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1月閱讀筆記:《破解黑心話術,購屋超級攻略》封面~第32頁

【2023年01月閱讀筆記:《破解黑心話術,購屋超級攻略》封面~第32頁】

1.2021年全台共34.5萬筆買賣移轉棟數,其中申請房貸的有18.4萬筆。18.4萬筆中,年收40至80萬的最多(6.6萬筆),其次是80至120萬(4.3萬筆),如果再將年收入40萬以下的(2.6筆)加入,就占了房貸族群的73.8%,他們的購屋金約落在880萬~1100萬之間。......↓

2.這2.6萬名年所得不到40萬的屋主,平均購屋的鑑價約980萬,比年收40至80萬的族群購買平均值880萬元還高!且這2.6萬位屋主平均月收入35000元,將近三分之二的月收入都要拿去繳房貸。這群7.5%的屋主,不但不適合動買房念頭,而且大多買了不適合自己的房子,卻天真以為可以靠買房翻身致富。

3.台灣的房仲業制度徹底的腐爛,比方說充斥著「做狀況」的文化,必須靠一些高超的說謊技巧,誘導屋主降價、勾引買家加價。還有「踩線」的基本功要學,就是仲介必須要學會如何惡意搶同業的買方、破壞同業跟屋主簽的委託。亂象層出不窮,但業內人員不但沒有改善意願,還非常推崇這種說謊與搶客戶的行徑。

4.如果我有欺負弱小的能力,我為什麼就要去欺負弱小?如果我有騙人的技巧,為什麼一定要去當騙子?同樣,既然我具備炒房的能力,為什麼一定要去炒房?大家應該反思:「『炒房』這種惡劣又不公不義的行為,為什麼在台灣,可以變成值得炫耀的事?」這是台灣人價值扭曲的地方。

5.一般消費者,真的無法判別業者是否在說謊,因為你缺乏辨別這些謊話的專業能力與從業經驗。而且其實天天處理房屋買賣的房仲,也並不懂房市。

6.第一次預測:疫情讓房價必漲,這是我從業以來,首度對消費者說出必漲的承諾。後續預測:我在2021年7月拍影片告訴大眾,聯準會升息將重挫房市,目的是希望幫助經濟能力不足的那7.5%買方,不要在最高點進場導致未來賠售房子。尤其是升息的頭一年,會遇到供給量大增、投資客拋售、買氣大減,但屋主價格卻持平的情形,接著租金會慢慢上揚。

7.用專業說話,而不是用立場說話。2020~2022年初,看多派就很囂張,但2016~2019年,看空派就很得意。兩派專家對於「未來」房市預測,就會變成「看漲說漲,看跌說跌」。因為房地產景氣總是交互循環,只要同一立場繼續喊到底,這些「房產專家」總會有喊中的一天。

8.代銷是台灣獨有的產物,其它國家幾乎沒有代銷這個行業,因為國外的預售案也是交給房仲公司來銷售;營造商是實際負責蓋房子的公司,通常房子都是由建商負責設計,但也有部分建商有自己的營造公司;左膠是過於崇高又不切實際的理想主義者;房蟲是會在網路上打壓不同意見的無腦多。

9.央行:每個國家負責掌管貨幣與經濟政策的機構,目標是穩定經濟、促進就業率,但台灣的央行非常特別,竟然必須想辦法營利賺錢給國庫。負利率:將錢存在銀行不但拿不到利息,甚至還要繳保管費給銀行。實質負利率:雖然有利息可以領,但利率小於通貨膨脹率,等於實際上沒有賺到利息還虧錢。

10.通膨:指物價往上漲,通常政府都會維持微幅的通膨來刺激民眾及早消費,避免東西愈來愈貴。通縮:指物價往下跌,當物價慢慢變便宜後,因消費者預期未來東西會更便宜,就會降低消費意願,對經濟殺傷力很強(例如日本)。貨幣貶值:因通膨的因素,讓現金購買力下降,導致現金愈來愈不值錢。

11.公設比:全球只剩下台灣、中國、香港、柬埔寨還保有公設比的計算面積方式。坪數:是台灣與日本獨有的計算面積單位,平方公尺乘上0.3025或平方英尺乘以0.02809,就會是台灣的坪數面積。一般約(一般委託):是台灣房仲業的亂源之一。專任約(專任委託):先進國家的房仲公司只簽專任,以保障房仲公司與屋主的雙方權利。斡旋:國外通常稱為Offer。

12.成交量比成交價重要,要查「建物買賣移轉棟數」來了解成交量、進而了解房市。影響房價的四個基本要素:供給、需求、資金、利率。

13.台灣的住宅供應量是非常充足的,市區房子愈蓋愈小,就是用低總價掩蓋高房價的問題,也能讓建商蓋的戶數更多。基本上光看供給和需求,就能決定價格走勢,但房地產具備「資產」價值,也就具備投資屬性,所以另一個相當重要的因素就是「錢」,影響錢的就是「資金」和「利率」。

14.所謂的資金,就是經由央行發行出來現金,然後像活水一樣流入市場內,當現金愈多,而商品供給不變,人人手上的錢變多了,消費需求更強大,需求大於供給就會讓價格上升。「利率」則是要知道資金是有「趨利性」的,也就是資金會流向利率更高的地方。

15.利率低,大家都把錢領出來買房,大量現金都去競爭數量有限的房子。假設房價一個月的漲幅等於放在銀行一年的定存利率,有錢人當然更想把錢放到房地產裡;而沒錢的人,也會想跟銀行借錢去買房,導致更多湧入的現金把房價水位再往上推。

16.氾濫資金如何刺激市場?假設印刷公司賺了100元,然後將這100元發薪給員工,員工再把100元給孩子當零用錢,孩子再拿這100元去買漫畫,漫畫店又拿100元給印刷公司,一連串過程,等於這100元被使用了5次,產生了500元效益,也就是「乘數效應」。如果100元變100億?5人變數百萬人,就可想像氾濫資金帶來刺激市場的效果會有多強。

17.銀行的低利率就是一股強大推力,將資金從銀行推往市場的力量,而利率更高的房地產或股市,則具備強大的吸力。

18.保持適當的低度通膨,例如每年1~2%,反而能刺激經濟、讓經濟變得更好,這是全球每個國家的目標,因為商品只要能一天一天慢慢變貴,民眾就會想早點消費,進而刺激經濟,物價也較穩定。

19.升息,因為放在銀行的錢幾乎零風險,如果利息又不錯的話,大量現金從市場回到銀行體系內停止流動,停止乘數效應、降低通貨膨脹。利息變高,貸款成本就會變高,民間和企業借錢意願就會降低,消費意願就會減弱,市場降溫,購買需求降低,就會讓價格進入下降的通縮階段。最後又因升息讓市場太冷,使得央行再次注入資金刺激經濟,不斷重複的歷史,就是我們長聽到的「景氣循環」。

20.景氣循環中的「升息階段」,扛房貸的屋主壓力會變大,屋主不是盡快把貸款繳清,就是想出售以解決壓力,當需求不變,卻有愈來愈多的屋主因房貸壓力將房子釋出,供給量提升,買方因貸款成本變高而降低購屋意願,買氣降低,於是房價就會有下修壓力。

21.如果想買到合理房價,選在升息階段入場是最聰明的規畫,雖然乍看房貸成本變高,但你的砍價幅度也變得更大,房價省下的成本,遠高於升息的利息。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