生過。

4.網路社群的助益:除了心理諮商師、專業醫師,也可以透過網路社群的助益,只要接受社會支持,就能防範壓力症發作,正面的社交網路可以幫助症狀痊癒,對於災後環境的支持,是值得期待的發展。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