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份閱讀筆記: 《溫暖的魄力:陳時中的從醫初心》第261頁~第274頁

【2022年10月份閱讀筆記: 《溫暖的魄力:陳時中的從醫初心》第261頁~第274頁】

1.得知醫師染疫,心中就覺得不祥,因為醫師的活動足跡比護理人員還廣,除了治療病患還要支援各種醫療業務,接觸對象多,所以我們第一時間就積極處理,專家也進駐協助疫調、釐清足跡、區域劃分、環境採檢並清潔消毒,果然,才剛公布採檢結果全部都是陰性沒兩天,就得知一位護理師後來重新採檢後確定染疫。那一個星期,確診個案連環爆,社會也陷入恐慌,2020年底紐西蘭籍機師所引起的心理衝擊,跟部桃危機相比簡直微不足道。......↓

2.一月十七日,我和醫福會執行長王必勝到南部去,原本是要去檢疫所視導。隔天在車上,我看王必勝憂心忡忡的樣子,還勸慰他:「No news is good news.」誰知話剛說完,就接到一通:一位神經內科醫師確診。當下我們直接返回臺北做危機處理。我們很清楚,這絕對非同小可,稍有閃失,台灣防疫恐怕就真的要破功了。

3.必勝自動請纓進入部桃,擔任部桃跟指揮中心的溝通橋梁,他這一去就是21天。當時適逢台商回來過年的春節專案,本就用掉許多檢疫隔離資源,因為部桃危機又增生大量檢疫需求。

4.在醫院內部落實分流,比在船上落實分流更困難,因為醫院裡還有病人,醫護人員有照顧病人的職責,不能說放就放;可是如果不做好分流,恐怕增加傳染風險。

5.因此,前進指揮所進駐後的第一階段的重要任務,是先做好「減壓降載」,也就是「只出不進」,不再收治病人,把可轉出的病人儘量轉出,當然,轉出病人時一定採用最高規格處理,只留下無法轉出的病人(比如重症)以減輕照護負擔,也騰出空間做徹底的清潔消毒。

6.部桃是一間員工數高達2600人的大醫院,院方和員工一定會擔心驟然暫停業務之後的生計問題,我們依據《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醫療照護及防治發給補助津貼及獎勵要點》規定核發人員津貼,並給予醫院營運方面的支持,以穩住軍心,專心防疫。

7.一個已經出院的病人確診,更糟的是,他所在區域是我們認定的「綠區」,同一天還有另外一個個案907,她是染疫護理師案863的婆婆,不幸的是,那天半夜她老人家就病逝了。那天半夜,有家醫院通報他們有確診個案,某民眾因為要出國做了採檢,結果才發現陽性,更糟的是這個人當時還失聯,只好發動警政單位緊急協尋,這一夜真的無比驚悚。

8.不幸中的大幸是,因為剛好實驗室更換試劑,參數設定有些問題,重新採檢後確認是虛驚一場並未染疫。可是,那天又增加了案908,他是在其它醫院看病,但曾跟案889接觸過。個案連環爆,當時真有一種鑽石公主號的既視感,不斷篩檢,一直被確診個案追著跑,好像此起彼落的小火災。

9.跟蘇貞昌院長討論以後,他很支持我們擴大隔離檢疫以「設防火牆」的建議,於是從1月22日起,啟動部桃專案,回溯1月6日到19日這段時間出院的病人、陪病家屬以及所有接觸者,全都坐居家檢疫隔離14天,加總起來,一共4888人須盡行隔離,工程浩大,民政、警政單位都來支援,勞師動眾造成許多不便,不過這些努力都值回票價,「防火牆」建立後,再出現的零星個案都在牆內,「火勢」不再延燒出去。

10.二月四日,我們決定啟動清零計畫,讓部桃所有員工和外包人員全部都街上採檢,而且不只做核酸檢測,針對風險區內的人,還會做血清抗體檢驗,以釐清可能的傳染路徑。這是台灣對抗武肺以來最大規模的採檢,而結果比我們想的還要「乾淨」,算是還了部桃一個清白。

11.從1月11日第一位部桃醫師確診到2月7日危機解除這27天以來,雖然險象環生但天佑台灣,總算熬過了。2月19日,我們舉辦了簡單儀式,宣告部桃正式恢復營運,現場充滿劫後重生的喜悅,一位醫護人員甚至激動上前給了我一個擁抱,我知道他們的心情,這一仗真的很不好打,但我們打贏了。

