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心自在》第83頁~第96頁◎聖嚴法師

【2024年04月份閱讀筆記:《得心自在》第83頁~第96頁◎聖嚴法師】
1.境隨心轉能轉敗為勝。
2.通常,我們凡夫都是會心隨境轉。舉例,大多數人不喜歡下雨。比如法鼓山正在整地興建學校,只要看到天空烏雲密布,包商和工人就愁眉苦臉,因為一下雨,再等地乾,至少兩天不能工作,工期就會延宕,成本也提高。因為個人的利害和所處狀況,人的心情就會隨著這些條件而變化。......↓
3.但是,同樣下雨天,作家琦君女士在一篇散文裡,卻說她喜歡下雨天呢!因為她會想起小時候,下雨天躲在母親懷裡聽故事的情景。她一樣一樣地把下雨天的溫馨回憶舉出來,她的內心也因為下雨天而出現一幅幅美麗的圖畫。這也是心隨境轉。
4.有的人明明知道沒有辦法跟別人競爭,卻幸運得勝,非常高興;有人明明實力很強,但卻沒被錄取,非常痛苦。這都是心隨境轉。受外界因素影響心情變化,是非常痛苦的事。
5.但真能做到「境隨心轉」嗎?事實上不太可能,因為人事物都是外在環境,天有不測風雲,個人力量很難完全掌控。但是,我們可以改變自己面對環境的態度,收伏起落不定的心情,也就能轉劣為優,轉敗為勝。
6.有個信徒在海邊用有機方法種稻,但去年連連發生問題。先是出現福壽螺,接著又有害蟲,當她以為收成無望時,害蟲的天敵出現,兩三天就把問題解決了,後來稻子收成不錯。她學到經驗:任何事都要往好處想,往壞處準備;能解決就解決,不能解決就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
7.有位瓜農,木瓜還未收成前就被焚風破壞了。我跟他說,靠天吃飯的人,天給飯吃要感謝;天不給,也不用恨,因為這不是人可以掌控的事,但心情卻是自己可以掌控的。不要天真以為環境一定會照人的心意而改變,能改變的其實是自己的態度。
8.危機就是轉機。觀念上、個性上的愚痴、顛倒,會讓自己帶來無窮無盡的煩惱,唯有轉變顛倒的觀念為正見,才能真的跳脫煩惱,因此正確的觀念非常重要。
9.本來這盆花已經插得很好看了,但此時來了一位插花老師希望能插一盆更好的花,相較之下,這盆花已變得不夠好,自然就會被拿掉。可是,如果插花老師沒有來,那這盆花依然會被認為是盆好花。所以,世間上的事,往往你認為最差的,在過去某一個時間,它也曾是最好的;而你認為最好的,可能轉眼間就變成最壞的了。
10.因此,「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並不是一句安慰人的話,如果我們能夠善於運用逆境,那麼它就會變成你成功的一個因素。相反的,有些人雖然幫了妳很多忙,可是到最後反而會使你成為一個無能的人,變成你成功的絆腳石。
11.可見好與壞並不是絕對的,對於好的事情不要以為那就是最好的,因此覺得很高興或有多麼了不得,而興起我一定要保護它、占有它的念頭。其實即使是好的,那也只是一時的。有時候很糟糕的事,都已經到了一蹋糊塗的地步,反而會讓你化危機為轉機。
12.因為若能了解危機,善於運用危機來改變自己、改變環境,就能使得千頭萬緒的事迎刃而解,而你也能馬上成為一個成功者了。因此,遇到好事不要沾沾自喜,壞事也不需要垂頭喪氣,這樣才不是愚痴,才不會增加煩惱、痛苦。
13.我曾告訴參加選舉的朋友:「成敗乃兵家常事,我們應該抱著必勝的信心,但同時也做好準備失敗的心。因為旗鼓相當的人和你競選,即使你失敗了,對你來說收穫還是很大;而對方也應該感謝你,由於你的競爭,還有你豐富的經驗,才使得對方不敢大意,反而因此激發了他的智慧,提出更多、更好的政見。成功是每個競選者都希望的,大家都花了很大的心力,如果最後失敗了,這也是光榮的失敗。何況失敗之後,東山再起的機會還是很多的。」這就是「轉心不轉境」。
14.這樣的想法和自我安慰的阿Q心態完全不同;阿Q心態是沒有希望的、無能的,是幻想式的自我安慰。我們強調的心態是有信心的、是努力的、是有目標的,也是有自知之明的,不會以為一失敗就從此一敗塗地,一成功就從此一帆風順,是一種非常積極的心態。
15.不被境惑。人要不被外境迷惑,談何容易!外境包括誘惑、衝突、威脅、打擊以及使人心花怒放的讚嘆、歌頌、稱揚、美譽等。當你的財產美眷被人奪,地位被人搶,得心應手時有人扯後腿,努力向前時有人布陷阱,這些都是外境,也是人生的種種遭遇。人之所以為凡夫,是因為情緒和想法會受外境影響。
16.禪的修行方法和觀念,就是叫人把利害、得失、人我、是非的關鍵撇開,超越主觀的立場,甚至超越客觀的立場,透明地看待該件事,這就不會受迷惑了。只要心中無私無欲,便不會被外境迷惑。
17.有所不安,有所期待,外境才能夠影響你。因為心中自迷所以心隨境轉,如果心有智慧,便能使得境隨心轉。此正是仁者無敵,智者不惑,只有愚者常被外境困擾。就好像季節有春夏秋冬、月亮有陰晴圓缺、海水有潮汐漲落,不多甚麼也不少甚麼,哪兒還有甚麼心被境迷、境來迷心的事呢?
18.好的情緒其實就是一種慈悲心、同理心,一種關懷的心、希望的心,更是歡喜的心,這都是情緒透過觀念的調整和練習所成。如果情緒不能調整的話,一般人就只是稱心而為,或是任性放縱。無法管理、了解自己性格或情緒的人,一般都很容易憤怒,很容易失望悲觀,很容易妒嫉懷疑。
19.每個人的心在本質上是相同的,我們稱它「心念」,也就是「情緒」,善於應用的叫做智者、有智慧,不善於應用的人叫作愚者。
20.在工作場所,同事、老闆、客戶,這些人都有可能讓我們無法稱心如意、讓我們感到不舒服,於是產生情緒上的反彈,也就是抗拒。接著抗爭,然後鬥爭,最後變戰爭,這都是源自於情緒的問題。
21.每個人都有不好的情緒,叫作「煩惱心」。煩惱心需要透過方法的練習、觀念的疏導,才能使我們的情緒平穩、心靈平靜,煩惱平息。
22.用什麼樣的觀念來鍊心?首先要認識人的差異性,認定人與人相處一定會有摩擦;因為每個人都有其個別性、獨立性,想法、立場、觀點、需求都不同。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