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份閱讀筆記:《如果有一天,我們說再見》第122頁~第139頁

【2022年12月份閱讀筆記:《如果有一天,我們說再見》第122頁~第139頁】

1.身為一位胸腔重症醫師,我想我也是送行者,近二十年的醫師生涯,送走了不下千名病患。看慣了醫院中的生離死別,我會維持職業的冷漠與客觀,否則過度的情緒起伏將影響到專業的判斷。看著病人的離去與家屬的哀傷,我當然會感到惻然不忍,但通常只是瞬間感受,隨後又被接踵而來的忙碌給填塞了。這種事不關己的置身度外,只有當至親好友離我們而去時,我們才會幡然醒悟。......↓
2.我們無法忽視死亡,因為它就在眼前,只是大家把它當成房裡的大象,不去談論它罷了。能不能用經歷重大變故的痛楚,就能體悟用心生活的妙諦?

3.父親在一九九四年發現攝護腺癌,一開始就是肺移轉第四期,以每個月打一針的荷爾蒙治療撐了五年多,後來產生抗藥性,也不適合再接受效果不彰的化學治療。較遺憾的是,父親直到最末期才知道自己的病情。按照標準流程要讓病人知曉自己的疾病與預後,才能讓末期病人從容準備好後事,了無遺憾地面對死亡。但醫師與家屬的角色是衝突的,媽媽堅持不讓父親知道自己的病情,她說我爸的個性容易煩惱擔憂,讓他知道罹患絕症,一定會失去生存意志,提早結束生命。

4.他每個月從屏東上來,我帶他去台大醫院打針,他都按時打針吃藥,但一定納悶,自己的兒子是醫生,為什麼治療了那麼久?是不是兒子的醫術不好?直到去世前一個星期,媽媽才告訴他實情。我爸果然在得知病情後第三天就昏迷,第七天就走了,事後我媽自認有先見之明地說:「你看,若提早告訴他病情,早早就過往了。」

5.人死後有無覺知?我不知道,但我確信人一直到死前一刻,雖已無法回應,但仍保留對周遭的覺知。這是我接觸安寧緩和醫療的主因。我爸是在我握著他的手時過世的,從我下車到父親斷氣,不到兩分鐘,我一直相信父親是在等我回家後才放心離去的。

6.人到中年,也該回首來時路,望向歸途。看看病人,想想自己,畢竟每個人都有離開的時候。在醫院裡看過太多慘無人道的死法,堅持戰到最後往往只會讓病人面目全非、含恨而去。為了維持血壓,大量點滴輸液讓人腫到不成人形,針孔滲水,壽服都穿不下;高濃度升壓劑使病人四肢末端發黑壞死;心臟按摩壓胸造成肋骨骨折;電擊去顫導致皮焦肉綻;長時間使用葉克膜讓病人七孔流血......家屬常覺得不搶救對不起病人,又不了解急救的代價,當生命終究無法挽回時,慘烈的死狀卻讓家屬悔不當初。

7.承認醫療的極限、自身的脆弱,學著去放手,是慈悲的泉源。病人以他們的生命故事來教導我,每個在我手中逝去的生命,都是向我示現世間無常的菩薩。人生像乘坐一列長火車,我們在某個時候不由自主地被扔上車,也不知何時會在某個小站被趕下車。不要急著想奔向目的地,因為即使你不願意,遲早也會到站的,還在車上時,除了欣賞沿途風光,也要對有緣同在一車的旅客彼此關懷、互相扶持,也許下一站就有人要下車了。

8.接觸安寧緩和醫療的,我學著攙扶他人下車,反覆練習著下車的身段,希望哪天輪到自己時,即使沒人扶著,也能從容優雅些,面帶微笑,緩步走下,轉身道別,在世間留下最後、最美的身影。

9.柯獻欽,目前在奇美醫院永康院區擔任胸腔科醫師,身為重症醫師,看慣了生離死別,最後仍不免面對自己父親罹患肺腺癌末期轉移後,面臨醫師與病人家屬角色的衝擊。在母親堅持下,他未及早告知父親病情,與自己醫療專業應讓病人知道疾病與預後的信念相左,所以寫了一篇自省與病家的感受。他說,若能重來一次,他願意讓父親知道病情,無憾離開人世。

10.「阿伯,你要回去竹北厝內,再見,你的孩子會陪你,不用怕,我真歡喜與你熟識,再見喔!」我輕輕抱著阿伯軟弱的頭,用他熟悉的閩南話貼近他的耳邊說。「嗯,再見,女孩!」(台語)阿伯抬起頭看了我一眼說。救護車的門關上,從急診門口開車,我心底再說一次:「阿伯,再見了!」

11.第一次在救護車上跟一個臨終的人道別,心裡百感交集。如果有一天,我要跟身旁的人永別,能醒著嗎?理不清的心情也好,阿伯向我道別的眼神讓人感動,似乎告訴我,醒著回家跟家人道別真好。救護車響起鳴笛聲,漸行漸遠終至消失在我的眼底,但兩天前與阿伯最後談話卻一幕幕在我腦海中浮現。

12.一個有美麗陽光的早晨,走進病房,阿伯用虛弱的眼神跟我打招呼,笑著問:「我很多沒看著妳,妳去叨位玩?我那工差一點就死去啊!」、「阿伯,我女兒這幾天轉來,所以我請假啦,你說你差一點就死去,發生什麼代誌?」、「(費力喘了一下)唉!我攏有講我就是不要插管,插那個管實在真艱苦,醫生攏不知病人的艱苦。唉!我不會講啦!(抬頭看一下兒子)」、「慧如姊,那天因為我爸肺積水,陳醫師準備幫他做引流,準備開刀時,發現沒那麼簡單,我爸當時又很喘,他們救決定讓他住在加護病房也要插管,但我爸堅持不插管,所以醫師要他當場簽署DNR,結果我爸就很激動,不好意思那天造成大家的困擾。」兒子的眼角是淚水在打轉。