12.部桃危機讓很多人聯想到SARS時的和平醫院,當年封院決策的對錯我不予置評,在那種處境下,指揮體系肯定得想個方法阻止疫情擴散,所以我不會用「對錯」來評斷,只能確定那是一個慘痛的「教訓」,我們一定要從裡面學到一些功課。

13.當年和平醫院封院的決策者之一:前台北市衛生局長邱淑媞公開批評指揮中心欠缺邏輯,結果反而被網友圍剿,嘲笑她穿「太空衣」進入和平醫院,嘲笑她其實「貪生怕死」、「穿得比第一線急救的醫師裝備還要齊全」。我想幫邱前衛生局長說幾句話,以當時的狀況,指揮官要是染疫,只會讓民心更恐慌,她保護自己絕對是正確的,但重點是:保護好自己進入院區以後,到底做了哪些處置?

14.以物資分配為例,當時每天都運送許多物資到和平醫院,但內部沒有建立特殊通道,也沒有人敢送進去,物資就被在大廳的人拿走,住院、確診的反而都拿不到,難怪裡面的人會慌,覺得和平醫院孤立無援。在危急混亂的時刻,特別需要清楚的指引,當年葉金川就扮演了這個穩定局面的角色,他曾擔任台北市衛生局長,和平醫院危機爆發時,他在民間任教,臨危受命,自願進去和平醫院協助抗煞。

15.葉金川坐鎮後,充份展現指揮官應有的器度與能力,有章法規劃動線、分配物資、建立標準作業流程,並對內部人員信心喊話。在我心目中,他是成功解除和平醫院危機的英雄。和平醫院深刻的傷痕、代價龐大的功課,我們不敢忘。

16.這也是為什麼武漢肺炎疫情爆發以後,我們第一時間要做口罩實名制,若不能有效分配,物資再多也沒用,健康行動力強的人,就有辦法拿到很多物資;風險高、最需要口罩的人,可能反而拿不到。這次部桃群聚感染危機中,我們決定「只出不進」,我不敢說這決策是絕對正確或完美的,但至少確定,我們後續建立的系統是比較有效的。更重要的是,整個軍心很穩,在部桃裡沒人崩潰,大家知道我們不會背棄他們,也全力配合指揮中心的決策,冷靜度過危機。

17.身處許多不確定時,最困難的就是「穩」,必勝進駐部桃坐鎮後,我打過三通電話給他。第一通是他進駐後的第二天,我告訴他:「你心頭愛『抓乎定』(內心要維持冷靜)。」我從防疫的第一天起,就沒有一天不如履薄冰,就連「加零」時我都還在擔心,過程中社會出現一些質疑,此時指揮官若自亂陣腳,有人批評就朝令夕改、看到黑影就開槍,怎麼指揮若定?你要是慌,下面的人更慌,所以我告訴他,無論多少雜音,心頭一定要抓乎定。

18.後來我又打了一次電話給他說:「我們都是醫者,也是仁者,要用同理心去處理事情,處理事情要嚴謹,但處理人不要嚴苛。」醫護人員天天都在第一線跟病毒對抗,去處罰真的沒有道理,就像我在記者會上呼籲,染疫醫師就像在前線打仗,已做好所有準備但還是被子彈打到,我們怎可怪罪這個人?大家要同舟共濟,互相指責或對醫護開鍘,只會讓軍心潰散。

19.我打給他的第三通電話,是提醒他:「做指揮官的人,一定要把工作分配下去,不能把所有事情都攬在自己身上。」因為疫情瞬息萬變,我們必須保留時間去處理最緊急的狀況,如果事必躬親,每個任務都綁在身上,萬一有突發狀況就會措手不及、分身乏術。這三通電話的重點為:冷靜、同理心以及保留餘裕,正是我負責防疫任務這段日子以來,最重要的三個心得。

20.醫師在醫院的足跡範圍比我們想像的廣,未來是否有可能透過APP或其它方式讓疫調進行更有效率?台灣2020年就已開發好一個可以記錄足跡的APP,我們本來考慮要應用在社區,但有個資的疑慮,加上台灣疫情一直控制得不錯,所以就備而不用。這次部桃危機,我們深入思考,是否應該要先應用於醫院,特別是有收治確診病患的醫院?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