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327生活鏡行式 新青安應該晚點用?第一桶金要買股還是買房?買房不自住卻以租養貸?小宅主流化該注意什麼?】
鏡YT→https://www.youtube.com/live/Q42-A4rWvcc
Q1:好不容易存到第一桶金,要買股?還是買房?
a.記住這個原則:把錢放在「自己熟悉、了解的領域」。所以沒有非得要買房不可。我是因為不懂股票,加上本身是房仲所以比一般人了解多一點,自然選擇買房。
b.而且,買之前,也要學會判斷,當下的股市與房市,哪個處於相對高點並擇「低」進場。(例如此刻房市處於高點反轉向下,豈有鼓勵你進場套牢的道理?除非你是自住非投資)
Q2:中古屋、新成屋、預售屋,哪個好?
a.中古屋:我推。因為中古屋是在疫情前蓋好的,那時,還沒有缺工、缺料、沒有營建成本大漲,比較不會出現偷工減料,且價格比新屋和預售便宜,公設比又比較低,缺點可能是得保留裝修預算,有的還要先拆除與清運。
b.新成屋:屋齡新,建築工法新,管線也新,比較貴,公設比也高,剛落成的那種,還得忍受幾年的鄰居輪流裝修施工干擾期。
c.預售屋:優點是付款輕鬆、財務操作高槓桿,以少少的錢坐享增值(前提是房市趨勢是往上走的)。如果建商是大品牌、營造廠是甲級,同時預算有限、手頭緊,還是可以選擇。不過畢竟台灣的預售制跟國外不同,是建商拿消費者的錢來蓋房子,所以必須承擔爛尾樓風險,蓋好之後也沒分紅給承購戶,不公平,而且紙上談屋,往往落成會跟想像有落差。
Q3:自虐式存錢還清負債!買千萬宅「以租養貸」!
a.做水果餐賣給同事兼顧營養、寄生公司、低度消費、斜槓賺外快。
b.自己承租「低於行情」的房子,將自己的房子以「行情價」出租來養房貸。(因為我的房東是地主,房屋沒貸款,而且當時招租的屋況普普,所以有便宜,因此每多租一個月,我就有賺到的感覺,而自己買的房子有貸款,當然用市場行情價出租~買間千萬元小宅,每月只要多掏1萬多元就能繳房貸,輕鬆啊。
c.細節都在我的第二號作品《省出一棟房》裡有寫,歡迎購書支持!
Q4:樓層越高的房子越貴?4樓最便宜?
真的不一定,如果你的社區樓高僅10樓,結果被周圍都是20樓高的大廈包圍,就算住頂樓,景觀也不會好。相反的,低樓層反而有行道樹「類樹景」加持,所以關鍵在「景觀」。
Q5:近年小宅成房市主流,買低總價房,先注意五大重點!
a.貸款:有些銀行不貸套房,就算貸,成數也較低、利率較高。有些銀行是權狀坪超過15就給貸,有些銀行是主+附屬建物要超過12坪才給貸。所以買小宅之前最好先把願意貸款的銀行給找好。
b.通風+採光:通常一層多戶,非邊間,只有一面採光,空氣不流通,長期居住影響健康;若不是落地窗,往往室內光線較暗。
c.通常沒有天然瓦斯,較耗電,電費現在也愈來愈貴,冬天洗澡,熱水往往不給力,很折磨人。
d.格局:通常強調魔術空間,但其實就是夾層,會有壓迫感,在家移動時,容易跌倒或撞到。
e.住戶流動率:投資客買來收租的比例較高,鄰居替換率高,安全、安寧、隱私有顧慮。
Q6:高房價年代,想要付頭期款,僅存一桶金,當然不夠,如果頭期款不足,有什麼方法呢?
a.買預售屋,按照2至3年的工程期、分階段付款,較輕鬆。
b.跟爸媽借囉~
c.二胎,一次付兩筆房貸,先甘後苦
d.申請政府提供的優惠方案,例如新青安。
e.建商貸,有的建商真的願意貸給你。
f.真的錢不夠,不要硬買,好不好,拜託。
Q7:建議首購族,別買哪些類型的房子?
a.法拍,法院不負瑕疵擔保責任,屋況瑕疵往往買了以後才發現,首購通常經驗不足易踩雷。
b.凶宅,還是別鐵齒、盡量別碰吧!
c.地上權,難貸款,甚至不給貸,少了土地,價值只會折舊,不會增值。
d.工業宅,交易稅跟持有稅較高,而且環境通常較差,有空污、噪音疑慮,可能對健康有影響。
Q8:網路上有Youtouber建議首購先不要辦新青安貸,因為一生只能用一次,要等之後更適當的時機點再使用,你怎麼看?
我反對,應該是,能用就早點用。因為a.明天跟意外不曉得哪個先到、b.沒人可保證新青安政策永遠存在。c.通膨會讓貨幣貶值,現在的1000萬元跟未來的1000萬元(較薄),價值就是不同。
Q9:有些人認為,先買房,五年後轉賣會增值,你認同嗎?
不認同,現在房市不就因為楊金龍的第7波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而開始反轉下跌了?誰說房價永遠只漲不跌?只有詐騙集團才會說「只漲不跌」。
Q10:如果想到某一個區域買房,至少要看20間以上的房子?
理論上正確,主要是買房小白,可以多看多比較,避免吃虧上當。但如果已對市場了解、環境夠熟悉、社區評價事前已打聽清楚,也就沒有非得看多少間才能買的必要。畢竟,好物件往往被秒殺,不等人。
Q11:傳出部分公股行庫內部管控要求借款人收支比達到200%,才能取得規定成數的貸款,像是如果是買1千萬的房屋30年無寬限期,預估月收入必需10萬元,才能取得八成的貸款。如果買兩千萬的房屋,推算月收入要達到16萬,業界有接到這個消息嗎?
有,也支持,理由:
a.近年房市火熱導致建商大舉推案,於是在接下來「每年超過10萬戶交屋潮」的供給爆量情況下,
b.又出現「銀行資金滿水位鬧房貸荒」,申貸得排隊,加上
c.央行明示房價應當「居高思危」並推出第7波打炒房措施,以及
d.全國「房貸負擔率」居高不下導致房貸族生活品質大受影響,
綜上,唯有降低財務槓桿,金融市場也才會比較穩定,把泡泡縮小。
Q12:殺價,也是關鍵,有什麼方法?
a.現階段,不買房,自然跌,所以最有力的殺價武器就是「時間」。
b.如果非買不可,記得,斡旋時,不要讓屋主和仲介知道,你非買到這一間不可。
c.找一位很缺業績的饑渴房仲,為了成交,一定幫您砍到屋主見骨,同時還會主動折讓服務費。
留言
張貼留言
我是陳泰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