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至01月31日,最新,大直實價登錄
〈超級完整詳細資料下載連結〉
google雲端硬碟→https://reurl.cc/eGgoG7
dropbox雲端硬碟→https://reurl.cc/RLgoLG
小坪數社區成交兩筆,大坪數成交一筆,共三筆。
《明水悅》四樓90萬元不錯,《大直逸廊》二樓可以成交98.6萬元而且還是創新高,真的猛。
《首泰三見-月河》五樓,持有約13年賺3600萬,等於每年增值約277萬元,入手的時機點與成本相對低很多,恭喜。
【基河國宅二期】
九樓成交單坪87萬元,創社區史上新高單價紀錄,且平面圖看來非河景宅,實在誇張。
【無電梯老公寓】
崇實路難得有交易紀錄而且還是賺,其餘大直街、北安路也各一筆,單價穩穩6字頭。
【創新高】
敬業三路《基河國宅二期》九樓、基湖路《巴洛可一期》二樓、《大直逸廊》二樓、北安路《忠泰Vogue》四樓
【賠售】
敬業一路《太子美麗殿》七樓
【值得關注】
20筆交易,住宅16筆,商業宅3筆,商辦1筆,商業區違規住宅果然多少還是有抗性。
【房市格局】
雖然多筆有賺、甚至創新高,但交易量萎縮得非常明顯,典型「價量背離」,房仲寒冬來臨。
資料來源-台北市政府地政雲;整理與分析-陳泰源
〈樂群二路〉
基河國宅三樓:106年11月成交2300萬,113年10月成交3200萬,持有7年賺900萬元,每年增值128萬元,真令人羨慕耶!低總價三房+車位,月管理費才1000元的國宅就是有競爭力!不過這個優勢應該也已經被超前透支了?
首泰三見月河五樓:99年06月11500萬元入手,113年10月15100萬元脫手,持有14年賺3600萬元,平均每年增值257萬元,進場時機點為99年預售時期,成本價夠低才有此獲利,恭喜!
大直豐匯四樓:102年09月成交9430萬,113年10月成交9868萬元,持有約11年才賺438萬元,持有成本扣一扣算平盤,畢竟,預售入手時期是房市高點,又是高總價大坪數,沒虧,已經很不錯了!
〈敬業一路〉
太子美麗殿七樓:102年06月成交5858萬,113年11月成交5650萬元,持有約11年竟然賠本208萬元脫手,a.相對高總價、b.入手時機相對高點、c.商業區違規住宅種種抗性所致吧?不然,該社區,其實整體質感水準還不錯呢!(還有我愛的泳池)
〈北安路〉
忠泰Vogue四樓:112年07月成交1630萬元,113年10月成交1834萬元,才持有1年多就獲利204萬元脫手,那麼急著跑是因為認為房市要跌了嗎?而且「四樓」能創下社區史上最高單價,不簡單。話說,這間四樓是不是風水有點怪怪的?怎麼過去10年來就換了4組屋主了?
冠德大直湛十六樓:單價154萬元,低樓層也是同樣價格,顯然有讓利,而且總價4998萬元僅差2萬就達5000萬元也應該有故事?看來建商很想把剩餘庫存清掉吧?
〈植福路〉
大直CBD四樓:109年08月成交6588萬,113年11月成交6968萬元,持有約4年賺380萬元,等於一年增值近百萬元。應該是109年購置時機還不錯,且豪辦單價當時入手9字頭也算低。
〈堤頂大道二段〉
聖荷西一期三樓:沒有上一手資料,看來賣方持有很久了,不論怎樣賣都是賺,可能基於「成本夠低」的心態,所以有點「青菜賣」?成交87.9萬元我個人覺得偏低,畢竟我也算是滿喜歡這個社區的。希望哪天等我自備款存到了,可以遇到類似這樣的屋主。
〈基湖路〉
大直逸廊二樓:112年05月成交1028萬,113年10月成交1168萬,持有1年多就賺140萬元,雖然東扣西扣所剩不多,但畢竟單坪98.6萬元也創下社區史上最新高單價紀錄,是有露臺的關係嗎?不然覺得有點扯。畢竟這社區,隔音頗差。不過,那一帶「唯一」套房社區,又是低總價小宅,單價很容易衝高,這樣想想好像也不意外了?
巴洛可一期二樓:108年08月成交5250萬,113年11月成交6500萬,持有約5年獲利1250萬,等於每年增值250萬元。這間跟《忠泰Vogue》類似,過去10年來,易主4位屋主,難道是風水有問題?
然後我覺得很有趣的是,這次單價創新高的,不是四樓(忠泰Vogue)就是二樓(大直逸廊、巴洛可一期),都是過往大家覺得「最便宜的樓層」耶!
〈崇實路〉
公寓五樓:108年03月成交1600萬,113年11月成交2150萬元,持有約5年獲利550萬元,每年增值破百萬元,低總價,果然是近年的投資王道。
留言
張貼留言
我是陳泰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