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判賽局,不敗說服術》第50頁~第95頁◎島田久仁彥

【2024年10月份閱讀筆記:《談判賽局,不敗說服術》第50頁~第95頁◎島田久仁彥】
1.在談判或商業會談前四處收集資訊的準備階段中,人們看似知道卻最容易忽略的部分,是忘記收集自家公司的資訊。每個人都拼命調查,想了解談判或商業會談對象的種種資訊,對於自家的相關資料,很容易陷入「自家公司瞭若指掌」的迷思。即使自認已經「非常了解」甚至是「一清二楚」,也請當作更新資料。......↓
2.預熱思維,深入分析再啟動討論。謹記「腦力激盪」需要充分準備,而非無目標的漫談閒聊。無論是自行處理談判案件,還是與人組隊承接談判專案,腦力激盪都是不可或缺的過程。不管是單獨進行腦力激盪來整理思緒,還是與團隊進行,都應牢記一件事:在進行腦力激盪前,必須仔細收集各方資訊,加以整理分析,深入了解所有相關的事實。但為了整合全體團隊的想法,必須事先共享所有相關事實。
3.集思廣益,放下先入為主的設限。不要否定他人的意見,引導挖掘才是要事。腦力激盪的目的,是希望根據每個餐與者的專業知識與背景,進行深度討論,藉此引導出新的想法。在腦力激盪時,要在門口先把工作上的階層結構(上下關係)拋在腦後。縱使是主管,也不盡然總是能說出正確答案,說不定下屬能提出更好的想法。
4.在腦力激盪前,鼓勵在場所有人不用在意對錯,盡情發言。不可做出批評性的言論,例如「你竟然會這麼想、你說錯了吧、你連這都不知道嗎?你說的話前後不連貫」等等,也不可嘲笑、貶低他人。
5.反思「既有想法」,能突破盲點找到好點子。有時離奇的想法或把問題簡化,也可能帶來重大突破。腦力激盪中不存在「壞點子」和「愚蠢的問題」。有任何不明白的地方,不要怕丟臉,儘管提問。有時刻意提出一些簡單又顯而易見或人人都想得到的議題,大家一同討論,反而能得出意想不到的結論。
6.我之所以會得出「沒有壞點子,也沒有笨問題!」的結論,當然是來自多年的經驗談。杜魯門總統在演講中,見底下學生沒有人提出問題,曾如此說道:「在座的各位。這個世界中不存在愚蠢的問題,也沒有不好的想法,只存在愚蠢的回答。我會盡我所能,避免對各位所提出的問題給出愚蠢的答覆。」
7.引導激盪有妙方,要集眾見而非執己見。重視團隊所得出的答案,集眾人想法才是好見解。當你個人的主張和眾人在腦力激盪中得出的結論不同時,請果決的拋開自己的意見,這一點很重要。個人主張在腦力激盪中只是眾人討論的一個觀點,不是結論。個人主張經眾人的討論,與其他想法融合,往往能引導出更好的見解。所以,你應該覺得高興,自己的意見在某種程度上促成了這個結論,欣然地接受團隊在腦力激盪中得出的答案,繼續向前邁進。
8.異議勇敢提,不夾帶個人情緒。問題愈明確,愈能儘快解決,切忌人身攻擊。請在腦力激盪中養成「有意見和抱怨,不吐不快」的習慣。這點非常重要,讓大家把平日中所受到的委屈、不滿全部宣洩出來,可以讓以往一直被忽略的問題點清楚地浮現出來。把問題攤在桌面上,反而有助於討論具體對策,用積極的態度,解決問題。最基本的原則是不要把個人的問題或情緒帶入討論之中。應儘量從第三者角度提出觀點,好引導出更有建設性的答案。
9.凝聚共識,帶團隊智慧上談判桌。別忘了腦力激盪的目的,是為了完成團隊談判任務。在腦力激盪中,盡量避免指派專人負責記錄。每個人積極參與發想,是腦力激盪最大的重點。指派記錄員,很可能就錯失這位成員可能想到的好點子。因此,最好每位參加成員都能各自即時做筆記,或利用白板彙整所有人的想法,最後眾人一起整理成一份完整紀錄。