13.「我只有一個心願,不要插管,讓我醒著回到家,我想要跟所有厝內的人說再見,這樣可以嗎?」阿伯氣息若絲卻堅定第說著。

14.吳慧如,新竹馬偕醫院安寧共照小組關懷師,藉由她護送臨終病人登車返家的畫面,預想如果有一天,自己要跟身旁的人永別,能醒著道別嗎?她是在徵文即將截稿的最後一刻完成投稿。腫瘤科醫師邱世哲指定她代表醫院參加徵文,她在當天聖誕晚會結束後,才完成這篇文章,原本以為自己無法短時間內寫出文章,卻因著心中的感動落筆,結果就得了特優獎。

15.蘇先生病前為成功商業人士,事業正值巔峰之際突然發病,一切只好暫停,心思完全投入疾病治療。今年十一月底,因腹脹疼痛再度入住安寧病房,入院後疼痛很快就緩解,食慾也跟著大開,住院大部分時間還有心理師與宗教師傾聽、陪伴,討論這些日子以來的掙扎與苦惱,因此蘇先生每天笑容滿面。

16.蘇先生今年五十二歲,五月時醫師確診為肝癌末期。腸胃科醫師建議使用標靶藥物,但蘇先生很猶豫,不久後因發燒與疼痛入住安寧病房,除了治療,團隊也共同照顧心理與靈性的的需求,出院時症狀得以大幅改善。九月時,蘇先生嘗試標靶藥物,卻出現難以忍受的腹瀉,使用五天後便自行停藥。蘇先生這次住院,經腸胃科醫師建議繼續使用標靶藥物,根據文獻,使用標靶藥物可平均延長病人約三個月的存活時間。

17.事不宜遲,我與蘇先生展開長談,但過去標靶藥物副作用的陰影使蘇遲遲無法做出決定。當時腹瀉使他無法自主控制身體,對於失能感到無力。為了幫助蘇解開心中的結,某晚,蘇、我、心理師、宗教師四人圍成一圈如家人般,針對身心靈的問題進行澄清與討論,談話結束後,蘇開心感謝我們解決了他心中長久的困擾,並請求讓他沉澱一晚,隔日給予最終答覆。

18.蘇先生說:「謝謝您們讓我能夠得到充分的資訊,雖然您之前說如果我是您父親,您會建議我吃標靶藥物,可是我跟一般人不一樣,我希望我最後的階段能夠有好的生活品質,而且我有你們這樣的安寧團隊,就算是最後一刻,我什麼也不怕。」話一說完,蘇突然緊緊地抱住我。脖子上的聽診器重重地壓住我的胸口,此刻彷彿我與蘇之間那醫師與病人的距離不再。

19.來到病房有整個團隊的共同照護,回家有居家護理師定期關心,蘇對安寧緩和醫療有許多感觸。他趁一次查房時,對病房的醫療團隊及醫學生們說:「安寧病房在經營者角度雖然不具高經濟價值,但它帶給末期病人與家屬的治療、協助與安慰是無法以金錢衡量,醫院應更重視緩和醫療並大力推廣。」

20.那天晚上,蘇開始發燒、愈來愈疲憊且肝功能惡化。但他希望能夠將在安寧病房受益的經歷分享給更多人知道,因此他不斷將這段時間的心得記錄在筆記本裡,只是身體狀況讓他愈寫愈慢。醫療團隊決定趁早為他進行訪談、錄影,鏡頭前的蘇先生侃侃而談,完全不像一位臨終的病人,但其實在座的醫護人員都心裡有數,蘇即將離我們而去了。

21.錄影後幾天,蘇先生意識開始變差,臨終那天早上,他反覆嘗試從床上起身,宗教師看他就像風中的一片葉子般,便上前抱住他,溫柔地說:「我們會緊緊地抓住你,不要慌。」心理師與我也一一上前抱著他不安穩的身軀。蘇逐漸不能言語,當晚我總覺得有些話還沒講,便到他床邊。當時蘇全身冒汗,妻子在旁為他輕輕擦拭。我對蘇說:「蘇先生,謝謝您,謝謝您教導我們那麼多事情,在生命的最後還是為我們上了寶貴的一課。您要聽宗教師的教誨,一心念佛。」蘇靜默不語。一會兒,蘇太太為他換衣服時對他說:「你要念佛哦!」蘇突然無預警地大聲說:「好!」不久後,便安詳地往生。

22.對我而言,最難忘的莫過於他的擁抱,這個擁抱讓我深刻感受到病人對醫療團隊的全然信任與交託,醫護人員與病人間的界線就此化解,至今想起仍令我感觸良多。雖然每位來到安寧病房的病人和家屬與醫療團隊素昧平生,但因緣際會在此相聚,彼此扶持;那擁抱的溫暖讓醫療團隊心裡得著力量,能夠再度擁抱其他將來安寧病房的每位病患。

23.陳昭先醫師目前在台大雲林分院服務,因為照顧過一位蘇先生,從掙扎要不要吃標靶藥物以延長三個月生命,但又無法忍受副作用,到後來決定接受安寧照護,開心度過最後時光,給了陳醫師等人用力的擁抱,謝謝醫護團隊給予的關心,使醫生為之震撼。蘇也拍了訪談紀錄片想要協助推廣安寧,蘇太太在頒獎典禮當天也有出席,將徵文比賽的獎項頒給照顧先生的陳醫師,場面溫馨感人。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