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4300萬」購屋拿嘸匯款資料 鍾小平:拿出私約說清楚。看2個月就買?陳佩琪「仲介費」低於行情?

240911+13東森 柯文哲「4300萬」購屋拿嘸匯款資料 鍾小平:拿出私約說清楚。看2個月就買?陳佩琪「仲介費」低於行情?

【東森09月11號報導】

柯文哲用4300萬買商辦金流爭議,民眾黨秀出買賣契約想自清,但上面總價卻是61萬多元,如今已過了第5天,還是沒拿出新的證明,這筆金流從哪來?現在外界質疑,辦案至今沒有任何風聲洩漏,會不會是檢調根本沒查到?而無論是匯款還是貸款購屋,民眾黨也都沒拿出資料來證明。......↓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砸4300萬元買下商辦大樓裡的其中一戶,要做為個人辦公室使用,不過這筆錢到底從哪裡來,是不是最早說的選舉補助款,還是柯文哲不明金流裡的其中一環,都是檢廉(團隊)目前要努力追查的重點之一。

柯文哲商辦爭議,始終交代不清,民眾黨發言人陳智菡曾拿出產權資料回擊,但是只秀出61萬元契約,如今已經過了第5天,還是拿不出新的證明。

台北市議員(國)鍾小平:「(61萬)你只代表你有買這個房子,你繳了契稅,第二個,請你拿出私約嘛,因為私約很清楚,不要做百工百業的殺手。」

對此鍾小平痛批,柯文哲商辦不是用選舉補助款購買的,就是髒錢!而這筆4300萬,柯文哲拿不出金流紀錄,調查至今也沒有任何一點風聲洩漏,外界質疑,會不會是檢調根本沒查到。

律師周雅文:「目前沒有看到,有相關資訊有被揭露,有可能是還沒有查到,不過偵辦機關,有偵查不公開的義務,或許仍在偵辦中。」

4300萬金流來源不明,匯款、貸款紀錄,民眾黨遲遲沒拿出來,難道買房子的交易紀錄很難拿嗎?

房仲陳泰源:「其實她(陳佩琪)也可以馬上回頭跟代書跟房仲公司,或者是聯繫賣方去要副本,就來公佈。」

除了匯款、貸款紀錄,外界也有一說,難道柯文哲是現金付款?但房仲表示,若是「現金買賣」,依法得通報法務部調查局。

房仲陳泰源:「不論是取款還是存錢,只要單筆超過50萬元以上,銀行員就要通報並註記,所以銀行端一定會有紀錄。」

民眾黨強力駁斥,商辦買賣與「京華城」之間的關係,真相是什麼,依舊撲朔迷離,但每拖一天,質疑聲浪恐怕只會越來越多。

【東森09月13號報導】

獨家解密!身為柯家大帳房的陳佩琪,除了掌握金流進出,就連手上的現金也很多!據了解,今年3月她請託住家附近的房仲代看房,一個月後就鎖定中華航運大樓商辦,並於5月下訂、6月簽約,以區域行情高價4300萬全現金付清。不過現在就被發現貓膩,因為陳佩琪竟然只付不到1%的服務費,明顯低於行情。

其實柯文哲住家週邊最近的房仲,並不是這裡,但陳佩琪似乎和相關人熟識,因此在購屋這方面,都是委託東門捷運站這的房仲業務,雙方關係似乎真的不錯,從成交價和服務費,就能看出貓膩,據了解陳佩琪以4300萬,購入中華航運大樓這處商辦,但是服務費卻只付了40萬元,不到1%遠遠低於行情。

其它房仲業者陳泰源:「對於仲介來講他會覺得,第一她是名人,那當然會想要進一步的長久經營,所以就是,也有可能是買的人自己主動殺價。」

確實,中華航運大樓商辦的成交價,以該中正區鄰近立法院來看,相對較高,服務費上被打折也是有可能,但陳佩琪過去就曾說過,自己不喜歡耍特權,還是談到錢標準就不一樣了,不過從她購屋速度來看,真的也是花錢不眨眼。

其它房仲業者陳泰源:「妳用最高價買,而且妳還用現金完全不貸款,那就代表妳手上有一筆現金,是急著要去去化它的,妳要消化這一筆現金。」

3、4月請房仲代看,5月就下訂6月完成買賣手續,4300萬商辦就這樣進入柯文哲名下,他從頭到尾沒出面,都是由陳佩琪一手包辦,這也不難看出,夫人在家中份量有多重,掌控多少金流進出。

柯文哲夫人陳佩琪(2024.8.20):「我就是到處東看看西看看。」這樣東看看西看看,就能看到1.2億豪宅,或許這就是陳佩琪平凡的日常。

【柯文哲「4300萬」購屋拿嘸匯款資料 鍾小平:拿出私約說清楚。看2個月就買?陳佩琪「仲介費」低於行情?】

通常買房子的交易紀錄,會很難拿嗎?

我的回答是,

買房子的交易紀錄,絕不會難拿,縱然陳佩琪所言為真,買房契約書、存摺都被檢調取走,還是可以去銀行辦理金流證明;還可以找賣方,包括代書、成交的仲介公司,都有當時成交的買賣契約書副本,所以還是可以回頭索取的。

另外,

根據「洗錢防制法」規定,取款跟存錢,只要單筆超過50萬元以上,銀行員就得通報並註記;甚至,有跑過銀行的人都知道,有時根本不用到50萬元,存或領個二、三十萬元,就很常發生行員主動詢問資金打哪兒來?用途為何了。

小結1:民眾黨是否「故意」不想自清?……或許吧!

另從「買家仲介服務費付不到1%」算高還是低呢?

以內政部的規定來說,

兩邊加總起來,最高不得超過6%;也就是說,如果買方覺得買得太便宜、太划算而想付6%然後賣方1毛不付,或反過來,賣方覺得賣到天價太爽而願意付足6%讓買家1毛都不用付,都是可以的。

若以交易市場認知,

賣方因賣房而手握大筆現金,買方則是買房後而現金耗盡,所以業界通則的滿%是,賣方4%,買方2%。

而大品牌直營體系,

因為占了市場主要交易量,自然可因多銷而薄利,況且對於領固定底薪的房仲而言,反正公司制度的獎金%數極低,往往在跟客戶爭取服務費時也就不易堅持;而聽說永慶的買家服務費收取標準是1%,可想而知,只要客戶稍微輕輕再砍一下價,很容易就不足1%了。

小結2:總價4300萬元商辦,陳佩琪支付40萬元服務費,若以我收2%的標準來看,當然是明顯偏低,但若以成交的仲介公司永慶來說,則是意思意思取整數、為了讓客戶買得舒服的「奇檬子」去尾數手法。

至於看房兩個月就買房,

憑良心說,此舉並不能代表「陳佩琪錢太多,東看看、西看看、青菜買就能買4300萬商辦」;但是「房子看都沒看就直接出價買」的這個行為,便能解讀,買家的購屋動機是「屋況條件,是其次,急著消化錢,才是首要」。

Ps:由於同樣類似的題目分別在11號與13號各受訪一次,所以合併成一篇po文哦!

9月11號報導

東森新聞→https://news.ebc.net.tw/news/politics/442057

東森原影→https://youtu.be/-kKXI1ALMdw

記者-溫有蓮、劉瑋晟、薛玉珠

9月13號報導

東森新聞→https://news.ebc.net.tw/news/politics/442468

東森原影→https://youtu.be/YoJTVeAyfSI

記者-蘇憶歡、劉瑋晟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