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215台視+非凡 新建案1月成交量冷吱吱!專家指價格仍「微幅上揚」對第七波信用管制無感 中南部房價現緩跌 北市蛋黃區仍難撼動?
雙北房市成交量有顯著影響,但房價恐怕還沒有明顯降幅,房市專家何世昌分析1月新建案價格只有極少的平價案,絕大部分都沒有降價打算,甚至還微幅上揚,並未出現反轉修正。即使是市況最弱的台南、高雄,建案售價也沒有顯著修正,頂多在平盤上下盤整游移,讓他直呼雙北房價這麼貴,怎麼還那麼多人在買?
翻開內政部近3個月雙北實價登錄資訊,以10樓以下華廈為例,在台北市蛋黃區大安區跟信義區跟去年同期相比,每坪不降反升,新北市板橋區比去年同期下跌3%,永和區比去年同期下跌4%,有漲有跌但平均幅度不大。
房仲業者陳泰源 表示:雙北市本來就是過去這幾年房地產上漲幅度最小,那上漲幅度最小,當然跌幅也會是最小,中南部過去可能房價漲幅兩三倍的地方現在都有陸續傳出逐漸利甚至跌幅3至5%。
央行打房曾錯殺無辜,但雙北房價變動不大,想找到適當的購屋時機,恐怕還是需要時間長期觀察。
【新建案1月成交量冷吱吱!專家指價格仍「微幅上揚」對第七波信用管制無感 中南部房價現緩跌 北市蛋黃區仍難撼動?】
房市又不是股市,除非戰爭,否則哪有可能「今天打房,明日就跌價」?
根據2014年至2019年房市量縮→反轉→下修→築底的歷史經驗參考,
相同的點是,
量先價行,先無量→再現房仲倒閉潮→屋主終於面對現實→之後才會降。所以說,現在都還沒有看到房仲倒閉潮(目前僅中南部不少店頭傳出頂讓、整併,多數房仲公司仍以賭博心態在撐),當然輪不到房價有感下跌。
而我判斷,房仲倒閉潮在年中過後、也就是下半年會發生,真正的「有感降價換成交」則是從明年開始。
不同的點是,
當年,財團與建商控制媒體輿論,並沒像現在這麼深,許多具有聲量的房產「業者」、甚至包括「房產媒體」都還帶頭唱空,光是這樣,還得要花1年的時間(2014至2015)量縮,才開始價格下修。
如今,靠建商奶水生活的房產網紅當道,有些媒體老闆甚至就是建商,所以你會看到「實際情況是成交量很低迷」、可是「媒體輿論仍釋放怎麼還那麼多人在買」的弔詭。
最後我再分享一個觀點,
對於買得起豪宅的人而言,錢從來不是問題,但為何豪宅連跌十年直至去年2024年(我認為)才開始達底?反過來說,這次房市交易量縮極凍,房價反轉下跌只是早晚發生,同樣也不是錢的問題。
我認為,一樣的關鍵,都在「限貸」。因為限貸,導致台灣的房地產失去「投資價值」,因此再有錢也不想買,寧可轉往其它投資工具。
所以,如果再有建商派網紅告訴你,台灣錢淹腳目、台灣股市破2萬點、有AI、有台積電……blablabla所以房價怎麼可能跌?那你就反問他:「第二間限貸5成、第三間限貸3成,在這樣前提下,什麼樣的房產值得「投資」?投報率請算給我看。」……問完之後,或許,話題就到此為止。
台視YT→https://youtu.be/YIHskbvuYME
非凡YT→https://youtu.be/H6zH_c8fHd4
記者-劉芝宇、林益新
留言
張貼留言
我是陳泰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