10.愛搞破壞的豬隊友,如何對付?正面回應麻煩人物,才是積極解決問題的關鍵。不論任何場面,總有人愛用負面言論破壞討論。有人用試探的態度,為反對而反對;有人愛雞蛋裡挑骨頭,嘲笑他人的錯誤。對付這種人,有個方法是「當眾請教他們的意見」。「這樣可以嗎?你覺得有甚麼地方說錯了嗎?」我也經常用這種方法,通常,他們會喃喃自語幾句,然後閉嘴。
11.在腦力激盪中,如果有人總是打斷他人發言,或是隨意奚落他人意見,建議主持人可以靜靜地站在他的身後(或是必須轉頭才能看見身影,但對方能感受到背後有人的位置)。如此,他會感受到有人的氣息而有所收斂,甚至安靜下來。或者,主持人也可以找機會提問對方:「你覺得這樣可以嗎?」藉由引導對方發言,讓麻煩人物也為解決問題做出貢獻。
12.別拖到最後!文件定案的最佳期限,理想是發表的72小時前完成準備,剩餘時間演練報告與問題,效益更大。
13.我相信不少人直到發表的前一刻,都會忍不住一直校潤談判的報告內容。但我不建議這種作法。製作簡報時,當你看著成品,露出滿意的微笑,在心中大喊「很好,完成!」時,請就此打住。與其在發表的前一天晚上熬夜修改錯字,不如早早休息,確保自己能夠在當天容光煥發且精神飽滿的進行談判與協商。
14.如果你是負責人,請利用自己的權限要求組員遵守截止時間「在某個時間後,就不要再修改報告內容」;如果決定權在主管手中,建議你儘早向主管提議設定提供意見與裁決的截止時間,這點很重要。建議各位放寬心,善加利用報告前的剩餘時間,練習報告或是與同行的團隊成員進行模擬問答。
15.主場是優勢,勿輕易讓出。首輪談判指定在自己最能放鬆的地方,次之則為不屬於任何一方主場的地點。如果情況允許,盡可能邀請對方到自己的勢力範圍進行談判,以己方的辦公室或會議室最佳,己方熟悉的會議中心、飯店或餐廳包廂次之。這是為了讓自己可以在最放鬆的狀態下進行對話。在自己熟悉的地方,可以冷靜地專注在談判上,這能讓你從談判一開始就取得精神上的優勢,也能在時間和座位安排等各方面佔得主導地位。如果必須前往對方的主場,不妨隨身攜帶可以讓自己安心的幸運物或幸運語錄。
16.座位有玄機,善加利用佔優勢。如果你無法靠窗而座,也要設法不讓對方坐在窗戶旁。談判時,請務必背對著窗戶入座。即使從初次談判開始,就必須前往對方的主場,如果能背對著窗戶而坐,仍有機會創造對自己有利的局勢。背對著窗戶而坐,透過窗戶照射進來的陽光,可以讓你看清對方臉部表情的各個細節。反觀對方,則會因光線太過明亮,而看不清你的表情。
17.測試過後你就會發現,當一個人背對窗戶而坐時,你很難看清他的容貌,全身壟罩在光影之下,使得身體輪廓變模糊,彷彿背後自帶光亮。不知為何,這會讓人看上去比實際來得更有威嚴。這也是一種在談判過程中,在心理上取得優勢的技巧。
18.面對面的座位安排:營造輕微的對立氛圍,可以清楚了解彼此的意見和想法,有助於彰顯對立的核心觀點,雙方交換意見時,容易產生對立,話鋒也容易朝負面方向發展,較難取得相互妥協或說服對方的結果。
19.與談判對象保持45度斜角的座位安排:在心理學上,這表示「權威」或「專家」的位置;這會令人產生一種認為對方闡述的分析結果或意見,特別具有說服力,常用於醫院診所,醫師與病患的位置關係。
20.比鄰而坐的座位安排:容易自然而然產生「一起合作尋找答案」的心理狀態,在擬定談判資料草案的過程中非常有效,可營造出共同完成作品,友善有歡樂的氣氛,為友誼加溫。
