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904八大 新青安活水來了 政院鬆綁回溯9月1日
好不容易決定買了房子要擁有自己的小家,卻卡在房貸款項遲遲下不來,幾個月過去都無法順利交屋,銀行放款早就達到天花板,導致房貸荒接連幾個月無法解決。現在政院給出解方,將要把新青安排除在一般房貸的比例之外。......↓
房仲業者陳泰源:要把新青安從這個三成的比例抽出來,勢必增加很多的資金活水,就會造成很多原本房貸荒、買房子申貸要排隊的民眾,瞬間可能從原本的三個月最高要排隊到半年,可能就恢復以往一個半月就搞定。
如此一來將有一批苦等款項的一般房貸購屋族群有望快速放款,新政策等於把新青安排除在不動產放款比例的限額之外,日期可以追溯回9月1號,等於新青安不用再受到存款與金融債的總額30%上限約束,緩解和一般房貸間的額度競爭排擠。
一般房貸族可望舒緩,銀行端也表示能夠逐漸恢復正常的房貸業務,不用再受到大量新青安絆住放款。
房仲業者陳泰源:原本過去銀行的房貸業務已經額滿了,變成說他們沒有這方面的生意可做,那今天你突然把新青安高達兩兆五千多萬的火抽開來之後,你多了這麼多的資金可運用,等於是銀行又有房貸業務可以繼續做。
對於銀行貸款業務無疑是一大鬆綁,有望改善目前排隊卡關的問題,也可望刺激下個季度的核貸成數。
【250904解開《銀行法》枷鎖,買氣恐仍不振?新青安買家銳減,房價還有撐嗎?】
近日房市最大新聞,莫過於「9月1日起,把『符合新青安資格者的貸款額度』排除在『銀行法第72-2條』的30%上限之外」。許多人紛紛發表高見,我的看法又是如何?
先講結論:
資金活水,確實打開了,但水量是大是小?取決於,符合新青安資格者們,是怕此時逢高進場被套牢而縮手不買,或相信房價又要噴發再創新高而大舉進場。
我個人認為,這項措施,對房價「漲跌」難有影響,因為這不是政府的目的。也就是說,該跌的,還是得跌。(撇除新青安的「資金」仍近滿水位、「利率」依舊降不來、「供給」持續增、少子化趨勢不變「需求」減,我新青安族群,為何要進場接刀/幫人解套?)
【第一、新青安「符合資格」且「買得起」又「尚未買」者,範圍已限縮】
1.申請人需年滿18歲、
2.申請人本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名下「都沒有」自有住宅、
3-1.人生第一次買房的「真首購」,比銀行認定的「首貸」標準更嚴格。
3-2.過去曾使用過舊版「青安貸」,不得再申請。
4.買來的房子,只能自住,不得出租,否則收回成數與利率優惠。
【第二、申請新青安的人數(已買者),逐月遞減】
根據財政部國庫署的統計資料:
2025年03月底,受理新青安戶數為5448戶↓
2025年04月底,受理新青安戶數為4422戶,跌破5000戶門檻↓
2025年05月底,受理新青安戶數為4348戶↓
2025年06月底,受理新青安戶數為4055戶↓
2025年07月底,受理新青安戶數為3865戶,跌破4000戶大關。
【第三、新青安撥貸累計金額,創史上新高】
截至2025年07月底最新資料,新青安的撥貸金額,已達2兆4412億元。
【第四、雙貸族、房貸負擔率皆在高檔】
全台同時持有房貸與信貸的「雙貸族」人數,根據聯徵中心的最新統計,截至2025年4月,達到39.8萬人,創下歷史新高,在過去六年裡,這類雙貸族的人數,增加了將近10萬人。
至於房貸負擔率,根據內政部最新數據,全國平均逼近4成5,新北接近6成,台北接近7成。以台北市為例,意思就是,每月收入的將近7成,都拿來繳房貸。
綜上一、二、三、四可知,
該上車的,早就上車了;不該上車的,當初沒有衡量自身財務狀況,卻聽信「房價只漲不跌,新青安5年寬限期內租不如買,之後增值再賣掉賺差價」而硬買房的「雙貸族」,也都上車了。
試問,符合新青安的買氣,還剩多少?
我再問,接下來連年10萬戶大交屋潮,至少連續三年(供給),對比符合新青安資格者,逐月遞減至4000戶不到(需求),這……「一年4.8萬戶需求」對比「一年10萬戶『新屋』供給」,真有「激活」房市效果?更別說還有「待售的中古屋」同時在市場競爭。
那為什麼政府要這麼做?
很簡單,符合新青安資格者在申貸時,確實也因「房貸荒」遭受阻撓。因此,將此排除在「銀行法上限三成占比」之外,可以「避免真首購、真自用的無辜者遭受波及」;其餘資格不符者,我政府沒要救,所以也符合「居住正義」的社會期待,這便是兼顧平衡的執政手法。
至於,效果與歷史評價如何?就讓時間來證明吧!
Ps:執政黨用「行政函令」的方式,以免修法(銀行法)維持上限三成,把「符合新青安資格者」在「法律原本定義的範圍內」予以排除。這到底有沒有違憲的疑慮啊?
八大YT→https://youtu.be/nc0ifi_Rr_o
記者-何品儀、李嵩源 報導
留言
張貼留言
我是陳泰源!