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心自在》第28頁~第50頁◎聖嚴法師

【2024年04月份閱讀筆記:《得心自在》第28頁~第50頁◎聖嚴法師】
1.一般人不了解心在哪裡,也不知道心是起於虛晃的執著,所以常常看不開、想不通、鬧情緒、起煩惱,傷害了他人,又糟蹋了自己。如果你有了智慧,認識了心的本質只是從虛幻的自我價值而起,並不是真有一樣東西叫作心,你就是一個能夠生活得非常快樂的人了。......↓
2.現代人所用的各式各樣工具也都非常便利,速度卻快得讓人非常緊張,不僅為自己帶來許多的煩惱,也為周遭的環境及相關的人帶來困擾。
3.現代人終日忙碌,對生活環境的寧靜感和安全感愈來愈少,很容易就覺得煩悶、困擾,隨時隨地都承受著壓力。缺乏安全感,原因何在?不是沒有飯吃、沒有警察、沒有制度,更不是沒有法令,而是失去身心的平衡。如何在現代社會讓自己心理平衡,減少一些煩惱,生活得輕鬆自在?首先要「安心」。
4.會失去的,就安心讓它失去。
5.知足常樂。我們只要盡自己的力,結果能過什麼樣的生活就過什麼樣的生活,能夠得到多少就得多少,就會快樂一點。
6.明明知道目前得不到的,就不要執著一定要擁有。知足不等於放棄生存的權利,也不等於放棄工作的責任。而是順應自然、適應社會,因應所處的環境,那麼,生活大概不會有太多無奈和痛苦。
7.心要向內看,不要向外看。心總是向外看,就不會有安全感,因為安全不在心外,外在的時空不可能有絕對安全的保障。
8.生活要踏實,唯有自求多福。自求多福就是居安思危,隨時做好心理準備,接受「發生不安全的事是正常的」這項事實。一旦發生了,也不至於手足無措。
9.不要指望我們的環境會給我們安全,也不要指望他人來保障我們。唯有自我追求內心的平安,比向外追求安全更可靠。若能時時刻刻安住於現在的時間與空間,我們的心就更容易安定踏實。
10.尋求內心的充實與滿足。心中要有所寄託,例如興趣或信仰,心比較不會浮動,也不會覺得無奈、無助。
11.任何一種興趣都可能被培養起來,興趣可讓自己在無事的時候,心靈得到安定,過得舒適踏實。萬一真的一無所有,自己的興趣還在。興趣不一定是有形的,譬如利用閒暇時間當義工,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洗洗衣服、打掃廁所、清理環境等。這不是向外追求,而是奉獻自己來尋求內心的滿足及充實。
12.另一種寄託是信仰,尤其是宗教的信仰。不管信仰什麼宗教,都能作為我們最終、最實際的歸屬。有宗教信仰的人,對於死亡、危險,不會有莫名的恐懼。譬如信仰神的人,認為一切都是神的安排,輪到自己倒楣時,再怎擔心也沒用。
13.如果信仰佛教,則認為這是因緣果報,因果沒有輪到我,不須擔心,因為根本沒有事;如果輪到我,擔心也沒用,又何必擔心?對於死亡,信仰神的人說很好,可回歸天國;信仰佛教的人也說很好,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因此,有宗教信仰的人,可以減少很多危險、恐懼、不安的情緒。
14.如果很認真地找自己的心,在尋找的當下,霎時扣住煩惱起伏波動的心,這個心竟然不見了,剩下的是平靜的、安定的,甚至沒有念頭的一種體驗。
15.人的心沒有頭、沒有尾,也沒有痕跡,無處可覓,有的只是雜念而已,是一團煩惱心、分別心、執著心、自我中心的組合。如果發現這個事實,實際上就是開悟了。無心可安,才叫安心。
16.不同的人因為各自的心境而感受到不同的境界。當心中感到歡喜愉悅時,所見到的世界也比較美滿,倘若心理不健康或有煩惱苦悶時,所見到的世界、所處的環境,也就不盡如意。
17.在未成佛、未解脫之前,環境影響我們的心,所謂心隨境轉;當然,我們的心也可以改變我們的環境,即境隨心轉。
18.感情、理性、思想、觀念等。這些雖然和頭腦都有關聯,但頭腦卻不等於精神,頭腦是精神所依,精神是頭腦產生的功能。從佛學的立場來看,頭腦細胞的意根加上意識才是心。錄音帶可以記憶,但是它沒有思想,有生命、有精神的頭腦才是心。
19.佛教所謂的「心」是指煩惱心和清淨心。你、我、他,貪、瞋、癡,無常、苦等,是煩惱心。所謂「你我他」就是分別的意思,對接觸到的人事物產生的反應。
20.「你家有事,他家有事,我家沒事」。雖有你我他的分別,可是自己不生煩惱,這是菩薩的心境和心量。他家有事幫助他;你家有事幫助你;但是自己沒有事,自己所做的,都是為了妳為了他。用這種心態,多關懷他人,則會減少與他人起衝突或矛盾的機會,較不會產生煩惱。
21.凡人即使不貪財,也貪名、利;不貪名利也貪五欲,身體是依五欲而生存,既然生在欲界,未真正入定或解脫時,位於色、聲、香、味、觸任何一樣,無不是貪。
22.對於不喜歡的人、物或環境等,欲離不能離,想要而得不到,就有瞋心。對生活有利的就貪,貪不到就瞋。對自己身體有利的,不希望離開,強迫離開,便起瞋心。與自己名利起衝突,和自己的想法不一樣,生不歡喜心,也是瞋。
23.大弟子神秀在牆上做一偈:「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其意是將心的煩惱祛除以顯現智慧。五祖看了這首偈,令弟子們點香勤念熟記。六祖另做一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他認為菩提本來沒有樹,心也沒有鏡,既無樹也無鏡,不會有塵埃,也不拂拭,這種境界最高。
24.就是因為心不清淨,所以要修行。開始修行的人應該相信自己有煩惱,才要追求智慧。
25.不起貪執便是清淨心。所謂心不動或心不汙染,不在於我們對環境的接觸,而在於我們放不下、丟不開。若能慢慢地練習,不為過去的事煩惱,也不為未來的事煩惱,心就漸漸地與清淨的境界接近了。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