21.適時「沉默」,取得心戰優勢。只要成功讓對方陷入不安情緒,就更容易獲得期望的結果。沉默,有時可以成為迫使對方讓步的強大武器。特別是當你在談判風格上給人留下思路清晰、能言善道的印象時,你突然的沉默,會令對方感到非常不安。有時保持沉默,然後偷瞄對方一眼,或深深的長嘆一口氣也很有效。
22.如果這場沉默比賽形成拉鋸,表示對方很可能也是箇中老手,但大多數情況下,對方會在你開口之前,主動提議「不然,你覺得這個條件如何?」,開始做出讓步。這時,請試著面不改色地繼續保持沉默,偶爾穿插嘆息,直到對方提出令你滿意的條件為止。
23.「他今天為什麼這麼安靜?」當對方開始猜測,又擅自腦補「一定是我們的要求不合理」或「難道我冒犯他了嗎?」等想法,就表示你拿下了這場勝利。根據我的經驗,通常有非常高的機率,可以得到和我期望非常相近的結果。這種沉默策略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種談判與交涉都有效。
24.對手強勢時,「裝傻」挫其銳氣。中斷對方氣勢或戰略性撤退,對扭轉不利局勢相當有效。在談判過程中,裝傻或假裝無法理解,也是有效的手段。假設對方能言善道,試圖將自己的觀點和立場強硬通行。這時,你不妨用一些說詞回擊,例如「我不太明白你剛才說的意思」或「我不是很清楚,可以請你說明嗎?」。這些說詞的核心策略就是「軟性的否定對方的立論」。沒有直接否定對方,但表達自己並不明白不清楚,來否定對方的說法。特別是在對方長篇大論一番後,使用這招,會產生驚人的效果。
25.當對方試圖用龐大數據以及理論步步逼近時,你可以表現出一副「根本沒聽懂對方在說什麼」的模樣。搭配沉默一同使用,效果更顯著。因為在對方氣勢正旺或對自己的表現很滿意時,你的反應中斷了對方的氣勢,給對方潑冷水,這樣的攻勢可能會一舉扭轉局面。
26.如果情況反過來,是對方對我說「聽不懂」,我可能會嘆口氣再笑著回覆「是嗎......」,然後提議另外安排時間,重新擬定作戰計畫。如果我真的很想在當天繼續談判,我會先提議稍作休息,讓自己冷靜,思考其他對策。短暫的暫停,可以讓雙方的氣勢重新取得平衡。
27.一言不發保持沉默,或因「(假裝)聽不懂」而不討論會議內容的應對,一般會被視為暴露了「弱點」。但實際上,這些反應具有強大的談判力量,足以在不直接提及談判內容的情況下,扭轉局勢。
28.活用肢體語言,向對手施壓。非語言的表現會使對方失去理智,透過對手肢體語言能讀取心理反應。在對方解釋完畢,詢問你的意見時,如果你保持沉默,同時閉上眼睛、嘆氣或搖頭,就可以在一言不發的情況下,向對方傳達「不同意」或「拒絕」的訊息。
29.如果你還做出挑眉表情的話呢?這可以表達你對對方的說法感到「難以置信」或「匪夷所思」等負面反應。此外,偶爾發出「呃......」的低沉嘆息,並雙手環胸、緊閉著雙眼聆聽,可以讓對方感受到你拒絕的態度。根據心理學,雙手環抱在胸前,也有傳達未向對方敞開心扉、不信任對方(說的話)、不認同等訊息的效果。這些動作和表情通常會在無意識的情況下出現,但如果你能了解其效用,當作技巧善加利用,這將成為一種向對手施壓的可怕武器。
30.在講究策略的談判場合,非語言的表現,影響力非常大。人雖然可以在口頭上說謊,但肢體語言騙不了人。正如「眼睛是靈魂之窗」,在談判過程中,對方視線的移轉方式、注視的焦點,眨眼的次數和方式等,都透露許多訊息。例如,眼神游移不定,通常表示他在說謊。眨以次數頻繁,通常是缺乏信心,或心虛、敷衍的表現。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