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房屋超高齡化 500萬戶不都更!

240514中天 全台房屋超高齡化 500萬戶不都更!

0403花蓮大地震後,東台灣建築倒塌,5月14日早上10點34分,花蓮又發生規模4.7地震,太魯閣震度達到4級,地震多,危老建築問題浮上檯面,偏偏都更難以執行。......↓

住戶1:有人要靠這裡來做生意,離開這裡他沒有辦法。

住戶2:意見分歧,一樓的比較在乎店面價值,想要維持。

國內房屋超高齡,2023年第二季,30年以上屋齡的房屋達到483.8萬戶、10年累計增加約128萬戶,預估2024年第四季恐怕突破500萬戶,老屋比重超過全台住宅總數一半。

不過2016年蔡政府上任,新北市屋齡三四十年的有數十萬棟,最適合大規模都更,8年過去,雙北依然位居全台高齡化房屋前兩名。

聯勝房屋專任委託部經理陳泰源 表示:「屋齡已經老舊到,可能不用繳、甚至底多繳少許的幾百塊、一兩千塊錢的房屋稅就好。對比新屋動輒每年上萬元的持有稅。」

根據財政部統計,2022年全台有247萬戶住宅免繳房屋稅,新北市約27.5萬戶,台中、台南、高雄各超過21萬件,每年更以5.9萬件增加中,花蓮大地震後,台北市中正區南機場整建住宅單元四被貼上黃單,地方里長方荷生表示「都更不是趕走窮人,沒有安置配套,居民無法面對。」

住戶3:問題是現在臨時要租房子也租不到啊?

住戶4:現在5、6千塊錢是要怎麼用?

幾十年的老住戶一旦離開南機場就是去落腳處,缺乏完整配套的都更,讓怕地震的居民更恐慌。

【全台房屋超高齡化 500萬戶不都更】

「老舊公寓耐震係數不夠所以很危險,因此要趕緊都更」這席話,每歷經一次地震,就讓我愈加深懷疑,根本就只是話術,分明是一場建商與政府合謀發財賺稅金的大騙局。

雖然我不是建築師、土木技師、結構技師,這部分的確不是我的專業,但事實擺在眼前,這次花蓮大地震,造成房屋倒塌、傾斜、破損等等,比率上,「建築載重較輕」的無電梯老舊公寓屬於相對少數,反而是「載重量體較多」的老舊電梯華廈及「近年、武漢肺炎之後缺工料時期正在蓋的房子」、近年交屋沒多久的新房子,問題反而一大堆!

例如:網傳台中、桃園一帶傳出多處「新屋社區」輕傷龜裂,另外,宜蘭縣蘇澳鎮蘇南路上的「晉讚賈天下」建案,交屋不到1年就因地震導致傾斜遭諷「比薩斜塔」。

所以,恐嚇加欺騙「資訊弱勢」、但載重輕、並無立即危險性的無電梯老舊公寓的地主們,建商不僅能大發都更財!政府也因為有大筆稅收的房屋稅進帳,所以願意配合演出。

以右為新聞報導部分內文的複製貼上→〔2022年全台有247萬戶住宅免繳房屋稅,新北市約27.5萬戶,台中、台南、高雄各超過21萬件,每年更以5.9萬件增加中〕

難怪,民進黨政府不願意推動都更合建之「定型化契約」、頒布「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納入「消保法」、「建案財務透明化」、「建商獲利上限%數制」等福國利民政策,因為這群「掌權的官員們」以為,唯有維持建商與地主間的「資訊不對稱」才能哄騙地主並利誘建商來加速都更。

這也是為何其他它也有收受建商財團政治獻金的藍、白政黨也不敢、不願提出正本清源之道、替老百姓提出福國利民的政策,只敢加碼跟著喊「提高獎勵容積」然後其他都不敢講、不敢做的原因。

其實,建商與政府官員們都搞錯了,事實上,唯有「降低資訊不對稱」,努力協助地主,將其專業知識提升到跟建商一樣,彼此才有「信任」基礎;也就是當地主相信自己不怕也不會再受騙時,都更才會加速!希望新上任的內政部長劉世芳聽得進去……雖然我知道有點難。

最後說說可憐的一樓戶,

一來,更新後的店面,九成機率無法做餐飲業,門口也無法「類約定專用」停自家車;而且,新房子肯定會受管委會的規定所約束,想要租給怎樣的行業類別,恐怕再也不是一樓店面屋主可以全權做主。

二來,我知道,都更合建是看「土地持份」,可是,問題就出在這!一樓店面價值就是跟二樓以上不一樣也是事實,長年以來,政府與建商,只會「惡意強調」二樓以上的「多數」然後透過洗鬧、各個擊破,來霸凌一樓店面的地主;只要說你是「少數」再扣上「貪婪」標籤,就足以讓一樓屋主啞巴吃黃蓮。……說到底,就是沒有政治人物勇於站出來針對這不合理的估價、權值計算機制提出改進建言。

綜合以上,難怪都更推動不易啊?老屋住得好好的,沒有想像中危險、幾乎免繳房屋稅、超低甚至零公設高CP值、也不受公寓大廈管理條例與管委會規定的約制……好處太多了。

所以說,在政府宣示保障地主權益不再遭受漠視以前,誰要都更?大家說好不好?

中天原影→https://youtu.be/204ZXTbDemk

記者-王彥婷、王智文 採訪報導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