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份閱讀筆記:《出走,朝聖的最初》封面~第18頁
【2022年06月份閱讀筆記:《出走,朝聖的最初》封面~第18頁】 1.華人社會習慣在過年期間打掃家裡,除舊布新也期許來年新希望。西方社會則習慣在「降臨期」間,為了接引內在基督的降臨,在心靈層次進行一番反省清理與感恩,並在徹底洗滌心中的聖杯後,為接下來的十二個聖善夜裡種下良善的種子,迎來冬至後逐漸開展的那道光。 2.湧志是在二〇〇六年加入團隊,當時的我(林佳龍)決定從零開始扎根台中。面對充滿不確定的未來,湧志陪著我一步一步打地基,也像個大哥哥一樣地照顧團隊的成員。一直到我卸下市長職務,他才終於有機會停下來為自己做點事,照顧一下微恙的身體,也為突然離別的媽媽盡點心意。 3.讀到序文的第一瞬間,注意力和好奇心被引了出來,我熱愛閱讀,也喜歡旅遊,但是好像沒遇過像這樣從哲學省思破題、探索自我、又談生命心靈互動的旅遊書籍。閱讀到一個生命在旅途中,因著與他人的互動和情境的觸動,獨自走過一段內在的對話與省思。 4.旅遊是體驗也是考驗,否則就不會常常耳聞情侶或家庭出遊吵架了。一個人走上朝聖之旅,定有很多內在對話,念頭一個個地在心中「自我辯證、自我肯定、自我否定、自我提升」的淬鍊,這樣的心靈狀態的確很修行。 5.這本書能讓我們暫時放慢腳步、提醒自己要偶爾深深吸進一口空氣中的靈感,伸展一下我們的內在姿勢,問問自己「我是誰、要往哪裡去?」盤點一下自己一路走來已經有多豐盛了,能奉獻什麼給世界。 6.有人將環島或登玉山視為朝聖之道、有人追尋百岳、有人走遍古道,有人隨媽祖遶境,也有人依著原住民文化、生物特有種、宗教和歷史典故,進行屬於自己的朝聖之旅。 7.我和家人在幾年前曾經走過台灣七條國家級綠道之一的「淡蘭古道」,這條清朝時期從「淡水」到「葛瑪蘭」的交通要道是北台灣拓墾史上重要的一段,原住民、漢人、洋人和日本人都在此留下足跡,也是候鳥的航道與昆蟲的蝶道。或許有一天走完這七條國家級綠道,將會成為我們全家的朝聖記憶。 8.有時候想太多,寸步難行,不如就從邁開第一步開始,生命裡冒險的品質自然就會顯現。也誠如奇美創辦人許文龍說的,一無所有反而無所不有,兩個零加起來可以是無限大(∞)。 9.湧志畢業後,我(許麗玲)先後出版了兩本書,新書發表會後,我們單獨見面深談,他告訴我:「其實一直能『接收』到許多的訊息。感應超自然訊息是人類及萬物與生俱來的能力,只是在文明社會中,我們不只遺忘這個本能,還會對這種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